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白萝卜高产栽培技术(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8-22 手机浏览

白萝卜高产栽培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白萝卜;稻田种植;栽培技术;问题;对策

在一些种植稻田的土地上,稻田收割后到下一季农作物种植前,一般会有一些2-3个月的空闲时间。为了能够增大农田的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作物多样化生长,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在稻田中栽种一季白萝卜。白萝卜的适应性较强,不必专门对其进行特殊的管理,但是进行一些基本的栽培管理还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本文就对白萝卜稻田简易栽培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1做好“三选”准备工作

在白萝卜种植之前,首先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三选”,即选地、选种和选时间。首先,要选择适合种植白萝卜的稻田,该田地应该处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并且土壤要输送透气,易于排水。同时土壤还要含有较好的有机物质成分,最好为无污染、处于向阳地段,易于浇灌的位置的沙质土壤。其次,还要对白萝卜的种子进行选择。所选择的栽培品种要具有较好的品质,且产量要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抽薹的时间较晚、不会轻易出现空心或糠心现象且生育期不会影响到稻田下季种植。最后,要选择合理的栽种时间。因为白萝卜是属于半耐寒性植物,一般在气温较为凉爽,昼夜温差较大的地方进行种植较为合理。为此要求白萝卜的播种时间要适宜,播种过早,气温较高,容易出现黄叶现象,且多发病虫害,管理难度大,萝卜容易腐烂;而若播种过晚,气温较低,萝卜出苗较晚,出苗率和成活率较低,且容易提早抽薹,严重影响了萝卜的产量和质量。

2整地播种

在播种之前,还要对稻田进行整地处理,并施加一定的底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先将田地里的稻草烧干净,并进行深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撒入一些三元复合肥以及适量的硼砂和硫酸锌。当然如果有人畜粪便最好。一般一亩稻田在种植白萝卜时需要撒入30公斤复合肥,2公斤硼砂和4公斤锌肥。在将所有的肥料都均匀撒入田地中后,就要进行旋耕机深耕。耕地深度至少要在20cm以上,并且要做好畦的开挖与整理。以利于浇水和排水。再将地面细细耙平,就可以进行包萝卜的播种了。

播种时,要按照40cm的行间距,开2cm左右深的沟,再进行均匀的萝卜籽直播,播种完毕后要覆以1cm厚的浅土掩埋起来。在播种后,要用48%地乐胺乳油20Oral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ml兑水30kg均匀喷湿畦面,以控制多种杂草生长。

3田间管理

播种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以促使白萝卜尽快出苗,茁壮成长。一般来讲,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定苗、浇水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几方面。具体技术方法分别如下所示:

3.1及时间苗定苗

由于在播种时为了保证出苗率,所撒的种子较多,所以幼苗也相对较为稠密,这样会造成幼苗拥挤和徒长,,也不利于萝卜的正常生长。为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的间苗。也就是将多余的幼苗拔去,留下适量的幼苗。一般白萝卜幼苗的生长期间需要间苗2次。第一次在子叶完全展开时进行间苗,而第二次间苗则是在叶片有5-6片时进行。间苗时要注意保证按照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病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的原则进行。直到破肚时,就可以进行定苗。以单株间距为20cm进行定苗。

3.2浇水和追肥

为了保证前期出苗快而齐,后期防止肉质根开裂及萝卜空心,在发芽期及肉质根膨大期应适当浇水,补充土壤含水量。后期浇水要适量,以防土壤中空气不足影响肉质根的吸收与膨大以及萝卜表皮粗糙。

间苗、定苗后,以补充氮、磷、钾肥为主,同时兼顾补充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肥,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叶面施肥。培肥可选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叶面施肥可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等。

3.3中耕与除草

定苗后开始中耕。初次中耕时,剐破土壤表皮即可,以后每次可以逐渐加深,中耕时切忌伤及萝卜根系。除草可结合中耕进行,也可采用10.8%精喹禾灵乳油30ml兑水30kg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

3.4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关键在于加强栽培管理,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结合药防进行综合防治。萝卜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菜青虫、病毒病、霜霉病等。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粉20g兑水30kg均匀喷雾,防治菜青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ml或20%甲氰菊酯乳油4Oral兑水30kg均匀喷雾防治,防治病毒病在防治蚜虫的同时加2%宁南霉索水剂lOOml防治,防治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或65%代森锰锌600倍液防治。

4收获

萝卜肉质根充分膨大,叶色转淡变黄绿色,根部直径膨大到8-10cm左右、基部圆钝、长度在25-30cm时采收比较合适。收获时要防止萝卜糠心、受冻或抽薹。白萝卜的收获依照品种和上市期而定。收获过早产量低、口感不好;收获过晚肉质根容易受冻,引起空心,品质变劣。

