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措施(6篇)
防暑降温措施篇1
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气温超过37℃时停止一切室外作业,一旦出现人员中暑等相关的问题,应立即处理,不得延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高温防暑活动工作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夏季高温防暑活动工作总结一
为做好广大职工防暑工作,切实维护广大职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保证我镇职工平安度夏,根据县总工会《关于继续开展工会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镇工会在全镇开展了为劳动者送清凉,我们在行动”的夏季送清凉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宣传
镇工会主动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情况,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提高活动实效,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让各工会工作委员会、基层工会充分认识到夏季高温对广大一线作业职工的健康危害,增强为广大职工送清凉、送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二、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生产和劳动状况
镇工会联合镇经发办、安办、综治办等相关部门采取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保证高温作业条件下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明确划分生产作业区和生活区,围绕广大职工的住宿条件、饮食卫生、高温劳动防护、配套宿舍、食堂、饮水、淋浴、卫生等基本生活设施等内容,重点对建筑工地、高温作业生产车间和其他露天作业的农民工集中开展监督检查,排除了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隐患。
三、开展为劳动者送清凉,我们在行动”活动
1、送清凉。在活动期间,共筹集慰问资金13.84万元,工会经费投入12.44万元,社会筹集资金1.4万元。镇机关工会、基层工会为职工购买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板蓝根”、凉茶”、毛巾”等防暑降温用品,到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和工地开展走访慰问,此次活动共走访慰问职工1200人次,其中慰问困难职工28人次。
2、送安全。配合安办、综治办等有关部门重点对建筑工地、高温作业场所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因作业和生活环境危及农民工身心健康或生命安全的事故。并对农民工的生产作业和生活环境、特别是防暑降温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企业行政通报,督促企业整改,排除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故隐患3件,涉及职工358人。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工会报告,督促尽快解决问题。
3、送健康。深入生产车间、施工现场,宣传暑期防病知识,组织建设好工地医疗站”,共走访车间班组和工地14个;开展监督检查活动3次;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保证农民工暑期身体健康,并为农民工提供健康体检647人次。
夏季高温防暑活动工作总结二
随着天气渐渐变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
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提高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意识,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气温超过37℃时停止一切室外作业,一旦出现人员中暑等相关的问题,应立即处理,不得延误。
三、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四、落实防暑降温物资的供应
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现场应供给足量的达到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五、做好后勤与防疫工作
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必须安装空调。做好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与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
六、做好夏季防火工作
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油漆房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夏季高温防暑活动工作总结三
为确保防暑期安全稳定、可控,班组与车间包保干部(任建辉)组织全班职工召开了防暑安全专题会。通过学习段、车间的暑运目标、要求,深入领会段、车间对今年防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同时组织职工学习防暑相关知识。不断查找、反思、整改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制定了班组防暑降温细化措施。通过防暑降温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强职工的现场劳动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班组的`整体安全防范能力。
一、班组要求每个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与部署。同时利用工余时间,再次组织职工学习安规”、电化安全知识”、人身四不、八防细化措施”、车间劳动安全关键卡控点”等一系列有关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的内容,确实提高职工的暑期岗位安全责任意识。
二、班组全面整改在防暑安全专题会”上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要求安全员针对性的开展好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预想、预测工作,加强安全关键卡控点的防范,同时做好安全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在工作上突出现场安全的防范重点,加大现场的抽查考核力度。以一组信号、一块红牌、一个关键为抓手,扎实做好安全基础工作,确保防暑期安全稳定、有序、可控。
