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心得体会(精选4篇)
落实双减政策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让“双减”政策落地,让孩子们平安健康成长,现以一封信的形式将相关事宜告知各位家长。
什么是“双减”?
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目的在于: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体现了党中央优化教育生态、缓解教育焦虑的坚定意志。
落实“双减”,学校在行动!
1、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学校将不断努力:
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结构。
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
充分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指导。
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
2、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严格落实教育部规定的课后服务“5+2”。5是指周一至周五每周五天,2是指每天不少于2小时。因此,本学期我校课后托管分为午托和晚托,尤其是午托解决了家长一次接送的问题。
同时学校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以“2+X”形式开展课后托管服务。“2”是学习辅导和整本书阅读,“X”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自选,包括技能锻炼、特长培养、兴趣小组、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
我们的宗旨:有效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助力“双减”,家长怎么做?
1、加强学习,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平等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构建和谐融洽、快乐健康的家庭氛围。
2、重视习惯,落实家校协同育人
课堂学习质量是关键。家长要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专注力、思考力、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孩子向课堂要效率。
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家长要督促孩子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
良好生活习惯要培养。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监管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保障睡眠质量。
3、改变认识,切实减少校外培训
理性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项目,不盲目攀比、跟风,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共鸣、共勉、共进
家长朋友们,净化育人环境,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负担,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努力。
祝愿我们山亭西沙小学的孩[www、baihuawen、cn]子们健康、平安、幸福地成长!
XX小学
20XX年XX月XX日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2
从我们家长及孩子的角度上讲,双减政策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从校外教培行业兴起的根源说起。
家长们为什么要补课?是希望孩子成绩好。为什么希望成绩好?因为考高中,考大学的淘汰率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广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取得分数上的优势。如果所有学校可以给予同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什么家长还要去教培?
那么我们不看以前,只看现在。在初中升高中必须腰斩的情况下,我们剩余50%的孩子,十四五岁的孩子!必须去职业学校另谋出路!试问有多少家长愿意就此放弃继续投入资源培养。
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性是永远存在矛盾的,我的孩子在那50%升高中以外的成绩中徘徊,但是我有资源,我有力气赚钱,我有好的私教渠道,为了孩子家长们连命的。可以不要,花些资源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升学又有何不可?
在这种中考、高考分流的指挥棒下,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去竞争优质教育资源。
其实政策里有一条特别好,“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推行下去势必会平衡教育资源,让学期房概念慢慢淡化。我所在的内蒙古包头就已经推行很久了,实践起来或许有诸多因素不便吧,效果甚微。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国家,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减负!更希望教育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本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
一、备课要减负学生更需抓实备课,提高备课精度,注重实效。物理组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不仅增加了授课知识点的分层,也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在哪个环节可以进行展示的的集备,充分将学生主体落实,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课堂教学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投入度,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想,课上引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和学习材料,从事例和材料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实践转化和综合应用。
2、充分利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当堂学、当堂测、当日清。做优课后解惑服务,让疑惑的及时消化,让消化的及时巩固,不留疑惑至明日。
3、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建立,强调从“做中学”获取知识,将实验室搬进了课堂,将实验仪器放在教室内,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实验,利用实验解惑遇到的困难,注重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力的提升。
三、课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原来每天15分钟,而现在不留作业。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没有放松,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有针对性的提升能力,让他们关注科技的魅力,教育他们成为一名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有效的减负,价值的高效,为国育才,强国有我。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3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我从事教学工作35年,对学生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深有体会。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尤其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层层重担都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业越来越多,托管班、培训班遍地,孩子们在放学后、节假日纷纷走进这些培训班,越来越累。家长们也不得不掏出高额的补课费。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这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等都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将减轻家长的负担。
政策的出台同时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学校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健康等五项管理,使“双减”政策真正取得实效。
另外还建议对“双减”落实情况要加大监督力度。一是学校和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身监督;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督查;三是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等。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双减”政策一定能真正落到实处。
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4
双减政策一下来,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欢喜的,有发愁的,对我们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双减,让我们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说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实我很久都没有拥有过了,在我看来,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爱自己的课堂,爱自己的学生!双减,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们也改变了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的主体对象没有变,依旧是学生,高光时刻到了,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从跳绳,做手工到亲子阅读,无不昭示着幸福感的来临。由于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触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真的很为这个作业形式的改变感到开心。小学生嘛,就应该有小学生的朝气与活泼,每天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其次,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紧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来说把,我开始更加争分夺秒的利用课堂的时间,争取不浪费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尽可能提前规划好,每完成一个就做一个记号,哪里存在问题,我也能够及时的记下来,防止下次问题的出现。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记在纸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组的老师研究解决的方法,感觉工作充实了许多。其次是,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比如,背诵儿歌,唤起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感受母语带来的快乐。下课的时候,让孩子们尽情的玩耍,感受课间十分钟带来的乐趣。还有和学生们一起跑步,跳绳,研究植物,感受天气变化等等。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重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也能够真正的把学习的自律性转移到自身上来,其实就是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对我们教师也是同样的,我们也要在双减政策下学会工作,学会生活。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激励,鼓励我们从一定的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教师也能够幸福的工作。愿我们也能够像先辈李大钊同志那样:铁肩担教育,妙手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