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动物生物化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动物生物化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我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是()。
A:李比希
B:吴宪
C:谢利
D:拉瓦锡
答案: 吴宪
2、1965年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
A:牛胰岛素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答案: 牛胰岛素
3、1981年我国完成了()核酸的人工合成。
A:清蛋白mRNA
B:珠蛋白RNA
C:血红蛋白DNA
D:酵母丙氨酸tRNA
答案: 酵母丙氨酸tRNA
4、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新陈代谢
C: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D: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
答案: 生物体的物质组成,新陈代谢,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
5、分解代谢是将小分子的前体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构建为较大的分子并且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
A:对
B:错
答案: 对
6、合成代谢是指将较大的分子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分解成小的分子并且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
A:对
B:错
答案: 对
7、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A:对
B:错
答案: 对
8、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Krebs曾提出两大著名学说是()。
A:鸟氨酸循环
B:乳酸循环
C:三羧酸循环
D:肝胆循环
答案: 鸟氨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9、新陈代谢包括()阶段。
A:消化
B:中间代谢
C:吸收
D:排泄
答案: 消化,中间代谢,吸收,排泄
10、生物化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A:静态生物化学
B:动态生物化学
C:分子生物学
D:机能生物化学
答案: 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第二章
1、氢键可以存在于带电荷的和不带电荷的分子之间。
A:对
B:错
答案: 对
2、带有相反电荷的基团之间的距离越小,产生的离子键作用力就越大。
A:对
B:错
答案: 错
3、质量大的分子,如脂肪,也是生物大分子。
A:对
B:错
答案: 错
4、原核生物细胞的DNA存在于()。
A:细胞膜
B:核糖体
C:细胞核
D:拟核区
答案: 拟核区
5、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的主要改变是()的形成。
A:DNA
B:光合成能力
C:细胞核
D:核糖体
答案: 细胞核
6、大肠杆菌利用简单的无机分子获得能量并生长,所以它是()。
A:化能自养生物
B:化能异养生物
C:光能自养生物
D:光能异养生物
答案: 化能异养生物
7、下列排序从小到大合理的是()。
A:氨基酸<蛋白质<线粒体<核糖体
B:氨基酸<蛋白质<核糖体<线粒体
C:蛋白质<氨基酸<线粒体<核糖体
D:蛋白质<核糖体<线粒体<氨基酸
答案: 氨基酸<蛋白质<核糖体<线粒体
8、生物大分子的三级结构靠非共价键维持,以下属于非共价键的是()。
A:C-C单键
B:氢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
E:疏水相互作用
答案: C-C单键
9、以下不属于生物体内最多的四种元素的是()。
A:C
B:N
C:H
D:O
E:P
答案: P
10、以下生物大分子具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是()。
A:碳水化合物
B:核酸
C:蛋白质
D:脂类
E:生物膜
答案: 核酸
第三章
1、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一个亚基。
A:对
B:错
答案:A
2、所有的肽和蛋白质都能和硫酸铜的碱性溶液发生双缩脲反应。
A:对
B:错
答案:B
3、一个蛋白质分子中有两个半胱氨酸存在时,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两个二硫键。
A:对
B:错
答案:B
4、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制备。
A:对
B:错
答案:A
5、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它的三级结构。
A:对
B:错
答案:B
6、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
A:对
B:错
答案:B
7、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存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A:对
B:错
答案:B
8、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其分子表面的电荷及水膜被破坏引起的。
A:对
B:错
答案:B
9、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肽链上每个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A:对
B:错
答案:B
10、蛋白质变性时,天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与一级结构均被破坏。