三、班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组防暑降温细化技术保障措施”:①要求值班员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在连续作业中,必须要保证职工有回休息室喝水的时间。②要求职工在作业前后严格执行同进同出制度,做到相互关心,确保人身安全。③要求职工作业中遇有头昏、耳鸣、胸闷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应该及时用对讲机向班组工长、安全员或值班员反映,以便班组采取紧急措施。④要求职工在高温季节中,做到班前充分休息,保证当班时精力充沛,同时班组动态掌握职工当班的精神状况并做好高温天气送清凉工作。⑤班组对老职工及病弱职工出现身体不适情况时,根据症状采取强制安排休息或送医院治疗的措施,并及时上报作业场、车间。⑥班组安全员对段下发的仁丹、霍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要做到心中有底,及时发放到职工。⑦现场作业中,安全员要注重新职工状态,师傅要时常提醒、爱护,确保新职工平稳渡过防暑期。⑧班组严格考勤制度,合理安排双月休,确保防暑期人员充足,安全有保障。
防暑降温措施篇2
【关键词】重症中暑;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81―01
中暑是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其常见的诱因,为夏季多发病[1]。依据临床症状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几种类型[2]。重度中暑往往由于病人出现了前驱症状或中暑症状未加以保护或采取措施发展而致。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在临床上以超高热、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及DIC,病死率极高[3.4]。
1早期快速降温
对于重症中暑的治疗,首先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降温,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5]。中暑的死亡率高低与高热持续时间的长短呈正比[6]近半数重症中暑患者体温高于40℃,通常要求1h内温度降至38.5以下。降温速度决定患者的预后。可采用物理与药物、体外与体内相结合的方式。
1.1物理降温:室温调节在20-22℃,①冰水或乙醇擦浴;②头部降温:电子冰帽的使用,水温的设置:3-15℃;③电子冰毯的运用,在使用电子降温毯或冰帽过程中,注意用毛巾保护皮肤和防止冷凝水浸湿床单元。④冰袋置于体表大动脉搏动处。在头、颈、腋窝、腹股沟等浅表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注意避开耳郭、阴囊等部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用干毛巾包裹并及时更换;必要时用冷水浸湿大毛巾覆盖病人全身,每3min~5min更换1次,但以不引起寒战为宜;用加入少量乙醇(5%~10%)的冷水全身擦浴,边按摩皮肤,使周围血管扩张,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散热,防止皮肤血流淤滞。⑤冰生理盐水胃管注入或灌肠。
1.2药物降温在物理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可防止肌肉震颤,减少机体分解代谢,从而减少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以利散热:氯丙嗪25mg~50mg稀释于500mL葡萄糖盐水中静脉输注,2h内滴完。在滴注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情况,若血压明显下降,应减速或停药[7]。以上降温措施的联合运用据患者年龄、体温等具体病情而定。
2早期快速扩容
快速补液,纠正循环衰竭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患者重度脱水,常表现脉搏细数、血压偏低,立即建立多路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置管,并监测CVP。重症中暑的失水相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失水对器官的损伤更危急,应高度重视早期液体复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好在前4小时内输入液体丢失量的1/3-1/5,第一个24小时补足体液丢失的量。低钠血症可引起脑细胞水肿,使神经细胞受损;低钾血症在重症中暑患者中也较多见,低K+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快速扩容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3呼吸道的护理
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4L/min~6L/min的氧气吸入,并严密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及是否有口唇、指甲发绀等缺氧现象。对重症中暑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有保护肺功能,纠正组织缺氧,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呼吸困难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定时行血气分析及指尖氧饱和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气道管理,注意应用引流、叩背等物理疗法促进排痰,及时清除口、鼻及气道分泌物,同时病人由于高热体液丢失,呼吸道干燥,应注意气道湿化,防止痰痂形成,保证通气效果,预防肺部感染。
4脏器功能的保护
重症中暑并发多脏器损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纳洛酮在提高组织中暑患者的存活率及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8]醒脑静[9.10]、甲氯酚酯、ATP、胞磷胆碱钠均有减轻脑水肿和保护脑功能的作用。甘露醇125mL每日3次静脉输注脱水降颅压。普萘洛尔的应用[11],心率在100次/min以上,辅助应用一点普萘洛尔可以使心率下降,但仍强调对因治疗。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同时又有镇定作用。当患者出现抽搐、寒战、烦躁情绪症状时应用氯丙嗪效果最佳。主张早期抗凝,可有效避免和减轻DIC,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IHq12h。甘草酸二铵、谷胱甘肽用于保护肝功能。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尿色,并严密监测24h出入液量。做好肾功能监护。及时采集血常规、电解质、凝血项、肝肾功、动脉血气等标本送检,对患者的心、肺、脑、肝、肾等重要器官进行了有效的监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尽早使受损脏器功能恢复,防治可能出现的DIC,及时控制感染。
5加强营养支持和基础护理
及时静脉营养支持,补充氨基酸、人血白蛋白、维生素等。若病人胃肠道无出血,肠道蠕动恢复后,尽早启动肠内营养,如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半流质饮食和凉淡盐水、凉西瓜汁等并同时注意胃肠道反应。重症中暑病人应按高热、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导管护理,以预防肺部、泌尿道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高热病人再降温过程中伴有大汗者,应及时更换衣裤和被褥,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和床单舒适平整干燥。定时翻身以防压疮,必要时应用电动防压疮气垫床。使用冰水敷擦和冰袋者应随时注意冷敷部位的皮肤情况,严防冻伤。大便失禁者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2次,常规消毒尿道口周围,防止尿路感染。积极维护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这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对昏迷病人实施呼唤疗法,即护士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时时呼唤病人,尽可能多向病人解释说明,以及给病人戴耳塞听柔和的音乐,以刺激病人意识;此外争取病人家属的支持,每天安排时间指导家属在床边鼓励安慰病人,使病人始终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健康指导
