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6-30 手机浏览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湖南邵阳拐卖儿童

一、拐卖儿童的含义和相关法律规定

拐卖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或者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拐卖儿童犯罪团伙中,对导致儿童被拐卖的直接人员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死刑。对于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

二、国内外拐卖儿童的现状

(一)国外现状

从国际上看,虽然各国在对待拐卖儿童问题上一直秉持着坚决打击的态度,各国的拐卖儿童情况都不想同,在发达国家至今已有完善的法案约束,但在大多数国家依然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美国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79.75万名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失踪或被绑架,平均每天接获2185宗个案;英国内政部国家反犯罪局数据显示,2012年有549名儿童被认定为人口拐卖受害者,其中70人不到10岁;根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的统计,在印度每8分钟就有一个儿童失踪。据估计,印度每年有20万儿童被贩卖。

(二)国内现状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对拐卖儿童的惩治和打击。到60年代,拐卖儿童现象在中国大陆基本绝迹。90年代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人民的法制意识不够,拐卖儿童犯罪在数量上有增无减。2001-2003年间,我国警察解救的儿童和亲年妇女就有42000名,随着不少人贩子前往偏远贫困地区或者人口流动大的中小城市购买、拐骗、劫掠儿童,导致每年都有这类事件的发生。

在中国的拐卖儿童现象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亲生父母卖子,亲生父母拐卖孩子的原因在于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和生下来不想抚养不想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二是人贩子偷、抢、骗,近几年来暴力抢夺已成为人贩子常用手段,拐卖的对象也出现特定化,婴幼儿占大多数。

三、湖南省邵阳市拐卖儿童的现状

在湖南省境内,邵阳地区的拐卖儿童案例发生情况尤为严重。邵阳市现辖8县1市3区,人口750多万为湖南之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来在邵阳境内立案并且侦破归案的有关拐卖儿童犯罪不足百余起,并且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公权拐卖儿童,“邵氏弃儿”一案震惊全国上下。除了被公安机关破获并且成功解救了的案例外,还有许多至今未被破获的“悬案”,和许多没有记录在案的失踪儿童。

四、湖南邵阳市拐卖儿童的原因分析

(一)邵阳市存在买方市场

养儿防老,重男轻女,这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至今也不能完全将这种思想从根深蒂固的中国人身上摘掉。第一,由于当前的中国国情,在邵阳境内并不能完全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人对社会没有安全感;第二,因为不育,或者子女早亡,没有子女的家庭或者个人在其精神上会感到一种失落和痛苦;第三,有的人思想上深受陈腐的封建意识影响,他们需要有人为自己传宗接代续香火。因此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中的一部份就通过收买儿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以上原因,导致邵阳存在儿童的买方市场。

(二)家庭防范意识缺失

根据邵阳市人口计生委的人口市情,全市的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20.3%,全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5.8%,流出人口居全省第一。在邵阳市内人口组成部分中,留守儿童和老人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在邵阳这种地区特点下,家庭的安全教育通常是不被重视或者是忽视的。限于经济水平的发展的状况和社会环境,邵阳地区多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这些老人不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或者安全意识薄弱,对孩子的安全工作不能很好的做到位。

(三)高额利润促使犯罪

据有关报道证实,每拐卖一个孩子少则可获取一万多元,多的可获取3至5万元,甚至更多。在邵阳地区比较偏远的地方,甚至存在家庭以生孩子卖孩子赚取经济来源。邵阳市辖区内有多个国贫县,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限制,这里的人们经济来源稀薄,以妇女的子宫为本钱,在孩子出生以后转手一卖,即可获得几万元的收入,这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四)法治观念淡薄

邵阳地区的居民对拐卖儿童罪的理解仅限于表面,对于收养拐卖儿童、买卖自己的孩子或者是S护隐瞒收养家庭这些行为并不认为是在犯法。在社会调研中,发现邵阳地区存在着将自己孩子送与他人抚养以获得相关收入的现象。

五、湖南邵阳市拐卖儿童的预防对策

(一)政府加强管理,健全社会机制

1.加强户籍管理,完善DNA库的建设

邵阳在新生儿童只需出具出生证明便可落户,在没有出生证明的情况下才要求出具DNA血亲化验证明。在救援被拐卖的儿童时,最有效且最快速的方式是进行DNA比对,新生儿童的DNA没有入库便为以后留下太多的隐患,因此,在子女户籍落户上,相关部门应要求出具正规医院有效的DNA血亲化验证明,并将孩子的DNA录进全国DNA库中,完善DNA库的建设。