5白萝卜稻田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5.1先期抽薹

如果苗期处于10℃以下的低温达到10-20d,就会使白萝卜出现春化作用。春化后如果再处于12h以上的日照条件下,白萝卜就会出现抽薹现象。因此播种时气温应维持在10℃以上。另外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肉质根迅速膨大,提早上市。

5.2裂根白萝卜

裂根一般有纵裂或横裂,还有根头部的放射状开裂。裂根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所致。特别是肉质根形成初期,土壤干旱,肉质根生长不良,组织老化,质地较硬。生长后期营养和供水条件好时,木质部细胞迅速膨大,使根内部压力增大,而皮层及韧皮部不能相应地生长而产生裂根。预防措施是肉质根形成期间均匀供水,避免忽干忽湿。

5.3糠心

生长速度快,肉质疏松的品种容易糠心;肉质根形成期间光照不足,同化物减少,茎叶生长受阻容易糠心;肉质根生长后期,施用氮肥过多,生长过快也容易引起糠心;播种期过早容易引起糠心;收获过迟、土温过高、缺水、呼吸作用强等也容易引起糠心。预防糖心的措施:首先要选择不易糠心的自萝卜品种;另外要适期播种,避免春化现象,并注意通过合理密植,适期收获等配套措施来解决糠心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在稻田的上进行白萝卜栽种是一项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措施。虽然白萝卜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但要想获得丰收,还是需要注意按照合理的栽种技术方法进行培育,以提高白萝卜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白萝卜高产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食用;推广

中图分类号:S631.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501111

胡萝卜,又称红萝卜、黄萝卜等,属于伞形花科胡萝卜属2年生草本植物。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葡萄糖等多种营养元素,拥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它因为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少以及种植成本低等深受广大蔬菜种植户的欢迎。福建省为我国胡萝卜种植大省,其中泉州地区拥有全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其生产的胡萝卜绝大部分都销往厦门的一些胡萝卜加工企业。

1福建泉州地区有利的气候条件

泉州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潮湿,常年降雨量都比较多,光照、水分等条件都非常的充足,因此非常有利于胡萝卜的种植与生长。

2福建泉州地区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作为我国胡萝卜的主要种植基地,我们从2010年开始对胡萝卜的栽培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总结如下。

2.1选种

泉州地区的胡萝卜种植在品种的选择上多选用“坂田七寸”、“新黑田五寸参”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以及宜进行加工出口的品种。

2.2整地

胡萝卜的栽培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并对其进行翻耕以及施足基肥。

2.2.1选地

在生长的过程中,胡萝卜肉质根的大小以及品质与所栽种土壤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因此胡萝卜栽培一般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以及有机质含量高的砂质土壤。

2.2.2翻耕与施肥

对即将播种胡萝卜的土地进行翻耕使得胡萝卜的产量以及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进行播种之前将对土壤进行了翻耕,一般深度保持在25~30cm,并将土壤进行耧细。施足基肥之后再将地翻耕1次,待地整平之后就可以起垄,一般采取高垄窄沟的形式,垄的宽度为60cm、高度为30cm,沟的宽度保持在20cm即可。施有机肥300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磷肥50kg/667m2、钾肥20kg/667m2。

2.3播种

胡萝卜栽培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对于播种的时间、方法以及数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从而造就了其胡萝卜的优质高产。适时播种是胡萝卜种植获得的关键,其最佳的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中旬。

胡萝卜种植多采用条播的方式,一般每1个垄播种3行,主要是在垄的上方挖1条3cm深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浅沟里;再使用掺杂了牛粪干等有机肥的细土对种子进行覆盖,一般厚度保持在2cm左右;之后再进行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另外,还需要使用稻草等对垄进行覆盖,待出苗之后再进行除去。胡萝卜种植对于播种的数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般播种300g/667m2。

2.4田间管理

在进行胡萝卜栽培的过程中,其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除草、浇水以及追肥4个部分。

2.4.1间苗

在胡萝卜幼苗出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3次间苗。第1次间苗大概在出苗之后的20d左右,也就是幼苗长出2~3片叶子的时候进行,主要是保留壮苗和大苗,去除一些小苗和弱苗,并清除杂草;第2次间苗大概在出苗后40d左右,也就是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进行,其主要是对去除一些过密的幼苗,使得苗距保持在8cm左右;而第3次间苗一般是在幼苗长出5~6片叶子时进行,此次间苗一般使得苗距保持在10cm左右。

