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使用安全常识(收集3篇)
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篇1
一、成立农机安全宣教活动领导小组
为保证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依据部门职能,特成立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宣传教育内容
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级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的宣传。
2、组织开展农机(主要包括拖拉机、旋耕机、脱粒机、农用电机等)安全操作规程与技能知识,农机安全驾驶常识,农机保养维护常识教育。
3、组织开展农机事故防范知识、拖拉机各类违法行为导致发生事故的理论知识、遇险时避免事故发生与降低事故损害常识、农机事故自救与互助救援常识的教育。
4、组织开展典型农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三、宣教方式
根据农机安全生产特点,突出农时与重要节假日,深入场镇、田间场院等重点场所,采取适合农村特点,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进行广泛宣传。
(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单、广播和展板、板报等各种媒体、宣传车、宣传栏、挂图、标语、手机信息和农机安全知识资料等方式,深入场镇、村、学校,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农村学生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做到“墙上有标语,路边有警示,手中有资料,广播有声音”。
(二)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以创建“平安农机”为主题。以示范村、户为宣传阵地,深入村、社,农村学校,积极开展“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即:在组织一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与每位机手签一份安全生产承诺书;为广大机手和群众放映一部安全教育警示片;在每个村张贴、刷写安全宣传标语或送一套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农机知识手册。三是以“校园安全”为主题。深入学校,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把《农机安全知识》学到家带回家,用学习成果劝导和影响家长共同参与安全宣传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带动整个村”的目的,促进农民群众与农村学生农机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四是组织开展农机手“安全日活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辟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进乡村、进学校,达到以日促月,以月促年的目的。五是积极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农机安全参与者的了解掌握相关法律与科普常识,提高守法意识和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重要时期专项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忙季节,与元旦、五一、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农机安全专题宣传教育。二是组织开展农机事故防范专题宣传教育。举办农机安全驾驶操作技能与农机事故防范知识讲座。三是举办专题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专题。“以案说法”,突出事故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举办农机事故警示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用发生在身边血淋淋的案例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进行体验、诱导,从感观上进行警示教育,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在“悚目惊心”的参观学习中,认识到违章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进一步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等农机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与安全意识。四是组织新训与违法机手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新训拖拉机驾驶人和一个周期内扣分达12分的拖拉机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及农机安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机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时间步骤
(一)一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和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常年)。
2、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平安农机创建办公室与各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平安农机创建办公室和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常年),真正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3、组织新训与违法机手宣传教育活动(常年)。加强对新训拖拉机驾驶人和一个周期内扣分达12分的拖拉机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及农机安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农机事故防范专题和典型事故案例方析,切实提高农民机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二)二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四月份春耕生产期间,结合农机监理业务,深入乡村、田间场院等重点场所,采取适合农村特点,进行分发农机安全知识资料,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一期脱粒机、农机安全用电培训、宣传教育。
2、“五一”期间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三)三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在“双抢”期间进行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在每个村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宣传挂图,给农机户送一本农机知识手册,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2、国庆节期间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四)四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为载体,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六个一”活动。
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篇2
关键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前言
农机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依照国家和地方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农机监理在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管理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机手有了一技之长,成为村里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机监理人员与机手有良好的相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农机监理人员在机手的眼中既是执法者,又是朋友,还是农机生产的参谋、顾问,机手有了困难愿找农机监理帮助解决,从而使他们得以发展生产,加快了致富步伐。
1.农机监理存在的问题
1.1农机监理队伍素质低
农机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依赖于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但是在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农机监理机构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并且工作量大,难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农机监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难以胜任农机监理工作没有真正的发挥到农机监理的作用,无法对农机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督,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舆论宣传不深入,农机户法制观念淡薄。宣传法规、教育群众是农机部门的重要任务,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机安全法规的宣传跟不上形势需要。比如有的电视节目中,还出现无牌拖拉机违章载人的镜头,起到了反面作用。在执法检查中,有的人不理解农机还需要执法,不知道农用拖拉机要挂牌、办证等基本常识,经常出现被查到无牌无证的手扶拖拉机驾驶人;有的农机户知法犯法、逃避监管,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也有些人把正常的法规管理看成是乱收费,经常与执法人员抵触对抗。
