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教师语言(吉林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教师语言(吉林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认真研读下列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周朴园:(向下人)跟太太说,叫账房给鲁贵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们今天就走。去吧。
周萍: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周朴园:嗯, (呵欠)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点的普洱茶来。
周朴园说的话与周萍说的话不相干,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 ,具有特殊会话含义。
A.量的准则
B.质的准则
C.关系准则
D.方式准则
答案: 关系准则
2、关于书面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书面语的优势在于周密严谨,规范性强
B. 书面语过于刻板,教学中使用,不受学生欢迎
C. 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口头语言,使其逐渐向书面语靠拢
D. 教师在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时使用书面语
答案:书面语过于刻板,教学中使用,不受学生欢迎
3、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教师这样表达的主要作用在于 。
A. 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B.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C. 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
D. 能够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答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4、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说话的音量,这主要是因为 。
A.交际对象的特殊性。
B. 交际目的的特殊性。
C.交际环境的特殊性。
D. 因材施教的要求。
答案: 交际环境的特殊性。
5、在使用否定评价时要注意 。
A. 不要太直接
B. 要注意语气
C. 评价要及时
D. 不要说假话
答案:不要太直接, 要注意语气, 不要说假话
6、人类言语行为的实质是 。
A. 人类的语言具有交际的自然功能。
B. 人类的语言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C. 人类学语言和用语言是为了用语言更好地做事。
D. 不能学会语言会影响到人的智力发展。
答案:人类的语言具有交际的自然功能。, 人类学语言和用语言是为了用语言更好地做事。
7、教师语言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
A. 教师的责任是要传授知识。
B.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C.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性。
D. 教学活动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
答案:教师的责任是要传授知识。,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性。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无法被其他方式取代。()
A.对
B.错
答案: 错
9、人类在沉思时也有语言活动。( )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概括说就是说话要适量,不多也不少。(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以下韵母中,属于撮口呼韵母的是 。( )
A. ou
B. iao
C. uei
D. üan
答案:üan
2、下列 组中的两个音节都不需要使用隔音符号(’)。
A. 皮袄堤岸
B. 饼干 暖和
C. 然而热爱
D. 天安门二儿子
答案:饼干 暖和
3、明朝一直到清中期,都是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史称 。( )
A. 雅言
B. 正音
C. 雅音
D.通语官话
答案: 通语官话
4、1956年2月6日《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完善普通话定义,具体来说,是指以为__基础音,以__为基础方言、以__为语法规范。 ( )
A. 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 北方语音北京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C. 北京语音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D. 北方语音北京方言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答案: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5、1998年,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9月第 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一
6、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__;中文专业、对外汉语专业不低于__ 。( )
A. 二级乙等 二级甲等
B. 二级 二级甲等
C. 三级 二级乙等
D. 三级甲等 二级乙等
答案:二级 二级甲等
7、声母的发音方法是指 。( )
A.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B. 发音时气流振动方式
C.发音时唇形和口形
D.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答案: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8、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双唇指发音部位
B.不送气指气流受阻方式
C. 清指声带振动方式
D.塞音指阻碍方式
答案: 不送气指气流受阻方式
9、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比如在乡〔xiɑng〕这个音节中,韵腹是 。( )
A. 〔iɑng〕
B. 〔i〕
C. 〔ɑ〕
D. 〔ng〕
答案:〔ɑ〕
10、以下四个选项中,均属于撮口呼字的一项是 。( )
A.起秘系乐
B.和上康曲
C.碧安舞 比
D.曲去举剧
答案: 曲去举剧
11、普通话有10个单韵母,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三类。以下选项中,均属舌面元音的是 。( )
A. a、o、e、-i(前)
B. o、e、ê、-i(后)
C. ê、i、u、ü
D. er、i、u、ü
答案:ê、i、u、ü
12、以下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波涛(bōtāo) 渤海(bóhǎi)博览(bólǎn)
B.湖泊(húpō)泼墨(pōmè)破晓(pòxiǎo)
C.磨练(méliàn)摸黑(mōhēi)叵测(pǒcè)
D.佛法(féfǎ)博客(bókè)漠河(mòhé)
答案: 波涛(bōtāo) 渤海(bóhǎi)博览(bólǎn)
13、题材和体裁、练习和联系等,这些词语意义的不同主要靠
来区别。( )
A. 字型
B. 字音
C. 语调
D. 声调
答案:声调
14、普通话阳平调值属于半高升的35,吉林方言一种表现是将平行下移其读为__,另一种表现就是将线段读为射线。( )
A. 33
B. 13
C. 24
D. 25
答案:24
15、复述《陶行知的四块糖果》,在原文基础上有所省略,选择最关键的四块糖果部分重点复述,这种复述属于 。( )
A. 概括性转述
B. 改编性转述
C. 详细复述
D. 摘要复述
答案:摘要复述
