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科研论文: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情商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情商教育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8-02-12 阅读: 字体:

科研论文:浅谈学前儿童的家庭情商教育


内容摘要:情感智商简称情商,反映的是人们自我管理的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的情感的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学前是家长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时期,关注孩子情商的提升将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本文分析了儿童情商教育的价值,提出了情商教育的任务和方法。


关键词:学期儿童 家庭 情商 教育


一、情商及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


情感智商简称情商,反映的是人们自我管理的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的情感的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乐观幽默的品性,是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他人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等。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高情感智商者都能做出比他人更胜一筹的成绩,情感智商是后天培养的,幼儿期是幼儿情感智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情感智商越高,就越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其体验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一)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情商与智商相比,遗传成分要少得多”。所以,家长在孩子出生以后,抓紧时机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就变得非常紧迫。此外,儿童情商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各种情商技能的发展就像认知能力和身体等方面的发展一样,有自己特定的时间表,一旦错过,相应的技能就会变得很难于掌握。比如,交友这种情商技能,对蹒跚学步的儿童来讲是很容易学会的,但如果在童年时代失去学习的机会,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再来学,就比较难学会了。因此,家长在学前期对儿童大脑情感部分的发育予以关注和刺激是极其重要的。


在学前期培养孩子的情商很有成效。家庭教育实践证明,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孩子的发展就较为理想,反之亦然。例如,在婴儿期,同样是胆怯内向的两个孩子——小文和小洋,到了幼儿期时,却有了不同的结果:小文变得热情大方,而小洋则依然如故。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完全不同:小文的妈妈注意引导孩子,自己处理不顺心的事情,且还为孩子定出家规,要求孩子遵守;小洋的妈妈则不然,她舍不得让孩子面对挑战,替孩子解决遭到的烦心事,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二)情商是儿童人格教育的必要成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现代人要具有交往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人要帮助儿童了解人类的多样性、相似性及依存性,并且使儿童在认识他人之前学会认识自己,所以,“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都应首先使他们认识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真正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家长在学前期培养孩子的情感同化态度,定能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情商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情商对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要大于智商。据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反映,有爱心、责任感和能力较强的儿童进入小学以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在校表现更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一个儿童尽管智力平平,但却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走向辉煌;相反,一个绝顶聪明的儿童,在未来的岁月中却难逃失败的魔掌。“孩提时代专心听课,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孩子,20年后,同样的情商技能仍能帮助他事业成功,婚姻幸福”。由此可知,高情商比高智商的儿童更容易获得成功,情商技能的高低关系到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家长重视提高儿童的情商,就能为儿童铺设一条成功之路。


二、家庭中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


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主要是“同情和关心他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家长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情商教育时,既要涉及到情感道德和情商技能,又要关联到自主意识和社会技能。


(一)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


家长要让孩子全面体验各种感情,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讲究礼节、尊敬长辈、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家长重视孩子的礼貌教育,就会增加孩子对周围亲人的尊重和关爱的程度,使其成为一个谈吐文明、举止优雅的人。其次,要重视培养孩子诚实、正直、善良、友爱的道德情感。还要帮助孩子区分对与错,鼓励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要求孩子待人宽容豁达、与同伴们合作分享、团结友好。再次,要让孩子体验恐惧、担心、失落、羞耻、内疚等负面情感。负面情感也是孩子道德行为和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养料,所以,给孩子提供体验负面情感的机会,以促进孩子情感发展的进程。


(二)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愉悦感和幽默感,增强孩子的交往技巧,使孩子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放松自己。放松是孩子必须掌握的重要的情商技能,它既有助于孩子控制情感,又能刺激免疫系统,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其次,家长要提高孩子交往的能力。“在孩子的所有情商技能中,和人相处的能力与日后的成功和生活质量关系最为重大”,为此,父母要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同伴、熟悉周围的环境,使孩子的言行不仅有利于自己,而且有益于别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如鱼得水。再次,家长要萌发孩子风趣幽默的意识。幽默是孩子的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全家人彼此开个善意的玩笑、讲个笑话、猜个谜语等,都是在营造幽默的氛围。 最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心境。有识之士提出“我不愿孩子特殊却忧伤,我宁愿他平庸但快乐”。快乐是无价之宝,父母要处处用自己的愉快的情绪来感染孩子。乐观主义精神能使孩子多从事物的有利一面考虑问题,看到事情的积极因素,期待良好的结果,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


(三)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独立自主,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第一,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从精神上“断奶”,割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情结,使孩子从照顾自己开始,发展到学会生活中的更多事情,而不至于变成缺乏独立性的温室里的花朵。


第二,家长要培养自主性。在恰当的时机,让孩子出谋划策,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孩子的小主人意识。比如,带领孩子出去玩时,孩子提出自己选择服饰,父母应予以支持。


第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适应性。人和动物一样,生来就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外许多家长重视让孩子从2、3个月大时开始学游泳,通过在水中挣扎,锻炼拼搏精神。世界的变化越来越迅猛、多样,“适者生存”,在锻炼孩子生存、应对能力的时候,父母应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促使孩子在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三、家庭中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


蔡元培先生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


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们教给孩子恰当的情感调节技能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这些情感调节技能就会越快地成为他们全部生活技能的一部分”。0-8岁是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这期间,如果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培养和情商开发,将会坐失良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一)营造能促进幼儿健康人格形成的家庭环境


情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家庭是情商发展的基石。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教育,家庭是幼儿人格形成的第一塑造力,要从各自家庭的实际出发,发挥家庭教育的各自优势,增强现代价值意识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注重人格塑造的实践性,情意性,科学性,坚持性和发展性,力求做到在日常生活渗透人格培养,在人格培养上把握孩子的个性特点,注意加大家长自身的人格影响,淡化和遏制家庭的消极影响。


(二)加强家园共育的力度


学龄前儿童早期情商的发展还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联,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居多,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共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家长要鼓励幼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人际关系,培养了处世能力,共同承担集体义务以及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尊重他人劳动,共同分享集体成果。


四、家庭中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活动


第一,交流活动。家长和孩子进行双向交流,让孩子能在公开表达和讨论情感的家庭环境下,学会用思考和交流情感的语言,敢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要压制自己的情感和避免交流,以至于使孩子成为情感哑巴。


第二,游戏活动。家长要参与孩子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有利于培养孩子愉快轻松的心境。在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要随着孩子的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使孩子能不断受到挑战,产生更浓的兴趣,释放更多的笑声。


第三,说笑游戏。家长和孩子在一起随意地说说、讲讲、笑笑,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第四,同伴活动。家长要为孩子多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以增加孩子的社交经历,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第五,体育活动。儿童大脑的情绪中枢和运动中枢是紧密相联的,家长通过让孩子进行四肢和躯干的全身运动,就能促进孩子情感的升华。


第六,合作活动。孩子18个月以后,已出现了亲社会行为,能与人合作和分享。为了使孩子为同伴接受的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提高孩子与人共享的能力,家长要适时地开展合作活动。


第七,艺术活动。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音乐、歌唱和舞蹈等方面的艺术活动。每个孩子都有嗓子、眼睛和心灵;当孩子学会唱歌、跳舞以后,他们会更加善于思考、理解问题和相互沟通。


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情商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但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于后天培养。因此,家庭中加强情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未来的社会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一个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既会做事,又会做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生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平 《浅谈幼儿情商教育》 全国幼儿园论文征文大赛


(3) 学期教育网 《论幼儿情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