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整治方案出炉最新(精选2篇)
天价彩礼整治方案出炉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__市委办公室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办发〔20__〕__号)、__市民政局《关于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__民发〔20__〕__号)和中共__县委办公室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的通知》(__办发〔20__〕__号)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嫁新风尚,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的重要部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__乡村文明行动,全力推进“精神扶贫”工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树立和谐民风、文明新风、社会清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二、工作目标
针对部分镇村婚嫁彩礼过高、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以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为重点,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制度约束和实践养成,推动形成文明乡风。
——20__年__月底,136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机构,制定运行章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做到“有人管事、按章理事、规范办事”。
——20__年__月底,全县建成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示范镇3个,每镇创建30%的村为示范村(社区),婚嫁彩礼、婚丧事宜费用明显下降,因婚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20__年底,实现移风易俗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发展,群众婚丧嫁娶观念明显转变,婚事新办、丧事俭办、文明理事的社会风尚全面形成。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面引导。按照社会文明新风尚要求,坚持正面引导教育,广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婚丧嫁娶俭办、其他喜事不办的文明风尚。
(二)注重示范带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带头反对高额彩礼、带头俭办婚丧事宜,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
(三)突出问题导向。将婚嫁彩礼“限高”、婚丧事宜俭办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紧盯问题突出的镇村和群体,综合施策抓整治,持之以恒促转变。
(四)立足法规民俗。根据法律法规及民俗特点,修订完善现行村规民约,在注重推动移风易俗的同时,尊重传统文化礼仪,使民间习俗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相适应。
四、重点任务
(一)规范修订村规民约,推动文明和谐风尚
1、基本原则。各村(居)委会在修订完善“两约”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一是合法合规原则。“两约”内容不得与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不得妨害集体和国家的合法权益;修订程序要合法,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二是民主讨论原则。要广泛进行协商,从村(居)民中来,到村(居)民中去,注重听取不同意见,注重保障少数人的合法、正当权益,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论证、协商,求得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体现全体村(居)民的利益和意愿。三是问题导向原则。在继承原有合法合理约定的基础上,针对新矛盾、新问题、新要求和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新规新约,特别是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方面,要注重引导、长期有效、以点带面、科学合理的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四是发挥村(居)民主体作用原则。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城乡居民在“两约”修订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五是从实际出发原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历史状况、风俗习惯、村(居)民文化素质等因素,防止简单照抄照搬法律、政策条文。六是便于执行原则。“两约”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易懂易记。
2、工作要求。要紧紧抓住村(居)民代表大会、议事会等有利时机,把“两约”的修订完善过程作为发扬民主、充分协商和向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的过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要始终坚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宣传发动,部门统筹推进、共同督导。镇党委、政府和村(居)党组织要强化指导,把好“两约”起草关、审查关,确保依法治县、城乡社区协商和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要求贯穿于“两约”,落实到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中。二是紧紧抓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环境卫生、公共安全、公共基础设施、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公共道德、家庭美德、公益事业办理、集体资产处置等重要事务和热点问题,突出“两约”的特色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一村(社区)一策”、“易记、易懂、易行”。三是在修订完善“两约”过程中,无论采取“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做法,都要广泛征求本镇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始终坚持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使“两约”制定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各镇在指导督促过程中,要引导村(居)民委员会按法定程序制订修改“两约”;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条文内容的合法性审查,制订修改的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法律法规,不得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保障“两约”的制定实施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五是每个村(居)民委员会根据自身实际和地域婚嫁风俗至少制定一个针对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确保群众认可、有约必依、切实可行。
(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激发基层民主活力
1、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健全村(居)民自治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楼长、村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居(村)民代表、工青妇等基层民主队伍建设。全面深化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和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居)委会工作制度、村(居)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完善和拓宽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和渠道。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切实释放自治组织活力,提升自治组织自治能力。
