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肠道疾病预防知识(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7-24 手机浏览

肠道疾病预防知识范文篇1

生活中,很多人受肛肠疾病问题困扰,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肛肠疾病认识不足。在出现瘙痒、疼痛、便血、肿物脱出等较轻症状的时候,久拖不治,忍一忍就会“自行恢复”的想法极为普遍;等到病情加重的时候,有些人开始把治愈疾病的希望寄托于药物;药物疗效不明显的时候,才想起来该去医院了,这个时候,病情往往到了极难控制的程度。

肛肠疾病的危害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虽不至于“要人命”,但其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

第一,易致贫血。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痔瘘患者,往往出现贫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随着患者失血量增加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昏、虚弱、记忆力下降甚至眼花、耳鸣、久坐久蹲后突然站起,可导致虚脱或晕厥,严重时食欲下降,腹胀,下腹水肿。

第二,易致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出及扩约肌松弛,黏液流出外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

第三,易致功能失常。由于感染,梳硬结、肛窦炎、肛裂、肛瘘,脓肿、痔疮等,反复发作,久拖不治,一方面导致挛缩,排便困难;另一方面侵犯括约肌,易导致失禁。

第四,易致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脓肿,感染。一旦肛裂、痔疮等出血,细菌、毒素、脓栓就易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毒血症、脓毒症。

第五,易致自主神经紊乱,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因部神经与股后皮神经和坐骨神经联系密切,因此疾患。可引起腰部、骶骨和股后部疼痛,还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反射紊乱。

第六,易引发妇科疾病。由于和阴道接近,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直入阴道,引发妇科炎症。

第七,易诱发直肠癌。肛肠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不断加重,使患病区域的细胞基因发生变化导致直肠癌的产生。

因此,特提醒如下:肛肠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平日若出现瘙痒、便秘、便血、疼痛、肿物脱出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就医,切莫讳疾忌医。要知道:“后股无忧”,方能后顾无忧啊!

怎样预防肛肠疾病

对于肛肠疾病的预防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

2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造成腹胀加剧。

3适度补充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有时恰恰相反,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4适度少食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

5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应该坚持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

肠道疾病预防知识范文篇2

谨防传染病

1.胃肠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夏季高温水源易污染、食品易变质,再者人体消化道充血,消化功能下降,很易患胃肠消化道的传染性疾病。常见如下几种:①沙门氏菌属感染:为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沙门氏菌有300余种,分布极广,如各种动物的肠道及蛋类内、苍蝇、跳虱、老鼠等可携带。污染的手和餐具常为病原菌传播的媒介。当人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料4~12小时后,出现寒意、发热,伴呕吐、腹痛、腹泻水便或脓血便、恶臭。严重时可出现中毒症状。发病以后,首先要对症治疗:止吐(用灭吐灵、胃复安、吗丁林)、止痛(阿托品、654―2)、止泻(蒙脱石、易蒙停)。其次,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再次,使用抗生素,消灭细菌。预防措施:杜绝食用不卫生食品和污染的饮料,餐具要消毒,污染物要合理消毒处理。

2.食物中毒:凡摄取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急性中毒性胃肠炎和其他症状称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暴发或易集体发病。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失水和有中毒症状。常见有嗜盐菌、致病大肠杆菌、产气荚膜菌及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预防:(1)食物有肉毒杆菌时发酸、变味等,切勿食用。(2)罐头鼓起、色香味改变,煮沸后丢弃,不可喂食家畜。(3)腌腊食物及家庭自制的瓶装食物要煮沸6~10分钟后方可进食。(4)市场购买的熟食,最好蒸后食用。

3.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中医称封口痢),由于细菌的内毒素的毒力太大,结肠黏膜的炎性反应还未来得及表现出来,而全身中毒症状先表现,可致高烧、抽风、惊厥、昏迷、休克,死亡率很高。儿童多发,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主要因摄入了被痢疾杆状细菌污染的食物、饮料等,经口感染。苍蝇是活跃传播者,通过污染的手也可传播痢疾细菌。通过手传播是非流行季节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

