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养猪养殖技术大全(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6-21 手机浏览

养猪养殖技术大全范文篇1

[关键词]猪生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61-01

1猪生态养殖技g的概述

生态养殖这一技术主要包括饲养动物的卫生环境、喂养饲料、病种的预防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而猪的生态养殖则主要指的是,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求喂养的饲料是绿色无农药、无重金属以及添加剂的,猪是在自然条件下健康生长的一种生态化的养殖方式。此外,在养殖猪的过程中,猪产生的粪便还可以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来供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所用。其生产的粪便还可以作为农产品的肥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

2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分析

2.1猪生态养殖技术实施所需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环境对猪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采用猪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养殖环境进展严格的要求,养殖户应该认真的分析猪舍的条件,特别要对猪舍地面的铺设材料进行严格的要求,采用一些渗水性和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同时还要确保猪舍的通风性和是否干燥等,并对猪舍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的滋生。此外,还应该注意猪舍周围的卫生环境,控制好猪的养殖密度,并对猪舍中的一些粪便和垃圾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猪的质量。

2.2猪生态养殖中对疾病的处理

在猪生态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对此,饲养员要在饲养的过程中,对猪疫病进行监测,在发现疾病后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的对疾病进行处理。一旦发生疫情,饲养员还应该与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防疫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空间上隔离疫猪,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与此同时,饲养员还应该对猪圈进行全面的消毒,防止疫情的扩散。此外,对于其他种类的猪,也应该加强监测和观察,一旦发现有疫情的现象,就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让养殖户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处理方法和养殖技巧,优化自己的养殖技巧,减少在猪生态养殖中不必要的损失。

2.3沼气的利用技术

在进行猪生态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物,这些废物如果投放到大自然中去势必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而将这些废物投放到沼气池中,则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而在沼气池位置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通风性好和位置高的地方。当养殖中所产生的废物投入到沼气池中以后,经过发酵就形成了沼气,农民就可以利用所产生的沼气来煮饭、取暖等。此外,在沼气形成中产生的沼液还可以排放到农田里去,为农田提供肥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改善农村环境。

2.4原生态放养技术

猪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最为自然和原生态的养殖技术,养殖者根据猪喜欢杂草、爱拱地以及群居等特性,开发一些荒田、荒山等作为养殖猪的场所,并在这里为猪搭建棚舍,让猪在圈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的活动,并喂养其鲜草、农副产品的残渣等。而猪在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直接排放在山间、地间,从而提高了这些地方土地的肥力,实现了资源的利用。

原生态放养技术的优点在于返璞归真,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猪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和适合生活的环境,提高猪的抵抗力,增强猪的体质。此外,荒地和荒田内饲养猪,其饲养的密度较低,这就大大的降低了猪之间疫病的传播概率,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猪肉的品质与安全性。但是这一养殖技术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植被容易被猪破坏、养殖生产的效率较低等,如果发生较大的疫情,很难对其进行控制。

2.5发酵床养殖技术

这一技术属于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环保养殖技术,这一技术将猪的养殖、粪便处理以及环境控制以及有机肥的生产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猪圈的垫料可以用秸秆和锯末粉与菌种混合搅拌均匀后发酵而成的发酵物,而猪排放出来的粪便又可以通过垫料微生物的作用而被快速的溶解,将其分解为优质的生物活性有机肥,这些有机肥主要可以用于农业的种植中。这一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养殖中粪便的处理问题,并为猪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此外,所分解的优质生物还能够为猪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矿物质、有益菌等,提高猪的免疫力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猪疫病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猪的质量。

2.6林下养殖技术

这一养殖技术主要是将猪舍与林地相结合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能够减少养殖污染,缓解农村用地的紧张,从而有效的提高猪肉的质量。在林下进行养殖时,需要选择天然的林地,而所选林地还应该通风性强、向阳、确保林地中的植物不对猪的生长造成危害等,对于林地周围的环境来说,要选择林地周围5km没有污染源的地方。选择好林地以后,还应该用铁丝网或者栅栏将其围起来。

在林下养殖技术中,由于较大的猪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所以很难适应林地养殖这种模式;而较小的猪则免疫系统较差,不适合在林地放养,对此,饲养员应该严格控制猪的大小。此外,在林地中,饲养人员在放置水槽和饲料时,应该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定期对饲料和饮用水进行更换,在不同的季节和时期,还应该为猪提供不同的饲料。

由于在林下养殖技术这种养殖模式中,所放养的猪与外界接触的时间较长,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的威胁和感染,对此,饲养员应该及时的对猪进行疫苗的接种,并在猪的生长环境中添加驱虫剂等,从而有效的提高猪的抵抗力。

