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运直播(精选3篇)
届全运会开幕式直播回放 篇1
作为首次在我国西部地区举办的全国运动会,本届全运会是展示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群众体育实力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理念,书写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新篇章。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260万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7、2%;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11248亿元,gdp占比超过1%。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彰显新时代中国向着体育强国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体育强国,基础在群众体育。从1959年新中国首届全运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题口号,到本届全运会聚焦“全民全运、同心同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届全运会在上届全运会增设群众组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增加59个小项,并把乒乓球、羽毛球、地掷球和中国式摔跤四个项目决赛放在开幕后举办,更多群众项目决赛在开幕后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群众体育赛事在全运会体系中的影响力,更好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的热情。
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不久前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38块金牌,追平境外参赛成绩。载誉归来的奥运健儿们立刻投入到全运赛场中来,在已经进行的比赛中,全红婵、杨倩等奥运冠军继续保持出色状态,在全运赛场上显示榜样力量,向祖国交出优异答卷,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交出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出色答卷,运动员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期待他们在本届全运会上继续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优良传统,赛出好成绩、比出精气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自岗位上追求卓越、争创佳绩,向着新的更高目标砥砺前行。
再过几个月,我们将迎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梦想。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人民体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共同绘就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生动图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奋进力量。
届全运会开幕式直播回放 篇2
1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西安正式开幕。
本届全运会竞赛项目共设35个竞技体育项目和19个群众体育项目,创下历届之最。攀岩、冲浪、滑板、霹雳舞这些新兴项目也加入到全运赛场,注入新的活力。
从1959年到2021年,全运会已经走过62年历程,这是首次来到中国中西部地区举办。而由于东京奥运会因为疫情延期,两场大赛也首次在同年进行。
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将在位于千年古都西安的奥体中心举行。
开幕式现场,国旗方阵伴着《歌唱祖国》率先入场。
各代表团方阵也依次入场,其中不乏全红婵、汪顺、曹缘、施廷懋、巩立姣等东京奥运冠军的身影。
未来12天里,50名东京奥运会冠军将携手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2000余名运动员,在全运会这片见证中国体育发展的舞台上奋勇拼搏,展现中国体育健儿风采。
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将在位于千年古都西安的奥体中心举行。图为巩立姣作为河北省代表团旗手入场。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入场仪式中压轴出场的是东道主陕西省体育代表团,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一片红色热土。
本届全运会中,陕西共派出741名运动员参赛,他们将充分展现出老秦人的“拧劲儿”。
伴着第十四届全运会会歌《追着未来出发》,开幕式进入文体展演。
从源远流长的周代礼乐、鼎新图强的秦人变法、佳话频传的汉朝开放、唐舞翩翩的盛世长安……
深刻展现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和根深叶茂的民族之根,声声秦腔更是吼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在万众瞩目中,全运会开幕式进入到最终的火炬接力。
苏炳添、张雨霏、秦凯、郭文珺、马龙,在5位奥运健儿的传递之下,火炬来到“00后”女子步枪运动员杨倩手中。
时隔两天,杨倩又与队友配合再获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成为中国射击队自建队以来首位在同一届奥运会上收获两枚金牌的运动员。
在全运会开幕式中,她带着共同的希望和梦想,点燃主火炬!
届全运会开幕式直播回放 篇3
15日,国内规模、水平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全运会将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正式开幕。作为我国首个西部地区的全运会东道主,陕西省已经做好准备,正翘首期待15号全运会开幕式那个光荣的时间节点,期待着中国体育在三秦大地上树立新标杆,书写新辉煌。
2020年7月1日,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全面竣工交付。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受新冠疫情影响,这次全运会的场馆建设一度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关键时刻,赛事组织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效率、抢工期、赶进度,确保53个新建或改造的场馆全部按期完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全运速度”和“全运奇迹”。
在西安,中欧班列“长安号”及时从意大利运回12000平方米物料,助力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建设;西北大学科学管控800名工人同时施工,成功抢回三个月的工期。如今,伴随着参与提前开赛项目的运动员和观众们不绝于耳的称赞,这些高大上的场馆和其背后所蕴藏的故事,已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记。
作为东京奥运会后我国第一项综合性体育大赛,在疫情背景下,十四运会成为海内外观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疫情防控成效的一扇窗口。为保障“简约、安全、精彩”办赛,组委会对运动员、媒体记者等涉赛人员实施封闭式管理,并要求观众在进场观赛时提供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们对这些防疫规定表示支持和理解,西安市甚至在没有一例新增新冠疫情本土确诊病例的情况下,在一些区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中华民族坚强团结、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赛场内外的每个角落。
随着开幕式不断临近,“长安花”含苞待放,准备拥抱九州宾客,“长安鼎”流光溢彩,正在笑迎四海健儿。全民全运,同心同行。我们坚信,中国体育又将在这金秋时节写下浓墨重彩的精妙篇章,全民健身事业又将迎来一段令人难忘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