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培训心得体会字左右(6篇)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左右
公文写作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迄今为止,实际上我们在三国以后,文件就出现公文的痕迹,再往后,清末、明国初年那时候,我们就有文件,就这样形成“公文”。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公文理论研究会举办的xx年度公文写作培训班。作为一名对公文理解不深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可贵的学习机会。经过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必须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过程中,按照一定程序制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起到传达方针政策,公布,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求和答复问题,、和交流情况等作用。
公文与其他文体不同,受影响和政策影响为明显,它既表现在政策上,也体现在表述形式和诸多表达手法上。因此,政策理论水平对于一个公文写作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着写作人员洞察事物、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的能力,且直接关系到写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平时多读经典公文,在工作、学习当中要做“有心人”:没有丰富、详实的各方面资料和信息,我们写出来的材料只能是空洞无物,缺乏生命力的。为了积累素材,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断充实“信息库”,学习的渠道很多,除读书、看报、上网外,要特别注重研读范文,厚积薄发,先模仿,再赶上,后超越。正所谓“事事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文章”。
(三)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要正确的公文处理方法:新工作确定的公文种类有十五类,明辨相近易混淆的文类区分,弄清其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学用结合,铭记心中从而使我们不断得以提高。
(四)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要注意格式规范,还原“真实”文风:公文写作要直来直往,不能给人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假象,公文并不是要追求华美、韵味,它只是一种应用文体,文风相对来说要朴实一些,反映和表达的内容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是为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使用,是传递交流信息的一种工具,并弄清楚各种公文的格式,避免张冠李戴现象使公文写作规范化。
“学而后知不足”,短暂的培训学习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更加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文写作实践相结合,在干中学,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工作的职责,为本单位的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左右
新闻宣传是一个企业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合员工新闻写作能力,加大信合宣传工作,市联社举办了新闻写作培训班。
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非常珍惜,不仅仅因为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内部培训,还因为这凝聚着领导和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刚参加工作不久,也不是专业出身,对新闻写作不太了解,通过这次市联社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同事之间有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让我学到专业的知识。
市联社为我们请来的四位老师,用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于自己多年写作经历、成功经验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向我们讲解了各类公文写作、新闻写作基础及金融调研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对新闻写作与金融调研有了较为系统地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闻写作有了新的认识,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我们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具有时代特色,才会贴近生活。老师告诉我们写新闻,必须要研究新闻,要通过多读报纸,多研究报纸,日积月累,新闻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新闻写作,是很辛苦的工作,它需要耗费掉我们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当一件件作品被接纳被采用的时候,喜悦之情可想而知,那是就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还让我收获了友谊。从学员的通讯录上了解到,此次新闻写作班的成员来全市七个联社各个科室网点。在两天里,大家在一起讨论写作、工作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之后一天的活动中,学员们更加深了彼此的认识与联系,成为了朋友。
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都在这次培训中学习到许多专业知识,也通过相互的交流学习到好的经验,至于我还是新闻写作中的新人,还需要向前辈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让自己能迅速进入角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普普通通的工作中发挥一个员工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左右
11月,我有幸参加了由省公司组织的培训的讲座。这次培训主要对新闻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新闻摄影,重要的是对写作的创新。宣传教育培训讲座通过2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颇有感触。
一、要有新闻敏感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培训讲座,使我认识到新闻绝不是你想什么就写什么的,而是要客观地描述事实。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执行力和学习的创新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
二、要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新闻就是要对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