2.4.2除草

在胡萝卜栽培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除草主要以预防为主。一般情况下,泉州地区的胡萝卜种植户在播种之后出苗之前以100mL/667m2的除草通乳油兑水50kg对地表进行喷洒,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劳力,同时还起到了非常大的除草效果。如果在播种后出苗前没有进行除草,则可以等杂草长齐之后使用10.8%的盖草能40mL/667m2兑50kg水进行喷洒,同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除草效果。

2.4.3浇水

在胡萝卜栽培的过程中,播种之后出苗之前主要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需要进行连续的浇水,但是浇水量不宜过多;在进入生长期之后,则需要对浇水适当的控制;在胡萝卜的肉质根进入膨大期的时候需要充足的水分以保证其生长,但是在浇水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适量,浇水量过少的话不利于肉质根的生长,过多的话则容易导致裂根、烂根。一般情况下,在胡萝卜收获前1个星期左右就需要停止浇水,以保证胡萝卜的质量。

2.4.4追肥

在胡萝卜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3次追肥,以保证胡萝卜的高产。第1次追肥是在幼苗长出5~6片叶子时进行,追加复合肥10kg/667m2、尿素10kg/667m2;第2次追肥是在肉质根开始进入膨大期时进行,追加复合肥20kg/667m2;第3次追肥是在肉质根进入膨大盛期时进行,追加复合肥20kg/667m2。

2.5防治病虫害

胡萝卜的病虫害比较少,主要通过适当轮作以及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等,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但是,在胡萝卜栽培过程中病虫害还是时有发生的,其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和黑斑病等,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以进行防治;其虫害主要有金龟子、蚜虫等,一般可以使用黑光灯、毒饵等以对其进行诱杀。

2.6采收

胡萝卜的采收一定要适时,收获过早的话容易造成肉质根未能充分膨大,从而使得胡萝卜的产量低、品质差;而收获过迟的话,同样容易造成胡萝卜品质的下降,从而降低收益。因此,一般等胡萝卜的肉质根充分膨大时即可以进行采收。

3胡萝卜的食用推广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葡萄糖以及钾、钙等微量元素,拥有着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

3.1胡萝卜的食用价值

胡萝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其主要食用的是它的肉质根,其胡萝卜素、维生素A、钾、磷、钙等营养元素非常的丰富,被誉为“小人参”。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达到2~12mg/100g,而且其热量含量非常低。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需要通过炒熟之后,人体方可吸收,其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的细胞壁中,因此需要通过嚼碎等方式使得细胞壁破碎之后方可吸收等。而胡萝卜当中的钙元素主要集中在其表皮当中,因此在食用的过程中最好连皮一起食用。

3.2胡萝卜的营养价值

胡萝卜的营养成分非常多,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有着非常好的作用。例如,胡萝卜当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是番茄的5倍以上,是白萝卜的30倍以上;并且熟食之后还会在人体分解成所需的维生素A,从而起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胡萝卜还富含丰富的葡萄糖、蛋白质等。

胡萝卜当中的很多营养元素对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促进肠胃蠕动,降低血脂、血压,软化血管以及预防冠心病、胆结石等疾病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一个人每天食用100g的胡萝卜,可以使身体产生很多种微量元素,从而起到了抑制疾病的作用,例如维生素B和钾等可以促进人体肠胃的蠕动,从而起到排除体内废物的作用。

3.3胡萝卜的药用价值

胡萝卜当中的胡萝卜素在食用之后,会在人体当中转化为维生素A,从而弥补人体当中维生素A的不足。而维生素A拥有促进人体正常生长、防止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治疗眼睛干燥以及眼盲症等眼部疾病的作用。这种通过胡萝卜素直接转化而来的维生素A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比专门使用维生素A的药物效果要大很多。维生素A还拥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癌症疾病的发生。另外,通过食用胡萝卜产生的维生素A还能够起到减轻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的毒性反应的作用。

胡萝卜当中蕴含丰富的玻珀酸钾,对于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以及防止血管硬化等拥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胡萝卜当中还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从而起到滋润皮肤、防止衰老的作用。胡萝卜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还可以起到排除肠道中的废物的作用,为此我国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了以胡萝卜原汁为基料的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4总结

泉州地区作为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其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大部分供应给厦门地区的胡萝卜加工企业,这主要得益于其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通过上述的栽培技术,使得胡萝卜产量达到了5000kg/667m2以上,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非常高的经济收益。

同时,泉州地区通过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出来的胡萝卜质地非常优良,其食用价值、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相比于普通种植的要高出很多。因此,其拥有着非常高的食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尹立荣,管长志,陈磊等.胡萝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0(1):86-87.

