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优秀作文

文化庙会(精选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1 手机浏览

民俗文化庙会策划 策划庙会活动 篇1

策划方案

一、时间:2010年2月17日(正月十五)上午10:00

二、地点:人民广场主雕塑前

三、嘉宾:秦皇岛市领导、区领导、各大单位领导、嘉宾,新闻媒体等

四、会场布置:

1、在广场主雕塑前搭建活动主背景板,以台阶上场地为舞台,铺红地毯。

2、主会场上空放6个空飘球,舞台区域两边对称摆放20面大型注水旗。

3、主席台位置设计巨大的立体“福”字,祈福仪式时用。

其他参照场地布置平面图

五、活动流程:

庙会开幕式仪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威风锣鼓队表演,开幕式正式开始

第二部分:领导讲话、为舞狮点睛

第三部分:领导进行祈福仪式,拉街表演开始

具体流程:

10:00-10:05 领导、嘉宾签字,签到写在2011愿望墙上,每位领导嘉宾写下新年的愿望,并签名拍照留念

10:00-10:05 鸣一阵礼炮,预示庙会即将开始,威风锣鼓队表演,舞狮表演,表演结束之后,主持人上场,介绍到场的领导及嘉宾,下面请领导讲话。10:05-10:08 有请秦皇岛市领导讲话

10:08-10:10 有请海港区领导讲话

10:10-10:12 有请社会各界代表讲话

10:12-10:15 请领导为舞狮点睛,此时舞狮表演一段,礼仪为领导递笔,领导点睛瞬间,礼炮齐鸣,彩带升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10:15-10:18 进行社会各界的捐赠仪式

10:18-10:20 进行领导为民祈福仪式,现场准备大型的立体“福”字,领导转动福字,使得福字倒过来,“福倒了”寓意“福到了”。彩虹机飞出很多小的福字,散落满场,象征天降奇福。

10:20-10:25 拉街活动开始。各个参加表演的团体,依次连接在一起,围场地一周,以边走边演的拉街巡游形式,在场地内表演。

民俗文化庙会策划 策划庙会活动 篇2

西安庙会文化 旅游管理一班 1006020125 梁春芳

内容摘要:通过写西安庙会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让我们能够系统的了解西安庙会文化,并对西安庙会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整理,以便于我们可以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引导和发展西安庙会文化。关键词:西安、庙会、origin、发展、举办时间、tincture、用途、开展意义、current situation、管理措施

一、庙会及庙会文化的概述

庙会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①。”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由此得出了比较完善的定义:庙会是指于特定的日子在寺庙内外进行宗教活动和交易的聚会②。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

现今,庙会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③。

二、庙会起源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在楼观建清庙,谒祀老子,是庙会的先声。魏晋南北朝时,周至建起一些佛教寺庙,庙会渐兴。唐代李渊认李耳为远祖,在楼观大兴土木,修建规模宏大的宗圣宫等建筑。唐代皇帝6次到楼观,举行隆重的皇家谒祀大典。唐建中二年(781),副将伊斯出钱营建大秦寺,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月初七(2月4日,礼拜天)立碑,信徒集会庆祝50天,这是首次正式记载的周至庙会④。

庙会起源于祭祀、宗教活动和人们对集市贸易、旅游和文化娱乐等的生活需求。陕西省是诸多庙会的发源地之一,包括道教、佛教、清真寺等教会的宗教活动,以及对炎黄二帝及周代始祖与众多神仙与历史先贤的祭祀,是人们祈福、求子、祈雨攘灾、文化娱乐、旅游和物资交流等中国底层老百姓的活动场所。陕西省的庙会古老而繁多,庙会中的民俗事项极其丰富,可称民俗宝库⑤。

