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范例(3篇)
今日寒露范文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几乎妇孺皆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古人将“九”看作阳数,《周易》“以阳爻为九”。魏文帝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月初九,月份和日期皆为“九”,故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也称“重九节”。
有人考证重阳节或许最早发源于战国时期,但无直接证据。到了汉代,重阳节已经形成节日。《西京杂记》中就曾记载了西汉皇宫里“佩茱萸、食蓬饵、饮酒”的重阳节活动。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活动之一,重阳节也因此被称为“登高节”。南朝文史学家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中,曾经记录过九月九日桓景登高避难的故事:“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戴茱萸囊,盖始于此。”
登高未必就要爬山。在唐代,长安城的大雁塔和乐游原都是人们登高的好去处。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名为《登乐游原》的诗歌,也被今人所熟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分糕”,是重阳节的另一重要习俗。因为“糕”与“高”谐音,所以重阳糕成为重阳节的传统食品。重阳糕在汉代名叫“蓬饵”。到了唐朝,人们在重阳节吃米锦糕和麻葛糕。宋朝人重阳吃糕。明清时,人们吃花糕,尤其是大城市,有各式各样的花糕。《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重阳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赏菊。宋代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记载了宫廷的赏菊活动:“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人们还用酿酒,在九月九日这天饮用。
农历九月初九还是壮族的祝寿节。根据壮族的传统习俗,家中老人年满六十岁时,儿孙们要杀鸡宰鸭为其庆祝,并在家中准备一个寿缸。今后每年的九月初九,后辈都要往寿缸里填粮,直到装满,称之为“寿米”。平日里寿米是不能吃的,只有当家中老人生病时,才能用寿米煮饭给老人吃。寿米象征着健康,有延年益寿的寓意,所以寿米不能吃完,这样老人才能一直长寿下去。
寒露
寒露,指的就是即将凝结的寒凉露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温暖,夜晚凉快,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可以见到初霜。寒露时节,天气渐渐凉爽,正是秋收的好时候,俗语有“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也有“过了寒露,秋粮入库”的说法。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鸿雁在天空排成“人”字或“一”字,向南迁徙。深秋时分,雀鸟也无处寻踪,这时海边突然多了很多蛤蜊,由于蛤蜊壳的颜色与纹路与雀鸟类似,古人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的,故“雀入大水为蛤”。也在此时开始开放,因此第三候为“菊有黄华”。
霜降
霜降,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意思就是天气变冷,露水结成霜。俗语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因此人们相信,如果霜降这天有霜,来年就会有个好收成。
今日寒露范文
二十四个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关系而创造出来的,是我们先人高度智慧的体现。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变化与农时季节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对古今农业生产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疾病防治乃至养生保健,也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影响,每年的“四立”和“两分、两至”,就是古人十分注重疾病防治和讲究养生保健的节气。不仅我国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对节气很熟悉,而且在世界各国定居的众多华侨之中亦广为流传。那么,二十四节气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值得认真加以探讨。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有关节气内容的是先秦典籍《礼记》和《吕氏春秋》。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里,对节气就有文字基本相同的记载。诸如,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的头一个节气是立春;盂夏之月即农历四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秋;孟冬之月即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节气为立冬。又如,仲春之月即农历二月“日夜分”,实指春分;“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实指惊蛰;季春之月即农历三月,“时雨将降”,实指谷雨。仲夏之月即农历五月,“日长至”,实指夏至;又说“小暑至”。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自露降”。仲秋之月即农历八月,“日夜分”,实指秋分。季秋之月即农历九月,“霜始降”。仲冬之月即农历十一月,“日短至”,实指冬至。由此可以看出,《礼记》和《吕氏春秋》所提到的节气仅有10多个,说明先秦时期尚未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
到了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据,《汉书・律历志(下)》记载,夏历即农历正月为立春、惊蛰;二月为雨水、春分;三月为谷雨、清明;四月为立夏、小满;五月为芒种、夏至;六月为小暑、大暑;七月为立秋、处暑;八月为白露、秋分;九月为寒露、霜降;十月为立冬、小雪;十一月为大雪、冬至;十二月为小寒、大寒。由上可知,西汉时期的二十四节气,只有春3个月的节气顺序与今天不同,当时正月为立春、惊蛰,今则为立春、雨水;当时二月为雨水、春分,今则为惊蛰、春分;当时三月为谷雨、清明,今则为清明、谷雨,次序完全颠倒。其他9个月的节气顺序则与今天一致。