三、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写出的`东西有特色。如果想作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用眼睛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多看,多问,多学,善于去发现新闻点。有了身边的人和事做素材,我们的写作才会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
四、注重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的写作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从中得到灵感,创新新闻。
新闻培训讲座使我对新闻工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会积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新闻写作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联通新闻工作者。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左右
从事教育宣传事业以来,本人先后六次参加县、市、省新闻写作培训,每次培训,我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所以,每次培训学习我都十分珍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领会深刻。我深深懂得,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都凝聚着组织者和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本次培训学习,教育局信息中心安排了领导讲话、专家讲座、经验交流、通讯员互动、结业考试、合影留念,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别开生面,尽管只有三天时间,尽管酷热难当,我仍然感到受益匪浅。因此,培训一结束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写出这篇小文,一是要感谢三天里各位领导专家的谆谆教导和不吝赐教;二是要感谢英山县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充电、打气”的平台;三是要借此机会,与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分享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执着追求、锲而不舍是写好新闻的前提条件。
记得xx副主任讲课时和大家提到自己的新闻写作历程,总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他从新闻的标题、导入语、正文、结尾等重点部分着手,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自己近二十年的新闻写作经历,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使我们受益匪浅。让人惊叹的是那些标题大气、内容真实、角度新颖、报道深刻的新闻作品无一不是出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雷主任之手;让人敬佩的是他二十年如一日,无论个人位置高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为英山的两个文明建设鼓与呼,从不间断。是啊!好的新闻作品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的,没有积极向上、心怀感恩的宽广胸怀是写不出感人至深亦或令人深思的新闻。篇篇浸透血和汗,字字句句总关情,雷主任正是凭着对新闻的热爱和执着,才写出数以千计的真实、大气、精彩的新闻作品。真的是生活不缺少美和感动,缺少的是发现这些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对生活能以阳光般心态来过好每一天,对待身边每个人,留心身边每件事,我们就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二、多留心、勤采访、细琢磨是写好新闻的.大诀窍。
作为一名老通讯员,三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改变了许多陈旧的观念,提高了对新闻写作的认识。无论是领导、专家们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还是课下的细心指导,对我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忘不了《xx教育》编辑部肖主任的旁征博引和生动讲座;忘不了教育局陈琼副局长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忘不了新闻爱好者童署明老师的现身说法;忘不了优秀通讯员佘大山等老师的模范事迹;更忘不了信息中心毕朝晖、黄欢、胡连江等领导对我们通讯员的热情关怀和鼓舞。这一切的一切的无不说明了新闻写作的魅力。是的,生活处处有新闻,细细琢磨出精品。这不仅是从事新闻写作的大诀窍,更是我们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至理名言: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出精品。
三、多读书报、关注热点、自我加压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源泉。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虽然掌握了新闻写作的部分知识,但写出好作品,关键要看我们以后的努力。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新闻写作又有了新的认识,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万万不行的,即使偶尔能发一两篇作品,但时间长了思想和知识就会落后,写出的东西没有时代特色,不贴近生活,也就谈不上什么质量,就会被逐步淘汰。写新闻,必须要研究新闻,那就要通过多读书报,多研究报刊,特别是对要投稿的报刊更要下大功夫。过去我写东西有一个毛病,构思不好不动笔,写完了不想改。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写东西并不需要完全构思好了再动笔,只要脑子里有一个创意、有一个素材就要马上动笔,这样就会发现,只要一动笔,原先模糊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甚至可以变得更开阔;初稿完成后不下功夫修改也是不行的,要逐字逐句的不断的修改,特别是标题,更要反复推敲。可以说改一遍一个样,等什么时候觉得比较满意了再上投,命中率也就会高许多。当然,新闻写作是很辛苦的工作,它需要耗费掉我们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当自己的一件件作品变成铅字的时候,当收到哪怕是一元稿费的时候,那种欣喜之情可想而知。本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的新闻写作技巧,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
各位通讯员朋友,教育局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写作者来说是件大喜事,教育宣传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当前,正赶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来临,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可颂的模范人物值得弘扬,我们周围有那么多先进经验和优良作风值得推广,是我们自我加压、奋笔疾书的时候了。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左右
打从我进公司以来,参加了不同形式的文秘人员培训班共有三次,我认为这一次培训是三次中成功也是有收获的一次。
