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之错作文400字
无过之错
因为和朋友谈起来读书的事情,我就又重温了一遍沈从文的《边城》。
故事里面看起来谁都没有错,可是故事的结局却是一个悲剧。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女性感情表达总是偏于含蓄内敛,女孩子只有娇羞才是可爱的。矜持是淑女的标志。
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翠翠成为那样一个害羞的、不愿意表明自己心意的人,同样其他人也都是用言语相互试探,却没有一点直白的表达。
两个人本都是真心,本是一颗心,但如果都用假意去试探,那反而又要多出来一颗心。
就是在这种真真假假当中没有人知道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人们都只是在猜。
倘若能有一个人勇敢而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故事的悲剧结局都有可能改变。
含蓄是美好的,但也正是在那种曲折当中,有无数的爱情就被葬送了,有无数的真心话从来也没有被说出来。
边城,一个美好的小城,民风淳朴,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可每个人又偏偏都是执拗得不愿意放开自己心里的执念。
说谁有过错或许都不算,但是故事的结尾却是永远的错过。
倘若敞开心扉,故事的结局本来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便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但愿有一天,这样的过错不再发生。
原来我是错的(学生手记之39)
步入初二的殿堂,有许许多多的烦恼,奇思妙想般的想法,胡思乱想似乎也成为每个中学生所具备的东西。
在初一的时候,毛遂自荐使我成为了纪律委员,在这一年多的时光中,我的搭档已换了一轮,而我依然当着我的纪律委员,那次的选举,很庆幸,大家都能让我继续当,为什么?他们说我负责,不包庇,公正;说真的,我从未想过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我只不过是想做好我自己的本职罢了。
时间过得很快——当我们到中学后;一年的时光犹如眨眼时的一秒钟,匆匆的过去了,这一年中,我当着我的纪律委员,依旧如初一时那样,将老师点过名的人记在本子上,每天重复着早已熟练无比的工作。
这学期的9月份,艳阳高照,我的心也如太阳,便得炙热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月的某个星期五将重选班干部。一周,没动静;两周,将事情;三周,老师说要上课,我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也许这口气感动了某位神灵,在快要下课时,老师说准备进行选举;当时就把我打蒙了,随即,我又叹了口气,为什么?作为纪律委员,很多被记的人都曾经来找过我,希望我能够把名字擦去,当然这些请求都被我无一例外的拒绝了。而此时此刻,我想很多人都在庆幸。能够有机会把我换下去,再找一个听话的,好欺负的人来当这一职务。
果不其然,有人提出让田东来替代我的职务,为什么?——老师问了,提议的人说田东老实,而我自己还要说话,不能做一个好的榜样,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几个人也出口附和,我留心看了看:一个,前几天一天之内被老师点了不下3次的;两个,和我关系不好的,事情往下发展去,一一出乎我的意料。首先,田东站起来,说他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他自己要说话;一大群同学放声说“就让王建超当“,我问了问前面的那个女孩——为什么选我?她说,如果是我当,她还知道遭没遭记,而且我经常提醒她,当时我就晕过去了;跟着,老师发话了,她说:我不相信有完美的人,就算是刘通(我们班成绩最好的——班长)虽然他成绩好,但是我依然要批评他,没有做到一个班长应该的责任,不能领导好整个班级,而王建超,虽然上课不能坐的端端正正。说着,还指一下我,瞬间,数十道目光汇聚于一点……,接着又说:王建超已经向我辞过很多次职了,但我都拒绝了,以后王建超做纪律委员做定了,因为他不怕别人报复,负责任。话音落下,我心里早已感动的眼泪哗哗的流,汇成了大河,大江,乃至于大海,此时此刻的我才明白一点:原来都是我胡思乱想得太多了
辣评: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是舍本逐末之举
备受各界瞩目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出炉”,值得关注的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对此,有关专家称,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其实无须专家提醒,错一字扣一分的规定,对于每一位考生而言,都足以让其在写作的时候心惊胆战,更遑论什么“高度重视”了。高考作文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写作水平的试题形式,如果把错别字的分值定得太高,那就很有可能出现高水平作文而得较低分数的情况。再一个问题,也会让一些学生执著于对每一个字的审视而放松了对文章的构思,从而不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更主要的是,由于有了这么一条规定,势必会促使每一个阅卷教师努力地在试卷中寻找错别字,这在电脑阅卷中尤其会耽误时间,而阅卷时间是一定的,如果阅卷教师每一篇作文都要细细地统计错别字,对整篇文章斟酌评判的时间显然就少了,这显然是不太公平的。
其实,以前的考试大纲对于错别字已经有过扣分规定,譬如规定每个错别字扣半分。由于分值不够高,一般说来,教师在阅卷的时候不大怎么注重去纠缠于这方面,除非考生的作文中错别字确实太多,以致于影响理解了,才会按照规定从严处置。教师之所以对学生的错别字比较宽容,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时间紧张,能够在70分钟左右(有的考生甚至只用5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出现少量错别字是情有可原的。出现少量错别字,未必就意味着考生的语文能力不高,也未必不会在将来得到改正。
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扣分,这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语文教育又将过多地纠缠于工具性,而降低了其有待于大发展的人文性,这对日常的语文教学来说,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众所周知,降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将会让语文教育显得更加枯燥。
当然,笔者不赞成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扣分,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的汉字水平,我只是觉得,太拘泥于学生作文的错别字,很有可能是舍本逐末之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