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收集3篇)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实施以医护一体化为基础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将其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单纯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8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8人;年龄20岁~45岁(26.4岁±5.6岁)。对照组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7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7人;年龄20岁~44岁(27.4岁±6.1岁)。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人员职称构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即由护理长为主的护理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相关方案的制定、实施、监督、改进。主要有如下措施:创建整洁、温馨、安静、适宜患儿身心需求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在患儿住院治疗期间热情、主动,实施人性化关怀;加强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提高静脉穿刺技能与儿科专科护理水平;由护士长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对执行中反馈的问题由质量控制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制定解决方案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组建由护士长、科主任、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及责任护士组成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制定与改进,护士长负责方案的实施、监督与日常管理,具体如下:①患儿入院时,由护士长、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对患儿进行详细的评估,共同制订患儿治疗、护理计划。②护理人员与医生共同交班、查房,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与实验室检查情况,治疗方案变更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执行医嘱;参与临床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的讨论、分析,根据病人病情、医生意见及护理专业知识,及时调整护理计划。③患儿出院时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健康教育内容与出院指导,使得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更专业,病人更信赖,执行依从性更高。④每月召开有医生参与的研讨会,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由护士长负责领导实施、改进与监督;同时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临床医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儿科专业知识,持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度的差别。护理质量量考核包括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护理文书质量、出院指导,每项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通过本院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患儿家属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非常满意与满意计入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与医疗质量、病人满意度直接相关。比较成年病人,儿科病人往往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感受,且自控能力差,加之患儿家长往往存在焦虑心理,对医疗期望值过高,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很容易诱发医疗纠纷。质量持续改进由全面质量管理发展而来,更注重质量控制的过程与细节。临床研究显示,在儿科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士整体素质与护理质量,同时可以保证护理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4-6]。但单一护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由于缺少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参与,制定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难免缺乏专业性与全面性,且质量改进是一持续的研究过程,不断的探索更新、效率更高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是护理工作者永恒追求的目标[7-8]。医护一体化作为新型的诊护模式,充分整合了医护资源,在充分沟通、协调、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组成诊疗、护理共同体,克服了原医护分开,各负其责,沟通不足的缺陷,使得医护间沟通更有效、配合更默契,医疗过程更连贯,服务更优质。由于医生参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案制定,使得护理工作更专业、全面、系统;同时护理人员参与临床诊疗工作,使其工作更主动、积极、责任感更强,对病人信息掌握更及时、详细、全面,专科护理技能提高更快[9];医生参与到病人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使得出院指导更专业,病人更信赖,执行依从度更高[10]。余春艳等[11-12]在儿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合格率、护理评估准确率、病情知晓率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患儿住院时间与费用明显降低。张军花等[13]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使手术室护理管理更全面、规范,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确保了手术病人的安全。在本研究中采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护理文书质量明显提高,出院指导更专业,病人满意度明显增高[14-15]。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范文篇2
今年医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管理和创新为理念,以“二甲”复评为动力,以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倡导精细化管理方法,发挥质控体系功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完善服务内涵;继续强化行风建设,积极厉行节俭倡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为实现“管理至精,质量之上,服务至诚,环境至美”的医院愿景,努力开创医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全面推进医院改革进程
根据自治区卫计委等五部门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路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xx年重点工作任务》等文件精神,今年我院将继续深化医院综合改革,在实施药品零差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完善全成本核算和内部管理,降低医疗运行成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实现医院不亏损和患者负担不增加的“双赢”目标。工作中坚持“总量
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与“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对医院收入总量增长幅度进行控制,确保收支平衡;对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进行控制,确保总额不增加,逐步建立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保障群众享受安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将提高医院服务能力与改善群众医疗条件有机结合,改革分配制度,建立起符合我院实际、体现岗位绩效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全面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价格体制、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适合医院特点、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动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评建并举,全力迎接自治区“二甲”复评
xx年,我院紧紧围绕“二甲”创建目标,全院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不懈努力,全方位地开展了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各项工作,并顺利通过乌兰察布市卫生局“二甲”初评,xx年将接受自治区“二甲”复评,并且要将“二甲”复评工作作为我院头等大事来抓。在迎评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针对初评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对照标准,逐一梳理,仔细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将等级评审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把pdca持续改进理念贯穿在各项日常
工作中,全力以赴投入到迎评工作中来。做到事事有督导、件件有落实,做到“以评审改进工作、以工作推进评审”,使医院各项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争取顺利通过自治区“二甲”复评。
3.改进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医院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4.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发挥质控体系职能
为了使医院质量管理更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年首先要从发挥质控体系职能入手,在完善原有质控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我院“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和“医院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充分发挥三级质量监控职能,以环节质控为主,重点抓好医院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各项医院工作制度的落实、监督、检查,并指导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的质控活动,定期对各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终末评估。并将质控结果与薪酬发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优绩优酬。通过发挥质控体系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医疗质量持续化改进。
5.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和指南,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强医疗质量内涵建设,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强化监督与检查,变静态管理、事后控制、被动管理为动态管理、全程控制、主动管理,推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6.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患者满意率
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优化护理人员配置结构,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全程质控,落实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完善考核机制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优质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7.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重点专科建设
有计划地培养与引进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着重建设2-3个重点专科,打造精品专科品牌,形成“院有重点、科有专长”的发展模式;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8.实行全成本核算,提高全院职工工作积极性
加强成本控制,完善全成本核算和内部管理,持续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完善绩效分配方案,逐步与成本核算挂钩,与薪酬发放挂钩。核算指标进一步精细化,通过合理薪酬分配,激发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任务及具体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方案范文篇3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进医院的服务,规范医院的行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确保医院医疗安全,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持续上涨,推进医疗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程,按照省卫生厅X卫发(2005)XX号XXX卫生局X卫发(2005)XX、XX号文件精神,文秘部落决定在全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主题,端正办院方向,规范医院执业行为,改进和创新医院服务,提升医院服务水平,严格收费管理,控制医药费用持续上涨,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二、目标任务1.严格规范医院执业行为,医院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医院宏观控制,强化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明确办院宗旨,端正办院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切实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2.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基础医疗和基础护理,加强医院人员三基考试及护理人员技能考核,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医疗质量讲评分析制度,医疗质量信息通报公示制度,医疗服务社会评价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施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切实消除安全医疗隐患,减少医疗纠纷。3.着力改善就医环境和条件,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使全院人员进一步理解落实和深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深化医疗环境,更新服务模式,简化就医流程,改进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杜绝对病人生、冷、硬、顶现象。把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作为推动医院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实。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纪律、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4.努力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务人员抵制开单提成,收取红包,接受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的自觉性,落实廉政建设制度,严格医疗收费管理,完善项目、价格和收费公开制、查询制,清单制,杜绝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不规范收费现象,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和病人投诉管理制度,规范服务用语,尊重病人知情权、同意权,切实改善医院社会形象。三、方法、步骤按照XXX局统一部署,4月下旬至12月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按XXX局通知要求和卫生部《医院评价管理指南试行》和《XX省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结合《2005年度XXXX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整改,建章立制,针对存在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宣传声势,营造舆论氛围,随时做好迎接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或督察的准备。四、领导机构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XXX;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05的方案已出台,各科室均须按照医院要求完成任务,真正做到落在实处,为医院在新的一年创造出新的成绩,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医院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