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陕北历史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陕北历史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河套人、黄龙人均生活在()晚期。
A.旧石器时期
B.中石器时期
C.新石器时期
D.铜石并用时代
答案: 旧石器时期
2、今子州、子长一带的淮宁河上游当地人称重耳川,可能与重耳逃亡避难地有关。
A.对
B.错
答案: 对
3、战国时期的义渠戎长期活跃在洛河上游及()流域。
A.窟野河
B.秃尾河
C.佳芦河
D.无定河
答案: 无定河
4、高奴铜石权是一个量器标准件。
A.对
B.错
答案: 错
5、老坟梁汉墓明显的地方特征反映出()两种文化势力在这一地区的此消彼长。
A.汉
B.匈
C.蒙
D.满
答案: 汉,匈
6、延长县的可也村、府谷县的昌汗村等可能是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
A.对
B.错
答案: 对
7、对陕北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开始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答案: 秦
8、唐代前期陕北农业生产的兴盛程度达到并超过了秦、汉时期。
A.对
B.错
答案: 对
9、明朝的()世代为兵,父死子继。
A.民户
B.军户
C.商户
D.工户
答案: 军户
10、历代王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
A.集
B.和市
C.榷场
D.市
答案: 和市,榷场
第二章
1、最先传入陕北的洋教是基督教的()派。
A.天主教
B.基督教
C.东正教
D.新教
答案: 天主教
2、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政治借款掠夺中国的铁路矿山,控制中国的()命脉。
A.海关
B.财政
C.经济
D.军事
答案: 海关,财政,经济
3、宁条梁群众把传到当地的天主教戏称为()。
A.骡子教
B.谷子教
C.耕牛教
D.糜子教
答案: 耕牛教,糜子教
4、三边教案和约是()三旗和天主教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A.鄂托克
B.乌审
C.扎萨克
D.准格尔
答案: 鄂托克,乌审,扎萨克
5、《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决定》附件三中对基督教、天主教会制定了专门的()政策。
A.工业
B.贸易
C.土地
D.税收
答案: 土地
6、陕北高原地下储藏石油的最早的文献记录是()。
A.《水经注》
B.
《汉书 · 地理志》
C.
《元和郡县志》
D.
《酉阳杂俎》
答案:
《汉书 · 地理志》
7、小桥畔教堂是全国最大的教堂之一。
A.对
B.错
答案: 错
8、1925年12月,由刚成立的陕北反基督教大同盟领导的非基运动在井岳秀的调停下获胜,规定教会只能在教堂内进行宗教活动。
A.对
B.错
答案: 对
9、定边县挽回领土大会成立于1932年6月。
A.对
B.错
答案: 错
10、延长油矿的创办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填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二十世纪初期新式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一场()革命的开始。
A.教育
B.技术
C.政治
D.商业
答案:A
2、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井岳秀被()任命为陕北国民军总司令。
A.黎元洪
B.段祺瑞
C.冯玉祥
D.胡景翼
答案:C
3、井岳秀镇守榆林期间为维护()团结、捍卫边疆统一做出了贡献。
A.汉
B.蒙
C.回
D.满
答案:AB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援陕北的大批外地知识分子被充实到()等各个领域。
A.农林
B.医疗
C.教育
D.工程建设
答案:ABCD
5、到()年初,陕北全境举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
A.1911
B.1912
C.1913
D.1914
答案:B
6、陕北的党组织建立以后,先后派遣共产党员()赴上海大学学习。
A.乔国桢
B.马明芳
C.白明善
D.杜嗣尧
答案:CD
7、光绪二十九年,榆林榆阳书院改为五县中学堂。
A.对
B.错
答案:A
8、井岳秀在西安竹笆市开设的公正和纸店成为同盟会的秘密机关和井勿幕在西安活动时的寄居之所,也是同盟会员的秘密聚会之地。
A.对
B.错
答案:A
9、井岳秀在驻守陕北期间,经常与四邻发生争夺地盘的军阀混战。
A.对
B.错
答案:B
10、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边区政府辖区的现代化,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A.对
B.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