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30个)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1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其四,关于学习的目标。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5、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1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2
1、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7、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4、《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