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名人哲理故事字(精选4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21 手机浏览

名人的哲理小故事 篇1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起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做一件事。”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哲理: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www、baihuawen、cn≯丧失价值。生命的价值不因我们身份的高低而改变,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名人的哲理小故事 篇2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名人的经典哲理小故事 篇3

1935年,只有小学学历的金克木经人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负责借书还书。一天,他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能也像那些教授、学生一样读一些书呢?

但如何在书海中寻到最有价值的书,令他一筹莫展。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索引”,就像他根据“索引”给借书人找书一样,反过来,他也可以从借书人那里搜索到有价值的书啊!

从此,借书人就成了他的“导师”。白天,他在借书台和书库间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阅读那些被别人借过的书。他的“导师”五花八门,但以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要写论文,因此他们借的书都很有方向性。

给金克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从十几公里外步行赶来的教授。他夹着布包,手拿一张纸往借书台上一放,一言不发。金克木接过一看,全是些古书名。待这位教授走后,金克木赶紧把记下来的书名默写出来,以后有了空闲,便照书单到善本书库中一一查看。

日久天长,这个曾经的懵懂少年不仅靠自学精通了梵语、印地语、世界语等十多种语言文字,还在文学、历史、天文等领域卓有成就,成为一代奇才,与季羡林、张中行和邓广铭并称为“燕园四老”。

名人的哲理小故事 篇4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一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一样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一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能够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个性,看到不一样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一样的世界里的不一样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一样的。”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一样的韵味。

哲理: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请拿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世界原本能够如此美丽,生活原本能够如此丰富,精神原本能够如此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