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我市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目的,突出规范、科学、高效、创新四大主题,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克服环境卫生整治任务重、问题多、难度大等困难,紧紧围绕“明确责任、坚持标准、突出重点、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坚持长远”这一工作思路,统筹抓好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巩固提升创建成果。2011年10月,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卫生城市称号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几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爱卫办、区爱卫会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坚持以建设幸福美丽青铜峡为目标,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福祉为主线,以营造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经过四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下大力气解决“市容环境与环境保护、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窗口单位卫生”等五方面的问题,全力以赴推进长效管理工作。(一)健全工作机制,夯实长效管理工作基础。市四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形成了市委统筹、人大监督、政府落实、政协助力、纪委问责、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全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为成员的青铜峡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指挥部,组建了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同时,健全完善了街道、社区(居委会)爱卫组织,形成了市、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组织共同推进爱卫和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完善制度。制定了《青铜峡市国家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实施办法》、《青铜峡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监督考评细则》等文件,强化责任追究,严明组织纪律,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落实财力保障。为了保障全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工作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每年将长效管理工作经费、专项资金、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经费、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城乡居民旱厕、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经费等全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计划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各项指标顺利达标。几年来,全市共投入创建专项资金 元。四是严格奖惩兑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爱卫办(国卫指挥部)依据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追究等文件精神,按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工作优秀的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任务完成较差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责任不实,工作不力的单位年终扣除绩效得分,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任务落实。(1)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抓手,提高城市形象品位。从2009年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卫”工作定位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以创卫总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规划引领作用全面彰显。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规划编制原则,先后投资2200万元,认真做好“三规合一”、供热、排水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XX峡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编制完成了《XX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和《XX峡华能大坝电厂热电联产外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城市交通研究和主要道路街景等XX余项各类规划,高标准编制了《XX峡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建设了XX楼、XX镇、XX五星级大酒店、黄河文化体育会展中心、滨河大道及黄河外滩生态湿地治理工程,建设了城市东区XX等21个住宅小区。这些规划项目的编制和实施,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市的规划覆盖率。实现了详规全覆盖,做到了有建设的地方就有详规指导,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的龙头作用全面彰显。二是交通路网系统不断健全。2011年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目标,以加快道路桥梁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为重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城市交通路网日趋完善。2011以来,四年来来市委、政府累计投入资金XXXX余万元,大力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在全市范围内新建和改造交通信号灯23处,新建电子警察XX处,新建测速卡口7处,安装各类交通标志牌38块,施划交通标线XX.万平方米,安装减速带1.万米,施划停车位XXXX余个,安装交通隔离栏、隔离柱XXXX余米。在市主要街道已建成规格XX米的公交站台候车亭共0座。其中1座候车亭位于人行道上,另外XX座候车亭均位于道路两侧绿化带内,需要在站台区域短边立道牙砖,站台区域内打垫层后铺人行道砖完成硬化。根据上面表格统计,硬化面积合计XXXX.2平方米,需配套人行道面包砖XXXXX块,道牙砖42块;对农村招呼站9座进行了移建改造,重新进行了选址、除锈、喷漆处理;张贴公益宣传告、交通运输宣传画1座(每座两幅);移建市内公交站牌XX个;打通“断头路”XX条,修通主、次道路共XX条、XX.3公里,建成城市支路31条、1.公里,建成区市政道路总里程达到 XX 公里,人均市政道路面积XX平方米。建成区内的主、次路网基本完善,主次干道从2011年底的0.97/²提高到2014年底的3.2/²,达到了中小城市2.2-2./²的国家标准。三是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与道路建设同步,配套实施了供热、供水、供气、排水、排污、路灯、电力、通信、中水回用以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厕所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共建成排水管网11公里,供水管网3公里,供气管网41公里,供热管网2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厂1座、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1座、垃圾压缩站3座、垃圾收集站 个、公厕 座(每平方公里拥有公厕 座)。累计安装路灯XXXXXX盏,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和巷道全部实现亮化。投资XX万元购置4辆干湿清扫车,2辆道路清洗车,新增公益性岗位34人,从设施、人员及物资等方面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提供有力保障。投资XXXX万元建设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并对场内垃圾进行了填埋,缓解了垃圾处理难的问题。采取“机扫、普扫、保洁、果皮箱清理、流动垃圾收集、管理人员巡回检查”的街道清保作业“六合一”管理模式,对中心城区238.万㎡的街道实施清扫保洁;实行街道段面标示制,采取街路清保视觉管理法,狠抓垃圾滞留时间,每百平米单位目视可见垃圾数量,不得超过3处,单位面积内可见垃圾处理时限为分钟,落实量化定额、限时处理的考核评价和奖罚的工作管理制度。五是园林绿化取得新突破。四年来,我市以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为目标,逐年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经费投入力度,城市园林绿化规模、质量和档次均实现了跨越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批批精品园林景观,一个天蓝、地绿、路宽、水清及“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水系穿城、绿色绕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塞上江南园林城市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四年来累计投入资金X.8亿元,一些园林科研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全面推广。