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课堂(精选8篇)
这也是课堂篇1
送别人一朵花,自己手上也留有花香。对他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马路上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接受课堂洗礼过后的我显得格外精神。我踩着我的自行车,悠闲地晃荡在那条回家的马路上。“嗒嗒嗒嘀嗒嘀嗒,窗外的雨还在下……”我哼唱的旋律戛然而止。我看到有个三四岁的小孩站在桥的人行道上蹦蹦跳跳,有时还捡起小石子扔到桥下面的河上。心想:天啊!这小孩不会害怕吗?下面是滚滚的流水啊。还有心情玩?而且是一个人而已,他的妈妈呢?好不称职啊。跟随着我哪点担心,我就推着车到他旁边搭起话来,“小朋友,你妈妈呢?”他疑惑的看了我一眼然后猛地转头,好像才发现他身后的妈妈已经不见了,便开始号啕大哭。天啊!人们怎么都往我这边看,不会是以为我欺负他吧?“走走走,我带你去找你妈。”说罢我便拉着他,推着我的车,走在路上……
对面迎来一个满脸着急的女人,“妈妈,妈妈!”那小孩叫了起来。他妈妈就走上前来猛地谢谢我,弄得我惊慌失措。后来那小孩给了我一个糖就走了……原来我的无意之举也可以得到糖果。
教室中
“同桌同桌,帮我把垃圾拿去扔一下。”“同桌,老师刚刚讲的笔记给我抄一下。”我总是不停地叫她,包括一切事情,她都会耐心地回答,好像从不厌倦。“xxx,起来回答问题。”唉,我又“中枪”了,我涨得满脸通红。同桌就在一旁趴在桌子上轻声提醒我:“用来……而且……”后来我就幸免于难了。有时我会疑惑同桌人缘怎么会这么好,原来是因为她总是善待他人。在教室中,我又不经意间上了一堂课,懂得了知识。
公车内
我在回家的班车上摇晃着,这时上来了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孩子摇晃着上车了,我看了看旁边有座位的人。这时,有一位中学生站了起来,他背上的.书包显得很沉重,手里还提着麻袋,说道:“叔叔,你和弟弟先坐吧。”我心里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自己的东西那么多也不忘给别人让座。“阿姨,三个人,顺便把那个小男孩的车费也加上吧。”那个男人的话传入了我的耳朵。原来是给那个中学生付了车费。在公车的小空间内,善待他人而获得回报的一幕正在上演……
生活处处是课堂,只要你有一双发现课堂的眼睛。我们会从课堂中得到一些知识,例如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这也是课堂
(优选)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合集)
这也是课堂作文范文
这也是课堂_1200字
这也是课堂篇2
雨淅沥沥地下着,枯叶悠悠地飘落在水洼上。风乍起,吹皱一滩死水,一阵凉意袭来……
明明是夏日,为何似秋季般凄凉?我沮丧地漫步在大街上,任雨水淋湿了衣衫,两个小时前,我胸有成竹地踏上社区服务之路,谁知一切都如此不顺:我踏进了政府的大楼,游荡遍了好几个社区。我找过社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还询问过街边环卫的老大爷,可他们都茫然地摇头。我满怀热忱想为社区做些什么,可是大家似乎都不明白,诧异的神情伴着摇头。唉,又失败了。天灰蒙蒙的,雨似乎不会停了,寂寥的大街上,路人匆匆地掩面而过,留下一串凄哀的跫音。
我犹豫在社区委员会的门口,要进去吗?我吃够闭门羹了,还是算了吧,自己执拗些什么呢?我这么想着,便往后挪动着,挪动着,正欲掉头离开,“哎呦!”“哦,对不起,对不起,我……”谁料撞到了一位匆忙赶路的学生,我慌忙道着歉却突然发现这张面孔好熟悉,“咦,小一,是你呀!”“啊,小双呀,真高兴在这儿见到了你。”“你去哪儿呀?”“我去学校练合唱,训练紧着呢,可累坏我了。”“练合唱?这种坏天气你怎么还去,你家离学校很远。”我打量着小一头上的水滴,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可是我已经选择了合唱团,这么抽身而出不好吧?怎么可以这么轻言放弃。没关系,我会坚持下去的。哎呀,时间不多了,我先走了,拜拜!”