2、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各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组织。红白理事会要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乡贤人士组成,在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操办标准等,纳入“两约”。红白理事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婚丧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和组织引导婚丧领域的各项政策,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科学、健康的社会风尚,为推进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婚嫁坚决按照《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有关规定,严禁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提倡全面“二孩”政策。婚事要坚持喜事新办,废除陈规陋习,简化婚前程序,简约订婚、结婚形式,提倡节俭办事”,提倡参加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要积极配置桌椅等设施物品供群众免费使用,自觉抵制鞭炮齐鸣污染环境、滥发请柬增加负担,严禁借办喜事在主家设局聚众赌博,以助兴为名组织有伤风化、败坏村风民风的庸俗演唱、低俗表演活动。婚嫁不讲排场、不讲阔气、不大摆宴席,加强彩礼控制,坚决杜绝民间媒人哄抬彩礼现象,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提倡“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自强创业观和婚姻观,摒弃因婚借贷、婚后还帐尤其是老人背帐还帐陋习。加强酒席控制,革除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酒席桌数、菜品标准、烟酒档次等由各村(居)红白理事会根据村(居)情定出上限,严格控制标准。大办宴席铺张浪费、酗酒滋事扰乱秩序等不良现象
(三)积极引导正面教育,提高群众思想认识
1、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司法局、团委、妇联等相关单位要通过主题宣讲、三下乡活动、发放普法手册等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懂法、尊法、守法意识,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要把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开设移风易俗专题、专栏,及时宣传推广好典型、好做法。要通过张贴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组织专题宣讲等形式,倡导红白事宜从简,切实减轻人情负担,大力营造婚嫁新观念、新风尚的良好社会氛围。
3、深入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要把反对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作为评选表彰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重要条件,大力宣传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好故事,发掘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道德讲堂、巡回宣讲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刻揭露高价彩礼、炫富比阔、铺张浪费的危害性,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转变婚嫁观念,让婚嫁新风成为自觉追求。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文明祭祀、孝老爱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订婚高峰期,通过发放倡议书、主题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各镇要充分利用乡村舞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组织自乐班、文化能人,策划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广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让群众在传统节日中感悟传统美德、感受时代新风。各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鼓励餐饮、婚庆等行业协会推出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服务套餐,降低婚丧事宜费用,推动形成节俭风尚。
五、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召开动员会议,制订实施方案,研究制订婚丧嫁娶操作模板,指导各村(居)民委员会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按照标准、流程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各村(居)民委员会要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工作总体安排,及时向镇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及推进措施。
2、明确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村支部(居)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抓总。村干部是直接责任人,具体指导督促村(居)委会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镇分管领导、宣传干事负责督查,村(居)“两委”要结合本村(居)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完善红白事程序等。
3、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车、互联网、微信、村广播、派发倡议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天价彩礼整治方案出炉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____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根据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制定的《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重点
(一)高价彩礼: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
(二)人情攀比: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
(三)厚葬薄养: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配阴婚、“活人墓”、豪华墓等问题。
(四)铺张浪费: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等问题。
各乡镇(街道)可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专项治理重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进村入户了解情况,确定治理重点。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实际情况,剖析成因,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村。
(二)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调研摸底基础上,制定推进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治理目标、重点和责任分工,提出切合实际、标本兼治的工作措施,建立专项治理推进机制。实施方案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细化村规民约,出台约束性措施。指导各村开展村规民约制修订,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出台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农民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
(四)建立完善移风易俗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妇女议事会、道德 baihuawen、c baihuawen、cn n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指导,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式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
(五)创新农村移风易俗的方法路径。大力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正向引导,对农民群众的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物质奖励。
(六)抓好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移风易俗。依据党内有关法规和制度,完善农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规定,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为农民群众作表率,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相应处理。专项治理期间,将党员践行移风易俗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
(七)推进脱贫对象移风易俗。加强脱贫村脱贫户移风易俗情况调研监测,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及时消除因婚、因丧等返贫隐患,切实减轻人情支出负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内生动力,更加自觉投身乡村振兴。注重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作用,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