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1-06 手机浏览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1

关键词:本科教育;微电子;课程体系;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33-03

一、引言

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型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微电子技术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微电子产业是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贡献,并渗透到其他很多学科,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作为电子通信类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建校近50年来,正朝着信息科技类大学进军。随着电子、通信和信息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外都需要大量的微电子学人才,我校成立微电子学专业,旨在为我国的ASIC设计方面,培养急需的人才[1-6]。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校微电子专业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7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专业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本科教学、规范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今的高校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理论基础较扎实、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型人才,也更需要培养大量工程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即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要素特定的多样化组合方式。

二、深化完善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探讨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对于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完善本科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需要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不断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的改革措施探讨如下。

1.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执行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为契机,推动我校新一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不断适应知识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根据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总结人才培养经验,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积极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构建和完善适合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新《目录》规定的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紧密结合近年“本科教学工程”改革实践,开展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方向为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注重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和MEMS设计。

2.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今提出的对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当前,南邮本科微电子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世界范围内微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微电子学科的教学必须紧紧跟随产业发展的步伐。我们在看到以前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我校的微电子专业在设立初期,经过各方专家的反复讨论和论证,建立了一套统一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大纲。这套课程满足该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要求。但由于微电子专业设立时间不长,仍属于起步阶段,由于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缺乏和不到位,无法设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科目,所以目前的教学仍然是基本上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组织。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通达微电子学院的设立,选修微电子专业课程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科目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推广。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将整个学科的课程结构体系、到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都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在最短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最终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量子与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进行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在综合类实践、实验中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能够完成综合性和探索性工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其次,对于理论课程的内容,针对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特点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本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专业方向为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注重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和MEMS设计。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并考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根据工作的要求对教学中的课程进行专项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程序设计等。专业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了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及电工电子实验等。这些是所有涉及到电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在微电子专业的专业课中安排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器件物理、通信原理,这些课程都是基础理论课程,是为微电子专业的学生打下基本的专业基础。考虑到工程认证的需要,在集成电路与CAD的课程设置上,专门增加了16小时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和操作技能。在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置中,专门将模拟和数字分开,设置了各48小时的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这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也算是我专业的一个特色和优势。使学生掌握初步的集成电路设计知识,加强了学生的集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除了已经设置的32小时的VLSI设计实验课和32小时的微电子专业实验,还增加了32小时的工艺实验,这也大大加强了实验和上机比例。具体来讲,已经在建设的ASIC设计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展了ASIC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并筹备建立了微电子专业实验室,拥有了一批工作站、计算机等硬件资源和ISE、MAXPlusII、SynopsysCadence等软件资源、学会一到两种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建设微电子器件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实验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购置了必要的仪器设备、编写了实验教程、开展了半导体材料实验和晶体管测试实验;基于以上措施,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覆盖微电子产业前端和后端工序的微电子实验课程体系。开展了器件和工艺设计实验。掌握一定微电子实验能力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微电子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VLSI版图设计基础、片上系统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MEMS与微系统设计、新型微电子器件、通信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涵盖了微电子方向的器件设计、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等各个方面。更好地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再者,实践课程的内容上,由于微电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实践内容多的专业,从集成电路的生成流程来看,其实践内容包括系统和电路设计、器件设计、工艺设计、版图设计、实际流片和测试。实践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关键;需要工程认证的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必须要达到30%以上。因此,还拟通过建立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开设微电子和半导体测试实验课,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既有较深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实践型环节的课程设置中,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中安排了电类学科所必须的程序设计、电装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等。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设置了软件设计、微电子课程设计等,尤其是微电子课程设计,将进行较大的改革,要求改革后设计内容都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全面运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