[2]韩吉梅.胡萝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19-119.

白萝卜高产栽培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萝卜;白玉春萝卜;反季节栽培;管理?

长期以来,贵阳市蔬菜市场的萝卜品种供应,主要是以本地的胭脂萝卜和白萝卜为主。每年春节过后,气温转暖,本地萝卜易抽薹、空心、上筋,市场上萝卜的供应就主要由云南等外地市场调入,价格较高,且不新鲜。从2004年开始,贵阳市乌当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选择了乌当区下坝乡喇平村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方,对引进的白玉春系列萝卜品种进行了越冬反季节栽培试验,播种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上市时间是次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一般单产在6万~7.5万kg/hm2,产值在4.5万~7.5万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0.43hm2发展到现在的20余hm2。笔者现将有关越冬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特性?

为了使越冬反季节萝卜栽培成功,选择了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在低温条件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不抽薹、不空心的世农白玉春、特级白玉春等萝卜品种。白玉春萝卜为早熟春萝卜品种,生育期为60d。叶数14片,叶簇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缘缺刻,花叶有茸毛。耐抽薹,不易糠心,歧根裂根少。根部全白,长圆筒形,根长22~40cm,根径6~10cm,单根重1kg左右。低温下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肉质脆嫩,外表洁白。?

2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地块播种萝卜。生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环境等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的规定。?

3整地施基肥?

结合土地深翻施足基肥。每茬地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kg/hm2、复合肥100kg/hm2,或施足优质腐熟有机肥?4.5万kg/hm2、尿素225kg/hm2、三元复合肥750kg/hm2。同时用50%多菌灵粉剂22.5kg/hm2+75%敌百虫0.75kg/hm2掺细土450kg/hm2拌匀撒入土地中,以消灭地下害虫。地块要耙细整平,做成垄或畦以备播种。采用1.2m开厢,厢面宽55~60cm,厢沟宽25~30cm,沟深15~20cm,用100cm宽的地膜覆盖。畦或垄应达到面平土细,以利于保墒。

4适时播种?

4.1播种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均可播种。?

4.2精播匀播播种量以1125g/hm2为宜。地膜覆盖后,采用点播,每厢播种2行,行距45~50cm,窝距20~25cm,每窝播1粒种子,播种后细泥盖种,厚度为0.5cm左右。为确保一播全苗,播种时一定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如土壤水分不足墒情差,播前应先浇水,创造适宜墒情后再播种;也可播后轻浇水造墒,采用干籽法播种。遇天干时,每天下午淋水1次,直到苗出齐为止。?

5田间管理?

5.1及时查苗、补苗播种后7~10d对田块作1次检查,对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补播,确保每窝1株秧苗。方法是用打孔器在缺苗处打一小洞,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苗移入洞内,用细土封严苗四周,然后喷洒定根水。?

5.2肥水管理秧苗长到2~3片真叶时,用腐熟的人畜粪尿37500kg/hm2+尿素10kg/hm2追肥1次,进行提苗,使秧苗快速增长;萝卜开始露肩时,用腐熟人畜粪尿37500kg/hm2+磷酸二氢钾5kg/hm2、硼肥5kg/hm2追肥1次;肉质根膨大盛期,每隔7~10d用腐熟的人畜粪尿37500kg/hm2+磷酸二氢钾10kg/hm2追肥1次。萝卜的耐旱能力较差,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如生长期间土壤过干,可以选在晴天午后灌半沟水,灌后2h排干,也可采取滴灌技术,但是不可漫灌,切勿积水过夜。特别在萝卜肉质根膨大期,若气候干旱应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产量和较好品质。?

6病虫害防治?

在萝卜越冬反季节栽培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生长时间在冬季,病虫发生比较少,主要害虫有蚜虫和菜青虫。蚜虫可用10%大功臣2000倍液,或用敌敌畏、乐果1000倍液交替喷雾于叶背进行防治;菜青虫用2.5%高效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霜霉病,分别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1.5kg/hm2对水750kg/hm2,或70%的乙膦铝一锰锌2.25kg/hm2对水750kg/hm2交替喷雾防治。参考文献?

[1]张永生.胡萝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6(7):9-10.?

[2]刘世勇.夏秋反季节萝卜栽培品种的选择[j].农技服务,2007,24(4):29.?

[3]曾思棋.高山甜椒-白菜-萝卜高效栽培模式[j].农技服务,2007,24(8):43,59.?

[4]文林宏,王天文,李桂莲,等.黔西北山区反季节萝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93-94.?

[5]李添群.扎佐万亩无公害萝卜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