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自查报告 > 商务局科学发展观转段分析检查报告

商务局科学发展观转段分析检查报告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9-01-24 阅读: 字体: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我厅参加了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省委第八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我厅党组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自身建设的重大契机,以“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商务崛起”为主题,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努力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各阶段任务。 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精心组织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我厅对近年来商务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进一步明确了商务工作今后努力方向。现根据要求,将我厅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如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审视和把握商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趋势,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商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有力推动了全省商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转变发展方式。一是优化外贸结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提高,汽车已成为我省首个出口超1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已增加到28家;出口过亿美元商品增加到了17个;先后培育了个国家级和0个省级出口名牌;重要资源产品及设备仪器进口占比已接近9成。二是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项目平均合同额已超过800万美元;开发区利用外资已占全省利用外资的半壁江山;陆续引入了江森自控、IB、高盛集团、联合利华、日立等境外世界00强企业27家,累计已有49家境外世界00强在我省投资设立了2家企业。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由过去以对外劳务输出为主,迅速扩展到资金密集、技术含量较高的对外工程总承包,年度完成营业额过千万美元企业迅速增加,企业对外投资意识增强,步伐加快,开办境外企业已达到121家。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00强企业在内的10家著名跨国连锁零售企业集团入驻我省;年销售额超亿元大型连锁流通企业达到9家,其中徽商、百大名列中国企业00强;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全面完成,连锁农家店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和40%以上的行政村。 4、夯实发展基础。从思想认识、行为规范、机构和系统建设入手,先后提出了“发展、团结、廉洁、服务”的总体要求,开展了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风教育月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推进依法行政和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深入开展学法普法活动,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执法依据逐项进行清理,依法下放审批权限,多种渠道推进政务公开,制定0多项有针对性的工作制度。利用省商务厅组织之机加强机构和系统建设,并稳妥完成厅属外贸企业脱钩改革工作,基本形成了上下对口、内外贸统一、运转良好、协调顺畅的全省商务管理体制和机制。 二、影响和制约商务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1、商务经济发展规模与全省经济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始终徘徊在0.73%的水平,不足浙江省的一成;外贸依存度虽逐年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近0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全国的1%;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也只占全国的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外贸、外资、外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不仅低于全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也低于GDP占全国的比重(3%)。规模不大、发展不足,依然是我省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3、消费环境建设还不够优,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任务还依然艰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省农村流通发展严重落后,农家店和商品配送中心只覆盖到全省40%的行政村,仍然存在着流通体系不健全,设施不完善,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问题。按照构建城市和谐商业的要求,城市社区商业服务发展不够,还存在商业服务网络不完善、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居民消费的问题。按照服务生产建设要求,还存在仓储物流业发展不适应、冷链、仓储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物流企业发展不够的问题。按照保障食品消费安全的要求,也存在商务执法队伍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还任重道远。 、对外投资与合作的意识和动力还不够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任务依然艰巨。对外经济合作规模不大。去年全省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7.2亿美元,只占浙江的49.%,江苏的17.3%,全国的1.%。全省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资质的企业只有90家,发生业务实绩的不足半数。对外经济合作实力不强。各类企业对外投资少,承揽境外带资承包工程项目力不从心,企业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对外经济合作发展不平衡。我省对外经济合作业务90%以上集中在合肥、马鞍山、蚌埠、芜湖等市,有的市至今仍是空白,发展区域极不平衡。对外经济合作氛围不浓。不少企业对“走出去”前怕狼后怕虎,没有形成千军万马“走出去”局面。对外经济合作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务输出多头管理,我厅作为外经工作的主管部门,对违规外派劳务的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手段。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握不够深入。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理论的清醒,才有实践的自觉。尽管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有时由于业务工作繁忙而放松了理论学习,学习的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不够透、把握不够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发展问题、研究发展规律、指导发展实践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握还不深入。比如在发展问题上,面对我省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情,面对我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商务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效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实际,对商务经济的发展思路、举措和目标等重大问题研究不够透彻,对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够充分,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机制还没有完全转变到科学发展的层面上来,在质量和规模、速度和效益的对立统一关系上,在工作指导中有时偏重速度和规模,忽视质量和效益,这也是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具体反映,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对商务经济发展的统筹谋划不够全面。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而其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重大关系。面对世界经济衰退所引发的国内外严峻的商务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在统筹兼顾、推动商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还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在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挑战、抢抓发展机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局限一域、狭隘封闭的思想,时常就商务谈商务,缺乏开阔视野和战略眼光。在具体商务经济领域,进出口方面,从其对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提升产业水平的作用,考虑得不够;利用外资方面,从其对增加有效投入、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高度研究得不够;内贸方面,从其对民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全局性工作的贡献方面考量得不够;外经方面,从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全省综合竞争力的长远发展方面把握得也不够。另外,对于外经贸的联动、城乡流通的互动、内外贸一体化以及商务事业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系统把握和推动也不够。具体工作中有“拣到篮子都是菜”的思想,存在寅吃卯粮、瞻前不顾后的问题,抓当前、抓急需的较多,谋长远、打基础的方面做得不充分,工作引导和促进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不够,呼吁的也不多。对工作中特别是一些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专项工作,与多部门协调联动仍是短腿,与基层、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举措 1、坚持改革开放,营造加快商务经济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珍惜改革开放30年成果和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加快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分工,加快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崛起。增强改革开放的魄力,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发挥商务部门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牵头和配合作用,解放思想、敢试敢闯,善于谋求合作,善于超越自我,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勇于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先行一步。强化改革开放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既不盲目乐观,又不悲观失望,既不坐而论道,又不盲目蛮干,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正视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在不断统一思想、不断化解危机和矛盾中,促进商务经济科学发展。营造改革开放的浓厚氛围,加大商务经济特别是开放型经济宣传力度,引导全省各级商务部门主动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着力查找和解决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塑造开放性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3、坚定发展信心,力促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是目的,信心是保证。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当前商务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困难是挑战,也是考验。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基本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保证行动和工作的高度协调。既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又要关注经济形势的短期动向和具体表象,更要深刻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内在本质,注意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商务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妥善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沉着应对,就一定能化“危”为“机”,促进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加快消费环境改善塑造,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商业,加强大型城市商业设施建设,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肉品流通监管,培育真正优良的消费环境、消费秩序和消费产品,让老百姓放心、称心。二是抢抓政策调整机遇,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波动,保证进出口稳定增长。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着力壮大进出口经营主体,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孵化力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支持企业出口品牌建设和开展出口产品国际认证,积极扩大进口,帮助企业有效应对贸易摩擦,切实解决进出口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资本转移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推进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的落实,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通过政府行为,搭建有效平台,组织市、县及开发区把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优势产业、优势企业有效对接起来,承办好中博会、徽商大会,提升我省形象,扩大我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四是抢抓国际市场有利时机,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重点支持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等重点科研院所“走出去”,积极承揽海外资本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总承包和“交钥匙”工程,支持马钢、铜陵有色等资源消费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建设,提高我省对外承包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带动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