3.师资队伍的建设。本专业现在拥有专业教师14名,完全满足本科的专业教学需要,但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老师比较缺乏。还有,学生的个性不同,使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等方面差异很大;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又使学生的未来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学生的需求随之呈现多样化。因此,多元化的培养规格应当成为共识。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统一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求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分类教学,在保证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前提下,设立尽可能多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课程。建立既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精通实践、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学院在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微电子专业教师的队伍在不断扩大,教师的专业方向也在不断丰富,能够胜任并有选择性地担任各主要方向的专业课教学。但仍然缺乏学科带头人,缺乏一个凝聚人心的事业平台,学术梯队。这就要加速建设学科带头人、重点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4个层次的学术梯队。通过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批整体素质高、学术实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学术梯队,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项目,积累一定的设计、实验和操作经验。鼓励教师与公司、研究所合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去做访问学者,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从而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前沿问题,开阔眼界。

三、小结

总的来说,微电子学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总结人才培养经验,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积极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迫在眉睫。其中需明确我校的特点和优势,以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方向,同时兼顾工艺设计与器件设计。相信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等各方面的建设,一定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微电子学领域人才,为我国的微电子工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宏,王鹤.微电子机械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微电子学,2001,31(6):392-394.

[2]李文石,钱敏,黄秋萍.施敏院士论微电子学教育[J].教育家,2003,(3):11-16.

[3]刘瑞,伍登学,邬齐荣等.创建培养微电子人才教学实验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5):6-8,23.

[4]李斌,黄明文.微电子技术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1):108-109.

[5]严兆辉.微电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2):30-34.

[6]蒋元平.学科建设的内涵诠释和实现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07,(1).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1篇2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平台;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3-0103-03

引言

近年来,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来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现在远不如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丰富;原来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现在却发现需要学生引领的时候更多。[1]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事教学,以开发和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教学方法是很有效的,因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学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自律习惯不强等问题。[2]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师生都对学习充满期待,是信息化时代微课程教学发展的方向。

微课程的基本内涵

1.微课程的基本概念

关于微课程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微课程应是一种适应信息化时代,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设计,适合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视频讲座,且时间长度不超过10分钟的新型课程形态。[3]

2.国内微课程的主要类型

笔者对有关学者研究的微课程分类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以下三类:①PPT式微课程。该课程比较简单,创作成本低,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等,最后将PPT转换为视频,时长在5分钟左右。②授课式微课程。教师按照微课程要求,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对教学进行视频录制,再经过后期的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长为5~10分钟。③情景剧式微课程。此类课程设计需要有专业的制作团队,课程表现形式新颖独特,往往需要专业的导演、演员和幕后团队共同制作,该微课程时长5~10分钟。[4]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高职院校的微课程开发应符合高职高专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须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色。[5]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高职高专院校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现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分析如下。

(1)课程教学大纲及知识体系的设置不能因材施教、差异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因此如何在兼顾学习者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正面临的挑战。

(2)有限的课堂教学与大数量的课程内容存在冲突。

有限的教学学时是当前所有高校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学校中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分为4学分,总学时数有9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上机实验56学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有限课时数和教学目标之间有很大差距,学生在课上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3)课程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和信息素养不相适应。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或智慧校园建设,对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投入很大,但是这类网络资源建设大多成为形式,存在平台资源陈旧和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

2.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可行性分析

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有:①手机在高校的普及率非常高,具备开展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的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6]②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沿海城市的高校中,无线网络逐步覆盖校园,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③高校师生是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也是主要的信息消费群体,该群体更加容易接受和传播新鲜事物。④腾讯公司一直努力开发微信公众平台的各种功能,使之具有了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上高校有望拓展新的移动教育应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应用探索与实践

1.利用ADDIE模型进行微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学习应注意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在教学设计中,ADDIE是目前最经典的教学设计模型之一,ADDIE模型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笔者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ADDIE模型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设计出微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如图2所示。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模式设计

微视频制作好后需要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活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模式设计过程如下页图3所示。[7]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教学设计实例

笔者在教授“Photoshop图像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结合“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实验任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模块化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1)《Photoshop图像处理》微课制作。

微课视频录制软件可使用CamtasiaStudio,该软件既可以录入软件操作演示部分,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声音录入。

(2)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笔者使用邮箱注册了用于教学研究的公众平台账号,首先设置好公开信息的头像、名称、介绍等,方便后期统计管理学生订阅,为了方便后期统计管理,还可以在用户管理中对用户先进行分组。