望着小一的背影,我的心猛地一颤,是啊,我应该坚持下去,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若不是小一给我上了这么一课,我不就成了俯首于挫折的懦夫了吗?我深吸了一口气,昂首跨进了社区委员会的大楼。
又是两个小时,我笑着走出,雨竟然停了,我原以为不会停的`。雨后的树叶闪着耀眼的光,雨后的天空如明亮的蓝宝石。原来,阴霾只是阳光的课堂,而这次小波折,只是锤炼我通向成功的课堂。我的心豁然开朗,里面装满了这堂课的赐予:服务与坚持。很庆幸自己接受了这次考验,很乐意继续谛听生活的心语。我已明白,那些困难与波折都不算什么,那只是上帝悄悄地给你开了一课。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篇3
初一的课堂上,老师带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奇幻世界中游弋。幼年的鲁迅,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里玩耍、嬉戏、感受自然。他后来选择学医,也许与当年百草园内的自然生物有关吧。
每个人都不只有一个校园内的课堂,课外的广阔世界中,有更多、更大的课堂,教会我们书本以外的知识。
憧憬于外面的世界,我奋力登上了黄山。山路崎岖、怪石嶙峋、杂草丛生,每当我不愿面对前路艰险时,父母语重心长的话就会在耳畔响起:“坚持就是胜利!”
我没有放弃,一路艰辛换来了壮丽的景色。在巅峰远眺,我终于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崇山峻岭间的跋涉,让我懂得,坚持下去,就算前路漫漫,也一定看得到光明!
“登黄山天下无山。”那一年,我6岁。
故宫,象征着皇族权威,琉璃瓦闪着柔和的金光,金水桥上汉白玉雕刻的石狮子至今威风凛凛。500多年间,它见证了国家的荣辱兴衰,历史的改朝换代。而今,天安门前的朝阳依旧升起,青石板路默默地讲述古今。
徜徉在雕梁画栋中,徘徊于巧夺天工的国宝间,驻足于大气磅礴的紫禁城内,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精妙绝伦的设计,令我流连忘返。作为炎黄子孙,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爱我的祖国!
五千年灿烂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那一年,我9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戈壁滩上飞沙走石,满目荒凉,谁记得,当年卫青、霍去病横扫匈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谁又知道,大漠深处,藏匿着举世闻名的宝藏?
莫高窟,沉睡千年的美人,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美丽让它更显得弥足珍贵。令人惋惜的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利欲熏心的人盗走瑰宝,这是中华文化史上无法估量的痛!
胡杨林还在随风起舞,仅存的几百窟无价之宝也随着时间的侵蚀消亡。
莫高窟,美丽又伤感的故事。
“落后就要挨打。”那一年,我12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一次旅行,都是一堂课,一堂比校园里更精彩的课。我从未从旅行中学到数学概念、英语语法,但我看到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拥有了勇往直前的毅力!
这也是课堂,更重要的课堂。
这也是课堂篇4
课堂仅仅限于在学校里上课么?我肯定回答:不必须。课堂不仅仅仅局限于学校里,事实上,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点点小片段,小点点小事情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课堂。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总有授予知识的地方。
你必须见过夏天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吧?小时候,吃饭不老实,老实会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有米粒掉地上,就会引起许许多多小蚂蚁成群结队的跑过来搬米。这是,幼小的我便会蹲下观察忙碌的蚂蚁们。我看到一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晃荡晃荡地爬过来,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头。当它靠近米粒,便会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试着自我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但是,它失败了,光凭一人力量是搬不动的。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嘲笑蚂蚁的愚蠢与不自量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惊讶于这只蚂蚁的聪明。他很快找到自我的同伙,用自我头顶上纤细的触角互相碰撞。这是在干什么?无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问一旁擦桌子的`妈妈,妈妈很快回答了我。原先相碰触角是蚂蚁沟通的一种方式,获得新知识的我如虎添翼更加兴致勃勃的观察。两只蚂蚁沟通完沿路回到去查看食物,即便是两只蚂蚁,那颗食物也是庞然大物。小小蚂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法靠二蚁之力搬起。它们动动脚,似乎在自我给自我暗自鼓劲。以豪不气馁的坚定信念转换为动力。去找其他伙伴帮忙,大家同心协力,最后搬走“庞然大物”。我忍不住为蚂蚁的成功喝彩。想到那里,脑海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够搬起比它大好几倍的物体呢?仔细想了想,
