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记作文(精选8篇)
游北京作文 篇1
今年暑假爸爸要去北京同学聚会,因为弟弟小,我已经两年没出去旅游了,所以爸爸决定带我去,我就像要出笼的小鸟一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火车疾驰了一夜,我们睡了一夜,早上终于到北京了。
一下车,我就被火车站上面的大钟吸引了,它特别大,特别漂亮,整点报时还能发出声音,走出车站,发现清晨的北京竟然特别热闹,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心想我一定要好好逛逛北京。可是因为老爸有活动,所以我们在美丽的密云水库住了三天,才返回北京市内,清早,我们先去的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听着嘹亮的国歌,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的心情特别激动,由衷的为我们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中午,我和老爸品尝了全聚德烤鸭,真好吃啊,鸭肉外脆内香,连汤也味道鲜美,真想打包几只回家给妈妈尝尝。
下午,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项目啦!那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汽车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售票处,第二层以创新为主题,第三层以怀旧为主题,第四层是未来的概念车,我觉得最值得一看的是第三层,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老爷车,其中有很多车保养得特别好,只要加满了油,还是可以开到马路上飞驰的。
我最喜欢的是一款中国古代的打鼓车,它通过链条传递动力,只要车走起来,箱子上面的小人手里的击鼓棒,就不停地敲起鼓来。真是让我对我们国家古代人的智慧钦佩不已!
美丽的北京之行很快就结束了,真的很喜欢这个热闹,繁华的城市,希望我的家乡长春也能建设的越来越美。
博物馆游记作文 篇2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苏州到处有花草树木,到处都有好玩的公园,到处都有学知识的课堂……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里陈列着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有书画、瓷器、清工艺品以及青铜礼器等。这些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体现了苏州的风貌与个性,反映了苏州的品位与风格,也是文明记忆的汇聚和传承。
最吸引我的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了。它是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的天宫中发现的。这只莲花碗构思巧妙,端庄有资,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它的碗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上面的颗粒均匀纯净,十分美丽淡雅!许多参观者驻足欣赏,不愿离去。接着,我们来到了吴塔国宝系列文物区,又看到了一件馆藏珍贵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它造型优美,选材名贵,工艺精巧,举世罕见。制作者选取了世间“七宝”,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水晶雕、描金等十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真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
一件件历史文物看得我目瞪口呆,对古代劳动人民佩服得五体投地。苏州博物馆不仅仅珍藏着价值连城的文物,也珍藏着劳动人民的勤劳的智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次游览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增长了知识。
博物馆游记作文 篇3
星期六,我们一家来到位于龙井路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了解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我们穿过序厅,进入了“茶史厅”。经过这次“穿越”,我终于知道唐宋元明清的茶文化各有千秋。
唐代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饼茶是当时的主流茶品,由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基本工序制成。唐代画家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记下了当时的煮茶场景。陆羽的《茶经》更使茶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
宋代则只分两类:单纯茶和混合茶。斗茶也很有趣:《若园赌市图》上,一位刚刚喝完还在品味,一位正举起碗喝,一位在向碗里倒茶,最后一位在擦嘴巴。他们个个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
明清明期,出现了蒸青、炒青、烘青等种类茶品。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和现在的泡法十分接近。这个时期的茶具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的文人雅士创作了许多关于茶文化的作品: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等。
我们还参观了茶萃厅和茶事厅,了解了茶的分类和茶的各种泡法。比如西湖龙井就是绿茶的一种,最适合用温润泡。
经过漫长的五千年演变,中华茶文化越来越独特、越来越隽永。“浸泡”在茶文化中,我的身上也好像沾染上了淡淡的茶香……
游北京作文 篇4
终于有机会能一睹我向往已久的北京风采了,我做梦都没想到!
早晨七八点钟,从我们住的地方装了两三趟公交车,就到了前门。下了车,再走几步就到天安门广场了。天安门广场可真叫一个大!人真多,有拍照的,有在太阳底下眯着眼睛仰望天安门的。我在广场中央,望着离我近在咫尺的天安门,身处这样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鲜艳的国旗在头顶与狂风舞动,我顿时觉得自己很渺小,一阵风也能把我吹跑。经过天安门,就来到了名扬天下的故宫。那斑驳的城门,朱红的宫墙,还有那熠熠生辉的琉璃瓦,一派华丽的景象。汉白玉石雕、一件件述说历史的文物,还有迂回蜿蜒的走廊,仿佛领你到唐宋元明清走了一遭。
出了故宫,我们步行到了王府井。这可真是人山人海啊!一家家百年老字号的烤鸭店、茶馆正喜洋洋地迎接客人。在王府井的附近,有一条胡同儿,叫羊里胡同,名儿真奇怪!我们走了进去,一股透着清香的泥土味儿迎面扑来,我想,这是青石砖自身的一种香味吧。胡同大约有个三米宽,地上铺的、墙上砌的都是斑驳的青石砖,砖缝儿里还有些生命力极强的青苔。虽然胡同是旧旧的模样,但透出一种股味儿十足的雅致。胡同里可热闹了!有戴着老花眼镜,穿着背心的老大爷在修自行车;有刚买菜回来,坐在屋檐底下边歇凉边和邻居聊天的大妈;也有骑着自行车逛北京的外国人,向大爷大妈们打了声招呼:嗨!大爷大妈也听不明白,但也咧开了嘴,点着头乐呵呵地答应了一声儿。出了胡同,又遇上了卖糖葫芦、糖人儿的大叔、大爷,各自吆喝了一声,总有这么一群人围过来买,乐得他们眼睛都笑弯了。
走在大街上,一抬头总能看到林立的高楼大厦,高的直插云霄,矮的也有十几层,好像在互相较劲儿,分不出个高低硬不罢休。当然,也不乏古色古香的建筑混在其中。
在北京,最叫人惊叹的不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也不是雄伟的天安门,而是当你走在大街上,在现代的高楼大厦的面前走着,忽然又转到了一座古典精致的庭院门前,那种犹如穿梭时空的奇妙感觉。或是和老北京的大爷大妈们打声招呼,看他们眉开眼笑的样子,听摆摊儿的大叔用地道的北京口音吆喝上一段儿,连自己都被北京人的豪迈爽朗的性格
感染了。这就是我对北京最美好的印象。
游北京作文 篇5
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过的快乐吗?我就很快乐,因为暑假里我到北京去旅游了,北京可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我首先来到了有着悠久历史的故宫。爸爸早就告诉我故宫是历代黄帝居住的地方,今天我们可以大饱眼福了。走进去一看,真气派啊!
