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7-14 手机浏览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发症;观察;护理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双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甲状腺组织毗邻解剖结构复杂,血液循环丰富,因此也是一项风险较大,有潜在危险的手术,术后常易发生切口内出血,呼吸障碍、神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1]。因此,加强对甲状腺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针对47例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观察,分析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集行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在21岁~68岁,平均年龄42.7岁。麻醉方式均为全麻。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癌患者31例(行双侧次全切除术联合经淋巴结清扫术)。

1.2结果47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者共5例,其中术后切口内出血2例,声音嘶哑2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由于护士对术后患者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后症状缓解。无新并发症出现,预后良好,平均住院时间(10.5±2.1)d。

2观察与护理

2.1一般观察与护理术后采用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心电监护48~72h。全麻清醒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排痰,保持呼吸到通畅及引流管的通畅,促进伤口愈合。密切监测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妥善处理颈部引流管,经常检查并及时更换敷料。重点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尽早采取处理措施。

2.2呼吸困难和窒息的观察与护理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h内[2]。可致患者死亡,多由切口内出血、喉头水肿、气管塌陷软化等原因引起,因此,术后应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吸引装置及清创包,严密监测患者有无颈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憋气、烦操、汗多、心率增加等反应,同时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一经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3]。本组病例中有2例由于术后患者出现颈部伤口肿胀,引流管内引流液量突然减少,其中1例发生于术后6h,1例发生于术后48h后。患者诉轻微的颈部压迫感,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护士巡视病房时及时发现,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在床旁进行抢救,立即剪开缝线,敞开伤口,迅速清除血肿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均未发生新的严重并发症。

2.3喉返神经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喉返神经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失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应注意观察误吸、发音情况,倾听患者的主诉,术前认真的评估患者的发音情况,包括音色、音调等。同时了解患者对声音的期望值,做好心理指导。若由于过度牵拉、钳夹导致的损伤,可于3~6个月内恢复。若由于切断而引起可导致永久性损伤。本组病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经过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清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经过3个月的恢复,患者声音恢复,无并发症的发生。

2.4喉上神经的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喉上神经损伤时主要表现声调降低、呛咳和误吸。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声调降低、呛咳等情况,因此应做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尤其是饮水时,协助患者坐起进食,宜进半流质、半固体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以避免呛咳发生。本组病例无呛咳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

2.5甲状旁腺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多发生于术后72h内,系由于手术时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所致,一般开始表现为患者自觉口唇、肢体麻木、手足刺痛,继而出现四肢及躯干抽搐等症状。因此,术后1~3d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部、口唇周围或手、足针刺感、麻木感甚至强直感,重者可有手足阵发性痛性痉挛,一旦发现应及时补钙处理,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同时行饮食宣教,限制含磷较高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禽类),给于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产品)。本组病例发生1例患者出现口唇麻木、手足麻木感,发生术后24h内,给予静滴10%葡萄糖酸钙后改口服钙剂后症状缓解。

2.6甲状腺危象的观察与护理甲状腺危象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12~36h,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搏快而弱(>120次/min)、大汗、烦燥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泻。如果不及时处理抢救,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护士应注意上述症状是否出现,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对症处理。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甲状腺切除范围的趋势是比较广泛的切除。有证据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但由于甲状腺腺体血液循环丰富,毗邻组织,周围走行有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重要神经,手术部位特殊,手术风险大,具有多种并发症潜在危险[4]。术后12~72h内可能发生窒息、甲状腺危象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护理人员仔细的观察,及时的巡视,认真的分析发现问题,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本组研究通过对47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临床症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结果表明47例病例中,虽有5例发生早期并发症的表现,但均无患者发生窒息,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的强化培训,形成清晰的流程观念,系统总结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护理对策,加强预见性,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建嫦.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3,21,28(9):28-29.

[2]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23-01

在甲状腺手术病人以往的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虽然按常规手术护理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的各项操作,认真书写“手术清点记录单”和“手术安全核查记录”,但仍有部分病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伤口疼痛、出血、术中甲亢危象及心律失常等手术并发症[1]。因此,我院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思考,加强了手术环节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手术室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6岁~63岁,平均38岁;其中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

1.2术前准备

1.2.1病人准备

术前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及用碘化钠减轻甲状腺充血,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术。基础代谢率下降并稳定在±20%范围内,临床症状缓解,情绪激动、失眠、手指震颤等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体质量稳定或增加,脉压相应缩小,心脏收缩期杂音减轻,心率较慢,静止时心率低于90min,甲状腺缩小变硬。本组16例术前病人准备均达上述标准。

1.2.2心理护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多有精神紧张、恐惧、陌生心理,担心手术效果而焦虑不安。护士在接病人入室前主动向其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及以往或目前手术成功的病例,告知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认真耐心回答和解释病人的疑问,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告知手术风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其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安静地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

1.2.3器械及物品准备

器械护士做好手术布类、器械、引流管或引流片等准备,巡回护士注意病人的保暖,室温调节在22℃~25℃,防止病人受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准备好肩垫、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氧气是否充足,导管是否通畅,电刀、吸引装置等运转是否正常状态。

1.3术中配合护理

1.3.1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常采用仰卧头颈过伸,两颈侧置小沙袋固定头面部,肩胛下垫一软枕[2]。

1.3.2建立静脉通路

用静脉套管针,选择上肢前臂或下肢表浅静脉穿刺置管并妥善固定,使液体输入通畅。

1.3.3器械护士配合

熟悉手术步骤,根据手术进行的各个环节,准确敏捷地传递给术者所需物品。巡回护士密切配合麻醉医师做好病人术中体温、脉搏、血压的监测;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注意手术创口的出血情况,保持吸引装置的通畅。根据创面、吸引瓶内容物及纱布渗血情况估计术中出血量,及时配合医生调节输血输液速度。

