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浅谈婴幼儿家庭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20世纪30年代,在印度出现了一对狼孩姐妹,姐姐7岁,妹妹3岁,由于长期生活于狼群之中,她们没有任何人类的语言行为,只会嗥叫。后来尽管对她们进行了精心的语言训练,但姐姐至死也未能掌握语言,而妹妹在经过10年的训练后才会说出简单的词句。此后,人们又发现了其他类似的个案。这此个案促使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思考儿童的语言获得问题,提醒人们认识到,学龄前是人生学习口语的关健时期,而2~3岁又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间,只有在这一年龄阶段,孩子们才—有可能掌握说话的所有特点,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对孩子语言习得和发展的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 随着科学研究对婴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证实,如何抓住关键期的教育来培养、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一直是广大幼教工作者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会倒塌下来。确定婴幼儿语言的习得和发展靠环境,托儿所、幼儿园毕竟只是孩子生活环境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环境在于家庭、在于社会,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说,家庭环境对他的语言发展来得更为重要和有效,这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培养2—3岁孩子的语言,家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应该去做,就是重视和做好2—3岁孩子家庭语言的培养,而其中有效的途径是早期阅读。 一、培养婴幼儿听的能力的方法 唱歌给孩子听,是家庭中家长易于发展的另一种刺激孩子听的能力的自然方法。熟悉的歌曲可以加入新的歌词,但歌的主题大致不变,如此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如《王老先牛有块地》就是这类歌曲,父母可以想象出农场里的各种动物和动物们的叫声,还可以想象出小农场里充满了汽车、机器以及任何能发出独特声音的东西来。家长想象和用歌声表现出的东西越多,对孩子听的能力的刺激也就会越丰富。 看电视、听故事儿歌的录音磁带是家长经常会采用的一种家庭阅读的方法,应该说这确实是听的能力培养的好方法。但在此需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父母最好或多或少地参与孩子的这些活动,例如,父母可以偶尔和孩子谈谈电视上演的是什么,这样孩子 获得的经验效果会更好,家长同时也可以做个有心人,及时了解什么样的主题最能吸引孩子,并且将主题带到日后亲子的对话里。电视与其他电子媒体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刺激源,有效地加以利用,可增添2岁孩子阅读环境的变化。不过,如果使用频繁 总之,以上所提供给家长的这些听的能力培养的活动,家长可依据孩子个人的兴趣和风格而调整,做到开放而不僵硬,生动而不死板。 听的能力虽是早期阅读的基础,但对父母而言孩子学习说话似乎是他们更为关心的一个问题。父母总是以急切的心情期待着牙牙学语的孩子能快点说出第一个字来,如愿以偿之后,父母又开始企盼着听到孩子第一句完整的句子。从孩子开始说第一个字到说出第一句完整的句子,这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似乎以龟爬的速度发展。这其实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家长必须知道孩子在语言上经过这种缓慢和几乎难以察觉的成长模式之后,紧接着便是爆发式的突飞猛进,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在缓慢成长的时期,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控制不同的语音。等他们掌握了足够的发音之后,他们的语言能力就会进步得很快,而这一进步很快的阶段正是在婴幼儿时期。 三、培养婴幼儿运用听和说的能力与人交流的方法。 要想提高孩子运用听和说的能力,关键在于家长注重为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有这样一个例子:荷兰的一对父母生育了一个正常孩子,他们希望孩子能学会有声语言,因此每天都让孩子观看语言教学的电视节目,然而孩子并非因此学会有生语言,专家指出,这对父母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为孩子提供积极的语言交流机会,说的能力的培养,没有交流,儿童是无法学会语言的。为了培养孩子运用听和说的能力与人交流,家长不仅应多与孩子进行“你来我往”的语言游戏,寓于情感的对话,而且应鼓励孩子主动运用听和说的能力与人交流。在这点上,家长不必为此事而犯难,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设与多种人交流的机会。如:不要把孩子禁锢在家中,适居地带孩子外出与周围的同伴交流。如是三口之家的可经常让孩子拿起电话,与亲戚说说话,让孩子在电话中体验“你来我往”语言交流的快乐;双休日带孩子外出时,可引导孩子与售票员、营业员、服务员等说说话,感受一下语言交流的技巧。这样一来,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就在家长的看似不经意中,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2、《托班早期阅读初探》教育部科学教育出版社 4、《托班早期阅读的几点做法》论文汇编集章 .
.
- 上一篇:师爱,幼儿成长的动力
- 下一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