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7-23 手机浏览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篇1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又来到安顺场,蒋介石扬言“要朱、毛成石达开第二”。

但是,红军在当地群众,特别是50多名船工的帮助下,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以下是我安顺场红色之旅的具体心得体会:

一、我坚决落实了“两个维护”、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积极推动本部门同志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我不定期在本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工作,培养部门员工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认识。我坚决贯彻执行了公司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任务及重点工作,积极推进东光小游园等项目的实施工作。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篇2

在为期一周的遵义红色之旅学习活动中,我与第二批参训干警一道实地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和奋斗历程,缅怀了革命先烈,切身感受了爱国主义将士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体会了在峥嵘岁月下领袖人物运筹帷幄的风范,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受到了双重洗礼。

遵义,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都铭记于心的红色革命圣地。红军纵横万里,最关键的会议、最重大的转折、最神勇的战斗、最恢宏的辞章,都成就于遵义这片土地。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陈列的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一行行史料文字,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在红军山烈士陵园,我们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在烈士纪念碑下,仔细聆听了有关邓萍烈士的英雄事迹,为革命烈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感动;在枫香镇,大家在曾经与乡亲们谈心的地方感受小镇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智慧和勤劳;在苟坝会议纪念馆,我们认真聆听了遵义会议重要组成部分——苟坝会议详细情况的介绍;在茅台镇,我们参观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中第三渡的茅台渡口,仔细聆听了四渡赤水的历史始末和毛泽东同志如何运筹帷幄,将红军困局转危为安的精彩故事……

在此次培训中,通过专题授课、聆听红色故事会、参观革命旧址等方式,让我有了与遵义会议历史、革命先烈和英雄事迹亲密接触的切身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并感受了遵义会议精神的广阔内涵,更加深入了解了我党我军的早期革命斗争历史,从而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奋斗史和伟大精神的认知与理解。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在遵义接受的红色教育,将激励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践行在遵义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用遵义会议历史经验指导工作,以扎实的工作成绩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助力法治建设,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烈士英魂。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范文篇3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旅游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2.7;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19-02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中华儿女重温历史,牢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不断去重温历史,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屈辱,才能激发中华儿女的上进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虽然很多地方的红色旅游景点不收费,但越来越多的游客给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当地的群众挣到越来越多的钱。最后是继承光荣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无论是谁,每到一处红色景点都会受到教育,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震撼人心,他们的民族精神会得以传承延续,他们的光荣传统会得以发扬光大。

一、红色旅游成功搭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大众之间的桥梁

1.红色旅游的教育特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向大众化提供了天然的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走向普通大众、实现大众化,就需要一系列能够承载其教育理念的活动载体,而记录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红色旅游资源就成为其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这些遍及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先辈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其中蕴含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它既真实又生动,让枯燥难以理解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让普通大众易于接受。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蕴含的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而红色旅游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了多种平台,使人们在轻松的游玩中受到熏陶,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红色旅游为我们党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新途径

红色旅游是指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娱乐结合起来,调动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人们在领略自然景观、体验民俗风情中放松心情,在参观人文景观、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历史文化中丰富人生阅历、启迪思想觉悟,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内容融入旅游活动之中,寓教于游,使其入耳、入脑、入心,不仅可以迅速扩大教育的范围,还能大大增强教育的效果。

红色旅游克服了传统教育形式呆板、内容乏味的弊端,使之转变为一种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教育。通过红色旅游的实地体验与感受,让人们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革命历史与艰难历程中理解党在伟大历程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与价值追求,以其独有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范围大、影响大、效果好的新途径。

二、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1.红色旅游坚定了人们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变革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急剧变化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侵蚀我国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双重背景下,就必然要求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凝聚了人们对未来美好追求、向往的共同理想。有了共同的理想追求,才能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因而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而红色旅游克服了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侵蚀,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鼓舞人们为实现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红色旅游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过去的战争岁月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共产主义信仰。而红色旅游恰好为激发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一条捷径。红色旅游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形式,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法。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展现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是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和环境怎样变迁,这些革命精神都将永远闪耀着光辉,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发展红色旅游正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精神支撑。

3.红色旅游巩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地位

红色旅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它可以把人们带回到过去艰苦的革命年代中,让人们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感受革命前辈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同时也为我们判断行为得失、善恶美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我们作出道德选择、利益取舍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三、开发红色旅游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1.挖掘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入挖掘红色旅游的内涵,创新形式,吸引广大民众,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深入大众。而红色旅游的形式直接影响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长远性及实效性。

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分布广泛,只有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提炼和丰富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和科学精髓,把纯洁的、文明的和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展示给人们,摒弃各种文化糟粕,防止消极颓废甚至是封建迷信反动的东西掺杂到红色文化中来。同时,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创造出适合当代人的认知需求的红色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的价值得到认同,红色文化的精神得到有效的传播;也才能使红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利用红色旅游的特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氛围

红色旅游故事性能激发广大青年朋友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井冈山的好多的旅游景点,运用影视、场景模拟、电脑写真等现代技术还原真实的红色经典,变“静态参观”为“动态展示”等,这样可以增加红色文化的真实性,使人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先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切身体会先辈的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普通大众的内心深处。

3.利用红色旅游启迪教育的特性,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

在事实叙述和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很容易使参与者接受其基本的价值观。目前,将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最典型的形式就是“重走长征路”。因为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人们不光是在参观历史遗迹,关键是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们精神的感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红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产业日益壮大、影响日益扩大,这是红色旅游最大的文化特色。红色旅游作为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革命遗址、革命遗物、纪念地都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为大众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旅游也给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红色旅游景点大多分布在偏远贫困地区,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当地百姓脱离贫困,生活得更美好,而且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从而更好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具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当前在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切实做好各种保护措施,防止和避免破坏这些珍贵的革命文化遗产,从而保证红色旅游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黎宏.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途径[J].党史文苑,2008,(16):70-71.

[2]木子.红色旅游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7-05-31(004).

[3]景兰杰,常增月.红色旅游断想[N].人民日报.2005-09-16(009).

[4]侯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D].天津:南开大学,2009.

[5]刘孚威.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01):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