(3)课堂教学过程。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①课前群发推送任务,创设任务情境(如图5)。②课中实现一对一指导,督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③课后巩固知识,交流反馈,促进任务复习。④实时进行问题解答交流、数据统计、获取教学反馈。

4.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当前,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容易接受运用微信开展学习。采用这一方式教学后,学生将逐步养成课前预习任务、课中实施任务、课后复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将完整地掌握任务教学中的知识体系与框架。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3

【关键词】微分方程数值解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

《微分方程数值解》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之一,既有纯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性、又有数值计算的科学性。它与《数值代数》和《数值逼近》共同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微分方程研究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研究事件、物体及现象运动、演化和变化规律的最基本的数值理论方法,可以用恰当的微分方程来描述光学,力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现象。由城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的学习需要有数学分析、微分方程、泛函分析三门课程做基础,因此学生普遍认为微分方程数值解是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特别是内容、理论苦涩难懂、导致学生没有较强的求知与学习欲。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要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切实可行的结合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和探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和《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的基本要求及我院本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李荣华、刘播编写的《微分方程数值解》教材。由于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在数值分析课程中已经讲授,所以在《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中,我们主要讲授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由于一般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降低课程内容的理论难度,在保证课程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中的一些部分作了适当的调整。在教学环节中将不再包括以下内容:变系数抛物方程、抛物型方程的分数步长法、非线性双曲型守恒律方程的差分方程、椭圆型方程的谱方法、椭圆型方程的多重网格解法等内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的讲授方式,以讲解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为主,综合使用问题教学法、类比法、模型教学法,并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引进数学课堂.再利用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方式的优势互补,可以充分搞好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省去了在课堂上书写的大量时间,能最大限度的确保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算法的构造等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此外,我们还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我们从微分方程的实际背景入手,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使微分方程与实际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三、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我们将采用MATLAB程序设计,做以下三个内容的课程实践:Possion方程的有限元法与有限差分法、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法。以上三个数学实验涵盖了偏微分方程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做以上三个数学实验可.通过模拟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让学生感受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加深学生对数值算法思想原理的理解,提高应用《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数值方法编制程序的实践能力,训练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4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73-01

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2015年政府工作蟾媸状翁岢觥耙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被列为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了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谈下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校十三五学校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成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生物学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一级学科,与其配套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能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为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基础保证。而在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验都是在教师详尽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按照固定步骤“依葫芦画瓢”,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教学结束后除试卷考核外,无相应技能操作考试,导致学生学完就忘,时间久了如同没学一样。很多考研同学虽然初试成绩很高,但到了复试时往往表现差强人意,很多实验操作无法独立完成,曾出现用嘴吹灭燃烧的酒精灯的危险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太差。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二、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内容创新

目前开设的微生物实验课与其他大学相关的生物学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程大同小异,并未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根据专业不同、学生基础不同,设置微生物实验课程时也要区别对待,改变过去专业层次不同而实验项目相同的状况。微生物实验教学应增加趣味性,课程内容尽量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如:通过对学生宿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使学生们既独立完成了实验操作,又了解了宿舍卫生情况。

(二)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采取的都是任课教师口述―演示―学生验证,这种传统的讲课方式已经越发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实验课沉闷无生气。实验课教学应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实现微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视频资料和投影仪得到合理优化和系统性运用,提高讲授过程的直观化、立体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会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三)实验课教学环境创新

微生物实验教学一直都是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进行,学校的实验室设备更新较慢往往比较陈旧。很多实验的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实验结果与授课教师讲的有很大出入,严重影响实验课教学质量。微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去”,到生产一线去教学,到现代化的生物企业去参观、学习。以此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能更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生产一线的需求,如此有针对性的学习更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开放性实验室教学

开设实验选修课,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开放实验室和开放实验项目的宣传,尽可能多地提供开放性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本科生参与课外实验活动的积极性。[3]

三、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出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建设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改革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让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武秀琴,李印霞,张庆甫.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51):45-47.