16、讲述历史故事,在遵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会对历史事件讲述的顺序、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性格特征等进行一定的概括、改编或删减,甚至增加一些个人的看法等,这种复述方式是 。( )
A. 详细复述
B. 摘要复述
C. 概括性转述
D.改编性转述
答案: 改编性转述
17、为保证复述效果,可配合利用其他教学方法,如 、 等,可利用板书、图片、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理解和记忆。( )
A. 调查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问答法
答案:谈话法, 问答法
18、关于朗读节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种节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状态,千万不可套用成固定形式。
B. 节奏是在对比中存在的,也只有在循环往复的运用中才会形成。
C. 正确的节奏反映正确的内心状态与情感,而错误的节奏会起反作用。
D. 不可不动心、无体验,却在语言形式上追求空洞的节奏变化。
答案: 一种节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状态,千万不可套用成固定形式。, 节奏是在对比中存在的,也只有在循环往复的运用中才会形成。, 正确的节奏反映正确的内心状态与情感,而错误的节奏会起反作用。, 不可不动心、无体验,却在语言形式上追求空洞的节奏变化。
19、关于句逗停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表怀念、感激的感叹号停顿较长
B.表命令、惊奇的感叹号停顿较短
C.表示注释性的破折号可以不停顿或做极短停顿
D.表示拉长声音的破折号不停顿等
答案: 表怀念、感激的感叹号停顿较长,表命令、惊奇的感叹号停顿较短,表示注释性的破折号可以不停顿或做极短停顿,表示拉长声音的破折号不停顿等
20、演讲开场白的类型及作用,包括以下 。( )
A.道具式开场白,辅以说明。
B. 引用式开场白,统领题旨。
C. 点题式开场白,开宗明义。
D.套近乎式开场白,结友传情。
答案: 道具式开场白,辅以说明。, 引用式开场白,统领题旨。, 点题式开场白,开宗明义。,套近乎式开场白,结友传情。
21、汉语拼音是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 )
A.对
B.错
答案: 对
22、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 )
A.对
B.错
答案: 对
23、舌尖音都是舌尖起作用,是把舌尖分成前、中、后三段。( )
A.对
B.错
答案: 错
24、n和l发音的共同点都是将舌尖抵住上齿龈。要读准这两个声母,关键在于控制软腭升降。( )
A.对
B.错
答案: 对
25、单韵母发音时要求口型保持相对固定不动,复韵母发音则必须有变化,要能体现出明显的运动过程。( )
A.对
B.错
答案: 对
26、成功的复述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认真阅读和理解,同时注意记忆的技巧,既要有框架记忆,又要有细节记忆。( )
A.对
B.错
答案: 对
27、复述就是照搬原材料,不必对原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和取舍。( )
A.对
B.错
答案: 错
28、重复性复述可以直接引用原作的语言,不用对原作语言做必要调整。( )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三章
1、在讲授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一课时,一位政治教师作了如下导入语设计:通过PPT呈现威廉王子大婚的相关图片并提问,图片中的男主角是谁?最近哪一则热门新闻与他有关?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他的婚礼?这则导入语的类型是( )。
A.创设情境式导入语
B. 开门见山式导入语
C.利用社会热点式导入语
D.列举实例式导入语
答案:
2、讲授语在遣词造句方面不能有错误,要尽量避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半截话、颠三倒四等语病,这体现了讲授语设计必须遵守( )。
A.规范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
3、教师对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是( )。
A. 阐释性讲授语
B. 叙述性讲授语
C. 描述性讲授语
D. 分析性讲授语
答案:
4、面对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而发出知识性质疑与提问时,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事论事,不能掩饰错误,这体现了应变语设计必须遵守( )。
A. 科学性原则
B. 及时性原则
C. 调控性原则
D. 包容性原则
答案:
5、评价一则导入语设计得好与不好,必须高度重视( )。
A.是否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B.是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贯彻消化
C.是否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
D.是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答案:
6、提问语设计的针对性原则主要包括( )。
A. 针对教学目标
B. 针对教师语言风格
C.针对特定学科
D. 针对学生实际
答案:
7、一位政治教师在讲授《无价的自尊》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结束语:自尊是一只玻璃杯,请慎重地捧起,不要让别人打碎,更不能被自己打碎。这则结束语的优点主要包括( )。
A. 用于精辟
B. 画龙点睛
C. 承上启下
D. 拓展视野
答案:
8、导入语设计不必千篇一律,但必须强调:多样性不能代替根本性,灵活性不能损害原则性。( )
A.对
B.错
答案:
9、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式就是问答式,问题多多益善。( )
A.对
B.错
答案:
10、描述性讲授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生动性和完整性。( )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1、古人云: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说明表扬优秀生,应注意( )。
A. 贵勤与常
B. 贵精与准
C. 贵勤与准
D. 贵稳与准
答案:
2、关于集体场合讲述的具体要求,不正确的是( )。
A.勇于在许多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B.乐于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C.和平时讲话的音量、语调基本一样
D.在集体面前说话很大方
答案:
3、据心理学家研究,作为一个大体目标,人们的话语压缩在四十五秒之内最易于理解,最长也不应超过( )。超过了这个限度,听者便开始感到冗长。如果超过2分10秒,则不论听者还是讲者,都会感到不易理解。
A. 2分30秒
B. 2分10秒
C. 1分10秒
D. 1分30秒
答案:
4、教师教育语言内涵包括( )。
A. 德育任务
B. 美育任务
C. 思想品德教育
D. 行为规范教育
E. 教师口头工作用语
答案:
5、沟通交流语中的和谐性原则,主要体现在( )。
A. 教师尊重学生
B. 注意沟通连续
C. 注重教师态度
D.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E. 营造和谐沟通交流氛围
答案:
6、教师运用批评教育语应加强批评文明用语学习,要明确( )。
A. 应克服急功近利心理状态
B.赞美、理解、讨论、商量式的语言是金句,应开口即是
C.权威、责备、哀求、埋怨式的语言是禁句,应禁从口出
D.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运用发展性评价
答案:
7、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宾塞先生说: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