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啥(精选2篇)
运动意义 篇1
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5月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界人士的强烈义愤。
5月4日下午二时,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以及工业、农业、医学、政法等十几所专科以上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并火烧签订21条时的外交次长、卖国贼曹汝霖的家――赵家楼。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
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啥? 篇2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