出行躲避烈日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别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多时多喝碳酸饮料、糖盐水或稍加点盐的白开水;室内作业要通风降温(尤其对老人、体弱多病者、产妇与婴儿)。必要时可服些消暑与预防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12]。集体活动的应有防暑预案。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7总结:
应该尽早降低中心体温,头部低温保护,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血液浓缩,积极抗休克、降低颅内压、防治感染、加强营养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同时应严密动态监测各脏器功能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8-961.
[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02174.
[3]秦进.中暑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附2例报告)【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89-190
[4]余军,桂众席,中暑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3,10(5):257-259
[5]陶雄飞,杨玉莲.急性中暑昏迷34例误诊原因分析.临床荟萃,1998,21(13):985
[6]季蕴辛,马钧.影响重症中暑病人预后因素及其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5):2832284.
[7]胡美娥,胡冬香,刘朝霞.重症中暑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23):1092110
[8]周从阳,杨继斌,刘仁树,等.重症中暑的临床特征及其昏迷机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9(4):274
[9]张庆利,李凤兰.醒脑静注射液在急症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97
[10]赵慧敏.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63例【J】,疑难病杂志,2002,1:219
[11]段超伟,侯彩玲.普萘洛尔联合氯丙嗪抢救中暑46例[J].人民军医,2006,49(5):287.
[12]李映兰,急诊护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169-171.
防暑降温措施篇3
今天我们召开市防指防汛抗旱调度会,主要是通报前一段防汛抗旱工作的情况,分析预测天气变化,对防汛抗旱工作做出进一步安排和部署。刚才,同志通报了当前的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气象局、河务局也作了情况汇报,市长讲了重要意见。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防汛抗旱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县两级的防指领导成员沿流域进行了实地检查。防汛工程建设比较顺利,防汛物料准备得比较充分,防汛抢险队伍组织基本落实,并且参加了省里的演练,抓得比较扎实,防汛工作进展顺利。
当前已进入主汛期,据分析,虽然7月降雨偏少,但是8月份降雨将会偏多,中下游可能发生洪涝灾害,所以防汛的任务和形势仍然非常艰巨,绝不能思想麻痹。另外,7月降雨偏少,特别是进入7月上旬以来天气持续高温,降雨比往年少了57%,在一些高亢地区,旱情严重,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高温天气还要继续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将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和室外作业,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很有可能造成中暑。当前,防汛、抗旱和防暑降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内容。要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抓好防汛,又要抓好抗旱,还要抓好防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总要求是,动员各级积极行动起来,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尽最大努力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秋季丰收,确保农民财产不受侵害。
(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防汛准备。各级要树立忧患意识,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抗大灾的思想准备。绝不能因为当前7月份降雨偏少,就有麻痹思想,就放松我们的防汛工作。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雨情和汛情,及时启动防汛预案;要继续加快防洪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对一些险工险段要抓紧维修和加固;要继续搞好备料,包括河务部门物料和设备的储备都要达到防洪的要求和标准;要进一步加强防洪队伍建设,组织好防汛队伍的演练,确保一旦有汛情,队伍能拉得出,用的上;还要充分重视防内涝和城市防汛工作,包括防止城乡居民房屋倒塌,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有的防汛措施都要积极落实到位,切实做好准备。
(二)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抓好抗旱工作。进入6月降雨偏少,比往年减少了70%。当前旱情继续发展,全市大面积出现旱情,高亢地区旱情严重,影响了夏播作物的生长,对抗旱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级要做好安排和动员,在没有普遍降雨、缓解旱情之前,迅速掀起抗旱高潮。抗旱方面总的要求是,先启动机井,充分利用地下水源,抓紧开机浇水,掀起机井抗旱高潮。同时做好抗大旱的准备,做好引水的准备,水利部门和河务部门要做好几个灌区河道闸前的清淤,提供引水条件,一旦旱情加重,机井满足不了灌溉需要,要及时开闸放水,保证农业生产不受损失。
防暑降温措施篇4
现已进入夏季高温时期,雷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农房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共同创造和谐、稳定的区域环境,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县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办法》等规定,现作如下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安全责任。