那里有九千九百九间半房间,所有建筑庄严、宏伟,充分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导游还介绍说:这里原来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国家文物,后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至今,那些文物还流落在海外。导游又指着那一口缸说:原来它表面是用金子做的,后来入侵者用刺刀把金子刮下来抢走了。我看着、听着,心里暗下决心:中国人一定要强大,才不会受别人欺负。
“不到长城非好汉”,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一条巨龙卧在山峰上。我向好汉坡冲去,啊!
终于到了最高峰!
忽然威风拂面,真舒服。从长城往下看,烟雾燎绕,气势磅礴,长城不愧是中国一大奇观。
同学们,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去玩一玩噢!
博物馆游记作文 篇6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童年,每一个人都想留住童年美丽的回忆,于是我设计出一座超酷超炫的儿童博物馆。它的外形就是一艘超大的梦幻游轮!
只要我们进了博物馆方圆1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机甲小宝蹦了出来。只见“机甲小宝”按了一下手中的遥控,一条蓝色的走廊从游轮伸出来。于是我们随着“机甲小宝”走到了游轮的第一层。这里到处都摆着残缺的玩具和破旧的衣服。正前面有一间小木屋,它是仿照从前的房屋摆设布置的。一台电脑摆放在屋子的中央,电脑的屏幕就是白雪公主的恶毒后母的魔镜,只要某个人按一下屏幕,他孩童时的一切就会以电影形式展现在眼前;若然对着电脑屏幕发一声指令,就可以到达第二层。
第二层是一只可爱的八爪鱼,我们就降落在八爪鱼的脑袋里,这是公共空间,这个空间除具有休息功能外,也是岭南民俗文化与广州区域文化的一个展示场所。八爪鱼的其中四只脚是通往“视觉空间――动漫系列”、“听觉空间――器乐系列”、“触感空间――玩具系列”、
和“幻想空间――宇宙系列”的自动电梯。孩子们可以按其所好进入游玩。
进入第三层放了许多只“UFO”,只要坐进去,发号施令,你将可以驾驶这些“UFO”环游广州城,最后还可以把你送回家中。
你看我的儿童博物馆是不是很“卡哇咿”呢?
游北京作文 篇7
北京,中国的首都,自然有许多美景。
去年暑假,我就去北京游玩。先去了天安门广场。哇,人好多啊,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终于,我挤到了门口。我贪婪地看着这四周,想起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人民的伟大功绩。
接着,我又来到了北海公园,刚走到桥上,就被桥边的景色迷住——两边的湖上铺满了荷花,荷叶,一碧一红的视觉冲击感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我忽的想起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在,我终于体会到诗人的感叹了。
下午,我来到了科技馆,刚进大门,我就感受到那浓郁的科学气息,果不其然,有许许多多奇妙的发明。印象最深的要数那个“月球漫步”,好像真的在月球一般,科技馆就是神奇啊!
到了晚上,我来到了水立方,在晚上,水立方的外部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奇幻光芒,那光缓缓流动,好似水,也许用手一摸,就能起一片涟漪。这美轮美奂的世间美景,让我感觉到了一个梦幻世界,这光与影的交合,相信这另每个人都向往。
中国人民伟大的功绩——天安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北海荷花;充满科学幻想的科技馆和那在黑夜中“流动”的水立方,不得不说,北京真的好美啊!
游北京作文 篇8
北京有很多皇家园林,在北京的第三天,我选择了两个最著名的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进行游览。
在颐和园,我终于看到了著名的长廊,就象课本中讲到的一样,长廊里全是形态各异的壁画,没有一张图是重复的,每张画都描绘了不同的情景,有的出自四大名著,有的画着山水景物,还有的是人物生活。古代人民真是智慧而多才多艺啊。
而圆明园则是另一个景象,进入园,有一个美丽的湖展现在我的眼前,湖内的荷花可以与西湖的荷花媲美,但湖的大小却比西湖少很多。圆明园内的12生肖铜头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曾经看过一本电影叫《十二生肖》,讲述的就是这些铜首的故事,这让我对它们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铜首大多被外来侵略者抢走,为了让它们回归故土,中国人民作了很多努力。这些铜首栩栩如生,凝结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园内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西洋楼,里面的情形可以用悲惨形容,有的石狮被“砍”了头,有的美丽石柱被“劈”成两半。穿棱在断柱之间,我仿佛看到了八国联军的狼子野心,大水法原先应该是十分漂亮,可现在只剩下摇摇人员坠的柱子,真令人惋惜。
颐和园和圆明园两个著名的园林,曾经是多么辉煌,很多景点却成了一片废墟,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还是会让人感到伤心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