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品格教育的意义
科研论文: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品格教育的意义
摘要:
孔子曾告诫人们:“少程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
终生都会起作用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端赖于岁前之培养。”这些都十分明确地指出
了早期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
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园
的品格教育内容主要是发现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
途径。
关键词:品格教育 幼儿教育 培养 一日活动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未来的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
体格、聪明的才智,更要具有勤奋、诚实、独立性强的品质。而现在的孩子自我中心较强,在考虑问题
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以及不同,更不能主动地从别人立场和角度考
虑问题,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快乐,导致产生自私自利的行为。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其各个
环节都可以用来对幼儿实施德育。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有机的和谐的将品格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
一、树立榜样,潜移默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幼儿而言,更是如此。因此,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是
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良好的榜样就能使幼儿学善,不好的榜样则会使幼儿学坏。学前儿童各方面
的发展都处于萌芽和初步萌芽时期,而好模仿又是儿童的普遍特点。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模仿他喜欢的
亲近的人的言行举止,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较高的精神境界来完善自身,发挥完美形象的潜移默化
的作用,如可亲可敬、一视同仁,公平公正,道德高尚,同时富有细心,爱心和耐心。只有教师自身提
高专业素质和素养,才能为儿童做好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具体可见,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
范。在每日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品格熏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自己首先
成为幼儿心目中学习和模仿的人物。
二、抓住故事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品格熏陶
以优秀故事和人物为楷模,能促进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让我们的孩
子更多地去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事迹;更多感受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更多的追求自身的人格魅力。优
秀的品格从主观上影响着一个人特别是儿童的理想与抱负,影响着他们一生的追求,因为一个值得许多
人敬爱与佩服的人,他首先是一个具有优秀品格的人。每天讲几个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形象
特征。如故事《木兰从军》中的小木兰,《孔融让梨》中小孔融,都告诉孩子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自
己对父母的爱,在家里能够孝敬、爱护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外面也同样能够尊敬、帮助其他
的老人。又如《狼来了》讲的是,一个小孩子由于多次说谎骗大人,导致最后真的遇见大灰狼了也没有
人相信他来帮助他,自己的羊都被狼吃掉了的故事。说明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还有《猪八戒吃西瓜》
来说吧,这一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责任感、分享等等多种道德品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给
孩子最接近最近发展区的道德要求,帮助幼儿不断地积累各种道德品质。孩子有据可依,道理变得生动
、现实起来,在故事中学习大道理,用浅显易懂的话解释道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
教师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好办法。儿童可以从这些故事和优秀的人物中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
道德情操。
三、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品格教育
在常规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如利用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加强谦让和礼让的思想教育;组织幼儿轮流做小值日生和小班长,来培养幼儿从小爱
劳动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餐前十分钟我们重视幼儿的口语培训,更重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幼儿讲
述自己的见闻,学会交流与分享;餐后散步的时候我们不放过这良好的教育机会,每遇到老师与客人都
与幼儿一起主动打招呼,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
好合作交往能力。“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教师在密切配合中始
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
循善诱。
四、利用各种活动来进行品格教育
结合重大的活动进行品格教育也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一种手段。每年我们幼儿园会举行了大型的
运动会,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宣传我国运动员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及为国争光的故事,来激发幼儿积极参
预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行为和集体荣誉感,还培养了幼儿不怕困
难、不怕挫折的心理品格,从小造就了幼儿坚毅勇敢的品质!此外,我们还结合一些传统节日渗透品格
教育。如我园的课题研究就是《利用节日文化培育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庆
的时候开展《红歌会》让幼儿用嘹亮的歌声来表达幼儿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定期组织幼儿参加亲子活
动、家长开放日。在此表现自我、展示才能的同时,也懂得了关怀、亲情和友情的可贵,懂得唯有关心
和付出才会有好的回报,才会有温暖的小家和幼儿园、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道理。
五、利用周边环境来进行品格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
幼儿的发展。”幼儿正是在某种环境的变化中,潜移默化地铸造着自己的个性心理和品格,发展着社会
性情感。我们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素质入手,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
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操作和锻炼的机会,在
优美且有教育启迪作用的环境熏陶下,幼儿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智会受到更好的启迪。我们让幼
儿参与到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中,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根据各个班幼儿年龄的不同,对幼儿提出了不
同的要求,给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到小饲养角给动物喂食、打扫卫生
等,给花草浇水、施肥、松土,参与布置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包括收拾玩具、用具、布置主题墙等等。
在环境的创设和管理中,幼儿懂得了劳动的美,环境的美,生活的美(美好的事物),给他们的心灵以
美的启迪,幼儿懂得了爱护环境,爱护自然,善待自我是一种最美的情感。
六、家园共育,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要求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
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文明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日之事,也不是一人之功,需要家园的互相合作
,家庭对孩子的内在品德的影响占很大的份量,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道
德品质的软环境。人们常说:成才必先成人。我们忽略了对孩子为人品格的教育,就失去了家庭教育的
根本。其次,家长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不断提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人格地位”。作为孩子最亲
密的老师,平时还要多让幼儿孩子多说:这事真让人感动,这个人真了不起,我也要做这样的人。我想
家园合作,一定会给孩子更多更好的榜样,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健康的身体,更有良好的品德,成为一
个真正健康快乐的人。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处于学前期的幼儿正是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关键时期,塑造健全的人
格,培养良好的品质的关键期。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
教育,不能“必其功于一役。”我们只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训
练,就一定会使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学前教育学》 梁志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上一篇:浅谈大班科学区材料的选择及活动的开展
- 下一篇:科研论文:如何培养幼儿的礼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