[2]冯桂芳,许俊杰.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大学学报,2016,36(6):1-20.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语法教学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语法教学

英语语法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课程大纲要求通过实际课堂教学,灌输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及使用方法,同时扎实英语语音、词汇和基本句型结构等语言基本功,力图强化并提高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传统上英语语法课程都使用演绎法或归纳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由于教学内容固定、语法理论知识枯燥,水平较好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水平较差者缺乏学习信心;因此大多数高职高专原先英语语法课程成为“鸡肋”。

二、微课与英语语法的结合

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语法课程目前尴尬的窘况。“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语法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掌握的。

三、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化的优点

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化的优点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意义的课堂授课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学生学习水平、学习风格、个人兴趣爱好等不同,他们的学习接收与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完全不同。此时微课视频就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补充材料为学生提供更方便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点击视频进行学习有利于查漏补缺。其次,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语法课程基本上都是50分钟一课时,在这50分钟里教师基本上是就一个语法知识进行展开讲解,通常是从点带面,涵盖范围大、内容多,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把握教学重难点,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乏味感。微课由于其教学时间短内容少,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焦问题,突出主题。最后,制作微课视频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传统英语语法课程由于内容相对简单,很多教师基本上是备一次课上好几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成不变,这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制作微课视频要求教师学习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及各种应用软件,拓展自身素质发展;同时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少,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完成教学目标。从而需要教师对上课内容有非常细致的了解,重新备课提炼相关语法知识点的重难点。

四、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化的挑战

虽然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化具有以上优点,但若要真正付诸实践,对于教师,院系,甚至学校来说都有很大的挑战。首先要有内容规划,院系或学校首先做好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英语语法课程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供相关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其次是英语语法课程微课的平台建设。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学生)“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再次是微课内容开发。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或“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来完成。英语语法课程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最后是交流与应用。这是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同时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语法“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课程开发。因此,英语语法课程微课化无论对于教师、学校、还是教育行政机构来说都是很大的技术和专业挑战。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微课资源机械制造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103-0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微时代”。利用移动通信终端的短时间、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接受,一种新颖的资源表现形式“微课”,因其“主题突出、情境真实、方式灵活、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焦点之一。本文基于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特点,探索建设适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微课资源,能有效推动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1微课的定义

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基于网络运行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1]。黎加厚认为:“微课”(亦称“微课程”)是指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时间在10分钟以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焦建利则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的教学视频[3]。

本文借鉴胡铁生对微课的界定: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围绕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技能点、疑难问题等进行分析讲解的一种学习资源。其核心是长度为5~15min的微型教学视频,并包含与该视频内容相对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辅教与学的资源。

2《机械制造基础》微课资源的建设目的

《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技术技能课程,对应于机械加工工艺员、机床操作员等岗位。课程涉及的资源信息庞大,内容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冷热加工方法的原理、工艺及设备,课程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实践性强。对于实践加工经验缺乏的学生来讲,该课程内容缺乏严密的逻辑性,略显枯燥难懂,很容易让学习者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耐心。

在Web3.0迅猛发展的今天,笔者尝试着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学习者学习开发一系列的微课资源,使教学资源的展示变得更加短小、精致、生动、形象,使教学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机械制造基础》微课资源建设的原则

3.1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微课资源建设一定要把学生作为首要受众。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在建设微课资源过程中应为学习者构建既符合教学主题又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创设既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问题,建设配套的微课资源,通过练习、测试、学习反思、在线讨论等活动,将授课过程真实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为学习者提供真正意义上虚拟课堂,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意义的建构。

3.2突出“微”特性

生活在Web3.0时代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稳定性在变弱、持续注意力时间在变短、认知注意力呈现碎片化。为适合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需求,微课的核心要素“微视频”相对精品课、资源共享课中的视频时间更短(通常为5~15min),其容量也较小(不足百兆),有利于网络的传播和分享。其教学设计必须严格遵循微型化原则,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微课的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讲解相比,其教学主题更突出,教学内容更具体、精炼,通常情况下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力求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学到最关键的知识。

3.3注重实效性

高职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培养适应当前市场需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具备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类微课资源建设一定要注重实效性。理论讲授型微课应以知识点讲解为目标,切实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点;实践演示型微课应注重程序性知识的传授,以全真(或仿真)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拍摄时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清晰的展示操作要领与工作流程。

