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主要技巧(6篇)
沟通的主要技巧篇1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临床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的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语言沟通;临床护理应用技巧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有效的沟通,需要护士掌握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更需要护士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自觉运用,并且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掌握好这门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1应用语言沟通技巧的意义
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及专业的知识水准不仅能让病人感到温暖被关怀,而且对医务人员感到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1语言沟通内容
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声音要轻柔,语言要温和,要善于抓住病人的心理,从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拉近护患距离,让病人感到亲切不陌生。
2.2语言沟通技巧
与病人的沟通所遵循的原则前提是要尊重病人,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下进行交谈,沟通要有针对性,明确交谈的目的和方法,而且要在交谈的过程中对病人的谈话及时反馈给予应答,以便谈话的顺利进行。语言沟通技巧包括注意倾听、换位思考、及时准确的反馈等。
2.2.1注意倾听
在医患沟通中,听的过程是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过程,倾听要专心,并且要有所回应。
2.2.2换位思考
在交谈中要从病人的角度体会,这样能促进感情交流,加强交谈效果。
2.2.3及时准确地反馈
对于病人的交谈给予点头回应,以便病人有信心交谈下去。抓住主要问题对病人所提供的信息加以分析总结。
2.3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要求在与病人交谈中,语言精练明确,要使用医学护理术语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适当的加以解释。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语言安慰、沉稳、详细;对性格开朗的患者,要热情、耐心;对性情抑郁的患者,语言要谨慎,用词一定要适度,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
3小结
沟通的主要技巧篇2
美国的企业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技术,85%取决于沟通能力,由于企业是单个人的聚集体,所以沟通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强调个人创新力、但是决大多数进步却需要团队协作力的现代企业,企业间人与人的沟通愈现重要。可以说,沟通力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设计和管理职能设置中必须要进行考虑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高级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沟通的基本作用和目的
在企业中,沟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作用:(1)沟通是协调个体,使得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推进剂;(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建立联系的桥梁,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外部了解企业情况的纽带;(4)沟通是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说,沟通的目的大致有四个:说明事物;表达情感;建立关系;实现企图。一般的,在企业中,主要面临的沟通对象有:上级领导、同级同事,下级同事,客户和供应商。在实际沟通中,可以根据不同沟通对象,不同的沟通场合,不同的沟通方式,采用适宜的沟通技巧来达到我们需要实现的沟通目标。
三、企业管理的中沟通技巧和应遵循的有效沟通五个基本法则
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沟通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礼节性沟通”基本技巧:人们在交往中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依照惯例或某种通行礼节行事(某种说得过去的客套或官样文章),以表达意思和情感,应付场面,表示身份,保持关系。典型的角色是得体的职员。主要技法:①懂礼节、讲礼貌、合礼数;②礼节性沟通是过渡性沟通层次,向更深层次、实质性沟通转化的结点;③礼节性沟通还不够,还不足以达成行动,也未必能达到办成事的地步;④礼节把握尺度要分场合;⑤礼节的繁简要适合不同的沟通对象。
2.“亲和性沟通”基本技巧:相互交流对于工作和私人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感受。能在这一层次和员工进行沟通的一线管理者常常得到人们的信任。典型的角色是资深经理。主要技法:①不是本能的对人好,是工作中的一种亲和;②在复杂事务中保持一种人性化的亲善人情;③它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④沟通的双方不在同一个层次上;⑤要把握合适的亲和度,过犹不及。
3.“通达性沟通”基本技巧:讲道理,讲原则,入情入理,恰如其分地交流。只有在这一层次上沟通,人们才能做到坦然而真诚地在一起工作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建设性的成长伙伴关系”。典型角色是有效领导者。主要技法:①弥补狭隘性的亲和性沟通的缺陷;②心法驾驭技法的高境界;③情理结合,相辅相成;④明确最终目的,最终达成共识;⑤不仅让沟通对象心里上接受,更要在行动上愿意执行。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为达到沟通的预期目的,不管是以上的那种沟通技巧,都必须遵循有效沟通五个基本法则:(1)洞悉本质,明确目标;(2)换位思考;(3)通畅交流;(4)切实行动;(5)树立信誉。
第一法则:洞悉本质,明确目标。理论上讲,洞悉本质(内观),明确目标(外投)就是通过正确的内观认识(洞悉本质),映射出正确的需要达成的外投(即目标),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场合,选择正确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企业中当危机出现时,需要我们能认识危机出现的本质,通过对本质的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法则:换位思考(体谅型)。未经思考的积极行动常产生相反结果,无法使你很快的接近目标。换位思考是一种沟通风格/方式,它要求信息传播者从接收者的角度出发,重视对方想了解的内容,尊重接收者的聪明才智,保护接收者的自我意识。危机发生后,要求我们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认识事件的后果和迅速处理的必要性。
第三法则:通畅交流。把握自己,也要把握别人(本位——换位),超越技巧,进入更开阔的视野。沟通时,能否将事情说清楚,能能否打动别人,能否塑造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否建立可信度,是对每一个沟通者的考验。在每一次事情发生后,都集相关成员开会,畅所欲言,查找事发的原因,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沟通的四大要素(主体、客体、渠道、信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使得沟通的主体能准确表达信息,沟通的客体能完整、明白无误的接受信息,沟通的渠道适合信息传播要求和信息保真要求,沟通中的信息本身的编制应根据受众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保证沟通中四大要素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沟通中的通畅交流。