2.7种养结合养殖技术

这一养殖技术是按照“养猪――粪便――肥田――促进农作物生长――菜叶”的循环模式进行的,这种养殖模式能够很好的实现“以养促种”或“以种促养”的目的。这一养殖模式不仅成功的解决了养猪所造成的粪便污染,同时也为农田的生长提供了肥料,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实现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养猪养殖技术大全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4-0245-01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食物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呼唤回归自然,绿色无公害食品越来越受人们所喜爱。现如今全国都在倡导绿色生态理念,云南临沧市畜牧兽医局更是极力鼓进行生态猪养殖。生态猪更是得到了广泛推广,利用生态养殖技术的先进性,使猪肉的品质、口感、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消费者吃得放心,同时也使环境得到了改善,使养殖业生态效益得到了提升。

1生态猪和生态养殖概念

生态养殖涉及到养殖动物的环境卫生、喂养动物的饲料、动物疾病的预防、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生态猪是指按照生态养殖方式,要求饲料绿色无农药、无重金属、无其他添加剂,不给猪做任何疫苗处理,仅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对于猪产生的粪便可以利用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供农民使用,也可以作为肥料来培育庄家,真正做到无污染。

2养殖生态猪的技术

2.1遗传技术的改良

现如今,国外生态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但是我国大多数群众却不习惯此口感。我国群众虽习惯我国有些地区的生态猪肉口感,但是存在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优质的选育与杂交技术,培育出优质的品种,进而为我国生态猪养殖提供基本的遗传基础。

2.2生态饲养技术

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对生态猪养殖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猪肉品质,最好不要圈养,而要适当在上坡或者草地进行放养。与此同时还要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猪实施不同的饲养方式,例如利用了先进的饲养技术,对母猪和仔猪进行单独饲养。

2.3远程监测技术

为了更好地监控猪舍的环境,可以在生态猪舍内安装自动监测器,每隔十分钟会把猪舍环境监控结果发送到数据库。猪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对猪舍内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保证生态猪在最适宜的环境中成长。除此之外,如发生疫情,可以结合生态猪的品种、免疫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查找问题的源头,从而更有效的治疗,节省时间的同时,也会减少损失。

2.4沼气的充分利用

首先要确定生态养殖场和沼气池的位置,由于养殖生态猪所产生的废物需要排到沼气池中,所以沼气池要选择相对较低的位置。而生态养殖场的位置正与其相反,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以便更好地通风。沼气池中的猪舍污染物经过发酵,可以产生沼气,农民可以利用新能源进行煮饭等。同时,农民也可以利用沼液进行灌溉庄家,农民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也使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3养殖生态猪的发展前景

3.1基地、公司与农户相结合的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当前的养殖业中,由公司向农户提供对应的原料和产品,所有的供料、防疫、采购等都是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得在养殖过程中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地查找问题的根源。但就目前来看这种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规模化生产,虽能保证猪肉的品质,但是与真实的生态养殖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没有完善的养殖体系,养殖户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3.2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模式大多是以养猪为中心,充分的利用了养殖空间,将饲料作为引线,将不同的生物进行连接形成生物链,常用的循环链有“鸡―猪―蝇蛆―鸡、猪”模式,“鸡―猪―沼气―蚯蚓―鸡”模式,以鸡粪喂养猪,猪粪产生沼气,沼气渣育蚯蚓,再用蚯蚓喂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模式被应用于养殖业中。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挖潜消耗、减低污染的目的。在提高猪肉品质的同时,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3.3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种植业、养殖业各自独立,呈单程线性结构,不利于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还使得猪肉的品质大打折扣。而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使得生态猪活动场地更宽广,吃上更自然的食物,更加趋近于养殖的自然性与原始性,真正做到无污染,无色素,真正的生态养殖。对于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来培育庄家,减少化肥的使用,不单单做到绿色生态猪,还做到了绿色食品。减少了环境污染。

4养殖生态猪的意义

4.1提高猪肉品质

以往传统方法养殖出来的猪肉中往往添加了许多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例如过量的铜、锌、抗生素等。有的养殖场仅仅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肉的品质和色泽,而通过生态养殖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生态猪与普通猪具有免疫力强、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在保证快速生长的同时,还做到了安全无色素。对人体没有任何有害物质,广受人们好评。使大家吃到放心的猪肉。

4.2改善环境质量

传统养殖技术产生大量的粪便及污水,如不能及时处理掉这些污染物,将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对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天然气供农民使用,沼液可以作为肥料来灌溉庄家,有效的实现了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高科技,高环保的生态养殖技术颇受人们所喜爱。

4.3符合经济发展

在当今的市场需求条件下,养殖生态猪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生态猪肉的品质在不断地提升,不断的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在市场上占有较高的竞争地位,使我国猪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近了一步。

养猪养殖技术大全范文篇3

1.1工艺设计

按照以往猪舍养殖的经验,首先生猪发酵床地势要高,防止山区洪涝大面积淹没发酵床,导致生猪过多死亡和发酵床污染。其次要确保排水系统的良好,空气的流通和生猪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关系,而且也能减轻气味的沉积,因此良好的空气流通是发酵床重要的建设选择条件。除了地势和通风的问题,发酵床猪舍的方向和安全也是重中之重的关注点,日照的良好程度也和生猪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也要注意防冻的问题。防火问题在发酵床的管理中处理要认真谨慎。综上,猪舍的方向应在以南和偏南方向为最佳。