我在文秘工作岗位上干了好几年,但是一提到写公文仍然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就其原因,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尽管工作中常常在写,但是都没有多大的提高,所以公文写作也成为我工作中的一件难事。虽然有许多通用的公文写作模式供我们参考,但关键是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怎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符合领导意图的高质量的公文,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所能达到的。
公司李副总经理高屋建瓴,深刻意识到公文写作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意义。公文是我们企业的脸面,也代表一个企业的品质。他说:我们不仅要能做好酒,而且还要能写好文。作为领导的他,为了能使我们企业文书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率先带头学习公文写作,还从四川大学请来了文秘专业的知名教授干天全来公司为我们做了为期三天半的培训,在这三天半的学习期间,李总一课也没拉下,自始至终跟大家一起听课,做练习,他那种谦虚谨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具有感染力,值得我们学习,也是我这次参加学习感受深刻的一点。
在三天的学习中,干天全教授根据他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以及无数次在行政、企业授课的感悟,从实际操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写作经验和写作方法,突破传统的公文写作模式,应用大量的企业实战案例分析、企业公文写作实用模式,以课堂案例分析演练法、课堂提问法、相互讨论法、实战写作学习法等多种互动体验的方式,带给我们具实用的公文写作培训体验。教授从公文的文种混淆不清、缺乏规范性、不知道如何下笔、公文写作语言的烦恼等几方面进行传教、授益、解惑,使我从中体会很深:
一、他简明额要地介绍了13种通用公文的种类、格式及用途,着重强调了企业常用的几种公文的文种选择及格式方面的注意事项。
以往,我们在公文写作方面,只注重公文的实际内容,但对文种选择及格式方面强调不严格,总觉得只要把事情交代清楚了,使用什么文种以及什么格式都是小事,无伤大雅的。然而干教授讲:我们的企业属国有大型企业,产品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有名,如果在公文写作上还要犯点格式上的小错误,那就太不应该了,那就好比一个很漂亮的、很体面的人吃了饭不擦嘴,嘴上还有米粒一样。这个比喻很生动形象,它告诫我们做事要讲求整洁、谐调、完美。
所以,通过这次的学习,在以后的公文写作中我相信不会犯类似于文种选择及格式使用不当等低级错误了。
二、他详细讲解了企业中常用公文的.种类及用途。
如:决定、通知、请示、报告、函等。讲解了决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几种文种的特点及写作方法,特别是我们用得多的请示与报告,就二者的区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指出了我们常犯的写作错误。还从企业中挑选了几篇错误特例进行分析讲解,加深了我们学习的印象。
三、他还介绍常用公文的写作特性,公文的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
(一)公文特有的写作特性,区别于其它文种的写作:注重写作的真实性,语言的准确性,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行文,事实确凿可信,不夸大其词,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有根有据等特性。
(二)公文思维的逻辑性较强,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条理清楚,段落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陈述的事项界限清晰,不交叉,内容前后讲究因果,材料能够证明观点等。
(三)公文格式相对于别的文种格式稳定一些,使不同的文种清晰醒目,一旦被大家接受,约定俗成,就成为惯用格式;若一旦被法定固化,就称为规范格式,即国标;应用型文书多数有惯用格式,其中,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具有规范格式。格式稳定后,便于写作、阅读、承办、归档、查询,达到行文自如,归档醒目,查询方便快捷等目的。
(四)公文写作方面的灵活运用。虽然公文特别强调惯用格式,但也不是一层不变。只要文种选择、行文方向、格式上符合国标,使用何种模式可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定。比如,我们企业用得多的《工作联络单》,其实质它就叫函。这是在我们公司用得好的,也是具特色的一个文种。所以,我们企业把它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固定格式,使其具有稳定性,并使之更加趋于规范化。
总之,这次的学习使人受益匪浅,也够我消化一阵子的了。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200字左右
20xx年x月xx-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第三期公文写作培训班,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夯实了写作基础,规范了写作格式,拓宽了写作思路,提升了写作能力。
一、坚定政治立场方向。
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写作过程中要有大局意识。这是日常工作中撰写各类文字材料必备的政治要求。
二、积累材料夯实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公文写作,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一是加强对世情党情国情、党史国史的研究,这是公文写作的灵魂所在、生命所在、希望所在。二是加强对法律法规、行业规律的学习,及时发现新变化,增添新内容,才能拓宽公文写作的高度、广度、深度。三是加强文学素养,增强文字功底,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三、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信息的收集整理是对写作素材的“再思考”、“再加工”,只有不断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举一反三”,挥洒自如。
公文写作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每天都须勤于思考,勤于积累,经常动手去写,唯有如此,自己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公文写作有了新的认知和感受。
一是在心态和意识上的变化,通过xx老师的授课,我认识到公文的意义和力量,公文写作不只是浮于表面的传达与任务,一篇好的公文能使优秀的制度为民服务,更能使清澈的思想绵远流传;优秀的行文者应是心怀人民,心怀天下,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虑与气魄。
二是明白了立场与角度的在公文中重要性,公文的种类繁多,且作用各不相同,老师讲“行文过程是一个不断跳出自己的过程,是行文者达到‘我将无我’的.过程”,我个人理解为,写不同的文章类似于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写一篇文章甚至需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例如,行文时我们需要扮演的不只是文章作者,同时也要站在文章受众者的思维层面和立场,进行多方考虑,拿捏,权衡,这样才能尽量将文章的作用大化,使文章的思想得到有力地传达。
三是意识到“文字工”与“大手笔”的差距,虽说公文的种类繁多,但几乎每类公文都有自己的格式与结构。“文字工”只是按照前人的套路、习惯,在文字上稍作修改,以流水线方式生产没有思想的文章。同样是春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注入了思想的“大手笔”是“春风吹,青草绿,花儿开遍地”所无法企及的。我认为,文章是思想的载体,文字是文章的表现形式;作文时首先应该明确要表达的思想,然后根据文章的结构将思想进行排列组合,之后以文字的形式陈列展现。
我认为,写出好文章的基础是要有端正牢固的思想和正确的意识,写作过程中能积极换位思考。写文章如此,做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