三、庙会发展

明清时期,庙会发展到顶峰,成为集宗教信仰、游乐玩赏、商业集市于一体的大众化的文化节日。有清以降,民间祭拜、道教祭祀、李氏家族及地方官员主持的各种祭祀活动从未间断。后因战乱、“文革”等历史原因,庙会曾一度中断,但民间自发的小规模祭祀活动从未停止过,并延续至今。鹿邑老子庙会从起源至今,保留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原生态,以其独有的内容传承历史,在中国庙会文化中具有独特性⑥。这对于扩大老子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传承老子文化,丰富、完善中国庙会文化,推动中国庙会文化的传承、研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确定了庙会祭祀大典、铜像开光仪式、海内外李氏宗亲祭祖、《梨园春》擂台赛、中华武术表演、风味名吃一条街、精品文物展、大型文艺演出、精美商品展销、明道宫太清官游览等十大看点。庙会内容新颖,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特色浓厚,受到了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游客的普遍欢迎。

在唐代得到了一个很大地发展。傅功振先生向我们阐释道:唐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那时,胡人喜好娱乐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到汉人的生活中,所以,一向庄重肃穆的祭祀、祭拜活动中,也被加进了娱乐的成分,人们从“娱神”逐渐走向了“娱人”,而且,唐代长安城商业的发达也使庙会的商业味儿浓了起来,于是,从唐代开始,庙会祈福、娱乐、商业的特点便基本齐全了,后世便将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庙会形式延续下来。

四、庙会时间⑦

庙会时间均以农历计算,佛教、道教和回民清真寺古会日均有固定时日,下面以西安市大慈恩寺会期、道教以西安市都城隍庙会期、清真寺以西安市大学习巷清真寺会期为准。

1、在福州主要街区跨路悬挂庙会口号和赞助企业横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十一、组织运作

原则:本届庙会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会养会的方式组织开展。可采取统一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招商,也可采取庙会整体冠名和单项活动冠名相结合的方式招商,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开拓市场,推销各自承担的活动项目,招商引资,以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承办单位募取的资金,由本单位用于活动开支,节余归己。对于为招商引资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参照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由受益单位给予奖励。

开幕式经费以企业冠名赞助为主,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列支。

十一、组织分工

(一)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职责

1、新闻发布会:8万元

7、广告宣传费:30万元

8、办公费、电话费、房租、网络费、邮寄费:6万元

9、税收:18万元

10、工作人员工资、差旅与补贴:20人×1500元/月×4个月=12万元

11、接待费(嘉宾、客【WWW、XIEZUOWEN、NET】商、代表团、):20万元

12、其它不可预计费用:15万元

十三、时间安排

(一)2004年6月20日前主办单位确定工作方案;

(二)2004年6月30日—2004年7月30日各行业组织汇总参会项目;

(三)2004年6月30日—2004年8月20日面向全国招商招展,邀请客商;

(四)2004年7月1日—2004年8月15日编辑三期《招商快讯》面向全国寄发;

(五)2004年7月10日—2004年7月20日前召开第一批次新闻发布会;

(六)2004年8月10日—8月30日汇集、分类、整理、编印蓝皮书;

(七)2004年8月20日—8月30日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八)2004年9月7日—9日现场布置、报到;

(九)2004年9月10日上午9:00大型开幕式

(十)2004年9月10日—12日展示、论坛、活动

(十一)2004年9月12日下午18:00闭幕式晚宴、成果发布

以上为本次商务节初步方案,待主办单位确认后再具体细化,并组织专人负责实施。

民俗文化庙会策划 策划庙会活动 篇3

首届临沭贺年会暨2011京鲁新春文化庙会

活动方案

第一部分庙会概况

一、活动背景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老百姓已经厌弃了春节期间无休止的饮酒、打牌,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团圆、聚会。如何满足春节期间老百姓新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春节逛庙会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北京等大城市,连年举办的、具有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文化庙会,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欢迎。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市井元素,形成了一幅绝无仅有的现代民俗画卷。过大年,逛庙会,已经成为当今京城百姓不可或缺的首选娱乐休闲活动,并且正在向各地发展蔓延。

