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高级母婴护理教程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7-03 手机浏览

高级母婴护理教程范文

在市卫生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一年来我院妇幼卫生工作围绕“两法一例”,努力抓好妇幼两个系统管理,进一步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取得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产科质量

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是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途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各项业务制度,加强产科各类手术操作规程,每周组织业务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学习两次,每月医护人员写业务学习文摘卡不少于4篇交院质控办考评。

三)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在全院范围学习《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率100%。并在产科门诊和爱婴区设置母婴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宣传专栏。

四)积极开展妇幼两个系统管理

1)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今年前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共460人、系统管理460人、系统管理率100%、产后访视460人、访视率100%。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今年共有高危孕产妇62人,全部进行了管理,监测和追踪,并实行产前产后一次性收费制度。为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的合格率,把保健手册的填写纳入质量检查,严格控制错漏和不规范现象。

2)继续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0%以上。并认真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一年来在我院分娩的活婴有463人,访视463人,访视率100%。

3)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工作。对孕产妇进行耐心宣教,讲授孕期,产褥期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并对孕产妇进行测试。共宣教460人,宣教率100%、测试合格率100%。

4)对来我院产检的孕产妇发放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手册,在门诊候诊区和病房设有健康宣传专栏,宣传妇幼保健知识,每季度换一次,今年共开办四期。在院内设有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在门诊设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正确解答母乳喂养知识的咨询。

5)建立健全的妇幼各项原始登记和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妇幼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卫生信息统计工作,按时完成国家,省级报表的上报工作,做到完整、准确、及时。

6)不断完善爱婴医院工作。全院医务人员经常为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提供母乳喂养的帮助和指导,成功实施我院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措施。具体做法如下:对全院工作人员实行每年3小时复训,重点科室人员每年实行两次3小时强化复训,新上岗人员实行岗前培训18小时,并定期组织考核,使爱婴医院成果不断完善和巩固。

高级母婴护理教程范文篇2

【关键词】初产妇;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产褥期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6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2-01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指产妇在产褥期间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持续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症候,如动力减低、失眠、悲观等,甚至影响对新生儿的照料能力。其发病率国外报道约为30%,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秉承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知情同意、选择、参与及个性化、高质量护理的产科新型服务模式[2]。本研究拟探讨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正常足月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其新生儿采取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正常足月分娩的1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初产妇,无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将12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常规护理)、B(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两组,每组各600例。两组初产妇在年龄、孕周、产程、住院时间及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A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即婴儿沐浴、新生儿抚触及预防接种、产妇健康教育等都是集中进行。A组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即新生儿的沐浴与脐带消毒集中于婴儿洗澡间进行,于治疗室进行集中的新生儿抚触。住院期间于大房间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并集体讲解,讲解内容同试验组。B组实施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每日进行1次床旁护理,每次约30min,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讲解的方法,内容包括新生儿床旁沐浴、新生儿床旁抚触、脐带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等。同时分发《产妇健康教育指导》并安排责任护士单独进行讲解。

1.3评价方法:产后2周由专人对产妇进行自我问卷调查,采用爱登堡(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量表(SDS)评价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3]。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分别为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对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级评分,得分范围0~30分,9分为筛查产后抑郁的临界值,12分作为筛性产后抑郁的临界值。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1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3讨论

产后抑郁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恐惧、睡眠障碍、无趣,甚至出现自罪、自杀或杀婴倾向[4]。研究表明,产后抑郁与多种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突然的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均能造成心理不平衡[5]。产妇产后抑郁是重要的社会心理问题,不但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严重产后抑郁者会影响母婴交流和互动。对新生儿情感、行为的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家庭的稳定。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强调了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母婴护理服务理念,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其对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减少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个体化母婴床旁护理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本研究以床旁实际操作为主,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将母婴护理场所移至产妇床边进行,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为新生儿沐浴、抚触、游泳及脐部护理等操作减轻了焦虑感。从而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体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研究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00例进行母婴床旁护理指导,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A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实行一对一的床旁护理操作及指导的B组初产妇,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为5.83%,明显低于A组(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1.

[2]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6):32-33.

[3]温彩云.产后仰郁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450-451.

高级母婴护理教程范文

【关键词】母婴;优质护理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08-01

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全国各级医院深入开展,新的护理模式、护理理念不断涌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留下思考。我院是一所县级妇幼保健院,全县有一半以上的婴儿出生在我院。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生人口相对固定,综合医院的(县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快速发展,如何在这众多医院中有一席之地?我院根据我们医院患者护理特点和专业定位,构建适合我们的优质护理模式,彰显妇幼系统护理特色。母婴优质护理模式是通过助产士门诊的建立,产房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病房母婴一体化护理、NICU支持性照护等相关功能区间的护理协同变革,构建母婴健康优质护理服务链,承担孕育咨询、分娩助产、母婴照护、康复支持等全方位系统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母婴优质护理模式的构建,迎合了孕产妇的健康需求,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

