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教师总结 > 总结:浅析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

总结:浅析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6-08-12 阅读: 字体:

总结:浅析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走进人们的视野,已倍受关注。她是人类审美活动集中的表现,是提高人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舞蹈艺术以极富魅力的赏心悦目的肢体语言,对人们情操进行陶冶,心灵得以净化,情感予以滋养。人们在欣赏舞蹈作品的同时,想象力、认识力,审美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挖掘。

舞蹈是人们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位孩子在高兴、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深受孩子喜爱。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也是一种综合活动,她是幼儿的内在潜能,如果能行之有效地去开发,并将她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幼儿各项活动中,将会对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当今这个社会,很多人在幼儿舞蹈教学方面存在不科学的认识,她们片面地认为幼儿舞蹈只是供成人欣赏、参与某类商业性宣传活动、或是为了完成某些应酬任务、获奖成名等,殊不知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促使孩子在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那么,一个好的幼儿舞蹈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呢?这个话题是众多从事幼儿舞编导的共同心声。幼儿舞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与成人舞蹈在编排上有很大的区别,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工作:

一、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特征

孩子年龄小,骨骼软,易变形,肢体动作发展尚不完善,上下肢动作配合的协调性还不强,控制能力、平衡能力,节奏能力差,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因此它们对动作的接受和掌握相应就差。但是,好奇、易幻想、好动,思维形象具体又是幼儿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编导要提前了解孩子,找到孩子容易接受的舞蹈动律,找到适合孩子的舞蹈教学方法。

二、 选择适合幼儿的舞蹈素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孩子创编舞蹈的出发点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舞蹈要透过孩子们的艺术形象去反映她们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编导选材时,应从孩子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着手,保持一颗童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去发现、挖掘孩子身边的事情,并将其艺术化、理想化。幼儿舞蹈的题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1、可以从孩子所喜欢的动画形象、文学作品等中选材。如动画片《哪吒》中的小主人公一直以来都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其可爱的装扮,惩恶扬善的个性在孩子心里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其语言,动作都是孩子喜欢模仿的对象,歌曲大家也都会唱,在编排过程中也就相应地省了几道工序,如在了解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方面,因为这些都是孩子最熟悉的角色,也最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再比如童话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可以将它以舞蹈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甚至编导在编排时可以将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创遍,更富创意地使她高于生活,把白雪公主的纯洁善良用简单欢愉的动作大胆地表现出来。通过编导的创新使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可以借助拟人化的形象去表达孩子的思想方面选材。例如,孩子们喜欢在活动之余三五成群的趴在地上观察蚂蚁,看它们雨前搬家,看它们抬食物回洞,借小蚂蚁可爱的形象去教育孩子团结的含义。又如《小猫钓鱼》,利用小猫贪玩的特性告诉孩子做事情要专心、认真。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易理解,好模仿,且效果好。除了借助拟人化的形象外,直接从孩子本身的形象特征加以提炼去表现孩子的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雪中乐》表现的是孩子在雪地里快乐游戏的情景,通过孩子切实的感受,让她们在舞台上将快乐传递。

3、可以结合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去把握主题。在斟酌本土特色上,编导应非常重视。每个地方都会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色。编导要善于抓住这些特色,将其与幼儿舞蹈有利地结合起来,更好的去展现各地风采。如随州的编钟、黄冈的黄梅戏、咸宁的温泉、武汉的热干面等,都可以作为舞蹈素材来表现。这样既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城市,又让本土特色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宣传和发展。

4、可以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如奥运前可以编排以《喜迎奥运》为主题的舞蹈,表现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拼搏的英姿,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再如“非典”期间为了歌颂一直在一线忙碌的医务工作者,可以将这种神圣的职业道德和精神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让孩子了解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也让孩子感受生命的可贵。

三、舞蹈音乐的适度把握

幼儿舞蹈的音乐应该脉络清晰,优美动听。节奏要欢快活泼,富有感染力和激情。孩子的年龄小,对音乐的欣赏比较简单,对其中的内涵理解还不透彻,通常只能欣赏到音乐的表面现象。音乐的段落不能过多,风格变换也不宜频繁,这样不易于被孩子接受,从而影响舞蹈的整体效果。音乐可以先选也可以在确定主题后选择,如果有专业的音乐制作则更好不过。但目前的专业制作在很多地方条件尚不成熟,成本较高,因此编导可以采用借鉴的方法来选取音乐。例如,碰上一段好的音乐,反复倾听,感受其中能和孩子相联系的方方面面,去挖掘去感悟,找到与音乐相匹配的主题去进行作品的创编。也可以将几首风格相似的音乐进行大胆地剪辑,根据主题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拼接时注意节奏的稳定即可运用。

由于是幼儿舞蹈,因此在音乐中渗透琅琅上口的儿歌会给作品锦上添花,也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儿歌宜短小活泼,通俗易懂,语句流畅,节奏鲜明,能激发幼儿跳舞的欲望和兴趣。儿歌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方式,将它融入音乐中会给孩子焕然一新的感觉,富有童趣的儿歌还能帮助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能为舞蹈提供鲜明的文学形象,儿歌的节奏对孩子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协调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儿歌可以用独白、齐念、齐唱等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结合,在整个音乐中烘托舞蹈气氛。除了儿歌以外,还可以将古诗适时地按不同的节奏选编进音乐,通过这种改编让孩子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发展幼儿舞蹈能力,从而掌握肢体语言的运用规律。

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舞蹈作品中居重要地位,因此编导在音乐的选择上一定要把好关,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选择富有童趣的音乐。

四、舞蹈结构的布局

每个舞蹈都如一篇流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