2.加强基层建设,完善监控网络

政府要加强与社会基层、各社会机构之间的合作,积极鼓励社会救助机制的建立,在相关网站上设立拐卖儿童专题,分享被拐卖儿童的相关信息以及打拐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政府要加强对救助站和福利机构等社会救助场地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将社会救助水平和救助能力在有限资源下最大化;政府要加强对监控网络系统的建设,及时掌握社会动态,鼓励市民向警方提供有效线索,加强警民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防范网络。

3.完善打拐系统,建立防控平台

邵阳公安系统应尽快建立一支专业的打拐队伍,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将这支队伍和新兴网络科技联合起来,充分利用手机的GPS定位系统、互联网等快速大范围的传播信息,通过全网监控技术及时查证,及时展开搜救。公安机关要联合宣传、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传播速度快的网络新兴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社会各界进行防拐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和防拐意识、能力。

(二)普及家庭预防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1.普及家长安全意识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孩子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对此,孩子自己不能拥有反抗的力量,就需要家长在各方面健全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对于邵阳地区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政府部门应积极普及安全防范手段,定期开展有关安全教育的讲座,邀请有孩子的家庭参与,并定期展开家庭安全教育的知识竞赛,全面普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2.普及孩子安全意识

从小教育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礼物和搂抱;了解犯罪分子惯用手段,学会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从小训练孩子背家庭人员电话号码,所住小区,父母名字;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场合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父母应经常教育儿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都不可接受陌生人送给的钱财或物件,也不可随便跟陌生人到别的地方去。

(三)推进社会思想教育,促进思想改革

1.消除腐朽思想,杜绝买方市场

积极宣扬科学可持续发展观,逐步消除“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腐朽思想,提高一部分人的认识,大力普及拐卖儿童犯罪的相关法律和社会道德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步伐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力度,消除“养儿防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落后观念,从而消除拐卖儿童犯罪的买方市场这一犯罪根源,给儿童一个美好、安全的成长环境。

(四)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约束力

邵阳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对于遏制拐卖儿童犯罪的更有效的法律条文,完善打击买方市场的法律,根据当前犯罪形式的变化,防止行为人钻法律漏洞,其次在必要的收养门槛下,规范化合法收养的途径与程序,设置相关的监管部门,防止福利院等中间人的牟利,使合法收养儿童更便捷。

总之,预防和减少拐卖儿童现象的发生,需要全民总动员,社会公众齐参与。建立全国性的公共服务系统和平台,设立儿童失踪预警机制与警报系统,政府机构完善有关法律,加强法律教育,从根源预防和及时救援两方面相结合来遏制拐卖儿童犯罪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姗.关于我国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方面问题的研

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01)

[2]张同道,王群,索亚斌,符榕.亲爱的[J].当代电影,

2014(12)

[3]⒀.我想给悲剧留一点点温暖[N].人民日报,2014-

09-30

[4]林杰镇.刑事视野下的拐卖儿童犯罪分析[J].法制博

览,2015(3)

[5]赵爱宁.浅析拐卖儿童罪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经济,

2013(4).

[6]甘莉.我国刑法中拐卖人口犯罪的立法建议[J].湖南科

技学院学报,2014(1)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幼儿园幼儿园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

1幼儿园交接安全管理中的几则典型案例

案例1:重庆冒名“叔叔”接走四岁女童,家长置疑幼儿园接送制度

4岁的小女孩晶晶(化名),被陌生人从重庆市某幼儿园带走,身心遭到严重摧残。晶晶的父亲唐某立马找到值班老师询问,老师也一脸茫然。后经老师仔细回忆和在幼儿园四处查询,才回忆起晶晶尚未放学时,就被一名自称“叔叔”的男子接走。随后,其父母以幼儿园管理疏忽为由,将幼儿园告上了法院,索赔精神损失费8万余元及医疗费。

案例2:西安三轮车工偷走幼儿园接送卡绑架男童勒索家长

杨女士到幼儿园接儿子回家,不料被告知,当天上午一男子持接送卡已将她儿子涛涛(化名)接走了。不久,杨女士收到一张纸条,称其儿子在他手上,并打电话要杨女士带着2万元到指定地点交易。通过警方调查,发现这名男子在几天前和熟人一起去过杨女士的家,认为杨女士家很有钱,便借机从杨女士家中偷走了幼儿园的接送卡,企图绑架涛涛以此勒索一笔钱财。

