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素材 > 名人故事 > 于谦:明朝名将

于谦:明朝名将

作者:大河网 来源:网络 时间:2019-12-13 阅读: 字体:

于谦:明朝名将

于谦
1398~1457 明朝名将。字廷益,号节庵。先世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氏,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 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次年,任山西道御史。二十一年,出巡湖广,犒劳官军,招抚四川、贵州起事者。宣德元年(1426),以御史从宣宗朱瞻基往山东平汉王朱高煦叛乱,还师受重赏。次年,任江西巡按,平冤数百人。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各省专设巡抚自此始)。正统二年(1437),奏请专派御史于大同,夺镇将私垦为官屯,以资边用,保边塞安宁。四年,迁兵部左侍郎,巡抚如故。每入朝议事,反对行贿,为权贵所恶。十一年,遭太监王振诬陷,降为大理寺左少卿。不久,因藩王和官吏百姓挽留,回巡抚任。十二年,复任兵部右侍郎,留理部事。十三年,协助兵部尚书邝埜指授方略,镇压叶宗留邓茂七起义。 蒙古瓦剌兵屡扰边塞,于谦奏请严守边备。十四年,瓦剌军大举攻明,与邝埜等谏阻英宗朱祁镇亲征,遭拒绝后受命协助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今北京)。土木堡之战,英宗被俘,明京军大溃,瓦剌军威逼京师,于谦力主抗战,反对迁都,建策各地勤王,迅速遣御史分别往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募兵,举荐将帅,得到监国的朱祁钰(后为代宗)支持,升任兵部尚书。分遣诸将列阵京城九门外,亲自督战,严饬军纪,激励将士,击退瓦剌军,取得明保卫京师之战的胜利,加少保总督军务。于谦乘胜整顿兵备,训练士卒,调兵遣将,镇守要地,迫使瓦剌军首领也先于景泰元年(1450)释放英宗。 二年,于谦针对边患内乱积重,安内攘外,荐举将臣分巡各地。改革京营军制,从三大营中择精锐10万分5营,次年增选5万分10营,进行团操(团营之制自此始),使京营军制为之一新。督修龙门(今河北赤城东)、独石(今赤城北)等八城,荐拔名将镇守,募兵屯田,以保北边。此后,多次遣军平息贵州和广东等地少数民族起事。八年,英宗复位后,遭诬杀,终年60岁。成化初,沉冤昭雪。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公集》。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