4《机械制造基础》微课资源的设计

4.1前端分析

4.1.1学习内容分析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冷热加工和机械加工工艺等相关知识。我们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以“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该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学习方式:把课程内容分解为三个学习情境(11个课业),主要讲解工程材料相关知识、金属切削的基本规律及控制、金属切削刀具、机加工工艺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较全面地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与机械制造相关的基础知识;能根据工程要求正确选用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方式;能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金属切削机床和加工工艺方法;掌握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具备分析和检测机制产品质量的初步能力。

4.1.2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学习对象是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相关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其主要特征为:他们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可以乐此不疲地从网上下载音乐,随时自拍并上传照片,在QQ和微信等社会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难以坐下来专心读书,甚至难以专心面对面地与人聊天。他们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所以欢迎能方便自学的学习媒体。

4.1.3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分析

高职层次的高校录取门槛低,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够高,理解能力差异较大。学校的学生有的来自中职,有的来自普通高中,学习基础和素质参差不齐,要求学习媒体能够因材施教。

4.2细化知识点

知识点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可得到不同的理解。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知识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单元,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媒体(如视频、声音、文字、动画、图画等)相互协调以表达一个局部的逻辑意义的知识的集合。一门课程的学习可以看成是学习者对一系列知识点的学习过程。

根据知识内容的粒度大小,知识点可分为元知识点和复合知识点,元知识点是指内容结构不可再分的知识点,复合知识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知识点构成,多个知识点构成一个知识模块(或主题单元)。以学习情境2“加工可调支座”中的课业2.2为例,在保持知识点内容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依据知识点属性和规律及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将“车刀”这一教学内容分为:车刀的结构、车刀的组成、车刀的几何角度3个知识点(如图1所示),车刀的组成又细分为前刀面、后刀面等6个元知识点(如图2所示)。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是相互独立的,又是循序渐进的,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笔者可以在10min左右将每个知识点讲解透彻。

4.3确定微课的类型

在对知识点进行细分之后,微课资源开发者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点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步骤和组织形式,综合运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对知识点进行表现,这样才能使其更加贴近学习者,更易于被理解。目前,我们根据课程特点主要开发了“理论讲授型”和“实践演示型”两种微课,分别讲解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以学习情境2“加工可调支座”中的课业2.2为例,“车刀的结构”“车刀的组成”“车刀的几何角度”等微课为“理论讲授型”微课,这类微课通常以语言传递信息,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方式,围绕单一知识点,以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适合学生的知识编码情境,采用适当突出、强调、重复等呈现方式。“装夹套类零件”“钻中心孔”“钻孔”“车削内孔”“攻螺纹”等微课为“实践演示型”微课,主要讲解程序性知识。这类微课应以活动为载体,以直接感知或实践训练为主,其设计思路为:呈现教学目标呈现正例引导学习者发现关键特征。可现场拍摄高级技师(教师)的示范操作,亦也拍拍学生的正确(错误)操作,经后期剪辑、编辑而成。

4.4微课资源要素设计

微课的资源要素构成,应突破单一资源类型的限制,形成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微视频、微教案、微学案(或任务单)、微实验、微练习、微课件等支持性资源,以及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基于网络平台衍生出来的扩展性资源,形成一个的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完整的、动态生成的交互性教学应用环境,如图3所示。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7

摘要:基于中观课程设计的视野,从课程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高职微生物链路课程进行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微生物学;链路课程;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70—02

一、直面存在问题,转变高职课程观念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食品企业紧缺的食品营养、检验与安全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一般的专业教学计划中通常设置有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微生物检验等课程。这些相关课程教材大多是“本科压缩型”,教材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来编写,课程目标上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课程内容出现重复或者空白,理论知识没有根据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削枝强干,占用过多课时比例。设计的实验从属于理论体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反复训练,能力目标潜隐、层次不清。在广大教师的心目中,学科中心课程已经司空见惯,课堂本位、以教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教学观念陈旧与“课程惯性”才是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从宏观课程角度来看,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非学科型的、理论型的人才;专业设置要针对市场需求与变化,并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设计[1]。高职课程目标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凸显职业生计目标[2]和岗位技能目标,突出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中观课程角度来看,链路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链路课程又称中观课程[3],指一个专业中内容相关的一组课程或课程集合,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以实践教学与能力递增为课程逻辑出发点与落脚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贯一体,将同一专业几门微生物相关课程优化组合,构建一门整体的、分单元的、有层次的高职微生物链路课程。按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和职业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强调以学生直接体验的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均衡发展。

