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范文 > 科研论文 > 科研论文: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

科研论文: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

作者:邓勇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8-26 阅读: 字体:
[关键词] 幼儿 科学活动 渗透审美教育一、 从活动内容上渗透审美教育。 因此,为了让孩子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学得生动、学得有趣,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探究。我们一方面开阔视野、积极寻找科学活动内容中的审美元素,使科学活动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相联系。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将科学活动内容与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相整合,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二、从活动目标上,将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统一其实,科学它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知识体系,它从很多方面都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和求知欲望的指引下,对大自然坚持不懈探究的结果。科学实质上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是人类长期以来渴望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情感的反应。 如:在中班“多彩的扇子”科学活动中,认知目标是让幼儿知道扇子是夏天的生活用品,它能使人们凉快;情感目标是让幼儿欣赏各种扇子,感受中国传统扇子的美和现代电风扇的方便。在活动中,我们渗透的审美元素就是让幼儿感受到扇子是夏天的生活用品,当它转动时凉风习习,在炎热的季节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但扇子的作用又不仅于此,各种材料、各种式样的扇子再配上淡雅的图案、多彩的花纹,又何尝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感受中国传统扇子的美和现代电风扇的方便中,使幼儿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以及人类智慧的伟大、社会的进步。三、在活动过程中,给幼儿以美的情怀如:在“认识端午节”科学活动中,幼儿除了对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黄豆芽)、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佩香囊等习俗的了解和认知外,还通过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怀。当老师讲到“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身亡”时,幼儿眼中含满了泪水,心中对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充满了崇敬之情,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孩子审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美,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美,是一种崇高品质的美。总之,科学的知识和思想只有通过与人性化的、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元素相结合,才有可能被幼儿认同和喜爱,调动孩子们探索和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