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字(精选2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3-08-10 手机浏览

2022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1100字 篇1

60多年前,我的祖父出生在这里。

那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我们才能闻到肉味吃到肉星。平时最让人梦寐以求的就是猪油拌饭了。遇到逢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缠着父亲想去集市,因为如果有多余的钱,能央求父亲给我们买一串糖葫芦或买一颗糖,几个孩子分着吃。;祖父眯起了眼睛发着呆,时间似乎都停顿了,过了会,缓缓的声音又响起:我们小时候每天都自己步行几公里去学校,即使这样很多小孩还是辍学了,因为太穷了,小孩也是个劳动力要去做农活。那时村长家有一辆脚踏车,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眼睛好像都粘在车子上了,很多人一得空就去他家帮忙,就为了能摸下车、骑下车。当时国家刚成立不久,条件艰苦,物资贫乏,人也特别容易生病,一生病又缺医少药,非常痛苦。当时我就想要是能多上几年学长大后去当一名医生,以后帮家人看病,该有多好啊;

现在的祖父已是一名退休的老医生了,他一直奋斗到而立之年才圆了年少的梦。现在他每天钓钓鱼、养养花,拉个二胡唱个曲儿,或和三五老友喝杯酒、叙叙旧,十分清闲,十分惬意。

30多年前,我的父亲出生在这里。

父亲告诉我,因为祖父祖母的努力,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祖父祖母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自他求学换过4所学校,从原先的村小,到镇上学校,再到县里学校,最后到市直学校,父亲的求学路越走越宽。那时他骑着二八自行车早出晚归,就为了能在学校多看两本书,多听两节课。最佩服的人就是老师了上知天文地理下晓时政文学,真真是顶厉害。现在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三尺讲台,十载风雨,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10多年前,我出生在这里。

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和满足。从小在城里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小就坐飞机、高铁到处游玩。没有种过地,没喂养过牲畜,对农民的辛苦也不能感同身受。小时候,我曾经因浪费粮食,被一向和蔼可亲的祖父打了几巴掌。祖父说,浪费粮食就是浪费老辈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忘本了,大错特错。父亲说,如果我不懂得珍惜现有生活,以后不论做什么都不能真正成功,更谈不上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我不相信他们的话,直到我上了学,才发现我真是错了。袁隆平爷爷为了让我们吃饱肚子,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邓稼先爷爷为了让我们不被别人欺负,隐姓埋名不计得失,为中国核武器研发做出重要贡献。还有钟南山爷爷,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白衣逆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现在所享有的一切,哪一个不是前辈们的努力心血?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其作用,我们00后要怎样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呢?父亲曾说,努力不一定能成才,但不努力一定成不了才。做为学生的我,会脚踏实地为梦想付出行动。我要考研,我想读博,我要把我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智慧建设祖国。因为她给我们提供了和平民主、自由幸福,生在华夏,何其有幸!

2022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1200字 篇2

各位乡亲:

大家好!

国庆将至,举国欢庆。很高兴能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收到村委会的邀请。回望过去15年的艰苦岁月,我们村实现了由煤矿村;到厨师村;的转型,实现了由残山败水;到绿水青山;的转变,实现了从贫困到脱贫、奔小康的历史飞跃。而这变化的关键,正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在生态文明的辽阔田野上,我们辛勤播种,终于用劳动收获了今天的幸福安康、精神丰盈。

15年前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顺大势,转观念,踏上生态文明田野的我们对未来饱含希望!15年前,3岁的我仿佛不曾见过绿水蓝天。山,被无情的炸开;水,浸染了矿的乌黑尽管大家都艰苦劳动,但是低附加值的矿产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改善。但是春天的风给我们带来了科学发展观;,生活的鲜妍由此初步展现。整治矿坑,葱郁再现;河堤修整,绿树成荫;水源涵养,清流涤荡走上生态发展的道路,一路播种,一路开花,树上的绿荫打在地上,更打在心上;太阳的明媚透过窗棂,更照在心里;蓝天的洁净驱散灰霾,更带来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踏上生态文明的田野,生活环境才能换上新画卷,生活才能质量迈上新台阶。

15年后的今天,我们见证了发展的秋天,仓廪实,知礼节,走在劳动致富道路上的我们实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

15年后,我已成年,见证了村子发展的轨迹。思路一变天地宽。生态道路的选择让我们在更宽广的劳动中创造财富、收获幸福:放下矿镐,拿起锅铲,用技术代替体力,我们的劳动有巧劲儿;;艰苦创业,互帮互助,用坚毅战胜贫穷,我们的劳动有韧劲儿;;追求卓越,享受工作,我们的劳动有干劲儿;而劳动不仅让我们的菜篮子、肉盘子日益充实,更是让劳动光荣;吃苦是福;的精神食粮丰盈我们年轻人的心灵,让我们明白幸福来之不易,勤奋方可成就未来。劳动托起脱贫梦,书写新时代,它既给了我们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足,又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又一个15年即将到来,新一年的播种和收获就在眼前。脱贫的硕果已日趋丰满,小康的未来还需我们青年人在生态的道路上用劳动创造!

作为村里的年轻一辈,我们享受了老一代用劳动创造的财富,享受了老一辈用劳动创造的绿水青山。但是生态的美丽不会自己保留,幸福的缔造也需要劳动接续。脱贫的任务随着时代的浪潮逐渐落幕,小康的蓝图正缓缓展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如果我们青年人能接过前人的火炬,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定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用劳动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生态文明道路的选择迫使我们转变劳动方式,但是我们也在其中绘制了自己的绿水青山和幸福生活。脱贫的任务在国庆的前夕落下帷幕,小康的未来指日可待。让我们继续坚持生态发展道路,用劳动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