1.3.4术毕护理

贴敷伤口,粘贴胶布切勿过紧,以免影响呼吸。检查伤口引流是否通畅,协助病人盖好被子,以防受凉。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及时书写“手术清点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等,做好围术期的护理[3]。

2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如果体内增多的甲状腺激素未被完全控制,基础代谢率增高,氧耗量增大,术中可常表现情绪激动、怕热多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甚至发生心房纤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4]。术前准备应充分,以防术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发生。尤其对有心房纤颤及早期心力衰竭者,如果收缩压高于180mmHg(1mmHg=0.133kPa)或心率大于100min时,应暂缓手术,继续做好病人准备。根据甲亢病人的病情特点,除对病人进行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外,术中还要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手术,要及时处理,特别是舒张压过低可使心脏供血不足;呼吸是否平稳,口唇及四肢末梢是否发绀,有否气管压迫或手术操作憋气缺氧。保持病人呼吸平稳,体温脉搏正常,四肢无冰冷、潮湿多汗。严格计算出入量,补足液体。行腺体切除时要与病人交谈,注意有无声音嘶哑,提醒医生以免误伤喉返神经[4]。术中如有大出血致血压下降或直接危及生命时,要及时加压输血补液,防止休克,保持进出量平衡。病人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或气管壁塌陷窒息时,要立即配合麻醉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

3体会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和病人身心疾病、手术者的技术操作经验及手术护士的术中配合等诸多因素,每一个环节如有缺陷,都可能使病人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甚至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和甲状旁腺机能低下。预防措施除了熟悉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解剖关系外,手术切口不宜过小,暴露必须充分良好,术野清晰,止血彻底和操作轻柔。若难以做到充分暴露术野,在手术者操作过程中,手术护士注意提醒手术者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是供应甲状旁腺的唯一血管,大多数病人的术后低钙是因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所致。在分离甲状腺下极时,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而采取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的方法,术中减少不必要的游离,尽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可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

参考文献

[1]刘玉岩.甲状腺术中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6):259.

[2]张峥.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4.

[3]缪建平,王蕙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围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02.

甲状腺手术后的护理措施范文篇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甲状腺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89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优质护理;预防

手术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相关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手足抽搐、心率及血压异常、出血等,若不及时处理,可影响预后,严重者威胁生命[1]。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且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对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89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4±5)岁;其中甲状腺肿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甲状腺癌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8~73岁,平均(54±4)岁;其中甲状腺肿瘤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9例,甲状腺癌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甲状腺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完善相关检查、治疗中监测病情及治疗后进行生活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预防手足抽搐

若抽搐发作,则立即予以

10~20ml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地西泮等静脉推注,以防痉挛;饮食注意多食高钙低磷类食物,如海产品、豆腐等。

1.2.2预防喉返或喉上神经受损

术中各项操作动作宜轻柔,于术后及时对患者发音功能评估,麻醉清醒后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声音变化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奏,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嘱患者术后饮水或进食需注意速度,避免过快引发误吸或呛咳等。

1.2.3预防甲状腺危象

术前术后多与患者多交流,必要时予以镇静剂;于术前使用药物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等进行控制,例如卢戈液、普萘洛尔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1.2.4预防出血

术前备好相关抢救措施,完备抢救物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嘱其术后24h内避免颈部活动及剧烈咳嗽等,少说话多休息;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严密观察其血压、呼吸及脉搏等变化;关注内出血相关征兆,若颈部增大,则可能为切口内出血,立即抢救及时引流,将缝线拆除及血肿清除后重新缝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及生命质量。生命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各项症状均消失;有效:各项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无效:指各项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检查结果异常[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生命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效防控并发症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密切相关[3]。而优质护理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可能为甲状腺手术后发生手足抽搐的概率为2%左右,由甲状旁腺受损引发永久性或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手足抽搐或窒息病死,因此,针对原因采取一定护理措施进行预防至关重要[4]。喉返或喉上神经受损多因术中使用超声刀造成热力损伤所致,且多数出现于创伤较大手术,通常能正常恢复但需要较长时间调理及治疗[5]。本研究观察组术后操作动作轻柔,及时对患者发音功能进行评估,且注意术后饮水或进食速度等,均对预防该并发症发生起关键作用。甲状腺危象属于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多发于术后12~36h,其发生主要与术前准备不足及术中应激反应没有得到控制相关,其表现多为高热及脉搏异常等,且伴消化、循环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6]。而本研究观察组重点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予以护理措施,如采用药物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等进行控制,使患者保持良好、平稳的心态,以减少手术应激[7]。术后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24~48h,其危险性最大,发生原因则是术后未能有效止血,且一些对咽喉部具有较大拉伸力度运动,如谈话、呕吐及咳嗽等,均为引发出血的直接原因[8]。防止出血不仅需医护人员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还需患者配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进而避免出血发生[9]。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优质护理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原因分析可能为:并发症极易给患者造成机体疼痛及不适感,而本研究观察组在对患者予以各项预防并发症措施时相应改善患者躯体疼痛;在甲状腺危象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感功能及精神状况等。关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孙红杰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征,李伟汉,张浩.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3,42(28):3432-3433.

[2]刘平贤.微创甲状腺手术9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11-112.

[3]郑炳行,师天雄,邓建伟.改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0):818-822.

[4]邢育霞,谢晓玲,拉比古丽,等.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56-2058.

[5]吕科琼.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7-1328.

[6]牛亮,严帅,孙宇琳,等.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73-73.

[7]梁青拉.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