1助产士门诊的开展

1.1孕育咨询。由高年资的助产士坐诊,给准备怀孕的妇女及怀孕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人类的繁衍是一个自然过程,怀孕、分娩是每个已婚妇女必然经历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的意识增强,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县级医疗机构没有专门的孕期健康咨询门诊,给孕产妇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助产士门诊的建立,正是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助产士给这个特殊时期的妇女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她们安全的渡过这个时期。帮孕妇树立正确的孕育观念,自然分娩是对产妇和婴儿最好的分娩方式。提供孕期健康指导,孕早期是胚胎、胎儿分化发育最关键阶段,易受外界因素及孕妇本身疾病影响,从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发生。应尽早到医院确诊,初检筛查高危妊娠,指导合理营养、饮食、适度运动,并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孕中期是胎儿生长发育较快阶段,应加强胎儿B超监测,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双顶径、股骨、胎心及胎盘功能等)。应注意加强营养,适量补充铁、锌、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孕晚期是胎儿发育最快、体重明显增加阶段,营养的补充关键时期。注意: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监测胎儿、胎盘功能,做好准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1.2产后康复训练和指导。由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特点,产妇好发多种健康问题,如产褥感染、乳腺疾病及产后抑郁症、乳汁不足、身体臃肿变形、肌力降低、骨盆底肌肉松弛等,甚至到老年出现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助产士针对产妇面临的这些问题进行个体化分析,帮助产妇做好母乳喂养指导,指导合理膳食,做产后康复操恢复形体,做盆骶康复训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促进母婴健康。

1.3孕妇学校的开展。定期组织孕妇学习孕期健康知识,让临床有经验的医生给孕妇讲课,让她们知道孕育不同时期健康知识。给孕妇一个认识交流机会,让她们一起交流怀孕期的心情和感受。

1.4孕期健康知识的宣传。医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如在孕妇待诊区电子屏滚动播放孕期保健知识;把孕期保健知识制成精美的画册,免费为孕妇提供;在本地电台固定的时间开展孕期知识大讲堂,由产科专家讲孕产期保健知识;在本地报纸刊登孕期保健知识,为每一个孕产妇提供健康知识。

2产房全程陪伴分娩。

2.1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属于保健新模式。产妇从进入产程到产后两小时得到一名助产士不间断的全产程陪护,为其提供专门的服务:即负责其全产程的观察和接生,并包括在产前、产时及产后给产妇生理、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及产后母乳喂养指导等卫生科普知识教育。“一对一”陪伴分娩服务要求助产士专一地陪伴在待产妇身旁,仔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和危及母婴安全的因素,及时向医生汇报,同时负责产妇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对待产妇腹部等部位进行按摩,以达到减缓疼痛的效果。助产士还要每隔一小时把产妇的情况向家属汇报一次,使家属能够及时了解产房内的产妇情况。这项业务的开展,克服了旧的助产模式中助产士8小时工作制度带来产程观察不连贯、产程处理不及时的弊端,使产妇得到更多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了母婴平安。

2.2丈夫或信任的亲属陪伴分娩。分娩虽然是一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准妈妈们既兴奋又紧张,但更多的是焦虑和恐惧,她们恐惧生孩子时的疼痛,又担心分娩时是否会发生意外等,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状态。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头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促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丈夫和亲人给予产妇精神及心理上支持,让产妇从丈夫和亲人那里获得分娩的力量和勇气,增加自己分娩的信心,促进自然分娩。

3病房母婴一体化护理。责任护士为产妇、婴儿提供的新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产妇和婴儿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

3.1产后康复指导。产妇经历了艰难的生产的过程,身体需要时间修复和复原。在这时尽量让产妇多休息,合理饮食。我们推出了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包床制,一名责任护士分管8张床位,根据每个产妇的情况、个体差异,予适时地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和帮助。责任护士一对一的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指导和宣教、营养指导、按摩,会阴护理等,从产后第二天开始做产褥期保健操,帮助产妇产尽快康复。

3.2.母婴床旁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分娩后的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产科服务模式,强调“以母婴为中心”,体现以回归家庭为目标的服务特色。作为新妈妈和新爸爸,刚生下的婴儿既让他们高兴,也让他们无所适从,不会护理新生儿困扰着他们。医院推出了母婴一体化护理,责任护士不光帮助产妇恢复健康,还教会爸爸妈妈学习护理新生婴儿的技巧。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妈妈床旁进行,让妈妈在保证休息的前提下学习婴儿护理知识:给宝宝换尿布、给宝宝洗澡、包襁褓、护理脐带等等让爸爸参入与新生儿护理创造条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母婴同室。

4NICU支持性照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生命支持水平得以提高,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存活率不断提高。然后,随生命的延伸,在NICU接受治疗、照护的时间延长。生活在NICU环境中的早产儿,既有安全的一面,也要承受所处环境造成的各种压力刺激,影响其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可能诱发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影响到将来的生命质量。在无生物学危险因素时,环境因素对早产儿的影响尤为明显。人性化护理标志着现代文明的进步,现代NICU医护理念已从单纯救治为主转向关注早期生命支持与改善远期预后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早产儿发展性照护、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为早产儿营造优质环境,提升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给家属提供心理护理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