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范例(3篇)
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范文
社保基金投资的合理性不能仅以收益率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收益高的基金投资形式可能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收益低的基金投资形式也可能意味着所承担的风险较小,收益率大小无法正确反映投资组合的合理性,只有对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进行综合考量才能正确评价投资业绩。②现行对投资基金业绩的评价模型主要包括基金收益法、台尼指数、西彭指数等,西彭指数是学者们使用较多的一种基金业绩评价方法,该指数以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构建,使用标准差对基金风险进行测度,其业绩指数Sp的公式表达方式。其中Rp是指投资的收益率,Rf指不考虑投资风险的利率,σp表示衡量投资风险的标准差。可以根据业绩指数的大小对基金投资情况进行衡量,较大的业绩指数表示投资的运营较为合理,反之则意味着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更具体地对投资的风险收益进行衡量,学者们提出风险价值(VaR)的概念用于对投资组合的可能损失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也是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二、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及说明本文使用股票市场中的社保基金投资股作为分析样本,选取2013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前十位的重仓股票:山东高速、皖通高速、中远航运、粤高速、深圳高速、西飞国际、S兰铝、特变电工、太钢不锈、焦作万方等,样本时间为2013年1月4日至2013年12月8日,共计230个交易日,相关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资料。风险价值模型要求对实证分析的置信度进行设置,置信度选取的差异将会对回归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使用95%的置信度进行实证研究。2.样本股票收益率股票收益率是衡量股票收益的重要指标,其基本的计算公式。其中Rit表示股票i在t期的收益率,Pit表示股票i在t期的收盘价,Pi(t-1)表示股票i在t-1期的收盘价。使用公式计算的样本股票在2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益率见表1:3.样本股票权重以样本期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基准,使用持股数量和收盘价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使用个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作为样本股票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4.投资组合的方差为了对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测度,需要计算样本股票的方差。投资组合的风险包括单个资产的风险和资产之间的风险,单个资产风险一般用方差来度量,资产之间相互影响的风险一般用协方差来衡量。样本股票投资组合的方差协方差计算结果见表3,协方差矩阵表达了不同股票资产相互之间在风险上的影响程度。如果协方差值为正表示两支股票之间的风险具有传染性,即一支股票风险较大会导致和其相关的另一支股票风险也很大,如果协方差值为负表示两支股票之间的风险影响是反向的,可以根据协方差值的正负现象来分散投资风险。5.VaR和RAROC计算结果为了把社保基金投资股票收益和上证综合指数进行对比分析,需计算上证指数收益率R和方差。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和上证综合指数在95%置信度(1日和10日)的VaR和RAROC值见表4,从表4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230个交易日内,社保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0.002976,上证综合指数的平均收益率为0.003017,社保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略小于上证综合指数。从VaR的1个交易日和10个交易日值来看,在95%置信度下1个交易日社保基金的损失值小于股票投资额的3.273%,上证指数的损失值小于股票投资额的3.092;在95%置信度下10个交易日社保基金的损失值小于股票投资额的10.376%,上证指数的损失值小于股票投资额的8.189%。即在相同条件下,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要大于上证指数。从RAROC值来看,无论是在1个交易日还是10个交易日,社保基金投资的的业绩都要小于上证综合指数。
三、结论
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范文篇2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环境投资渠道投资组合
社保基金是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国务院已明确表示:“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基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社保基金是维持普通百姓养老保险和基本生计的特殊保障基金,其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将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尽管目前社保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000多亿元,但面对老百姓不断增加的保障需求还是捉襟见肘。为了让成千上万的社保基金“活”起来,在遵循基金投资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最佳投资组合以提高基金的运营收益率和抗风险力。
1社保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与一般的资金投资运营行为的目的是一致的,即获得收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基金投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低风险原则。低风险,即保障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这是基金进入货币市场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切实保障基金的安全,才能保证受保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因此,社保基金投资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预测确定一种适度的风险与收益的标准,并严格遵守此标准选择投资对象、方式,进行投资分类和组合。
(2)盈利性原则。社保基金的投入,既要保值又要增值。在选择投资品种时,没有收益是不予考虑的。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只有当投资回报率大于通货膨胀率,基金的保值目标才能实现。否则,仅能起到消除基金贬值的作用。
(3)社会性原则。社保基金投资是政府的一笔大规模的支出,这笔支出首先应讲求社会效益,必须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结构优化,有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进步。否则,收益再高也不允许投资。