4.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多以大流行发生。临床以吐、泻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死亡率很高。我国此病虽已消灭,但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增多,难免有海外病人流入境内。所以仍要预防霍乱,隔离病人、消毒污物、控制每一个传染源,加强群防意识。

5.急性出血性肠炎:病因不清,可能与梭状?胞菌感染有关,死亡率较高。

肠胃道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大同小异:一般治疗,为让消化道减轻负荷,要吃流食或半流食、低脂好消化食物。另外是对症治疗。最重要的是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正确!择和使用抗生素。最重要的在于预防,全民应有相关疾病的知识,讲究卫生,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不食有问题的食品。一旦有病症马上看医生,以防成为传染源。

防病毒感染性疾病

1.呼吸道感染:夏季病毒感染多由腺病毒3~7型引起,其他尚有埃可、柯萨奇等病毒。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热伤风)、咽―结膜炎、急性阻塞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流行性胸痛。另外,腺病毒8型易引起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所以,不要到未经消毒的游泳池游泳,杜绝公用毛巾,防止用脏手频繁地擦眼睛。空调应适度,防止开空调温度偏低,吹得关节疼痛、全身发紧不适,抵抗力下降,易遭病毒感染,患上呼吸道感染。

2.神经系统感染:

(1)病毒性脑炎:①夏秋季蚊虫猖獗,由带毒蚊虫叮咬之后易患病毒性脑炎。在沿海地区库蚊和黑斑蚊叮咬后,从蚊虫唾液中释放的乙型病毒性脑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发病,为流行性乙型病毒性脑炎。②在森林地区被蚊虫叮咬而患的脑炎,称为森林脑炎。③无菌性脑膜炎:多由腮腺炎病毒、灰质炎病毒及肠道病毒引起。

(2)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由灰质炎病毒1、2、3型引起小儿麻痹症,也是夏季多见。发病后可以发生肢体运动障碍、呼吸肌收缩障碍。后者有生命危险。

3.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多引起秋季小儿腹泻。

4.病毒性肝炎: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多,外出旅游、游泳、露天就餐等,大大增加感染病毒性乙肝及病毒性戊肝的机会。甲肝是世界范围的传染病。人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后潜伏期为2~7周。临床可表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前者多见,后者因症状轻不易被发现。而黄疸型在黄疸没出现前,可有似上感样表现,低、中度发热,乏力,恶心,纳差,大便稀等消化道症状。一旦黄疸出现(尿黄先于巩膜及皮肤3~5天),发烧即消退。经输液、保肝治疗(肝太乐、肝利欣)及中药(川芎嗪、肝舒颗粒)治疗,预后良好,多数大约一个月恢复,少数持续到两个月。

5.出疹性病毒性疾病:出疹性疾病有许多种,其中流行性出血热,一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在夏季5~6月或秋冬10~12月是流行高峰,黑脊鼠为传播媒介。临床上表现为高烧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我国南方为多发疫区。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6.心肌、心包病毒感染:常由肠道病毒、EB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胸闷、气憋、心悸、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心包发炎时可发现心包积液和心包摩擦音,二者均应住院治疗。

7.其他感染:

(1)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小儿为多见,传染性很强。表现为低热、流涕、吐泻及手、足、口腔黏膜有小疱疹。预后良好。

(2)登革热:广东、广西多见,7~8月是发病高峰期。

肠道疾病预防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健康知识普及;肛肠科;有效运用

肛肠疾病发生在肛门和大肠上,其主要的的症状有痔疮,肛裂、肛瘘、肛门皮肤病等30多种疾病,由于其患病部位的极其私密,很多患者由于羞于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知识在网上搜索一些患者的建议进行简单的处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从而留下严重的后患。特别是痔疮在当前的痔疮,常有“十有九痔”的说法,痔疮的出现长伴随着肛门出血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

