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全区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培育四大核心功能、实施“旅游+”、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全域景区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两带一集群一绿道”和“五区三线”的发展布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摸清底数、理清思路、营造合力、狠抓重点,全面推进江北全域旅游建设提升。据预测,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x万人次,同比增长x%;其中国内旅游者x万人次,同比增长x%;入境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x%;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其中国内旅游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创外汇收入x万美元,同比增长x%。现就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政统筹强化发展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议事机构职能。对201年年底签约项目逐个制定计划进度表,梳理关键问题,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主体和常态化联系制度,推进项目落地;华伟书记专题听取旅游工作汇报;丁晓芳区长专题听取姚江农业公园总体规划并亲自带队考察学习成都城市休闲业态、古城开发、农旅综合体项目并洽谈旅游合作项目;孙旭东副书记、李云来副区长多次组织召集项目推进会、协调会,破解工作难题,督促落实项目进展;召开区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区旅游投资公司相关事项,加快推动公司实质化运作;多次多部门专题研究《江北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周上会),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动力进一步凝聚。 三是谋划成立江北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强综合协调、产业谋划和发展、考核督查等职能,全面参与全区相关涉旅项目和区块开发的规划研究,推进旅游部门由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的职能转变。加强各街道(镇)旅游工作领导和职能科室力量。加大对各街道(镇)和相关部门的旅游工作个性化考核力度。慈城古县城、老外滩等重点区块按照主体市场化的思路,加快形成权责一致的开发建设体制并实质性运作。 继续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断丰富休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目前全区已开业项目2个,开工项目7个,拟开工项目2个,在谈项目2个。 开工项目:畈里塘欢乐乡村,4月1日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计划10月1日一期开业,包括餐饮、集市街、灯光秀等项目,明年月1日整体对外营业;勿舍民宿,集民宿、书吧、茶室一体,书吧4月开工,计划10月开业;观澜休闲农庄,亲子拓展项目和开心农场已建成开放,婚礼基地草坪铺设已经完成, 12月底前完成农庄整体改造提升;南联隐居乡宿,去年底动工,预计10月底试营业;七星瓢虫亲子农庄, 月19日开工,计划10月农庄一期开业;大美儿童乐园, 月18日开工,计划明年8月底开业;休闲绿道,沿姚江滨江绿道约40公里计划年内贯通,目前提升设计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主要是打通断头路,建设节点桥梁,合理布置配套设施和文化景观小品。主要有五家单位分段贯通绿道,城管局(李家公园—长岛花园东)、住建局(长岛花园南—萧甬铁路江北大桥)、公建中心(江北大桥—青林湾)、两江办(官山河—机场路)、农水局(小溪坝—三勤村)。沿云湖绿道一期长3.9公里,由慈城镇在建设中,目前已完成项目总进度的0%。其中毛岙至五湖段全线贯通,仅剩沥青面层;云湖南联至公有段栈桥全线贯通,道路基础开始施工;沿东大河段,政策处理工作稳步推进,将于近期进场施工,同步协调进行电力和综合杆线迁改。 在谈项目:卡尔斯亲子家庭主题乐园,投资方已多次来考察对接,拟落户庄桥应家1号地块(120亩),一期投资约4亿,建设11个亲子功能区块,建设周期18个月。田园东方综合体,公司副总裁已多次考察公有村诗冠头地块和烟花厂地块,目前正在市场调研。 江北区是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创建单位,也承担宁波市农旅融合改革的试点任务。在学习借鉴其它县市区先进经验,梳理各条操作性强的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从“自下而上”推进改革,在违规不违法的前提下,探索规划、用地等要素的破题。“自上而下”紧盯市有关部门,借力借势借政策,先行先试。4月份市发改委励志纲副主任一行已经莅临我区开展第一次调研;组织相关部门赴宁海、德清等农旅融合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取经;组织规划、国土、农水等关键部门多次研讨旅游项目落地难题,尤其是土地利用方面,开展专项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计划10月份研究明确农旅项目(含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配套)用地、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废弃矿山利用的改革意见,报市委市政府。 品牌创建是推进江北全域景区化的重要工作抓手,也是全域景区化实景体现的核心支撑。要借力创建来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合力,打响品牌,提升产业综合素质。 二是启动国家A级景区创建。核心景区是全域旅游的亮点,也是关键产品。