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儿歌变奏曲
论文:儿歌变奏曲
文摘:
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关键词:儿歌(创编) 孩子 乐趣
当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始呀呀学语时,妈妈就开始教自己的小宝宝吟唱“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的歌谣。他们喜欢听儿歌,唱儿歌,儿歌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儿歌给他们带来欢乐和知识,他们从中知道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并从中受到了启蒙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则更深刻的体会到儿歌作为一种儿童文学的样式,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儿歌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的生活处处是儿歌,抓住生活的点滴,将儿歌创作融入儿童的教学中。
一、儿歌在幼儿生活中的作用
1、 儿歌反映儿童的生活。
儿歌姓“儿”,反映的是童真童趣,是儿童吟唱的歌谣。比如说,洗手、洗澡、鞋
子、水彩笔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儿歌的形式将孩子们的生活展现出来。儿歌于生活,生活化了就自然化了,自然化了孩子们就更容易接受和喜欢。
2、 儿歌指导儿童的社会行为。
儿歌指导幼儿的行为。比如说,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怎样洗手、洗脸和吃饭;教孩子掌握穿、脱衣服的顺序;睡觉时脱衣服把衣服叠好,放在一定地方;帮助家人种花、浇水,完成大人交给的简单任务等等。通过儿歌浅显易懂的描绘,诱导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 儿歌训练和发展儿童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的跳跃通过语言的表述而清晰。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反复的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提升儿童的思维。
4、 儿歌融入教学的各个领域。
儿歌函盖内容很多,有游戏儿歌、教诲儿歌、语言类儿歌、数学类儿歌、技能类儿
歌等等,儿歌是教学的有利手段,富于节奏感、口语化、音乐性,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儿歌创作及其说明
作为幼儿园一线的老师,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把自己同化在孩子的生活里,去亲身感受孩子的生活,体验其中的乐趣,把这种乐趣转化成儿歌,通过儿歌来表达我对孩子的关爱。
“小水、小水往下流,
大家快快来洗手。”
先把小手冲一冲,
再和肥皂拉拉手,
洗手心、搓手背,
我和细菌说再会,
水龙头下冲一冲,
露出一双小白手。
——《大家来洗手》
刚入园的孩子年龄小,在家里有家人的百般呵护,到了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就要学着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孩子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带着这些小家伙去洗手间洗手时,他们不是水开大了,就是袖子洗湿了,有的孩子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花溅的到处都是等等。儿歌《大家来洗手》让孩子边念儿歌,边学洗手,让孩子知道洗手是有顺序的,洗手是有要求的。
“哗啦啦,哗啦啦……”
水喷头在说话,
“要清洁,讲卫生,
宝宝开始洗澡了!”
热水亲一亲,
肥皂抱一抱,
洗头发,洗脚丫
泡泡在我身上爬,
爬呀爬,爬呀爬,
爬到眼睛里,
宝宝不害怕,
清水把它送回家,
干净的小脸笑开了花。
——《洗澡乐》
洗澡的时候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刻,但是洗头发时,有的孩子却是不乐意。有一次,在家里洗手时,我听见哗啦啦的水声,想到孩子洗澡时的情景,如何让孩子快乐的洗澡,又让孩子学会勇敢、不怕困难等等的问题,涌上心头。《洗澡乐》,通过拟人、诙谐的手法,使孩子体会其中的乐趣,洗澡时有儿歌相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一对鞋子好哥俩,
每天张着大嘴巴,
左一只,右一只,
我们需要他。
一对鞋子好哥俩,
每天张着大嘴巴,
不怕脏,不怕累,
每天保护小脚丫。
一对鞋子好哥俩,
每天张着大嘴巴,
又勤劳,又能干,
真是我的好伙伴。
一对鞋子好哥俩,
每天张着大嘴巴,
跑一跑,跳一跳,
陪伴我们快长大!
——《好哥俩》
鞋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它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服务着,但是很多孩子不懂得爱惜它,把自己的鞋子仍的到处都是,你踩我的鞋,我踩你的鞋等等,儿歌《好哥俩》讲述了鞋子的心声,告诉孩子鞋子是我们亲密的伙伴,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珍惜自己的鞋子。
水彩笔,爱漂亮,
每天一套新衣裳,
树叶喜欢绿衣裳,
向日葵喜欢黄衣裳,
天空喜欢蓝衣裳,
气球喜欢红衣裳,
小朋友喜欢啥衣裳?
赤橙黄绿的花衣裳。
——《彩笔歌》
水彩笔是小朋友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品,它以独特的外形,绚丽的色彩,深得孩子的喜爱。儿歌《彩笔歌》里的水彩笔像一个爱美的孩子,每天更换不同颜色的衣服;以树叶、向日葵、天空、气球等孩子常见的事物为衬托,使孩子体会到彩笔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孩子进一步认识水彩笔。
小泥巴,手里揉,
揉呀揉,揉呀揉,
揉出一个小圆球。
小梗找它交朋友,
压个小坑站上头,
叶子找它交朋友,
牢牢跟在小梗后。
大家快来看一看,
呀!一只可爱的小Apple.
——《捏Apple》
泥巴泥巴真柔软,
拿在手里看一看,
先团圆,再搓条,
搓成长条变一变。
变个小人儿来跳绳,
变个小人儿来拍球,
变个小人儿蹦蹦跳,
变个小人儿跑一跑,
大家一起来创造!
——《泥巴做运动》
泥工是我园的园本课程,围绕着这一主题,幼儿园组织孩子开展各种各样的创作活动,泥工也成为孩子很喜欢的活动。一块泥巴拿在孩子的手里,使用团、压、搓等技巧及辅助材料,经过他们的精雕细琢,一件件活灵活现的作品就展现在你的眼前,儿歌《捏Apple》、《泥巴做运动》展现的就是孩子进行创作时的情景。泥的可塑性很强,在儿童世界的舞台上,想象是不便的主题,通过孩子的手并借助泥巴将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
儿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性格,增长孩子们的见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儿歌像缕缕润物的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儿歌像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谱出不同的情感;儿歌像一则则美妙的故事,传达不同的寓意。生活处处是儿歌,让孩子们乘着儿歌的翅膀,在成长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飞翔!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