A:对
B:错
答案:B
11、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是由下列()结构引起的。
A:组氨酸的咪唑基
B:酪氨酸的酚基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色氨酸的吲哚环
答案:BCD
12、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称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的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来使结构稳定
答案:
13、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为()。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答案:C
14、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答案:C
15、肽链中的肽键是()。
A:顺式结构
B:顺式和反式共存
C:反式结构
D:都不对
答案:C
1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答案:B
1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
答案:B
1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丝氨酸
答案:C
第四章
1、病毒分子中,只含有一种核酸。
A:对
B:错
答案:A
2、如果一种核酸分子里含有T,那么它一定是DNA。
A:对
B:错
答案:B
3、具有对底物分子切割功能的都是蛋白质。
A:对
B:错
答案:B
4、毫无例外,从结构基因中的DNA序列可以推出相应的蛋白质序列。
A:对
B:错
答案:B
5、DNA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一般在小沟里识别和结合DNA。
A:对
B:错
答案:B
6、杂交双链是指DNA双链分开后两股单链的重新结合。
A:对
B:错
答案:B
7、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A:对
B:错
答案:B
8、如果DNA一条链的碱基顺序是CTGGAC,则互补链的碱基序列为GACCTG。
A:对
B:错
答案:B
9、下述关于DNA碱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DNA碱基组成的比例不同
B:同一生物不同组织DNA碱基组成相同
C:在所有物种DNA中,[A]=[T],[G]=[C]
D:生命体DNA碱基非常稳定,碱基结构不会随代谢发生变化
答案:ABC
10、Watson-Crick提出的DNA右手螺旋结构属于()。
A: A
B:B
C:C
D:Z
答案:B
11、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答案:D
12、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答案:B
13、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和rRNA
B:原核生物没有hnRNA和SnRNA
C: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D:胞质中只有mRNA一种
答案:D
第五章
1、下列单糖在小肠中吸收速率最高的是()。
A:葡萄糖
B:甘露糖
C:果糖
D:半乳糖
答案:A
2、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
A:葡萄糖
B:果糖
C:纤维二糖
D:葡聚糖
答案:C
3、醛糖氧化时,生成糖醛酸而不生成糖醛二酸是因为()。
A:溶解酶
B:脱氢酶
C:蛋白酶
D:水解酶
答案:B
4、蔗糖属于糖类中的()。
A:单糖
B:寡糖
C:多糖
D:二糖
答案:D
5、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
A:麦芽糖
B:蔗糖
C:阿拉伯糖
D:木糖
答案:B
6、下列能够解毒的物质是()。
A:葡萄糖醛酸
B:果糖聚糖
C:果糖
D:山梨醇
答案:A
7、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糖胺聚糖()。
A:果胶
B:硫酸软骨素
C:透明质酸
D:肝素
答案:A
8、由同一种单糖或者单糖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多糖,为杂多糖。
A:对
B:错
答案:B
9、糖类物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或聚合物。可以根据其水解情况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
A:对
B:错
答案:B
10、多糖,也称复合糖,是由20个以上的单糖或者单糖衍生物通过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A:对
B:错
答案:B
11、杂多糖又称糖胺聚糖,指由不同种类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多糖。
A:对
B:错
答案:A
12、糖肽键主要有两种类型:N-糖肽键和C-糖肽键。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
1、大分子物质的过膜转运方式有()。
A:内吞作用
B:主动转运
C:简单扩散
D:促进扩散
答案:A
2、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逆浓度梯度
B:载体
C:ATP
D:以上都是
答案:D
3、保持生物膜流动相的因素不包括()。
A:磷脂
B:糖
C:胆固醇
D:蛋白质
答案:B
4、膜运输蛋白质的运输机制包括()。
A:形成通道
B:形成移动性载体
C:存在不同构象
D:以上都是
答案:D
5、细胞膜的钠钾泵作用()。
A:保持细胞内的高和低,细胞外的高和低
B:将钠离子输出细胞
C:将钾离子输入细胞
D:以上都是
答案:D
6、当低于相变温度时,脂双层呈液态,高于相变温度时,呈凝固态。
A:对
B:错
答案:B
7、一般来说,脂质分子中所含的脂肪酸的烃链的不饱和程度越高,或者脂肪酸的烃链越短,其相变温度也相应越低。