各镇(街道)城乡建设交通管理服务中心(村建站)要高度重视夏季高温期间防暑降温工作,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时刻提醒村镇建筑工匠注意高温作业安全,强化培训教育,着力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二、加强夏季高温期间农房建设安全监管。
各建房农户和村镇建筑工匠要根据夏季高温施工特点,结合实际,加强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当室外气温超过35℃时严禁安排在11:00—15:00期间进行室外作业,并落实好各项防暑降温措施,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和中暑救急药品,发放适量的防暑降温用品,供应充足卫生的饮用水。防止工人因疲倦乏力、劳累过度等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三、在办理建房审批过程中,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建房农户和村镇建筑工匠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开展安全卫生和暑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使村镇建筑工匠了解暑期的安全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建议各镇(街道)城乡建设交通管理服务中心(村建站)要提醒建房户主购买建房保险,以防万一在风险发生时减少损失。同时,各镇(街道)城乡建设交通管理服务中心(村建站)要关注农房建设施工质量安全情况,主要包括是否按规定审批,是否推行农房勘察设计制度或采用经批准的通用图,参与农房建设的施工单位或个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是否签订施工合同等。
防暑降温措施篇5
最近我市天气持续高温炎热,为了确保职工盛夏时期生命安全与健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责任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不仅是《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各级工会组织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企业行政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大对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与治理,防止发生职工中暑伤亡事故。
二、落实措施,积极推动防暑降温工作取得实效。各乡镇、系统工会,要根据本乡镇、本系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暑降温工作方案,明确暑期防暑降温的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及福州市政府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深入基层厂矿开展宣传、检查、走访和慰问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有关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单位,露天施工、高空作业、高温作业单位,危险品储运企业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单位以及往年发生过职工中暑事故的单位等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和帮助他们完善暑期安全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范和防暑保健措施;督促他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作业时间、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并加大防暑降温经费的投入和物品发放力度,确保职工安全度夏。要关心职工生活,督促和帮助企业大力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确保职工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设施符合和满足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需要。要积极组织慰问活动,让生产一线职工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心、关怀。
防暑降温措施篇6
干旱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温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御防指南:
1.尽量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到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要落实防暑降温措施。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他措施与高温橙色预警状态相同。
生活中的理想温度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温度。一年四季温度有高有低,经过科学家长期研究和观察对比,认为生活中的理想温度应该是:
居室温度20~25℃
饭菜温度46~58℃
饮水温度44~59℃
泡茶温度70~80℃
洗澡水温度34~39℃
洗脚水温度50~60℃
冷水浴温度19~21℃
阳光浴温度15~30℃
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
人体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是通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计算出来的。一般在相对湿度50%、风速2米/秒、气温24℃左右时,人会感觉比较舒适;大于这个温度,人就会感觉热;气温高于34℃时,人们会感到酷热。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人们感觉热的气温会相对低一些。
湿度太大中暑增多
空气湿度,顾名思义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近。通常我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的大小。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以北京地区为例,一般冬、春季节白天的湿度为20%左右。由于湿度太小,人们往往有呼吸道不舒适的干燥感觉,有时会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头燥痒等现象。到了盛夏季节,空气湿度达到80%~90%以上时,由于汗液蒸发缓慢,人们就会感觉闷热难耐,甚至会中暑或引发肾病、结核病、关节炎等疾病。
人对温度的耐受极限
在静止状态下,人体温调节的极限温度:
在相对湿度为85%时,极限温度为31℃;
在相对湿度为50%时,极限温度为38℃;
在相对湿度为30%时,极限温度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