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链路课程及其内容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与优化课程内容,构建链路课程和综合课程是当今高职课程改革方向。它将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内容重新组成一门新课程,既节省了学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微生物链路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针对食品检验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中、高级工)标准,并以学生职业能力渐进形成和双证融通为原则,选择工作必需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组成课程单元,采取螺旋递进模式分阶段、分层次设计课程。课程内容可分为4个单元:微生物“双基”单元、专项检验单元、综合实训单元和顶岗实习单元。

单元1:微生物学“双基”,主要强化学生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及繁殖特性;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的分类和制备;微生物的影响因素;微生物与食品制造及腐败变质等。基本技能包括:玻璃器皿清洗、烘干、包扎与灭菌技术;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技术;培养检验技术;染色镜检技术等。

单元2:食品微生物专项检验,以食品常规检验与致病菌检验为主。内容包括:细菌总数检验、大肠菌群检验、沙门氏菌的检验、金黄色葡萄球的检验、志贺氏菌的检验等。

单元3:食品微生物综合检验,以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内容包括:选一种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模拟企业设计一个小型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箱或采样箱)等。

单元4:企事业单位化验室、品控岗位实习,以熟悉岗位及其真实工作,提高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主,养成职业道德。内容包括:调查实习单位、产品生产与岗位任务职责、真实工作及其记录、问题发现与深入探讨、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发展、自我反省与自我学习、撰写实习报告等。

以上微生物学链路课程中的4个单元遵循能力发展规律,从单一技能到综合能力螺旋递进,每个基本技能在各单元中多次操作训练。如单元1染色镜检中革兰氏染色法,在单元2中的大肠菌群的检验、沙门氏菌的检验、金黄色葡萄球的检验、志贺氏菌的检验得到4次反复训练操作,技能从生疏至娴熟,并能独立而熟练地运用在单元3及单元4中。其他如培养基制备技术、划线分离培养和样品制备技术等一样遵循这个规律,反复训练逐渐内化为学生能力。

三、采用多种课程范型,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

高职教育中的每一门课程原则上不是学科中心课程范型。根据我国高职VOCSCUM(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3],高职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可分为几种基本课程范型,如问题中心课程范型、训练中心课程范型、任务中心课程范型、体验中心课程范型、培训中心课程范型等。对不同课程范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本位、以教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微生物学链路课程由4个单元课程组成,每个单元课程范型不同,教学模式与方法也不同。

在微生物学“双基”单元中,基础知识部分采用问题中心范型,基本技能部分采用训练中心范型,教学方式以“问题——知识——探究——技能”进行。围绕如何发现微生物、如何认识微生物等基本问题,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与自学讨论,学习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动手操作对问题进行探究,如配制培养基、接种分离微生物、染色镜检观察微生物等,边教边做、边做边学,训练学生基本技能。

食品微生物专项检验单元课程采用训练中心范型,以国家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与流程,安排在学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室里,对食品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进行检验。以学生“做”为中心,教师为指导,4人为一小组,6小组为一批,连续轮训,按检验工作过程从器材准备到鉴定报告逐一完成。由于微生物检验特点,每完成一个检验项目需要3~5天,一般集中安排在周四至周日之间。

食品微生物综合检验为项目中心单元课程,以学生自主选择一类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不同食品要求检验项目也不同,从选择项目、拟定检验方案、检验过程和鉴定报告均由学生来完成。项目中心单元课程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按照课程设计弹性管理方法,每个项目小组可以申请在校内或校外化验室进行检验,老师或兼职教师指导为辅。

岗位实习为体验中心课程,课程安排校外企事业单位化验室或者品控岗位进行,通过开放职场的综合实战,注重学生内心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指导教师主要完成校外实习基地选择,任务布置与说明,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的指导等。

