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心得范例(3篇)
校本培训心得范文
培训开始先由德育处的董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德育处的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董老师的详尽讲解让我们快速的掌握了班主任的工作,虽然十分辛苦和繁琐,但是确是一份责任与意义重大的工作。董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三风建设。我们学校“良好习惯,美好人生”的校训也让我更清楚明白我身为学校一员未来的的教学理念与方向。对于刚从幼儿园踏入校园的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也是最重要的,这种影响也是能够影响一生的。我想不止是学生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身为新教师的我也应该在工作之初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给学校做一个榜样,也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接着校办的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校办的工作,特别是家校沟通方面。潘老师的培训内容,让我想到了昨天南师大季老师给我们做的心理健康专题的培训,讲的很多的部分也是与人沟通的艺术,这些内容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身为一名教师,除了要会教育好学生之外,也要学会与家长的沟通协作,这也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潘老师分享的经验给我了很大的感触,也为我在日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提前预防,我们也会更加得心应手的处理这些问题。
教科室的李老师也给我们生动的介绍了教科室负责的各项教学、社团等方面的工作。我也体会到从学校毕业,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需要我们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
后勤处的蔡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后勤的工作内容。我们之所以能很舒适的进行教学工作,也归功于辛勤的蔡老师,正是他保障了学校的大后方,老师们才能舒适的工作。同时蔡老师的工作也是十分繁杂的,衣食住行与人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都是蔡老师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安全是每个教师的责任。特别是身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未来课堂上更应注意安全问题,提前做好课前工作,保障每个学生的安全。
最后课程室的王老师也给我们各位教师分享了教师应有的素养,让我受益颇深。首先是读书方面,读书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基本素养,通过读书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底蕴。教师之所以被人尊重也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若我们不用丰厚的只是充盈自己,我们也很难雕刻出有趣的灵魂。其次,王老师还给我们讲了练字的重要性。俗话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我们也要多加练习,将我们的基本功练习的更加扎实。最后王老师讲述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我们除了要自己可以完整的在众人面前表达,同时也要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教育学生学会礼、节、矩的表达。同时,我们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表达者。
校本培训心得范文篇2
以前我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奉献。通过这学年的校本培训后,我又认为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如关于真才实学的老师。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首先,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校本培训心得范文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