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有何要求(收集3篇)
无偿献血有何要求范文篇1
关键词:无偿献血心理护理
1献血者心理护理
由于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不同,护士实施无偿献血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改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调动无偿献血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献血护理目标的最佳效果。创造安静、舒适的无偿献血环境,使无偿献血者获得生理、心理需要的外部条件;心理护理是完成献血的关键,针对个体差异,因人施护;献血反应的心理护理应着重稳定无偿献血者情绪,使无偿献血者增加信心;献血后应激发无偿献血者的愉快情绪,为无偿献血者下次献血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无偿献血者因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护士在实施献血护理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并通过良好的语言,熟练的技能,认真负责的态度,改善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调动无偿献血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对无偿献血者最佳的护理效果。
2措施
2.1良好的献血环境环境是无偿献血者获得生理、心理需要的外部条件。当献血者看到血液的颜色和献血量的时候,特别是首次献血者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
保证献血场地清洁干净符合卫生学准则,冬季做好保温,夏季做好防暑降温,营造一种友好、亲切的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氛围,不仅减少无偿献血者因焦虑而产生的恐惧或不安,还能有效的保证我们的采血工作顺利完成,因此在操作中切忌高声谈话,动作应轻柔。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的保护性制度,避免不良的刺激,以增强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信心。
2.2在采血过程中采血护士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都影响着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因此应:(1)做好献血前的宣传工作,使无偿献血者主动配合,向献血者介绍有关知识解除疑虑,让献血者知道自己的付出不仅仅是奉献爱心,而且有可能直接就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2)当无偿献血者坐在献血椅上时,正确判断献血者心理反应,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因人施护,就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3)合理处理献血中发生的细小问题,消除顾虑、紧张的心理,使献血者有安全感。(4)要让献血者知道无偿献血过程中不会被传染任何疾病。
2.3献血反应的心理护理如果发生献血反应,除了护理技术上的积极处理外,应着重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稳定献血者情绪,一旦发生反应,护士不能惊慌失措,要耐心解释献血反应是暂时的,可及时得到控制,使献血者增加信心,积极配合护士的无偿献血护理。
2.4献血后的心理护理护士应充分利用在献血过程当中的一段时间激发无偿献血者的愉快情绪,使其下次主动参加无偿献血,以真情相邀,以奉献相约,鼓励献血者以乐观的心理进行献血并为下一次献血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不断提高护士心理素质,赢得无偿献血者的支持,使每位患者都能输上安全健康的血液,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无偿献血有何要求范文篇2
一、思想明确抢抓机遇加快血站发展步伐
根据《标准化血站》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跑,争,拼,抢”的创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开发中西部血站建设的大好机遇,对血站内部设施认真进行论证,并多次向市计委汇报论证情况,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于**年争取国债资金**万元,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在国债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他带领班子成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万元,在资金严重短缺、工期短、任务急等困难下,于**年X月开始对采供血综合楼进行扩建。该工程建筑面积**mX,总造价**万元。在**年X月,造型新颖,整洁气派的采供血综合楼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会同市计委有关同志一起到省计委争取国债资金支持的采血车、急救送血车、检验试剂冰箱、储血冰箱、微机、大容量离心机等设备,共价值近**万元。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了**年度国债项目下达的各项任务。
