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创新教育ABC

创新教育ABC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8-02-18 阅读: 字体:

创新教育AB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物质环境

外部的影响对幼儿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优化的物质环境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物质保证,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设物质环境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丰富的物质材料: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基础,只有在幼儿的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材料的利用率也明显上升。

2、多样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幼儿的兴趣与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开展幼儿创造性活动不能“一刀切”,应提供多样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以适应幼儿的不同需要。

3、展示创造成果:幼儿对创造性活动越来越重视创造成果,因此在环境中应有供幼儿展出创造成果的设置,如作品陈列架、作品陈列栏等等。当然不是只展示成人看得上的作品,而是让所有愿意表现自己的幼儿都有机会展出自己的作品,这样做能使幼儿获得创造的喜悦与满足。

二、鼓励幼儿展开创造性想象

幼儿富于想象,常常异想天开,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开展一些富于想象的活动。

1、对声音的想象。声音是通过听觉感知的,声音的感知能唤起各种表象,如听到兔跳的音乐,幼儿头脑里就会浮现出兔子跳动的表象。声音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例如听到猫叫的声音就能使幼儿展开各种不同的想象:猫看见了什么——,猫受到了威胁——,猫在恶作剧——,猫很难受——。所以幼儿听了猫叫的声音再编“小猫的故事”,就能想象得那么丰富多彩。

2、对线条的想象。比如画出几种直线的、不规则波纹的或任意旋转的线条,让幼儿想象这些线条象什么。比如幼儿能将一条弯曲的线条与许多东西联系起来:像蛇,像铁丝……。这种多角度展开的想象,对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十分有益。

3、语言的想象活动。“如果……”,这是一种假设性的想象:“如果我是孙悟空”、“如果我是变形金刚”……。海阔天空的幻想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想象自己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没有一个幼儿会对此不感兴趣。因此,幼儿能画出想象十分丰富的图画——“我会飞”,并且能有声有色地讲述自己飞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借助于想象促成了绘画的创作和创造性的讲述。

三、一题多解式的发散

“一题多解”指的是一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对于幼儿来说,重要的不是一题多解水平的高低,而是提高一题多解的积极性,善于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思维灵活变通。

“一题多解”的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能抓住时机,有意地提出一题多解的任务,让幼儿充分探索、相互交流,促进幼儿进行思维的发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设置了以上途径,并不断拓展,才能使幼儿园成为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