1.2结构建设

在传统建设上,材料要有更高的质量要求。顶棚用石棉瓦或聚乙烯等材料进行覆盖,质量安全并且保温,防风、防雨雪还能阻挡大量紫外线。同时在屋顶延伸出一米多的屋檐,安装排气扇,让空气更加流通。塑料层以上高度不能低于1.5m。

1.3基本设置

虽然和传统猪舍相同,但要设置两个功能区,一个是发酵床,还有一个是硬化区。发酵床面积占整个猪舍一半以上,发酵槽的深度要根据材料性质和养主的个人条件来决定。发酵槽的底部可以简单,可以为土质地面,但密度要大,防止生猪的排泄物渗透到土壤下的地下水源。如果地理位置不够高,需要在发酵槽铺设垫料,这样才能在健康养殖下,防止污染环境。

1.4硬化区设置

发酵床既然占据了大多面积,硬化区的面积就较少了。建筑材料为水泥硬化地面,让生猪的日常生活有合理的场地。在高温季节中,硬化区的作用为生猪提供凉爽的休息区域。养殖待产的母猪和产后的母猪可以设置专门的生活区域避免母猪在群居过程中发生碰撞和踩踏的混乱问题。而成年公猪需要单独喂养,不适合群居。

1.5发酵床的设计

由于发酵床的微生物比较活跃,生猪的每天的排泄物很多,需要快速的降解,降解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大量释放,在冬季,发酵床的温度降保持在2.0℃以上,但发酵床的安装不当,所产生的高温将会影响生猪的生长,因此发酵床的设计需要注意尺寸长度的合理设计。并且冬季还要方便生猪的活动。

2发酵床发展建设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成本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成本、技术管理难题、人工成本和养殖成本。

2.1土地成本

生猪发酵床的承载重量是有限的,生猪不能太密集,所以,生猪养殖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进行,由于国家土地利用的状态比较紧张,地价的不断上涨,审批程序复杂,租金相对较高等实际问题加重了养殖的成本和养殖人的负担。为了能合理推广,想要进行生猪发酵养殖技术的养殖人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行立体化养殖降低土地利用率的制约。

2.2技术管理

2.2.1养殖选择

制作和材料方面还有很多过于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善。提高养殖的效果和使用率,从发酵床养殖的制作上来看,就需要很大的学习应用和发挥空间。因此积极学习养殖技术是推广发酵床使用的最佳途径。

2.2.2疾病的防控

通过以往调查和分析来看,发酵床养殖技术所出现的疫病防控还需要很大的力度去执行,虽然生猪发酵养殖技术对于疫病防治有很大的提高,但不代表能完全防控,还需要人为进行监督,需要人员进行不断地维护。生猪在出栏后,不能进行清洗和化学消毒。生猪在进行养殖后,在墙壁和护栏会产生各种污垢,污垢主要由生猪的排泄物等物质组成的。这会导致污垢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病菌,因此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以免生猪不断地被感染,造成猪肉的污染。

2.2.3设备问题

想要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就要完善养殖的场地,想让生猪发酵床养殖得到更好的发挥,就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建造生猪发酵床养殖场的时候就要记得改进翻动设备,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好的设计才能让发酵床发挥最大的功效,有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先进的翻动设备不但能发挥发酵的功效,还能节省人力物资,降低养殖的成本。

2.2.4新技术的合理使用

在实际推广中,调查人员发现很多养殖用户虽然使用了生猪发酵床的养殖技术,但还是按照传统养殖技术和管理进行养殖,这对于养殖技术来说是一项不合理的使用。虽然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在原有的传统养殖技术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却是融合了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改变的。很多养殖方法和管理模式都出现了变化,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养殖技术和管理进行养殖,势必会对生猪的养殖造成影响。发酵床只有在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合下才能得到提升,而不是一种使用技术的嫁接。既然使用了发酵床养殖技术,就要相信新技术,改变传统管理观念,才能使新型的养殖技术得到更大的发挥,生猪养殖才能顺利的进行。

2.3人工成本

目前人工资源的使用虽然存在缺乏的状况,但随着养殖业和手工业的不断提升,使得人工成本也在不断的上涨。并且年轻人不愿从事养殖技术的行业,从事养殖业的大多都是中年年龄阶段的人,并且文化程度不高,对新型养殖技术了解相对困难,思想较为传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人工成本不断加大,制约了新型养殖技术的整体发展。

2.4养殖成本

发酵床的主要垫料是农作物废料,例如稻壳、花生壳和秸秆,以及木业废料,例如锯末等。但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问题,价格会不断地上涨,某地区的发酵床垫料价格比前几天涨了一倍的程度,生物环保素也较往年有很大程度的涨幅,并且仍有上涨的趋势,这对养殖成本来说无疑是加重了负担。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