二、大胆开拓求实创新确保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年**月,根据上级组织安排,**同志调任市中心血站站长。与此同时,省卫生厅要求各地市血站无偿献血工作实施“四个过渡一延伸”。对他而言,在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无疑问是个很大的挑战,面对工作重,任务急,工作不熟悉等状况,他认真观察分析全市采供血动态,从以往的无偿献血工作中取其精华,摒其糟粕,逐步认识掌握了当时的采供血工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影响无偿献血工作发展的细节问题,如全站各科室人员均参与采血与供血工作、街头无偿献血工作未全面展开等等。为解决这些微小的细节问题,他与班子成员反复商讨,共同切磋,经过深思熟虑后,把站内发血室与外采科定人定岗定职责,同时决定取消各单位指令性献血任务指标,根据血液库存量的多少,安排流动采血车分别到市内和农村设点采血,血液库存偏型或告急时启用卫生系统“应急队伍”补充血源,以保持库存血液的动态平衡。通过一年来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终于一改过去依靠政府行为,依靠命令及向各单位下达指令性献血任务的被动局面,形成了积极踊跃、自愿无偿献血的新格局,既保证了血源供应,杜绝了“血荒“,又保证了血液质量,避免了血液浪费,为我市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来自秘书网/
三、以发展为主题,满足医疗临床用血需求
以往,由于受条件、设备、人员、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血站不能开展血小板贮藏业务。医疗单位抢救危重病人急需使用血小板时,只得临时采集血液,然后进行血小板分离、检验等,这一系列过程下来,往往需要X-X天,而此时早以错过了最佳的抢救和治疗时机,使医院面对临危的病人处于一种束手无策、爱莫能助的尴尬局面和被动状态。为此,他与班子成员经过认真讨论,先后选拔出数名精兵强将到河南省血液中心进行培训,掌握血小板的制备和冰冻血小板的贮存知识,攻克技术难关,并想方设法进行筹资,投资近**万元购置了-**℃超低温血小板贮存冰箱、血小板振荡仪、水浴箱等系列设备,专门用于开展冰冻血小板的制备和贮藏业务。该项业务开展之后,制备的血小板可贮存一年之久,使用时经水浴解冻,效价很高,止血功能较强,并能保证当日使用,更好地满足医疗临床急救用血需求。为今后医疗工作中抢救大失血、出血不止等危重病症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保障。来自秘书网/
四、以宣传为根本,推进无偿献血“四个过渡一延伸”工作
无偿献血有何要求范文篇3
[关键词]献血反应;宣传;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临床医疗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并加入了无偿献血这一崇高的社会助人活动,他们不仅抢救了无数在死亡边缘排徊的生命,更发扬了社会人道救助精神。为了更好地促进献血事业的发展,让更多人积极、安心地参与献血,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而减少献血员献血反应的发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表现为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中度表现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健康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全身血容量的5%---10%。通常只有在血容量丢失25%以上时,才可能出现低血容量的一系列反应症状,所以说按规定时间一次献血200一400毫升是安全的。个别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是因为对献血缺乏生理知识,精神紧张;或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的则是睡眠不足;有的未进早餐;有的献血前疲劳过度;还有的是因为受到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或其服务态度影响等等。如何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改善:
1宣传
无偿献血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献血知识的宣传很重要,普及献血知识可以让更多献血者在献血前就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消除献血者紧张的心理。献血办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普及老百姓的献血知识,也可以让在校学生了解献血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献血是每个人应尽而不影响健康的社会义务。当然,我们也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日本1985年评出的最佳献血口号是“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关怀。”,这是一位家庭主妇提出的,目前已被全世界各国血站所采用。日本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举行成年礼后纷纷来到献血车前参加无偿献血,这已成为日本推动献血的一个传统形式,日本政府还规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
在宣传创新方面,宣传部门应加强督查,督促本辖区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定期定时免费播放,把宣传工作深入民间,对于初次献血人员,应进行回访,鼓励和支持他们成为无偿献血宣传员。
2采血部门的软硬件设施
主要包括献血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改良、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等。
2.1改善献血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部门应尽最大能力提供资金,建设献血屋或购买大型专用采血车。一个温馨或者舒适的献血环境往往能舒缓献血者的紧张情绪,放松的心态更能让献血者快速顺利地完成献血。萧山区献血办为给更多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环境,按照省、市、区政府要求,特在城区设立了“可移动式献血屋”。据献血者反映,该献血屋的设立,可更加方便市民参加献血,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献血热情,现在献血,环境宽敞明亮,服务热情周到,更舒心、更放心了。而与之相对的,杂乱或者空气流通不畅的空间易使献血者感到闭闷,从而导致脑部缺氧发生献血反应。
2.2提高工作人员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