第四法则:切实行动。管理者不仅要充分地表达他们的观点,还要善于把握局面。花点时间深思熟虑,但当行动时刻一旦来临,就应该立刻中止思考而迅速付诸行动。讨论后,根据拟定的查找原因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事发原因的查找工作,并根据查找的结果进行问题的处理,在企业管理中,沟通只是手段,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因此在沟通后要针对相应的问题采取主动的切实行动,使沟通的问题得以解决和落实。第五法则:树立信誉。人无信不立,同样,在企业沟通管理中也一样,信誉赢得忠诚。有信誉领导的下属在行动中不是绵羊式的服从,而是在追求共同目标过程中道德的忠诚。在事出原因查明后,应及时启动危机公关的沟通机制,向利益相关者道歉并解释原因,求得别人的谅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弥补损失;对公司内部也进行配套整改,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沟通的主要技巧篇3
【关键词】门诊检诊沟通技巧老年患者
近年来,我院门诊量不断加大,门办也加大了对各科检诊工作的管理。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密切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已经成为护士平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老年社会的到来,给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还是性格特征、生活经历等方面在老年人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多数老年人性情随和易于交往。但也有一些性格偏执,难以沟通。因此,护士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技巧。
1.学会尊重病人。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老年人对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因为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降低,心理障碍增加,甚至失去家庭的帮助,会经常感到不被尊重的威胁。检诊护士在与老年人相互沟通时,首先要尊重他们对他们的称呼有尊敬之意,如老大爷、老师傅等。
主动打招呼、你好、请坐等。听他们说话要专心,细心听取意见,尽力帮助解决提出的意见及问题,使老年病人感到受重视,被尊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加强情感交流。人到老年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的不适应,情感也会发生改变。其中孤独与失落感是最明显的变化,检诊护士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或消除这种孤独与失落感。在与老年病人的交流中,不要仅仅局限于正式的工作需要,应多聊一些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等的话题,适当地引导老年病人对往日生活经历进行回忆,这样会大大增加老年病人说话的兴趣。
3.多予关怀体贴。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护士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厌其烦、多给予关怀和体贴,尤其对无人陪伴的老人,护士应倍加关心,为老年病人解决实际困难,对病人提出的种种困难尽可能给予满足,亦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老人的谅解。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对门诊就诊的老年病人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可缩短护患距离,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此同时有效的沟通技巧还能建立和谐的门诊工作环境。因此门诊检诊护士应该有一颗博爱之心,真实地向患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自内心的帮助患者,才能达到护患关系和谐稳定,同时还能提升护士的自身价值感。
参考文献
沟通的主要技巧篇4
[关键词]儿科护理;沟通;技巧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患儿生病后,家长的担心和焦虑很大。如何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让家长放心,护患沟通技巧显得非常最重要。现将儿科护士与患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我院儿科病区住院患儿200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有语言表达能力,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②排除急症、昏迷及住院期限
12方法调查问卷分患儿问卷和护士问卷两种。在调查前由医务科和护理部牵头,对科室护士进行统一解释,说明此调查问卷只做临床护理研究之用,对个人无任何影响,消除每个护士的顾虑,以真实反映科室的护理状况。发放调查问卷时充分征求患儿家长同意,耐心解释,立即填写,立即回收,避免护士因顾虑而介入影响调查结果。调查完毕后,由医务科和护理部配合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析。
2结果
21护患关系认知度99%的家长认为护患沟通非常重要,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满意度统计80%非常满意,12%基本满意,8%一般。100%的护士认为护患沟通非常重要,30%的护士认为护患沟通有一定难度。
22呼唤障碍认识情况55%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医疗知识了解甚少,护患沟通接受程度受限,沟通效果不好。60%的护士认为时间不足是沟通的最大障碍,其次是专业技术缺乏和沟通技巧欠缺。
3讨论
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更为复杂,沟通是实施患儿护理的必要条件。有效的沟通应该同时具备信息交换和情感支持两个方面。
31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患儿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要积极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对患儿的病情表示同情和理解,主动向家长解释患儿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尽可能与家长进行一些疾病预见性的交流。如处于体温上升期的患儿因血管痉挛收缩,末循环差,手脚冰凉,穿刺容易失败;肥胖、年龄小的患儿,因血管暴露不充分,易造成穿刺困难;阿奇霉素等有消化道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钾盐可导致输液部位疼痛等等,可以提前与患儿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32积极与患儿沟通对于懂事的患儿,可采取亲切鼓励的话语,分散其注意力,要善于抓住小孩容易与护士接近的心理,拉近护患距离,对女孩可以称赞其漂亮可爱,对男孩可以称赞其勇敢,并可与家长一起用糖果或玩具哄着,减轻患儿恐惧感,同时也增强了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33用过硬的护理技术沟通过硬熟练的注射技术是儿科沟通效果的重要体现,“一针见血”是赢得患儿和家长信赖的基础,因此儿科护士要苦练、多练、巧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己的穿刺技术,穿刺时要镇静自如,有条不紊,争取每次达到“一针见血”。另外要加强儿科护理技术知识和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认真耐心给患儿家长解释其心中的疑问,治疗时多讲解,多沟通,以自己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取得家长的治疗配合。
34用情感沟通在沟通时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和目光等非语言性沟通方式,给患儿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点鼓励、一个眼神均可拉近医患距离,增进医患情感,要做到用心沟通,让家长体会到我们的是在用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为每一个患儿护理,增加患儿和家长对护士的信赖,取得理解和支持,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修养和人性。
总之,儿科护士的特殊性更需要护理人员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才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霞,李力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吉林医学,2009,30(22):28952896.
