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防震减灾计划(精选4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4 手机浏览

防震减灾的工作方案 篇1

为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我校师生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师生进行有序的安全撤离,按照我校制定的《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在20-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举行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具体工作布置如下:

一、班主任老师职责。

1、跟学生讲清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可当此为游戏。讲清学生的具体做法及各项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

2、听到信号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学生在校期间各班前后门不要锁上,要保持畅通。

4、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乐知楼(南)、思齐楼(北)楼: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一、二年级每班的学生分别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二楼下楼的速度要快些,三层在抓紧时间的同时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在下楼的过程中,不许学生讲话、喊叫、拥挤。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查找存在的问题。

8、班主任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各配置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安全撤离、人员分配如下: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思齐楼:东楼梯西楼梯

一楼

一二拐角

二三拐角

三四拐角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岗位职责: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全部按先后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平时集会指定位置。(面朝东)

维护老师:(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老师负责计时(主席台),老师负责拍照片,负责摄像,老师负责*白话文 www、baihuawen、cn*信号,老师负责医护。

五、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听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防震减灾的工作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学生8: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6、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队会小结。

防震减灾的工作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四、本课小结

本堂课我们通过图片,儿歌,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我们预期目的。大家都是好样的。

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

六、课外拓展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考他们掌握多少防震知识。

防震减灾计划 篇4

班会目的

1、掌握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关爱生命,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

一、话题引入:

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极大,并且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年大约要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__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地区的8级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防震减灾,珍爱生命。

二、地震的前兆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发生之前有时会有一些前兆,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些前兆,就会对地震的预防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如地震前往往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野生动物反应异常,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决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四、学习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

2、学生在学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在教室上课的,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如果正在操场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当在室外上课。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个“防灾减灾日”,主题 “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十二师职业技术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