A:对
B:错
答案:A
8、膜脂质在脂双层两侧的分布具有对称性。
A:对
B:错
答案:B
9、生物膜上脂质主要是磷脂。
A:对
B:错
答案:A
10、不同种属来源的细胞可以相互融合,说明所有细胞膜都由相同的组分组成。
A:对
B:错
答案:B
第九章
1、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CoA
D:
答案:A
2、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二氧化碳、水和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答案:A
3、糖原分解中水解α-1,6-糖苷键的酶是:()。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化酶
C:葡聚糖转移酶
D:脱支酶
答案:D
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B:UDPG焦磷酸化酶
C:糖原合酶
D:磷酸化酶
答案:C
5、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肌细胞中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化酶
C:脱支酶
D:已糖激酶
答案:A
6、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A:对
B:错
答案:B
7、动物体内的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A:对
B:错
答案:B
8、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A:对
B:错
答案:B
9、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A:对
B:错
答案:B
10、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TP分子数多一倍。
A:对
B:错
答案:B
11、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A:对
B:错
答案:B
第十章
1、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脱氢酶的辅(基)酶均为。
A:对
B:错
答案:B
2、脂肪酸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
A:对
B:错
答案:A
3、脂肪酸从头合成酶系统是由ACP与六种酶组成的多酶复合体。
A:对
B:错
答案:A
4、动物脂肪酸合成所需的主要米自磷酸戊糖途径,其次为苹果酸酶催化苹果酸氧化脱羧提供。
A:对
B:错
答案:A
5、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它是脂肪酸降解产生大量乙酰CoA在肝细胞中合成的,可运到肝外组织氧化供能。
A:对
B:错
答案:A
6、脂肪酸β氧化中,催化脂防酸活化的酶是()。
A:脂肪酶
B:脂酰CoA合成酶
C:肉碱脂酰转移酶
D:脂酰CoA脱氢酶
答案:B
7、携带脂酰基透过线粒体内膜的是()。
A:4-磷酸泛酸
B:ACP
C:肉(毒)碱
D:苹果酸
答案:C
8、下列关于脂肪酸β氧化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A:在脂酰CoA合成催化下,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同时消耗ATP两个高能磷酸键
B:脂酰基需在肉碱-脂酰转移酶(I、Ⅱ)帮助下,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进人线粒体
C:β氧化经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四个循环步骤
D:脂酰CoA每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后者必须再度活化后才可进行下轮的氧化过程
答案:D
9、脂肪酸从头合成所需的乙酰CoA是由下列那种物质携带从线粒体进人细胞浆的()。
A:丙酮酸
B:苹果酸
C:柠橡酸
D:草酰乙酸
答案:C
10、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
A:乙酰CoA羧化酶
B:缩合酶
C:β酮脂酰ACP还原酶
D:β羟脂酰ACP脱水酶
答案:A
11、脂肪酸从头合成的最终产物是()。
A:软脂酸(-棕榈酸)
B:硬脂酸()
C:油酸(18:1)
D:亚油酸(18:2)
答案:A
12、食物中含长链脂肪酸的三酰甘油吸收后,进人血液的主要形式是()
A:脂肪酸及甘油
B:二酰甘油及脂肪酸
C:单酰甘油及脂肪酸
D:乳糜微粒
答案:D
13、下述对甘油代谢的描述哪种是不正确的()。
A:脂肪组织可使甘油转变成α磷酸甘油再合成脂肪
B:甘油转变为葡萄糖
C:肝组织可利用甘油合成脂肪
D:甘油可参与磷脂的合成
答案:A
14、控制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氧化速度的因素是()。
A:脂酰辅酶A合成酶活性
B:ADP含量
C:脂酰辅酶A脱氢酶活性
D:肉毒碱脂酰基转移酶话性
答案:D
第十一章
1、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含氮小分子是氨基酸和核苷酸,前者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后者是淀粉的基本结构单位。
A:对
B:错
答案:B
2、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Tyr
B:Gly
C:Trp
D:Ala
答案:
3、下列氨基酸中,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脱去氨基生成草酰乙酸的是()。
A:丙氨酸
B:谷氨酸
C:天冬氨酸
D:苏氨酸
答案:C
4、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氧化脱氨基作用
B:转氨基
C: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
D:嘌呤核苷酸循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