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家庭范本平凡家庭的幸福(精选2篇)
如何写平凡家庭 篇1
大家好!
我的故城,心灵深处最柔软而普通的乡情。
时光似水流年,总喜欢穿心而过,清浅岁月在平淡中日渐湿润,记忆中的年轮转了一圈又一圈,岁月的脚步细数淡淡光阴,那时光深处的暖,栖在深深浅浅的平凡之中。这座小城,让我明白了许多。
春分,薄雾。沉睡了一冬的虫儿在惊雷中苏醒,新生的芽儿“噼哩噼哩”地拔节。上学路上,穿过浓浓密密的薄雾,捕捉街边小摊上白粥与油条的诱人香气。眼前的世界,朦胧而可爱。
夏至,小雨。我坐在车里,看着昏黄的街灯耀眼的车灯相映着黑暗,无处飘落的雨滴打在车窗上,顺着已有的水痕,滑落,汇合,滑落,汇合,交织出独特的轨迹。车灯照射出的光被雨滴折射,为这雨天增添几许生动。
秋分,辉映。大约下午三四点的光景,太阳还未完全落下,夕阳的余晖照映着安定书院的一切。我站在走廊上,看着王艮曾经的脚步穿过日月交替。
冬至,大雪。天气预报寒潮来临,我转身将窗户再关严些,抬头间蓦地看见一缕细细却又给人以希望的温暖的阳光,深冬的寒意与初春的温暖给人无限的遐思与错觉,阳光努力的洒落在这个普通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我爱这座平凡的小城,更爱它的普通与本真。这普通的小城啊,无山无海,无陵无川,却在朴实中透露着纯情,在自然中洋溢着真诚。它似火,利万木而不争;似歌,缠绵而情深;似阳,温暖而达观。
我们习惯于为英雄落泪,为王者称赞,却不曾想,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这平凡的世界。也好,岁月荏苒,亘古即须臾,光与影的游离间,我愿一直陪伴这普通的小城,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去寻觅它的普通,去感受它的不平凡。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如何写平凡家庭 篇2
平凡是普通人民群众的本色,是平常人的生活常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文学巨著,以他非凡的笔墨,让我重新审视了平凡之魅力,认知了平凡之伟大。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作品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孙少安等人物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物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信念的奋斗与拼搏,生活的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为我们生动的再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北地区的城乡生活。
读此巨著时,年少的我,无法理解路遥为什么要让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以这样一种形式结尾?为什么让孙少安冲破重重阻力都想要和田润叶长相厮守,却在最后面对润叶的痴情选择了那个他并不太了解的贺秀莲?为什么要让一个辛苦劳累了半辈子,从来没有停止过同贫穷和命运抗争的少安的贤内助在幸福生活来临的时刻撒手人寰,留下少安一人独自怅然?
慢慢地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些年我在中医院工作中找到了答案。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对当时世界的看法,也是他对当代人生的看法。提及曾和路遥同住一个窑洞彻夜长谈,路遥1973年离开延川县,由此推算,两人在延川同住一个窑洞应该是在1970年至1973年之间。作为北京知青,当年来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两人在那时成为朋友。所在的梁家河离延川县城很远,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就会找路遥长谈。平凡的世界造就了不平凡的人。一个时刻为人民谋幸福的人,在平凡事中彰显伟大。
作者描绘了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再现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和人们的思想变化。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孙少平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掺杂着一些现实生活的无助中,时刻奋力的抗争的精神面貌。
孙少平在别人的误解、嘲笑声中,一次次的战胜困难,挣脱束缚。同样都是追求美好生活,同样都是面对爱人香消玉殒,他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这条看似孤独和并不繁荣的道路上,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他在磨难中学会了珍惜,学习如何生活,学会了看待人生。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孙少平有一种青松不屈的精神。一种岩石中发芽出绿的种子精神,在夹逢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我们平时工作生活中,有点小挫折能算什么呢?
《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只有勇于面对挫折,勇把不幸当作生活的经验,才能让人更加坚强,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履历更加充实和靓丽。无论面对怎样的磨难,我们都要努力奋斗,为梦想而活。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美得让人流泪,有时候平凡也是一种伟大,伟大的让人无法企及。这或许正是路遥通过这本小说传达给我们的人生真谛!亦或是他在文学作品中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无声的提醒。
让我们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