(4)高流性原则。社会保障的支付具有连续性,不能延缓,因此要求基金投资具有高流动性。在具体的措施上,可对投资进行事先预测,留足资金和一定的短期支付使用,对中长周期进行统筹安排,使其资金在应付日常支付前提下充分发挥效益。
2社保基金投资环境分析
要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需要对金融市场的收益、风险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判断,还要综合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因素。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国家政策环境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但总体上仍存在投资愿望和投资环境的矛盾。
2.1负利率造成社保基金进行银行投资时的隐性贬值
负利率就是物价指数(CPI)迅速升高,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2004年央行《货币银行执行报告》指出,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递延效应为2.2%。说明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考虑到20%利息所得税和物价上涨因素,按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计算,则实际利率为-1.616%。因此,一向秉承“安全至上,保值增值”理念的社保基金,也无法避免负利率时代所带来的效应。
2.2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
社保基金投资是典型的风险厌恶型投资。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不到20年,国债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企业债券市场仍未得到发展;股市尚不成熟,股价大起大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规模小,风格不明,运作欠理性,甚至存在“黑幕操作”。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股票与GDP的比率仅为20%左右(按总股本而非流通性股本计算),债券与GDP的比率仅为11%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为75%左右。因此,中国股市风险大大高于西方成熟股市的风险。
2.3国家政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
国家政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投资银行利率的调整、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投资品种的选择、组合以及投资渠道、程序的选择。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仍存在超比例大额持有现象,社保投资内部机制及投资程序仍要进一步规范。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完善的保险资金风险控制制度。
3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分析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下面就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渠道银行存款、债券投资进行一般性分析。
3.1银行储蓄存款生息
储蓄存款生息,是指社保基金的专门机构将社保基金的结余全部或者部分采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款及保值储蓄存款等形式存入国家银行或地方银行,按国家规定利息收取。这种投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无风险、安全可靠,具有完全的资产流动性。在我国目前实际收益率为负值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以下政策措施:第一,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给予保值补贴和加上一定的增值补贴,如我国规定,对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给予优惠的政策;第二,国家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和银行利率的比率;第三,现行的单利计算方式改为复利计算方式。国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
3.2有价证券投资
有价证券投资,是指运用社保基金购买国家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各种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并到期收回本金的债务凭证。它一般分为国家债券和公司债券,国家债券是国家举借债务的借款凭证,例如国库券、专业银行发行的国家建设债券、专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国家重点企业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等等。由于债券利率事先固定,可以获得固定的、高于利率存款的预期收入,由政府发行,财政作担保,信誉安全性强,在急需用款时,变现能力强,因此它是社保基金投资的有效形式之一。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已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的凭证。依享有分红权利的不同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前者根据事先规定的利率取得固定的股息;后者的股息随企业赢利的多少而增减。持有者可以把它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的有价证券,并享有利润分红的权利;其优点是利润比较高、流动性强,在通货膨胀时期易保值。缺点是没有政府、财政、银行作后盾,承担经营风险比较大,但是在股票市场比较完善的国家,这种投资项目是保险业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
为保证投资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一定的途径与方法对企业的资金偿还能力、现有经济效益做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作出决策或者选择那些有担保、有信誉的企业,力争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其中有些操作性的技术,应注意的是对行业企业债券的选择,即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要求投资者善于识别风险、分散风险。总之,社保基金投资要集中管理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既有利于决策机构的统筹安排;又利于保证基金的安全。
4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分析
4.1加大证券投资比例
在收益、风险、流动三者的关系中,基金的投资收益与风险正相关;投资资产的流动与收益负相关。在确保赢余资金流动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投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的收益率及其稳定性,将这几种投资进行有机的组合,寻找出一组收益率高而且稳定性较好的基金投资组合方式,或者进行分期、分组、分类的分散投资组合。假定2005年社保基金大致有1700亿元人民币进行投资,选择的范围是年利率为0.06的无风险资产和预期收益率为0.14、标准差为0.20的风险资产,应当如何将1700亿元人民币在这种资产之间进行分配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呢?从两种模型进行分析:
(1)银行存款与单一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组合收益率E(R)用公式表示为:
E(r)=wE(rs)+(1-w)rf=rf+w[E(rs)-rf]
其中,E(rs)为证券资产的预期收益率,rf为银行存款利率;w为投资于证券资产的比例;1-w为银行存款的比例。
则本例中的投资组合收益为:
E(r)=0.06+(0.14-0.06)w=0.06+0.08w
当投资组合是由证券资产和银行存款构成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δ是证券资产的标准差δs与其投资比重w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δ=δsw=0.2w
将投资组合标准差代入预期收益率公式得到收益-风险关系式:E(r)=0.06+0.4δ
(2)以证券1、2构成的组合替代单一证券。
w1=
■,w2=1-w1
将数据代入,得到证券最优组合由69.23%的证券1和30.77%的证券2组成。其收益率和标准差为:
E(r1)=0.122;δ1=0.146
证券1与无风险组合的风险—收益直线由以下公式表示为:
E(r)=rf+w[E(r1)-rf]=rf+[E(r1)-rf]δ/δ1
=0.06+(0.122-0.06)δ/0.146=0.06+0.42δ
可以看出,采取分散式复合投资所得到的收益(0.42)要大于单一的投资组合得到的收益(0.4);从两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投资组合所得到的收益与所承受的风险成正比,但从我国证券市场前景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国际经济环境因素来看,在风险控制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加大风险投资力度,有利于提高基金的整体性收益。为了达到相对风险很小而实际收益最大的目标,在实际的组合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风险投资比例,这是保值增值的关键。
4.2开辟国外市场
下面讨论一种国内低风险的资产投资与国外高风险的投资组合问题,其公式为:
Rm=α·R外股+β·R外债+λ·0.0198/12
其中,R外股为国外综合指数月收益率,R外债为国外成分指数月收益率,0.0198/12为一年期利率结算的月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α、β、λ为各投资资金的投资比例。
R外股、R外债在美国、英国等一些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上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因此只要在α、β比例适当的情况下{α·R外股+β·R外债}能取得相对最大值,也就是说要取得max{Rm}就要看资金在国内国外的投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把投资风险分散,取得较大的收益;再者随着各国节余基金规模的扩大,国内资金运营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又要求基金的增值,向国外投资就成为必要。
5结语
有人形象地把社保基金称为老百姓的“保命钱”,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后备基金,应为受保障者集体所有。若投资失败,公众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不仅对作为最终责任主体的财政政府构成威胁,而且对社会安全也构成威胁。因此一定要保着投资安全性、流动性、长期性的基本原则,先保值、后增值。从我国最近几年资金的投资管理来看,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大力推进社保基金投资的外部环境,包括基金的内部监督机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成熟的金融市场、外部监督机构。第二,重视优秀投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为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合理收益性提供了基础,但最终进行投资操作的主体是人。人性的各种弱点,如贪婪、恐惧等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保基金的投资操作。因此,品德高尚、理性、有良好实践经验的高级投资人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最终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兹维.博迪,罗伯特.C.克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范文
2006年开始,社保基金收益率出现高速增长。这与过于偏重股票投资有很大关系。2007年股市高涨,投资收益水涨船高,达到成立7年来的历史最高峰38.93%。2008年股市下跌,投资收益急转直下,出现负收益率。这暴露出了社保基金资产配置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表示:“根据自身特性多元化配置资产十分重要。”风险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始终是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资产配置结构调整,一是着眼于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着眼于提高投资收益。
建议社保基金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考虑参与投资艺术品,如拿出1%~2%的资产投资在艺术品上。以此测算,按照2009年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7765亿元计算,约77.65亿元~155.3亿元。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年的总成交额约200亿元,作为初次尝试,社保基金不妨先拿10亿元~20亿元试水,今后视市场情况而逐步追加。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对于其他投资领域可获较高投资收益率。哪怕只投入0.5%的资产,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如果运作得好,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宽,参与投资国际艺术品市场。
从大趋势来看,中国艺术品投资发展仍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以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为例,根据雅昌艺术指数计算,过去十年指数从2000年春拍的1000点涨到2009年秋拍的3824点,平均每年增长28%。同期油画100成份指数从1000点涨到5579点,平均每年增长45.7%。
艺术品的投资周期符合全国社保基金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的原则。艺术品投资属于长线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十年以上,在国外甚至时间更长,在国内正常的艺术品投资周期至少也要五年以上。与股票相比,艺术品变现速度要慢很多。
公开资料显示,到2009年年底,全国社保基金固定收益产品投资占全部基金的比例,从年初的56%下降到41%,境内外股票投资占比从22%上升到32%;实业投资占比从15%上升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