案例3:昆明16岁男女从幼儿园哄骗绑架4岁亲侄勒索钱财

小琼(化名)来昆明打工时,认识了在昆明做皮鞋生意的任某的22岁堂弟,两人不久确定了恋爱关系,由于贪募钱财,两人便起了歹念,密谋商定绑架任某的儿子小松。二人预谋从幼儿园哄骗、绑架或由其男友直接从堂兄家把小松带出来玩耍等各种手段,以此骗出小松向任某勒索钱财。

2幼儿园在幼儿交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对安全管理的监管仍然存在问题,而犯罪份子犯罪方式和手段的提升,又进一步扩大了安全管理的漏洞。

其中,案例一属于典型的“冒领”事件,这类事件是在以往幼儿交接安全问题中最常见的类型,幼儿园由于工作量繁多,一时间很难做到具体点对点的交接,不法分子也就利用这个空隙,假冒幼儿亲属趁机将幼儿诱骗出园。幼儿园对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采取信息接送卡等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这一点,由案例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信息接送卡这种制度,相对于只凭所谓的“亲属”身份接送要严格和科学很多,但由于信息容易泄露和伪造,使其对接送人员和出入幼儿园人员的识别也不能达到准确无误,信息接送卡制度仍然存在安全风险。

而案例一和案例二,反映出的幼儿园接送制度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将接送者的身份识别采取了一种外在的形式辨认方式,也就是只要你能够通过“外在”的形式证明你是该幼儿的亲属,你就能从幼儿园接走孩子。

案例三则是令幼儿园最难防范的一种亲属间变相“冒领”事故,犯罪分子由于和幼儿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亲属关系,这也使得犯罪分子能够更加容易的接近幼儿,而且其提供的信息也会让幼儿园觉得更加真实可靠,不少工作人员也难以再做进一步的确认。

由以上案例不难看出,目前幼儿园在接送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幼儿园在交接管理中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幼儿园的交接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交接程序上的不合理;其次是幼儿防骗意识差,很容易相信陌生人,并与之表现出亲密关系。

3对策

3.1完善幼儿园交接制度和创新身份识别技术

不少幼儿园在幼儿交接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登记制度,因此,在发生冒领、拐骗幼儿等事故后,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并无相关记录可以查询,也就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开展相关调查,而且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还会因为谁为孩子的伤害承担责任而争闹。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有赖于相应的技术层面的支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一套合理的接送人身份识别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如指纹识别技术等;另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幼儿园应加强和幼儿家庭之间的联系,适时反映幼儿的接送状况,并取得相应反馈。

3.2开展相应的幼儿防骗教育

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其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就使得陌生人很容易与幼儿走近,并且通过一些诱骗方式很容易取获得幼儿的信任,这也成为了幼儿接送过程的一大安全隐患。因此,幼儿园及幼儿家庭都应开展相应的幼儿防骗教育,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程度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如,通过防骗游戏和典型故事等手段,让幼儿学会以合理地方式与陌生人相处,具备基础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不少幼儿园在幼儿交接制度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加之不法分子的诱拐手段又越来越多样化,幼儿接送制度的安全性理应成为幼儿园管理者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在将技术与制度不断深入融合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加强幼儿防骗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避免幼儿在交接过程中出现冒领、拐骗和绑架等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防拐骗安全教育总结范文篇3

在人生中,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包围着,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当坏人千方百计诱惑你时,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骗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我们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大家都在电视里看过,只要毒瘾一来,如果没有在吸,那种痛苦将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坚强的人都忍受不了。

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种方法来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有的用头撞墙,还有的把牙刷往鼻孔里塞……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办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亲戚骗钱。骗不到了就去偷、抢、去杀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贩子的煽风点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一下而已,再说你意志力不是很强吗?没事的。这样就会有人也这么想结果就去试一试。就是因为这么一试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杜绝。目前,学校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方面,我提议,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教育活动。

三.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是会化了装出现的。据说,有些换上了名为“减肥药的外衣来迷惑爱美的少男少女,他们为了迷人的身材,大量吞食,却不知自己的生命正慢慢开始亮起红灯。

,是让人走向无底深渊的陷阱;,是让人走向犯罪的道路。有人竟然为了买那些昂贵的,去打劫、拐骗、无恶不作。值得吗?生命,因为短暂,所以显得是那么的珍贵;又因为美好,所以我们珍爱它.而是吞食生命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远离.我们要"珍爱生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