1.3农机监理法制不健全
在农机管理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监理工作的执法地位,但是缺乏对农机安全监理条例,对一部分机械如植保机械、园林机械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缺乏明确的规定,这样就缺乏对上述机械的执法依据,阻碍了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此外,拖拉机的强制报废政策不完善,增加了事故的隐患。
2.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2.1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经常性检查。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扩大安全检查的区域,组织人员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区进行认真检查,做到堵漏洞、不留死角;同时运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如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器等,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要扩大安全检查的范围,不仅要对进行作业的农业机械进行检查,而且要对作业前的农业机械进行检查;不仅要对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检查,而且要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2.2加大对农机监理的宣传。这就需要农机监理部门根据所在县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宣传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例如开展关于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或者是播放农机安全知识的录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或者是宣传材料,对农民朋友进行农机安全教育。同时,加强农机使用法律的宣传,加强使用者和拥有者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真正的发挥农机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切实好处。另外,对农机的销售要进行宣传,提高其服务意识,推动农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2.3加大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关键是在人,最根本的要注重培养大批优秀驾驶、操作员。向他们传授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和农业机械常识,使他们懂得安全生产常识,具备熟练驾驶、操作技术,能够维护、修理机车。严格考试制度,考试合格发放有效证件,建立好驾驶、操作人员档案。利用好农机安全日的学习,积极组织学好法律法规。搞好驾驶操作人员的定期审核,严格把好检验关,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和拖拉机可以继续使用,不合格的拖拉机应保养修复,驾驶操作人员要复训。及时纠正违章,对违章作业的要说服教育,耐心宣讲安全生产重要性和违章的危害性。
2.4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农机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建设队伍,因此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将政治作风等作为考核上岗的依据,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树立服务农业、服务用户和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进而实现农机的安全生产和使用。
2.5加强监理装备建设,改善监理手段。加强监理装备建设,改善监理手段,是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机监理队伍普遍存在装备落后的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监理部门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争取政府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投入,有计划地配备安全技术检测、农机事故勘察处理、牌证网络化管理等技术装备,改变安全检测无设备局面,逐步形成“基地健全、设施齐备、手段科学、执法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结语
随着农机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大大增加,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机事故蓄发的态势仍然没有改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农机安全监理正面临着新的形式。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掉,从而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郭明花.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3)
[2]林甦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5):46-47.
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篇3
【关键词】农机培训;农业发展;意义;建议
在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农民的农机培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强化农机培训工作更加有了现实需求。
1、强化农机培训对促进农业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使用
我国政府为了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对于农民购置新农机的给予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同时各个地方政府采取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使用。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旧农机,新农机在日常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农民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接受新技术,而且容易操作失误或者未能采取正确的保养维护而使降低甚至是损害新农机的性能。但是通过农机培训,能够让农民接受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教育,了解目前新技术和新农机的特点,并提升正确操作使用、科学维护保养的意识和能力。
1.2有利于保证农机的安全生产
目前,各种农用机械设备在农村地区当中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并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绝大部分的农机操作和驾驶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和系统的道路安全驾驶培训、机械常识教育以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培训等。所以导致农机操作和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均比较差、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并且法律意识淡薄,这些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通过系统和正规的农机培训教育,不仅能够在技术方面提高其驾驶和操作技能,更能够在意识提高对安全驾驶和安全操作的重视。
1.3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业机械化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农机市场的繁荣。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农机产品的质量缺陷和农机售后服务的不完善。同时,由于农机市场潜力(钱力)巨大,许多质量低劣但是价格便宜的农机流入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威胁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强化农机培训教育,可以让农民深入了解农机的工作原理、配件知识等,能够有效增强农民识别假冒农机的能力。此举不仅有利于维护农机市场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在降低了农民购买到假冒农机的几率降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强化农机培训的若干建议
2.1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给予农机培训政策支持,发挥农机培训与广大农民紧密联系的优势,拓宽办学渠道,把农村机械、电气、维修办学许可授予农机学校,增加农机学校培训规模,同时把农机驾驶、农机维修、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纳入国家惠农补贴范畴,解决农民因负担过重不参加培训和农村安全隐患问题。
2.2企业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