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选择为题的作文5篇中学生(以“选择”为题的作文)
选择作文篇1
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要坚持。你在做一件事时,如果你不坚持,这件事就一定会失败。
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网球比赛,眼中满是渴望,绿场地,白衣服,你一拍,我一拍……
我告诉妈妈我很想网球,我真的很喜欢网球。
第一次上课,我把教练教我的技巧牢记心中,特别卖力地反复练习。晚上的时候,我从网球袋里拿出了网球拍,用教练的方法继续练习。
第二天,教练让我们练习,我的脑子满是教练的方法。教练眼睛一亮:“你练得很好!”我高兴得就像吃了蜜一样,尽管手臂练得又酸又痛。
第三天去练习时,我的手臂再也不听使唤了,实在没有力气了,豆大的汗珠慢慢滑落进我那委屈的眼睛里。教练以为我在偷懒,很生气,严肃地批评了我。到了家以后,我再也忍不住了,委屈极了,大哭了一顿。
接下来的训练里,我每次都心不在焉,不管教练怎么批我,我还是无动于衷。
这件事被另一个教练看到了,他找我谈了话:“你本来很优秀的,为什么现在总是不认真呢?你不能这样,你要坚持下去。”“是呀,我是很优秀的,怎么可以这样呢?我要坚持下去!”这个声音“砰砰砰”地敲打着我的心脏。我精神一振。拿起网球拍,重新挥舞着球拍。
因为教练的话,我改变了态度,那颗热爱网球的心重新找了回来。我又开始坚持练习网球了。就是因为坚持练习,让我在一次市里的一次网球比赛中,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
回想起来,让我最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教练,是他让我重新拾回了自我,让我选择坚持。
选择作文篇2
闹钟的声响吵醒了睡梦中的我,揉了揉惺松的睡眼,我费力起身望了望手机屏幕。不好!七点十五分,又要迟到了!我瞬间从床上一跃而起,以惊人的速度刷完牙,洗完脸,立刻披上外套拎起书包,拿了水杯、手表,蹬上鞋就跑。
半途中,我看了一眼手表:七点三十分。还好,时间还来得及,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不行!我突然想起,今天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升国旗。我得快些。
过了马路,抄小道穿过公园就是学校的大门。强烈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公园幽幽的小径上,形成一块块斑驳的光影,与错落有致的栅栏一同衬托着一旁的野花,视野上构图的互补感真是美极了。可我无暇留恋这样的美景,只能加快脚步。再往里走,只见一个小男孩望着挂在树梢上的气球,一脸的茫然无助,又有些愤怒,总之,他尴尬地站在那儿,进退不得。
帮不帮他取回气球?帮?那就要迟到了!再说了,今天国旗下讲话的是我们班主任,总要早点站在主持台上,给她一个好印象吧!不帮?灵魂深处,有种东西在不停撞击我的胸膛,让我有些不安。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唉!我总要对得起演讲稿上“乐于助人”四个字吧!想着,我下定了决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径直向那个小男孩走去,花了好一会儿功夫,终于把气球送回他手中。望着他那一脸感激的表情,我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圆满了。
我迟到了,但我一点儿都不后悔。我帮助了那个小男孩,不,是他帮助了我,他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我的灵魂深处,那个模糊回荡的声音渐渐清晰了起来:“只有经历选择,才能让我们成长。”
以选择为题的作文五篇中学生
选择作文篇3
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台灯下,静静地写着作业。“唰唰唰”,笔尖与纸张摩擦的微响和着从窗外隐隐传来的虫鸣声,在夜晚新鲜的空气中飘荡。
作业完成。我一顿笔,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却忽然想起了什么——明天要语文考试,今晚忘记复习了!我顿时一阵不安,想到裸考的刺眼的成绩与老妈的“教育”,又是一阵哆嗦。
我抬头望了望挂在墙上的时钟:9点45分了。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我就该放下笔去洗澡睡觉了,可是,今天却少做了一件大事。
我又坐下来,灵魂深处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我眼神里充满了担心,一脸认真地说:“还是复习一下吧,这样虽晚睡了点,但心里却安定一点,更有把握,考试时就不会慌了。”另一个我却眼眶红红的,一幅很疲劳的样子,吐了吐舌头说:“算了吧,反正每次上完课你都会及时复习,今晚不复习也没什么大碍的。”可第一个我摇了摇头,握紧了小拳头又开了口:“不复习的话,明早到校马上考试,一紧张,脑袋一片空白,那就惨了。”
是呀,错误往往出现在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我下了决心,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开始认真复习。可是,刚开始看,我就一连打了三个哈欠。真的要坚持下来吗?那个疲劳瞌睡的我又开始说话了:“梦乡是多么美好啊!劳逸结合也很重要,如果晚睡,明天早上就没有精神了。”“可如果不复习,我会后悔一整天的!”另一个我撅起了嘴,有些生气地说。
于是,我更加安心地坐下来开始静静地复习了。窗外隐约的虫鸣声带走了我心头的浮躁,好像一切都静了下来,全世界都在倾听我的朗读。
我选择放弃休息和享受,获得了安心与自信。
选择作文篇4
冬夜,冷风撕咬着大地;圆月,挂在深邃的夜空;月光在冷风中飘飘摇摇,照着颓败的城墙。墙外,一地怨灵;墙内,荒草萋萋。
“唧——唧——”,门口的纺车有节奏的响着,木兰踏着踏板,双手捋着丝线,轻轻的叹了一声,眼睛又瞥向了木桌。桌子上是薄薄的一张征兵文告,“每户必出一男丁”七个大字尤为刺眼。父亲已年老体衰,稍有不慎就伤筋动骨;弟弟还年幼。除了他,家中只剩姐姐、母亲和自己,这可如何是好?
木兰这么想着,竟是落了泪,一滴滴揉着苦涩与焦急。
凝视着这张文告,木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浑身就像一股电流刺过一般震颤起来:为何不自己去执行军令呢?她为这个伟大的想法而激动,却又陷入了深深的忧虑。
木兰首先想到的是这件事的可行性,自己一个弱女子,从小学的便是纺织刺绣,虽说心里不情不愿,但仍被母亲逼出了一副柔弱的身骨与性格,更别说说耍枪弄剑了,拿菜刀时他也小心翼翼。再来天朝威严,君主高贵,若被发现是女儿身,便是犯了欺君之罪,人头落地。就是这些设想,都没有被发现,可行军途中的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自己在战场丢了命,家里又该怎么办?
如此来说,替父从军这条路似乎也是荆棘遍野,只能舍弃。但是如果她不去,又会发生什么呢?难道对君令熟视无睹,诛杀满门,甚至牵连乡邻?
两个选择都很难接受,有那么一瞬间,木兰只想逃避。可她的眼前又浮现出深夜时,父亲的腰疼得厉害,母亲叹着气为他揉捏的情景;田间,父亲扬起锄头,手上青筋爆裂……她抿了抿唇,放下了丝线。
黎明,父亲发现了木桌上织好的布,上面写着:“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沙场险恶,这场仗一打就是十年,终于回来了。金碧辉煌的朝堂,一箱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一件官服。“花将军,你退敌有功,这是对你的奖赏。”可木兰似乎下了莫大的决心:“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说罢,飞身上马,跃出金门。
这一次,她的选择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