这难道不是小小蚂蚁团结合作奋斗出来的结果么?光凭单独一只蚂蚁是搬不起的,但是它很聪明,找同伴帮忙,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简单搬起食物。
这不就是教导者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会成功的真理么?我兴奋的直起身板,佩服着这群小小的“老师们”。歌德以前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干什么事,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告诉我们务必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才能做成事情的真谛。
蚂蚁搬食物的种种场景浮此刻眼前,脑海里浮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谢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不能小瞧一切自然事物,或许在某种方面,这些自然之景真的会变你的老师。
瞧,这也是课堂。
这也是课堂篇5
我想我是喜欢自然的吧,否则怎么会总是留恋于山中?每当远离世俗的喧嚣,一颗躁动不已的心也会回归平静。缓缓吐息间竟会觉得心灵也为之一颤。一种空灵的气息包裹了我,似是初生婴儿般的依恋由心中最深处涌出,洗涤了一遍又一遍--我的灵魂。
我是一个懒人,却对爬山情有独钟,我也恐高,却依旧坚定着这个信念。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多少山我未攀登过,但我想,还是先把眼前的山好好地爬完,有一个精彩的结束。
所以国庆长假,我又来到了山的环抱。
富阳的富春桃源,在群山的环抱中,令我不禁忆起了课本上的“桃花源记”。似曾相识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一步一个脚印,来到了九霄碧云洞,它是一个天然的钟乳石洞,入口是一个长廊,挂满了红灯笼,向远处望去只见到一条红光向内延伸,终在一点被黑暗隐藏。
洞内很广,我买了个手电,仍旧照不到底,但洞内的钟乳石经过水的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滋润,被灯光一照,反射出盈盈光泽,似是上好的玉石,流光婉转。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块并未取名的钟乳石,它是在我偶一转头时发现的珍宝。它就那么靠在那儿,围满了一颗颗的“珍珠”,高贵而又优雅。它是奶白色的,凝视时竟令我产生了一种错觉--硕大的白色珠子正在向下滚动,不疾不徐,时不时有一道光射出,绚烂夺目。
我忍不住手痒,为它照了一张,但呈现在相机屏幕中的,却只是一种静态,少了灵动的美,令我不得不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洞内待久了有些胸闷,我于是决定出洞。
一到洞外,新鲜的空气便源源不断向我涌来,令我精神一振,久违的清醒袭来。
沿着石阶漫步,不觉来到了野槠林。
这儿的树木不仅高大粗壮,还长的笔直,直入云霄,遮天蔽日。
一座远处的房屋又令我发现了一个新奇玩意儿--植物门帘。
一条条青葱的枝条从屋檐垂下,自然地形成了一道帘子,清风徐来,门帘微漾,好一幅林中绿屋图!
这是一幅自然的画,这也是自然的课堂,在无形中洗净暗尘,升华自己,认清这个世界的本质,激励我继续爬山,继续向上迈进!
这也是课堂篇6
马上就要机器人比赛了,我和其他队员开始了紧急备战,每天放学,我们都要去机房实战演练。
这一天,大家都照常来到了机房。机房里开着热空调,一走进去,扑面而来一阵暖风。老师,在几分钟后来了,脚步依然是那么轻快、稳健。"自己掐时间,把所有的练一遍!"老师下达了命令,声音那么干脆、清亮。
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了演练。编程,调试,完善,再试……一切都有序地进行着。同学们一个个紧盯着电脑,熟练地操纵鼠标编程。机房里空气有些凝重,有机器运转的"轰轰"声,有空调运转的"呼呼"声,有鼠标点击的"哒哒"声。老师在每一台电脑前巡视着,有时,俯下身子,仔细地检查着我们的程序;有时,对我们的程序进行指导与修改。程序是早就设计好的,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调试,看它能不能成功地绕过障碍物。我按下了开始键,马达发出了"滋滋"的声音,机器人跑了出去。在接近障碍物的`时候,后退了几步,一个拐弯,顺利地过关了。"耶!我成功了!"我边说着,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渐渐地,机房里出现了低微的说话声。转身一看,老师不知什么时候走了。空气不再是那么沉闷,先完成的几个小组偷偷玩起了游戏。逼真的画面,刺激的狙击,比枯燥的编程显然多了几分乐趣。没有完成任务的几个小组也渐渐地参与进来。鼠标声变得短暂而急促,气氛一下子变得"嗨"起来。不说话,但彼此心照不宣。任务也完成了就放松放松吧!我也加入了狙击的行列。眼涩了,脸烫了,手酸了,我深陷在游戏里了。背后吹来了一阵风,屏幕一暗,出现了一个人影。我扭头一看,啊,原来是老师!再想关游戏已经来不及了,我被逮了个正着。就好像行窃的人被抓了现行。手里的鼠标,放也不是,拿也不是。老师绷着脸,看着我们,"看来你们已经有十足的把握,不需要再训练了。"说完,眼睛扫视着我们,有些失望,有些愤怒。