[2]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护理学杂志,2010,13(1):77.
沟通的主要技巧篇5
关键词:护理人员;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由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内容也由疾病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1方法
1.1管理者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为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养。邀请相关教授讲座语言艺术的课程。同时提供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拓宽知识面,了解护理学科的新进展,新观念,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为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可采取年资高的护理人员与年资低的护理人员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活动,管理者应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多一点关心和表扬,少一点冷漠、责备和批评,给护理人员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1.2因地域的不同,在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
要努力学习民族语言,做到与少数民族患者的正常语言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有沟通障碍时,可更换懂民族语言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3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积极主动的深入病房与患者交流。
1.4护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要加沟通技巧理论的学习并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病房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的反应,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地去理解患者的感受,以真诚的太度帮助患者。
1.5护理人员要正确的评估患者接受信息的状态和能力,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沟通,提供信息时要注意用简单、明确的语言,通俗易懂,尽量不用医学术语。
1.6护理人员要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解,正确的对待和处理个人问题,努力做到主动摆脱不稳定情绪。学会放松,把刺激情绪转换为力量用到工作上,培养果断、沉冷静的工作作风。
2结果
2.1良好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的自我情绪的调解,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主动、积极、团结、协作,提高了护理质量。
2.2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有礼貌的称呼患者,熟练的操作技能,运用适当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焦虑,在工作中主动与患者交流等,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满意度。
3讨论
3.1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各不相同,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也有差异,再加上护理人员忙于自身的因素,如涵养、责任心,知识面的局限等,沟通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沟通的主要技巧篇6
1(略)
2如何培养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
2.1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代医患关系泛指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等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方面[3,4]。临床实习医生既是在医院环境中继续学习临床技能的学生,又是对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生,在带教老师面前是学生但在病人面前是医生,因此要认识到自己就是医患关系的一方主体,要知道在医患关系中,病人有使用就医权利、知情同意权和发挥参与治疗权,同时医生有职业自和得到尊重、体谅、信任的权利。和谐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尊重、信任、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遇到矛盾与纠纷,能从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平等关系[5]。
2.2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制教育:临床实习阶段除了学习临床技能外,也是实习医生培养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涉医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但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5],因此在对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及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医疗制度、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操作规范等教育,学习法律知识以及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依法行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防范医疗纠纷[2,4]。
2.3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培养:首先必须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医者,当以德为先”,没有好的德行和人品,是无法体现“人民医学为人民”这一宗旨的[6]。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治疗护理权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重视临床带教,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4]。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包含着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医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言语和体语两种。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过程[2]。实习医生刚接触病人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往往不够自信,不知从何下手,尤其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病人时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紧张焦虑。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应将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病人沟通,培养实习医生去注意病人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4,7],使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增强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医生之间医患沟通经验交流、模拟角色等进行以主要包括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理念、沟通流程的言行规范、情商教育以及沟通的艺术技巧等的培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