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及教学反思(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5-20 手机浏览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导入设计中,教师从《小摆虎借尾巴》一文中引出“尾巴”一词,通过“认尾巴”“谈作用”说说不同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松鼠的尾巴》。这样一来,学生原本想知道的内容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入而揭示出来,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同时,引入文中的一句话:“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通过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具有“毛茸茸”和“大”的特点,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以复习旧知识作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导入部分紧扣课文,通过理解“毛茸茸”和“大”来理解小松鼠尾巴的特点,巩固了对字、词的理解,同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

课时要点:

1、扫除字词障碍,熟悉课文。

2、学习理解词语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小朋友,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壁虎借尾巴》,还记得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吗?小壁虎后来借到尾巴了吗?它为什么没借到尾巴?

2、出示松鼠标本,启发说说:

这是什么?松鼠的尾巴怎么样?

[板书:毛茸茸]

(解释意思:毛细软,又多又密的`样子)

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思考:

松鼠尾巴有哪些用处?

2、自习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2)划出课文中的新词,读一读,然后按课堂练习2的要求,照样子理解下面4个词语的意思:

收拢跳跃无影无踪顶用

(3)自由读通课文

(4)想一想:

读了课文,自己有哪些疑问?

三、检查自习效果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组织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随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注意借助于课堂练习2的例题)

3、组织交流课堂练习1

4、组织提出自习中遇到的疑问

四、导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朗读,启发思考并说说:

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毛茸茸、大)[板书]

去掉毛茸茸,读读句子,与原句有什么不同?(注意引导通过比较句子,初步认识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

2、齐读第一节,要突出毛茸茸这个特点。

3、小结过渡:

小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非常惹人喜爱,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其实它的尾巴的作用可大哩!只要读读下面的课文就能知道了。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课堂练习5。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鼠的尾巴》教学反思

上《松鼠的尾巴》一课时,我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图片、新奇有趣的动画演示、灵活多变的练习、分角色表演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只在关键之处作些点拨。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地掌握了新知。

本堂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是用“什么像什么”说话。低年级学生在说写一句话的时候,往往受老师或教材的影响,思维定势在某一方面,一开始学生们造的句子有:“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彩虹像一座桥”。“松鼠的尾巴像一顶降落伞”……表面上看,学生们说得很不错,但细细一分析,这些句子的`原型都曾在课文中出现过,看来,学生们的想象并没有跳出书本这个框,要么是“拿来主义”,要么是“稍作改动”。如果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这些答案的对错毋庸置疑,但我想,如果训练到此结束,那么学生们失去的将是一次培养想象力的大好机会。于是,我启发学生说:“大家刚才说得不错,但能不能展开想象,说说课文中不曾出现过的句子,范围要广,天上的,海里的,水底的,公园里的,家里的,等等都可以说,种类要多,可以说人,也可说花、草、树、石、动物等。“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安静下来,学生们纷纷陷入了沉思,思考过后,有人说:“老牛的尾巴像根鞭子,可以帮他赶蚊子。”有人说:“弯弯的香蕉像月亮。”还有人说:“爸爸的鞋大得就像一只船。”是啊,想象使学生们一下子“聪明”、“可爱”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