机房里再一次安静下来,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因为有了亏欠,每一个小组训练得更加勤奋了。老师的脸色渐渐缓和了,一边巡视,一边轻声指导着。我暗暗想:离开了老师的监督,要完全靠我们自己约束自己,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这不是课堂的课堂,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这也是课堂篇7
曾几何时,我们蹒跚学步;曾几何时,我们鹦鹉学舌。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课堂,缺乏的只是领悟。
月色皎洁,夜呜呜黑,星光依旧,河中的月静静地躺在其中,要不是风吹乱了湖面,在湖中荡起涟漪,真是分辨不出。欣赏着这般景色竟深深陶醉,就像品着上好的佳酿,自我竟不胜酒力,婉转间便酣然入梦。
觉醒时已经午夜,月色较先前黯淡许多,夜寂静地存在,望远处,仿佛天地连在了一齐,地上那点稀稀灯火怎能将他们分离?忽然从楼上传来弦乐之音,听着音色料想便是吉他,这种来自于指间的音符最能打动心弦,而独奏更显奏曲人的气质。琴声清脆又利落,如同富有经验的'园丁修剪植被一般,既快又准,可见奏曲人的和弦功底不一般。我惊讶于身边竟有这能人,不曾料想到。曲子婉转、优美,拍子井然有序,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一般。我不仅仅仅陶醉于这夜晚湖光月色,更沉迷于楼上音乐。
伴随着曲子的渐渐收尾,赞叹之情犹然而生。然而曲子却戛然而止了,只差最后华丽地升华曲风,曲子就完美了。我不禁惋惜,就像拼图拼完了却少了重要的一块,让人好生别扭。我像是散了场却不愿离去的观众歇斯底里地期盼下次演奏者完美的演奏;像是下了课却痴迷音乐不愿离去的学生。
只听到楼上又传来了声音,这次却不是曲子,却是一个个音符,按好和弦后一个个弹出的音符,没有上次的拿捏准确,弹奏连贯,还有斯斯手指碰弦的杂音,没有了先前的美感,这种枯燥的练习听者都些许烦躁,我些许有些怀疑是不是换了弹奏者,只越想越像,便肯定了。然而练习次数的增多,不断地碰弦,结尾逐渐连贯,碰弦次数减少,曲子渐渐明朗。细细听着便能跟前面连起来,又越发的像原先的弹奏者。再仔细想想,脉络便清楚起来,前曲的完美是基于坚持不懈地多次练习,勤奋努力,并不是浑然天成。这便想到自我,望着挂在墙上积着灰的吉他不经动容,想当初不顾家长反对凭着一时兴趣学起吉他,今日却成了家中摆设,不禁落有遗憾。若勤如此,我便不是听者而弹奏者了。
这也是课堂!那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月因日日到来,光照大地,才有这等良辰夜景,植被因日日生长,天天如一,才有了美景的生机与活力。
这也是课堂篇8
美味的粉丝里,不仅溶解着盐和味精的咸味,还蕴含着同学们合作时的欢乐。
——题记
大篷下的八口大铁锅正冒着滚滚黑烟,木材,树枝和干草在石灶下熊熊的烈火中“噼里啪啦”地炸响,一个个“黑脸大汉”趴在地上,不停地添着木材。
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全班就一起去旗山社会实践,而这一个任务就是自己做一顿饭。
还没开始煮,我们组里就激烈地争吵了起来。
“炒菜不好吗?像你这样煮,又要煮到猴年马月?”我坐在石椅上,敲着石桌,怒气冲冲地瞪着对面的小杜。小林一拍桌子,“就是,炒菜的味道肯定比煮面好,一盘盘的难道不方便?”小杜冷哼了一声。拎起水壶把水倒进了锅里。耍起了他的`无赖脾气,“那又怎样?我是班长,你们都要听我的!”他的眼睛瞪得像牛眼一样大,脖子上青筋暴起,伸着手指着我们,“服从命令!”
看着双方剑拔弩张,小李终于过来当和事老,“消消气,水都倒下去了,也只能煮面是吧!”小林不甘地坐在石椅上,“好啊,我倒想看看你能做些什么。”见此情景,一向反对煮面的我,一言不发地和小芳走出了大篷。我们顺着一排排石灶向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亭子里。
一个头发半白的老爷爷,正慢慢地匀速转着石磨,旁边的老奶奶每隔一会儿,就往里掺一点水,被清水沾染的石墨显得更加深邃。
“这是什么啊?”小芳用手支着下巴,好奇地问。“这是在磨豆浆。”老爷爷和蔼地笑着,又拿起脚边的袋子。“哒哒哒哒”一颗颗圆润的黄豆从袋中滚落,撞去在漏斗上,滑进了磨孔里。老奶奶又拿起水瓢,细流从壶中轻巧地跃出,无声地钻进豆群中。黄澄澄的豆浆从石磨的小口里流出,不时还滑出一坨豆渣。“那这些豆渣怎么办?”老奶奶拿出了一个有细网的兜,将捞出的豆渣装进了另一个桶,“这些豆渣加上鸡蛋正好可以做豆饼。”
原来豆渣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法使它变得有另一种价值。
想到这,我又开始在水渠的另一边捡起了树枝、干草、棕榈叶,交给了在添柴的小杜。小林也正用铲子拨动着锅里的面。
那天中午,我们围坐在桌旁难吞虎咽地吃着美味的粉丝。这何尝不是课堂呢?滚滚的浓烟和豆浆的醇香中,在堂课让我铭记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