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2023年春耕简报范文模板(精选2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1-06 手机浏览

2023年春耕简报范文【篇1

庄浪县广大党员干部巧借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转变工作作风,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全力以赴抓好抗旱和春耕备耕生产,庄浪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副抗旱保苗、顶凌覆膜、搭建大棚、调供物资,人勤春早耕耘忙碌的喜人局面……

干群合力抓抗旱。面对旱情,县上专门召开抗旱工作调度会,组织机关干部,采取分片包干、蹲点指导、进村入户等形式,帮助农民及早下田,落实抗旱措施。全县共组织干部群众投工4560个,完成干支渠道清淤12条23、5公里,完成冬灌面积2、8万亩、春灌3000亩;调用喷灌机20多台,抢浇抢灌受旱果园500多亩。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块,加强苗情、墒情和病虫害监测,指导帮助群众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等抗旱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抗旱生产方案,开展抗旱保苗技术宣传培训,动员群众土壤边解冻边开展顶凌覆膜,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定点监测土壤水份,实行旱情日报告制度。县气象局及时跟踪气象云情,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先后发射增雨炮弹52枚,使全县普降小雪,有效缓解了旱情。针对水源水位下降、供水出现不足的现状,水务部门坚持以水源抢修、科学调度和联网供水为重点,调配红崖湾水厂和竹林寺水库水资源,为梁河北调、洛水北调等人饮工程补充水源,并采取分片定时、轮流供水等办法,分区域、分时段调节供水,确保全县城乡群众的吃水用水不受到大的影响。

齐心协力助春耕。为确保“三春”生产顺利进行,县上组织千名干部下乡助春耕。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各自联系的`乡镇,对顶凌覆膜、果园规划、果园栽植、蔬菜生产等工作进行督促和推动,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干部自觉深入到各自帮扶的村社,齐心协力帮助农民开展春耕生产。围绕规划的南洛河流域、北洛河流域等6个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和33处千亩以上示范片,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动员群众及时抢墒整地,开展顶凌覆膜。农技部门抽调90多名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顶凌覆膜。各乡镇广泛开展科级干部包村抓示范点,一般干部包户、包地块促落实,实行包任务面积、包技术培训、包农资供应、包田间管理、包推广种植效果的“五包”责任制,确保覆膜任务全面落实。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旱作农业种植面积18、3万亩,占总任务的91、3%;搭建塑料大棚840座420亩,完成果园套种高原夏菜基地覆膜20xx亩。

抓早给力保春管。县上围绕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早谋划、早落实、早储备、早调运,因地制宜部署今年春耕生产各项工作。积极协调农行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共发放支农贷款1、0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春耕生产。全县共调备化肥3、2万吨、农膜1200吨、农药20吨、良种4、08万吨。省上发放的621台玉米穴播机、玉米打孔器、起垄机等补贴农机具已全部分发到了有关乡镇和种植农户。为保障春播农资安全,县上抽组工商、质监、公安、农牧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农资市场专项治理小组,对全县农资经营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抽检化肥10批次,查处假劣玉米种子52公斤,农药5公斤,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各级支农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争当科技“二传手” ,传播致富“金点子”,助春耕、解难题。全县共举办各类支农培训班55场(次)、广播讲座46期,培训农技人员180人(次)、农民8、5万人(次)。发放技术规程2、6万份、施肥建议卡0、8万多份。目前已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万亩,推广乙草胺除草剂化学除草面积3万多亩。

2023年春耕简报范文【篇2

寒冬腊月,万物凋零。但在延庆大榆树镇陈家营村和杨户庄村的采摘园大棚里,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

走进位于陈家营村的洋洋采摘园大棚,阳光透过保温膜洒在棚内,暖意融融,草莓和西红柿的香气扑面而来。绿油油的草莓枝叶间,挂着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茁壮的黄金小西红柿藤蔓顺着墙体奋力攀缘,金黄色的果实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气球挂满枝头。目前,这些“水灵灵”的果蔬已陆续上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据了解,洋洋采摘园共有六个大棚,每个大棚内都种植着红颜草莓和西红柿,草莓产量可达三万斤左右,西红柿可达六千斤。自进入销售旺季以来,这里的`草莓和西红柿供不应求,工作人员每天在棚内采摘、分拣、称重,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采摘园采用上门采摘、网上订单和配送的方式销售。自11月30日起,已经全面面向游客开放,计划持续到5月1日。供游客采摘的红颜草莓和黄金小西红柿均是无公害天然的绿色食品,欢迎大家来采摘。”洋洋草莓采摘园负责人高帅说。

而在杨户庄村的蔬菜大棚内,热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迎面而来,放眼望去,满眼绿意。顶着绿缨的水萝卜像一个个身穿红衣的小娃娃,从土里探出头。翠绿娇嫩的茴香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香菜也伸展着像小扇子一样的叶片,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据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大棚内的蔬菜除销往批发市场外,也可供市民采摘。

“我们主要以批发为主,每天可卖300多斤到日上批发市场,不仅销量可观,而且这些刚采摘下来的蔬菜品质都不错,春节即将到来,能为咱百姓的餐桌上,多添上一份新鲜和健康。”大榆树镇杨户庄村蔬菜种植户刘霞介绍道。

大棚无忧寒暑,恒温不虑熟期。一座座充满希望的农业大棚,在寒冬里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新绿,孕育着新一年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