慈城古县城景区要以国家A景区创建为抓手,谋求理顺古县城旅游开发的体制机制,组建权责一致、高效有力的古城保护开发管理机构,真正达成政府、公司在古县城开发理念上的统一;谋划组建创建领导小组或管委会,明确创建范围和基本任务,抓紧启动慈城古县城旅游开发建设和创建资源评估等前期工作,完成创建总体规划评审;要加快编制完成古县城旅游总体规划和业态布局专项规划,大力引进实力雄厚的旅游龙头企业和市场多元主体参与古城旅游开发。结合慈城小城镇综合整治和市级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加快形成古城旅游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创建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环境和风貌。 四是指导洪塘街道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根据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的工作部署,省、市、区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要求,强化规划设计引领,按照方案有序推开全面整治,提升旅游环境品质,凸显一河二路一公园的独特形象,创建魅力洪塘的文化品牌。 以节庆营销、新媒体营销及借力营销为手段,以“江北-宁波的后花园”为旅游宣传口号,全力开展我区旅游市场开发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江北旅游系列宣传活动。F93.0浙江交通之声广播制作播出《慈城年味》专题;《阿拉旅游》制作播出《爱运动爱美食,我们去江北》专题节目;《爱时尚》电视栏目制作播出蝴蝶迷宫、荪湖花海宣传专题;利用宁波山地马拉松比赛分发《宁波江北都市休闲四季游活动手册》、《江北旅游地图》、《江北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扩大我区旅游的知名度。二是做好新媒体营销。合作运营“江北文旅”微信公众号,粉丝关注数量达x人,半年推送信息12条,阅读总数x人次;在“江北文旅”开设“文旅普法”宣传专栏,引导粉丝关注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三是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指导举办2017绿野山居樱花节、首届江北慈城国际杨梅节活动、首届宁波江北四季赏花节、慈城蓝莓采摘节、首届宁波(江北)迷宫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持续营造营销热点。四是深化纸质宣传资料。编印《2017宁波都市休闲四季游活动手册》、《201年度江北旅游宣传营销》纸质宣传册,启动2017江北旅游指南电子版策划制作,完成和完善2017宁波旅游特惠护照和2017新版《宁波旅游指南》。五是做好山地马拉松赛工作。4月1日,山地马拉松赛在北山片区举行,我局多次实地勘察全线x公里线路,按照赛事组委会对比赛道路的具体要求与洪塘街道、慈城镇保荪办等相关单位进行对接和联系,落实人员对赛事线路沿线周边环境开展清理工作,确保赛事路面安全和环境整洁。 按照“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旅游工作目标,贯彻落实《旅游法》、《浙江省旅游条例》,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春季行动”、安全监督检查、行政指导服务、群众满意站所建设工作。共培训旅游企业从业人员230多人次;受理、调处各类投诉纠纷及政策法规咨询33起,投诉结案率100%;开展市区联合督查暗访、区级联合执法4次,指导企业0多家次,检查覆盖面100%,实现了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目标。 下半年主要是进一步梳理建立专业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突破招引核心标志性项目,认真谋划储备生成一批项目,紧紧抓住项目不松手,全力推进前期项目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建设开业。 亮出江北优势,将重大项目作为抓手,积极发挥重大项目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乘风破浪”的引擎带动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旅游投资商,重点跟进目前在谈的卡尔斯乐园、公有田园综合体二大项目。继续接洽中景信、碧桂园、庆安集团(苏州平江路项目)、伟光路劲等知名企业,配合做好荪湖特色小镇、湾头岛头休闲文化园、慈城古县城和白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招商。 排摸各涉农街道、慈城镇相对较成熟的土地和农田(农村)组合的资源情况,梳理建立休闲旅游项目招商资源库。重点狠抓以项目为核心的招商引资、落地建设等进程,以“实施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这一层次递进的项目工作原则来实现江北旅游全域布局。 按照计划表,抓好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前期项目尽早开工、开工项目尽早开业、开业项目早见成效。继续深化区领导月报工作机制;探索运作重点农旅项目“红绿灯”通报制;加强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和沟通协商,研究建立项目落地会商机制;集中力量和资源,围绕项目招引招商落地求创新、破难题。 对现有项目和已开业项目,做好资源整合、策划包装和整体营销。重点研究做好慈城保荪区块荪湖花海、北山乡村、绿野山庄等现有项目的提升改造,整合资源,共享互补,加大整体宣传和营销。争取每月推出主题各异的休闲线路和产品套餐,进一步延长消费链,打响区域休闲品牌。 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突破是项目招引落地的首要前提,是改革的难点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到多条腿探索上位规划的解决、多渠道解决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用地、多模式探索农民集体用地利用方式。结合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策划包装好项目,全力以赴争取各级资金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