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教育随笔 > 小班建构区案例分析

小班建构区案例分析

作者:邓勇 来源:整理 时间:2018-01-18 阅读: 字体:





  一、案例实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区域中的游戏,君意和羽翔小朋友来到了建构区,这是他们俩第一次在建构区活动,所以两人显得十分开心,他们在建构区里开心地玩了起来。等我在教室中转了一圈回到建构区,发现里面的积木散落在垫子上,一间房子、一个城堡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我问他们:咦,你们搭了这么久积木,都搭了些什么呀?君意小朋友摆摆手,羽翔小朋友说:我刚刚搭了三个大房子。我追问:那你的房子呢?他笑着说:房子倒了。接着他们俩都有些兴奋地说:轰隆隆!房子都倒了!孩子明年并没有因为房子倒塌感到沮丧,反而表现出了兴奋,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案例分析:
  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的操作性强,并且建构区气氛自由,幼儿可以在建构区里自由拼搭。对小班幼儿来说建构游戏特别能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趣。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由于自控力较差,出现了破坏性的行为。为什么会倒塌?怎样解决?小班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困难,还缺乏有意识寻求自我解决的调控能力。对小班幼儿来说,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状况,甚至是破坏性行为。就比如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房子倒塌了,孩子们反而异常的兴奋,用手去推倒原本矗立的房子,出现了重复搭建再次推到在破坏中寻找乐趣的现象。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破坏,而是感觉到了游戏给大家带来的意外惊喜。老师应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三、指导策略:
  走进幼儿的游戏,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在游戏初,幼儿会将搭好的房子破坏掉,再搭,再破坏,游戏反复重复。老师适当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房子没造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引发幼儿思考是否应该把房子破坏掉。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建构区中投放了一些毛绒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造房子,孩子们会根据动物的大小给动物造房子,并且慢慢意识到给小动物造好的房子不能轻易推倒,不然小动物就没有地方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建构区里再也听不到轰隆隆房子被推倒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