截止目前,全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XX%,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到0.07,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达到XX%,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达到9%,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83%,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为X.0%,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0%,建成大于40h2的植物园2个,林荫停车场推广率为0%,河道绿化普及率为XX%,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为XX%,2011年至2014年共新增绿地面积432.4万平方米。公园管理规范化率达到XX%,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XX%,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XX%以上。六是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以来,全市一直高度重视青铜峡火车站、汽车站、医疗卫生单位等窗口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全市重点窗口单位更是常抓不懈,从日常卫生、管理服务抓起,不断夯实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到候车室、垃圾台、公共场所卫生整洁。同时,加强车站规范化经营管理,整顿取缔了站内拉客、抢客、喊客现象,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分离,营造了良好的窗口单位形象。(3)以深化“四大工程”为重点,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近年来,全市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生态”四大工程,全面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一是改善大气质量,大力实施蓝天工程。2011-2014年,全市大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和气化工程,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XXX万平方米扩大到XXX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XX.7%;城市天然气用户由1.万户增加到X.4万户,气化率达XX%。严格渣土运输企业准入管理,统一渣土运输车辆标识,安装定位管理系统,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输时间、路线、运输量运行,严控扬尘污染。“蓝天工程”的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大气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碧水工程。实施了汉延渠、惠农渠综合整治景观工程和黄河文化园绿化工程,围绕实现“碧水”为目标,以保障饮水安全为重点,加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XX%,城区水质达标率XX%。三是解决噪音扰民,实施宁静工程。全市认真贯彻实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创建噪声达标区为抓手,加强城市噪声管理。对城区28条主次干道划定双向禁鸣区域,设置禁鸣标志,加强执法巡查,控制交通噪声污染。严格建筑施工管理,严查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等违法行为,有效改善环境质量。组织环保、公安、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噪声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并对违法单位和负责人进行媒体曝光。通过治理,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XX.07分贝。四是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生态工程。按照建设“大水、大绿、大景观、大生态、大文化”园林格局的总目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依托青铜峡的河道水系等自然资源,坚持凡绿化必须“有规划、有文化、乡土化、园林化、多样化”的指导思想,以公园建设和河道绿化为重点,以道路绿化、绿地广场和园林式单位小区等建设为支撑,向城市外围扩展,加大城市防护林带和园林绿化建设力度,采取“借地生绿、租地造绿、扩地增绿、庭院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绿化”等措施,实施了一大批公园、广场、河道、道路、小区绿化项目,道路绿化普及率均达到9%以上。坚持统一标准,着力加强居住区绿地建设,新建、改造居住区绿地面积全部达标,养护管理及时到位,已命名园林小区30个,园林小区达到70.%。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着力加强庭院绿化建设,命名市级园林单位31个,占总数的3.3%。加强苗圃基地建设,初步建成西北地区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专业化育苗基地.42公顷,苗木自给率达到80%以上,切实满足了市场需求和绿化需要。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六处义务植树基地,栽植xq杨、刺槐、柳树、紫穗槐等XXX余亩XXX余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以上,树木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88.%、87.2%以上。全面开展公园绿地、义务植树基地认建认养活动,建成公园个,广场8个,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80%以上。加强立体绿化建设,全市立体绿化面积达到XX.3公顷,切实增强了绿化美化效果。(三)、强化舆论宣传,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按照《创建国卫城市标准》要求,市委、市政府以三个宣传并重为抓手,为引导市民主动、积极投身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媒体和网络宣传并重。政府政务网站开设“创卫在行动”、“创卫快讯” “创卫曝光台”等14个,定期不定期报道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情况。青铜峡电视台制作了《卫生与健康》栏目,定期播放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知识;青铜峡电视台的“健康”栏目每年播出健康教育节目XX期。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卫生局门户网站、卫生局微博建立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专栏,开展网上宣传活动,形成了高强度、多层面、全覆盖的媒体宣传。二是户外和服务窗口宣传并重。在XXX国道青铜峡南北出入口处,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以及市区十字路口等处设置广告牌和大型悬挂创卫喷绘标识牌;设置国家卫生城市宣传牌XXXX多块;在市区重要地段建筑工地、空闲地围墙粉刷宣传标语和宣传画1.万平方米;在XX广场、XX广场、XX园、XX楼等全市标志性景观地带设置大型国家卫生城市标识牌。此外,市区公交车载电视、出租小汽车的LED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国家卫生城市相关知识,宣传标语。三是主题活动和发放资料宣传并重。围绕提高全民卫生健康意识,制定了《XXX市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教育方案》,突出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四个层面,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课、社区健康讲座、创卫征文、创卫知识竞赛、创卫演讲比赛以及乒乓球、羽毛球、户外游泳比赛等健身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创卫工作,普及卫生知识。几年来,共举办以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为主题内容的大型活动0多场(次),制作发放宣传画册3多万册,刊发创卫简报0多期,发放创卫宣传和健康知识材料3多万份,进一步营造创卫氛围,提高全民卫生健康意识,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了解、支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的热情。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暨长效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我们将以青铜峡市国家卫生城市复验为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巩固创卫成果,全面整改和完善,坚定不移地将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推向深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