四、朝向“三位一体”目标,实施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考核模式重知识记忆、重卷面分数、重答案唯一性、重简单易行、重教师主体、重时间封闭性,已经无法适应于高职院校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评价。微生物链路课程教学评价打破考试方式单一局面,实施多元化评价,以求在整体上实现“三位一体”的目标。根据各单元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的不同,选用各自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时空,虽然各有所不同和有所侧重,各自发挥着评价的诊断、反馈与调节功能,但综合效果远超过单一评价模式。

总之,链路课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而且可以拓宽高职第一线教师视野,将高职教学理念贯彻到微观课堂教学中,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开发实施

[作者简介]李立新(1966-),男,河北南宫人,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兼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教育。(河北石家庄05022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学前英语教育微型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4032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48-03

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以国家课程为主,在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性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性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职业定向性,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高职院校广泛思考的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是作为部级课程和地方性课程的补充存在的,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整体提升课程的适应性是一个有效的思路。微型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深化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更合理地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这为以微型课程为突破口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土壤。

一、微型课程的界定

微型课程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开创,又称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与传统的长期课程相对应,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这个概念得到国内外认可并一直延续使用。我国学者在实践中又对其赋予了新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三个流派:生态化含义、信息化含义、实践化含义。生态化含义从生态学意义的视角挖掘微型课程的潜力,强调微型课程内容灵活、富有弹性,具有一种开放有序、发展变化的特性,此内涵源于美国微型课程理念,是微型课程的最初本意。信息化含义强调在日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将信息技术高度应用并融合于微型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此内涵源于新加坡1998年的微型课程实践与理论,是新加坡针对信息化教育条件对美国微型课程理念的拓宽与发展。实践化含义特指办学单位围绕育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开发并有效实施微型课程的系统。高职微型课程是把微型课程的生态化含义和实践化含义结合起来,强调高职院校为了增加课程的适应性,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对微型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实施,并获得相应的课程资源。

二、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落实以生为本、提高课程职业定向性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三大问题:课程指导思想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模式刻板封闭、缺乏弹性,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途径单一。这三大问题都是课程问题,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接受社会环境的有效信息,从而限制了高职学生观察力、求知欲、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使他们难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空间,难以形成职业适应能力,难以有效获得生存、发展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变革,出现了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转向职业岗位的基本走向。高职院校课程相对于本科高校课程,根本区别应该是其职业定向性。尽管本科高校也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但这种职业性是基础性的,毕业生就业面较宽,知识往往限定在某个职业领域,而非具体的岗位,因此本科院校是“专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则不同,必须紧密联系具体的岗位实践,强化岗位工作能力的训练,高职院校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需借鉴微型课程理念与方法,通过系统开发开设大量模块类、主题性微型课程,弥补传统学科必修、选修课程的不足,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有效策略,也是现阶段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诉求。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更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强势席卷的世纪。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大变革,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高端化成为中国经济必然的发展特征,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这种形势使人们的职业岗位流动和变更频率日益加快。但很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相应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要求做出快速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不断增加课程的弹性和开放度,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气息和前沿品质,使课程内容始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微型课程本身具有的弹性与开放性的生态化特点,正好满足了高职院校课程根据社会工作任务而变化发展的生态特征需要。