春节文化庙会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有其重要的原因,一是它丰富了百姓春节期间的物质文化生活,是营造欢乐祥和、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节日文化娱乐活动;二是通过庙会的举办也为举办地的文化创新、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品牌树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省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等14个部委办厅局联合主办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将从2011年元旦至元宵节期间在山东17个城市隆重举行。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区域性节事品牌活动的总体要求,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组成部分、由临沭县委宣传部、旅游局、文化局、北京华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苍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联合组织的“2011京鲁新春文化庙会暨首届临沂贺年会”将于2011春节期间首次在临沂举行。本次文化庙会活动力求汇聚精品文化资源,再现民间过年的欢腾场面,为临沂百姓奉献一个积极向上、文明时尚、和谐欢乐、民俗民韵、国泰民安的节日盛会,让临沂人在喜气洋洋的过年气氛中,在欢乐、祥和的畅游中,感受新临沂的风采和韵味,体味中国不同地区过年的风俗和习惯。

二、活动概述

1、举办地点:临沂苍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7、活动内容:大型游艺、高空绝技、天桥艺术、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特色美食、节庆用品展卖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等。

三、组织机构(待定)

主办单位:临沂市旅游局、临沭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临沭县委宣传部

临沭县旅游局

北京华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

承办单位:临沭县南宇旅游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京展佳会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为加强领导,确保文化庙会的成功举办,拟由各组织单位派员成立庙会组委会。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庙会的日常工作。秘书处设具体办事部门:

1、招商部:负责庙会摊位的招商及其管理工作,包括:儿童用品、老年用品、保健品、节庆用品、工艺品、美食及赞助等。

7、安保部:负责活动期间安全保卫工作。

四、运作模式

本届庙会采取“政府支持、行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营。邀请政府相关单位作为主办单位,在宣传、组织、安保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及渠道的支持。邀请行业协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在政策把关和宣传推广方面给予帮助。活动的主要投资和具体运营工作由承办单位共同负责,活动经费来源将通过摊位招商、企业赞助、销售门票的办法解决。

第二部分庙会内容

群众参与庙会的主要形式是逛、赏、品、尝、购、娱,这就要求庙会的内容要杂、俗、新、奇、廉、泛,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兼容各方需求,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有传统民俗内容,也有时尚新潮体验。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开幕式

时间:2011年2月3日上午9:30

地点:苍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门前

内容:领导致词、鸣炮开园、嘉宾参观、体验。

二、祈福纳祥系列专题活动

新年祈福纳祥是春节期间老百姓直接感受和参与的重要娱乐活动。参与祈福活动,祈祷来年福运不断,财运滚滚。

1、“我最有才”才艺大赛;

7、“留住经典”红色歌曲大家唱;

8、“苍马山寻宝”。

三、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六朝古都,造就和沉积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工艺绝活。这些具有浓郁京城京味的源于民间百姓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民族的个性,是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是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特色鲜明,制作奇巧,表现生动,令人叹为观止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本次文化庙会将邀请北京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携带料器、剪纸、微雕、面塑、泥塑、内画、皮影、糖人、脸谱、毛猴、玉雕、雕漆、空竹、拉洋片、烙画、漫像、魔术、木雕、布贴、布艺、彩蛋、糖人、风车、核桃、鬃人、金漆镶嵌等数十个非遗项目宣传展演。

四、特色小吃

过大年,逛庙会,当然少不得吃,吃是庙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地风格迥异的小吃将让游客在家门口看到、买到、品尝到国内外各种风味小吃,如:老北京爆肚、炸灌肠、炸臭豆腐、冰糖葫芦、天津驴打滚、面茶、糖耳朵、炖吊子以及蒙古烤肉、台湾沙茶大鱿鱼、台湾蚵仔煎、日本秋刀鱼、马来西亚菠萝蜜、香港撒尿牛丸、天津狗不理、香港铜锣烧、阿拉伯烤串等。

五、文艺节目表演

为充分体现庙会的娱乐性及观赏性,我们将组织特色突出、短小精悍、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表演:

1、由于庙会系大型群众性社会活动,协调公安部门给予勤务支持。

六、职责分工

为确保首届庙会成功举办,由北京京展佳会公司与临沭县南宇旅游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届庙会,并依据双方协议各司其职。

七、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