1健康知识普及对肛肠并患者的作用

对肛肠疾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就是通过开放的方式向人们讲解关于关于肛肠疾病方面的问题,同时给人们讲解肛肠疾病的形成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等,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促进肛肠疾病在人们心目中的观念。

1.1改变人们对肛肠疾病的态度,勇敢面对肛肠疾病:肛肠病对人们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同时加上人们对肛肠并常常羞于启齿,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肛肠病觉得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会很没面子,这种想法大大的阻碍了人们对肛肠疾病的观念。因此,肛肠病的健康知识普及是一种有效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在肛肠健康知识普及宣传过程中,广大患者能够更多的接触更加正确的、科学的肛肠知识,从而能够从新认识肛肠疾病,改变肛肠疾病在心目中的管你,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肛肠疾病。生病是人之常情,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知识普及,人们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肛肠疾病。

1.2鼓励肛肠病患者积极治疗,解除身体病痛:肛肠疾病是一种顽疾,其从开始到出现明显的症状这一阶段对人的危害不是很大,然而在出现之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则很难愈合,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痔疮中的外痔就是如此,当期出现之后患者只感觉在肛门处多了一点东西,没有任何疼痛感觉,注意保养的话能够自动复原,然而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让人感到十分的痛苦,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其周而复始,因此,通过肛肠知识普及能够鼓励患者在发现病患后及时的接受治疗,早日解除身体病痛。

2将肛肠科进行知识普及的几点建议

肛肠病的健康知识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部门及医院应该积极的对肛肠并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从而更好的为肛肠病的患者服务,排解他们的痛苦。为更好的进行肛肠病的健康普及,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为肛肠病患者带去福音。

2.1设立专门的肛肠科健康宣传点,讲解肛肠健康知识:在进行肛肠病的健康普及时,最主要一点就是进行定点的宣传,通过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专门的肛肠疾病咨询点,与广大肛肠患者进行亲密的接触,从行动上让环节接触心理对肛肠疾病的恐惧与羞涩,与此同时,在宣传现场应该派遣在地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作为主持人,聘请专业的肛肠并专家进行现场的肛肠病,加大肛肠健康宣传的影响力度。另外,在进行专业的知识讲解后,还应该进行现场互动,让患者与专家进行深入的接触,从而接触心理对肛肠疾病的防线。

2.2积极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极大宣传范围: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人长期坐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这些人由于长期处于静坐状态,运动量较少,肠胃的运动也叫在户外运动的人少,因此他们的肛肠出现病变的几率较大。据调查

[1][2]

数据显示,长作于电脑前的人患肛肠疾病的几率是平常人的数倍,他们成为了肛肠病患者的主力。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肛肠疾病的宣传也是一项极其有用的方法,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立专门的肛肠科宣传站点,将大量的肛肠知识防治在互联网上上网人员浏览,同时设立网上肛肠专家咨询点,让患者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的向专家了解肛肠病知识,咨询当前肛肠病的治疗方法,从而为广大患者为肛肠病的治疗做好心理准备。

.设立专门的肛肠健康咨询站,解决患者难题:很多农村地方的人由于地方叫偏远,且由于地方观念太强,认为肛肠疾病是一种污秽的东西,只要洗一下就好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很多农村地区的患者长期忍受着肛肠疾病的折磨,同时由于农村的网络信息不发达,对现代化的肛肠疾病的理解较少,就算知道了有高科技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高昂的费用,更加阻止了他们治疗肛肠疾病的想法。因此,在某些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医院加大对肛肠疾病的宣传,通过对人们宣传肛肠疾病的危害和当前治疗肛肠疾病的种种先进手段,同时向他们讲解预防肛肠疾病的措施,鼓励人们接受治疗,帮助人们脱离病痛的折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