到了东汉时期,对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据《后汉书・律历志(下)》记载,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就表明,东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今天便完全一致了。
大凡二十四个节气,均各有其特定含义。立春即春季开始;雨水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雨量将逐渐增加;惊蛰表示蛰伏于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将被雷声惊醒,冬眠随即结束;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和春季的一半;清明表示气温回暖,草木开始返青;谷雨则降雨明显增加,谷类作物得雨而善于生长发育;立夏为夏季开始;小满则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开始收割,而水稻等秋熟作物即可播种;夏至则表示夏季白昼最长的一天已经到来;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大暑表示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白露系指天气转凉而夜晚空气中的水汽易在草木上形成白色露珠;秋分表示昼夜平分和秋季的一半;寒露表示气温渐低,野外露水更多而有寒气;霜降指天气转冷而晚上出现白霜;立冬为冬季开始;小雪则北方开始降雪;大雪则天气更冷,下雪量更大;冬至表示冬季自昼最短的一天已经到来;小寒表示严寒开始,大寒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此应当特别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洛阳(东周和东汉的都城)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标准制定的,故以中原地区的节气较为准确。其他地区则可能相对地提早或推迟。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反映了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个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量,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交点)算起,从0°-360°为一周。从0°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为一气,其中十二个气叫“节气”,另外十二个气叫“中气”。如立春为节气,雨水为中气;惊蛰为节气,春分为中气;清明为节气,谷雨为中气。其他依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个月基本上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反映寒冷暑热变化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来决定的,而与月亮的运动毫无关系。有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既然很古老,那就是由阴历决定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古代并非单纯采用阴历,实际上用的是阴阳合历。阴历每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就是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能够合拍和同步。从单纯的阴历来看,二十四个节气分布在每个月的日期并不确定;而从阳历来看,则日子比较固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两天。上半年一般是每月六日为节气,廿一日为中气;下半年则是每月八日为节气,廿三日为中气。
为了帮助记忆,有关人员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其次序组编成一首歌,便于人们熟读牢记。其歌词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今日寒露范文篇3
2.层林尽染醉秋风,穿云过霜沐心扉
3.\"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天冷了,多注意身体啊.\"
4.秋寒叶落,天高云阔,且共岁月从容
5.寒露到了:愿你露出爱装,秀出寒露时尚;愿你露出气势,展示寒露辉煌;愿你露出坚强,抵抗寒露冰凉;祝你寒露快乐!
6.细雨疏疏,秋风萧瑟;气温骤降,寒露时节;早添寒衣,身重似铁;心境豁达,看景赏月;无忧无虑,收获喜悦;问候寄语,言辞切切;祝你安康,好运不歇。
7.丹桂飘香,菊花黄,一切烦恼如风去远;秋风渐冷,寒露来,一丝忧愁又爬上心头。来来去去,不变是我的祝福,祝你寒露节心情如花香,笑脸如花开。
8.农谚云:“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霜降节气,北方的秋收已近尾声,江淮地区正值“三秋”大忙季节,农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趁着好天气,抢收黄灿灿的晚稻。
9.寒露来临燥气大,多吃蜂蜜和芝麻,滋阴润肺忌辛辣,平衡心态要豁达,早晚温差变化大,预防风寒把衣加,最后叮嘱一句话,养生保健不能落。
10.寒露节气到,注意身体很重要,添衣加被时时记,暖意祝福悄然到,愿你寒露快乐,天天如意,身体健康。
11.瑟瑟秋风洒,隐隐寒露来;短信虽为虚,条条送祝福;天气日渐冷,健康需照顾;多食瓜果蔬,美容又滋补;再次祝愿你,快乐过寒露!
12.寒露那晚,我拿着你的衣服披上,你那衣服上都是覆着你的体香,那好闻的闻到直接就迷醉了我。
13.秋风吹吹凉来袭,阵阵凉意拂人心,火红烈日已收敛,天凉记得增添衣。晚上毯子要盖牢,莫踢被子惹风寒,今日寒露送祝福,愿你安康过秋季。
14.寒露节气悄悄到,昼热夜凉易感冒。早睡早起身体好,水果蔬菜不能少。早餐注意要吃好,多喝开水无病扰。祝福送你福满多,天天开心天天笑!
15.秋风一吹寒意起,寒露节气悄然至,对你思念在心底,一条短信问候你,天冷照顾好自己,祝你开心甜蜜!
16.露出盛世甜蜜幸福的滋味,露出美丽漂亮潇洒的风度,露出美满怡情自得的笑脸,露出富裕吉祥快乐的心情,露出如意健康强壮的体魄。愿白露惬意快乐康健!
17.篝火与诗,最是难凉
18.渺渺秋光,淡淡时光,落叶转黄,白露为霜,季节微凉,多添衣裳,烦恼流放,快乐莫忘,好运漫翔,心情晴朗,成功茁壮,伴你身旁,思念绵长,祝君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