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年终总结(收集3篇)
健康扶贫年终总结范文篇1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根据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扶贫办下发的《关于印发2017年度湖南省健康扶贫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湘卫财务发[2017]8号)文件要求,我局对照考核指标与评分细则,对2017年度健康扶贫工作进行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精准识别
我局对省健康扶贫系统中因病致贫人员3248人进行了全面摸底核查,核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及救治信息,核准率达100%。之前我局还摸底核查了国家平台的2024人及区扶贫办交办的1643人,共核定健康扶贫对象1358人(系统外60人),其中大病患者108人(四类9种疾病71人,已救治59人,未救治12人;五类公共卫生疾病37人,已救治36人,未救治1人),慢性病患者1250人。
(二)方便看病
1、自9月1日起,我区医疗机构均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患者,凭相关身份证明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入院时只需签订《君山区贫困人员先诊疗后付费协议书》,无须交纳住院押金则可直接住院治疗。目前,共有163贫困住院患者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患者享受“一站式”结算补助。患者出院后不需要来回奔波,仅需将医保证、身份证和个人银行存折复印件送到乡镇卫生院,其大病保险补助、扶贫特惠保补助、医疗救助及区级健康扶贫专项补助均由我局健康扶贫办公室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君山区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君政办函[2017]号)要求核算后给予打卡发放。截止10月20日共有726名贫困患者符合该项政策补助,补助金额171.46万元,均已打卡发放。10月20日以后的贫困住院患者费用正在进行核算。
3、我区贫困患者住院实行逐级转诊,定点医院严格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和可报比例,大病区内首诊比例到达93%。
(三)群众满意度及政策知晓率
我局印刷了50*70cm规格的海报6000份,内容为健康扶贫对象、工作目标、行动措施、支付对策、贫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流程图。海报由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张贴在贫困户家中,同时在村部、镇政府、医院张贴宣传。我区健康扶贫相关优惠政策有效地减轻了贫困患者看病住院的经济负担,通过多次下村宣传,基层干部与贫困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也有了很好的了解。我们还制作了健康扶贫政策要点卡片5000份,内容简要,携带方便,随时都能拿出来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政策知晓率。我局电话调查群众满意度和政策知晓率均高达98%。
二、“三个一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大病集中救治
1、9月11日,区卫计局、区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君山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岳君卫发【2017】71号)。
2、我区农村贫困人口患4类9种大病共有71人,已救治59人,救治率达83.1%。未救治的12人中,终末期肾病11人均在接受透析治疗,暂未到医保中心报账;儿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1人需择期手术。
3、因君山区人民医院暂不能开展4类9种大病救治工作,只能按规定转诊到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医院主动对接患者,联系市一人民医院,为他们治疗开通绿色通道。
4、我区贫困人口五类公共卫生病患者37人,已救治36人,其中肺结核8人;晚期血吸虫病1人;重症精神病住院27人。未救治1人,系艾滋病患者,由区疾控中心免费发放美沙酮治疗。
(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
1、健康档案建立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为我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建立了动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及纸质档案,共7805份,为4371名农村贫困人口开展了健康体检(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B超、心电图),每个贫困家庭都有1名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
2、对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慢病管理方案,根据病情不同,在服药、定期医院复查、饮食、锻炼、并发防治症等方面拿出方案,有效管理。
3、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结核病管理率均达70%以上。
(三)重病兜底保障
1、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7805人,参保率100%;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
2、农村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区财政予以全额负担;其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区财政给予50%的补贴。全区范围内实行了门诊统筹。
3、建立了大病兜底保障政策。区政府补助70%。
4、大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4类9种大病救治59人总费用219.73万元,补助193.22万元,实际报销比例87.94%。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我区有区级公立医院3所,其中二级公立医院2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所,合格村卫生室126所。
2、落实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待遇,共218人,在区财力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年初预算按2.34万元/人安排经费,年底实行预算追加590万元。
三、组织领导与信息宣传
(一)组织领导
我区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考核范围,并于11月27日组织开展健康扶贫考核工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省健康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健康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
(二)信息宣传
健康扶贫年终总结范文篇2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自2015年11月29日起实施。
《决定》提出,到2023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正式提出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主要包括:1.医保政策倾斜: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地区,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2.建立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地区县级医院稳定持续的一对一帮扶关系;3.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为贫困地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实施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分三阶段:(目标任务)
到2023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指标之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其中提到了“健康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善条件。加强乡村中医药服务。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倡导优生优育。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
健康扶贫年终总结范文篇3
这次学习班主题突出,组织严密,内容丰富,使我深刻领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切实体会到了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的坚定决心,增强了使命担当意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把握精髓要领,增强使命担当
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伟大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必须做到:一要始终如一践行初心,履行使命。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卫生计生事业承担着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神圣使命。我们要认真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新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二要始终如一担当尽责,推进改革。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避,困难面前不绕行,扎实推进卫生计生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三是要始终如一脚踏实地,永远奋斗。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事业的发展也要靠奋斗。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才能把卫生计生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迎接挑战
我市多年来经济持续低迷,去年有了很大起色,但总体发展压力仍然较大。作为民生事业的卫生计生部门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为全市分忧减愁、出力添彩、保驾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两年位居第二。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推广子长经验的基础上,我市紧密型的医疗联合体改革又成为全国的新模式;在基础条件十份薄弱的情况下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同时又启动了健康城市创建;以综合医院为主体,专科医院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部健全,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这些工作虽然都走在了其他地市的前列。但是,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一是人口变化为卫生计生带来新的压力。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明显增多,而我市医养结合和康复体系发展滞后,难以满足需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也将成为我市的又一潜在的社会问题;二是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不强,三医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子长医改模式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多数县没有真正复制落地,医改的整体效应有待提升;三是健康扶贫任重道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因病致贫返贫占比越来越大高,扶持难度越来越大,健康扶贫还需加大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四是基层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低下,依然是制约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久久为功,努力谱写新时代卫生计生工作新篇章。
三、奋力追赶超越,推进工作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狠抓卫生计生重点工作,打赢深化医改、健康扶贫、健康城市创建三大战役,促进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更加均衡、更充分发展。
(一)推进重点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坚决贯彻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是公共卫生在传染病防控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重点加强慢病管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二是医疗卫生在加强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人才“百千万工程,重点抓好质量控制,提高同质化水平,实现检查结果互认;三是计划生育在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基础上关注人口结构变化,重点抓好妇幼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持续深化医改,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化公立医院医改,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二是在规范完善第一医疗集团管理的基础上,推进第二医疗集团实质性运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三是对标子长公立医院改革,填平补齐县级公立医院各项改革任务,努力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三)强化健康扶贫,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标本兼治,才能有效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的占比,有效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的占比,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一是完善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对现有贫困患病进行分类救治,斩病根去存量;二是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十大行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断病源控增量。
(四)创建健康城市,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