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正高医学论文(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7-04 手机浏览

正高医学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四年制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论文写作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素质得到提高;结合对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学生实习期间经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毕业后受益匪浅,懂得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毕业论文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校已将毕业论文要求归入四年制医学检验培养方案重点。

参考文献::

[1]杜鸿,朱雪明,张萍,等.重构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的体会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62:176.

[2]曹向红,徐敏,王佳.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2771-2772.

正高医学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加强时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时中医药发展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药科学观;遵从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科学设五课程;适应医学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改变教育模式,强调创新,草重学术个性,不把中医药理论视为完美无缺的理论体系,善于或勇于抛弃中医药理论中不合理或欠科学的成分,汲取西医药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在与现代科技结合、与西医药取长补短和相互渗透中求创新。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将全面开放,我国的经济将真正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高等中医药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将面对加入wto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需要迎接新的挑战。我国的高等中医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中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中医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对中医的信心和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目前中医发展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实际上是要把中医“提高到西医水平”。其实西医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中医也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应该看到中医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科学,是一种模糊论科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传统科学是人类知识发展的早期,是从整体出发来认识世界而构建的“知识系统”,中医学是其典型的代表。从整体出发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集中地体现在濡家的典藉《周易》之中。只有肯定中医是科学的,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才能让人们认识到中医是民族和世界宝贵文化遗产,值得发扬光大,才会有更多的人关心中医,投入到中医的复兴事业中来。

如何引导学子树立对中医的牢固信心,是中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中医教育成败的标准。加强中医院校在校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医学伦理课,各种讲座等方式,明确学习目的,使之产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中医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学好中医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通过医学史、思想道德修养、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辅助手段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医的价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韧劲和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至关重要。

2遵从中医的理论体系.科学设置课程

几十年来中医教育上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设置没有严格遵照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知识结构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以中国春秋一秦汉之际的文、史、哲和其它学科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第二,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及以温病学为代表的经典医著,确立了中医药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奠定了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和范式第三,《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以及出于历代临床医家之手的代表性医著,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第四,以中药治疗为主体,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等疗法。

课程设置是实施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要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才可能依据教材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当然,西医的课程不是不要,而是应当安排在中医高等教育的高年级阶段。中医的知识比较抽象,西医的知识比较直观当学生牢牢地把握了中医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以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西药知识,才是科学、明智的安排。

3适应医学的发展趋势.走多学科发展之路

高等中医教育要适应医学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要在中医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医诊治疾病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现代科技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很多新理论的产生和技术创新都是学科交叉碰撞的结果。由此,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这已成为国际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潮流:作为高等中医教育,很有必要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关系学、地理生态学、医药管理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及辩证性,它不但对于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应变的敏捷性和准确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和赋予学生的科研能力上是其它任何科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基础的高等中医教育,只有走多学科发展之路,才能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

4改变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人才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一临床课一毕业实习三部曲培养模式,但中医人才成长缓慢及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已成为目前高等中医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转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倡开放、创造、科学、民主、多样的教育理念,建立恰当的教学评估标准,建立“课堂实践同步,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重点,提高科研动手能力为目的”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中医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

5强调创新.尊重学术个性.推广多媒体教学.推进中医高等教育

中医学的特征是具有个性的,历史上许多名医就具有各自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视角以及诊疗风格,要培养造就新世纪的名中医,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学术个性的培养

正高医学论文范文篇3

从网络小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来看,网络小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认识是复杂多样的。总体来说,对传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都作了充分肯定,基本态度是积极的,但也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特别是古代传统医学实践的局限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神秘化认识。这种认识的主要观点是:传统医学有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奇手段与效果,而高手多在民间。他们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即令现代医学界大吃一惊、无法理解。《医道官途》中的张扬(实际是隋代名医张一针),面对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下肢瘫痪、肝癌晚期、脑瘤恶化、险恶枪伤、无名绝症、非典病毒等各种顽症恶疾,以针灸、气功、古方等中医手段,一一解决,其手段让西医名博士感到匪夷所思。即使是面瘫、感冒等小病,也以其手段特别、一挥而就令人惊叹。《天才医生》中的秦洛,是一名现代中医世家子弟,可以用失传的一种针灸———太乙神针,以气功行针,连续救活36个病危新生儿。从科学性上来看,除了非典病毒以中药治疗有实践基础之外,其他大部分描述都很难有科学实证或可能性,是对传统医学手段的拔高虚构。而且,这种认识并非玄幻或修仙小说中故为神化的虚构,而是作为一种现实的认知出现在小说的叙述中,是对现实中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神秘化认识,缺乏严格的科学态度。实际上,这是对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缺乏真正的认知,仅仅了解一些理论概念或传说故事,片面理解或想象,产生了这种神秘化认识。

二是对传统医学局限性的认识。这类认识,多数出现在涉及医学叙事元素的历史穿越与历史架空等历史小说中。小说的主人公因为灵魂是现代人,往往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常识,或者就是现代的中医或西医医生。《医统江山》的主角是西医医生,在一个架空的古代环境中大显身手,做了青光眼、断肢再接等高难手术,令古代中医医生束手无策的病症迎刃而解。《大唐小郎中》,主角身份是中医,灵魂穿越到唐朝人身上后,充分利用现代整理完备的中医学知识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中医学的水平,其水准令一代神医孙思邈都大为惊叹。《寒门状元》中的主角并不是医生,灵魂穿越到明朝人身上,也利用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以现代典籍齐全,某些方剂更加先进的优势,弥补古代中医学传承的保守和抱残守缺;以现代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和企业制度,来生产定方、定量的中成药产品,弥补了古代中药方剂的缺项。《唐砖》中的主角也非医生,却将现代西医的血型等知识、输血等医疗手段、系统分科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引入唐朝,使古代中医个体行医、师门私授等局限性得到改观,建立了完整的医学学科发展体系。这些小说的作者和读者一般都不是专业的医学工作者,却通过写作和点击“投票”表达了他们对于传统医学局限性的认识和评价。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小说并没有否定传统医学,而是在肯定传统医学的同时,看到了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是对传统医学文化的游戏化认识。这些小说,一般都是玄幻小说或修仙小说,它们描述的并非传统医学,而是借用其理论框架,构建一个非现实、非科学的叙事体系。其中,利用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用来构建炼气练功的升级叙事系统;利用传统中药学的配伍学说,加上道教的丹药理论,用来构建炼丹升级的叙事系统;利用中医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构建气功、武功、玄功、修仙等升级叙事系统……其想象力丰富,与网络游戏一脉相承,而且很多热门网络小说,如造化之门》等,大多以此也改编同名网络游戏。这类小说的作者和读者,虽然并不关心传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究竟如何,但在游戏化的写作与阅读中,也受到了传统医学理论观念、思维方式等熏染,其对待传统医学文化的基本态度也是积极的、正面的。

四是对传统医学文化全面正确的科学认识。这类小说极少,其作者能够以科学、历史的态度看待传统医学,并能够做出正确的描述。如《大国医》,其主角并没有穿越情节,而是一名古代国医带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虽然其中的叙事带有传奇性,却在传统医学的合理范围之内,符合传统医学古代的发展历史。其叙述的中医学内容也相当全面和丰富,能够给读者一个对传统医学相对全面、正确的认识。还有一些小说虽然没有全面的描述,却也表达了对待中西医的正确态度,如《医道官途》中主角张扬表示:“这些药方全都来自我家的祖传,经过历史上无数次验证,中国的医学和西医不同,完全是两种理论,西医所谓的科学依据并不适用于我们的医学。双方各有长处,只有取长补短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样对待中西医的态度,无疑是科学和正确的。(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官网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