3.高职院校坚持工学结合、有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需要。受时间和经费的制约,高职院校在传统的长期性课程中吸引企业精英建构和实施课程,往往困难较大。但如果采用灵活弹性的微型课程的方式,既可以在校园课堂中,也可以在企业情景下,把更多的岗位精英请到微型课程的课堂上,以“短、平、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开发社会企业人力资源,使其参与到微型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来,建立流动师资库,形成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合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4.高职院校调动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办学积极性、唤醒课程意识的需要。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类院校的二级学院或系部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自和能力较弱,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有时意识到传统课程的弊端,意识到不进行课程改革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但又无从改革。微型课程的加入改变了这种被动状况,提高了二级学院和系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唤醒了二级学院或系部的课程意识,促使他们对人才培养进行整体思考,使微型课程成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试验,并形成课程超市,二级学院或系部成为微型课程开发或实施的主体,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更自由、合理地进行微型课程开发与组合,功能上可以是新生的系列入学教育,可以是毕业前的定向训练;可以是吸收最新技术的课程模块,可以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的诊断和补救;可以是讲座、阅读、合作、讨论,可以是参观、调查、见习、实习或实践。二级学院或系部课程意识的觉醒与课程开发积极性的提高为微型课程在高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5.高职院校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享有专业的自。刘良华说:“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传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精英化、大型化倾向却使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开发面前望而却步。微型课程的开发无疑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具备双师型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微型课程开发素质。微型课程的开发能促使这些教师结合实践经验反思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教师参与微型课程开发的活动,是弥漫于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中的,是在接近于其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发挥作用的,因此这种课程开发与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有利于课程本身的成长,对教师的专业精神的培养、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

三、微型课程开发的路径

微型课程开发一般根据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的课程编制经典理论。泰勒的课程目标原理认为,课程的研制是教育者、学习者及社会需求三因素互动的过程。泰勒认为课程开发围绕着“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四个问题来展开,即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开发设计。

1.课程目标。即微型课程实施目的或意图的陈述。课程目标不能过多,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在陈述时要注意陈述得清晰、详尽,注意叙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应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

2.课程设计。即运用好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根据微型课程确立的目标,选择的内容应该是与学校、学生、教师经验密切相连的内容,要少而精,应在教师能力范围内,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的职业需要。

3.课程实施。即怎样组织微型课程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及怎样安排活动。微型课程实施时,要注意突出微型课程的弹性,注意微型课程与长期课程的不同,注意课程实施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问题。

4.课程评价。即运用好微型课程评价的技术。微型课程评价是一种多元的过程性评价,主要应从微型课程方案、微型课程实施、学生微型课程学业成绩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生微型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应该是微型课程评价的关键。微型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可以采用积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学分是目前较普遍地被我国高校采用的一种学业成绩考核方式,一般18课时记1学分,计算公式为:学分=实际课时/18课时。积点式学分就是把学生所选修的各门微型课程的考试成绩折换为积点,不以分数而是以课程积点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方式。考试成绩与积点换算的标准一般为90~100分积点为4,80~89分积点为3,70~79分积点为2,60~69分积点为1,60分以下积点为0。计算方法是微型课程积点数=微型课程的课时/18×课程积点。积点式学分的评价方式,既考虑了学生学习量的积累,又考查了其质的掌握情况,是一种比较有操作性的评价方式。

四、对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开发的思考

1.准确定位课程地位。微型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微型的校本、院本或系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长期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新的增长点,为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进一步结构化提供了可能性的空间。长期课程在系统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保守性和封闭性等特点,使得长期课程不能很好地发挥固有的功能。微型课程可弥补长期课程的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该以中长期课程为主,把微型课程作为中长期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两者结合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本质,发挥高职课程的功能。高职院校在微型课程开发特别是实施方面,要注意微型课程的质与量,不能加重学生负担,违背课程初衷。

2.注意微型课程的整体性,并把微型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开发的各门微型课程一般呈现出散在性存在的状态,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中要注意通过各门微型课程的松散重构,实现微型课程间结构化的系统联结,从而有利于高职学生对现有各个微型主题内容之间纵横两个向度的连贯与整合,使高职院校的微型课程既体现出灵活性与变化性,又能保持住相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微型课程同必修课、选修课等中长期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发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

3.解决微型课程的管理问题。首先,要明确二级学院或系部是微型课程的管理主体,提升系部及二级学院管理微型课程的责任与积极性。其次,要大力提升课程管理主体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的基本内涵是课程实施主体构建课程愿景和进行课程民主决策的能力,是在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中表现出来的对学校课程问题和教学管理的引领与指导,是教育哲学和管理权威的一种外隐表现。课程领导力表现为课程价值思想的引导力、课程教学的指导力、课程资源整合力三个维度。有专家说学校课程领导的真正要义在于鼓励教师觉醒其课程意识。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微型课程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微型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应由二级学院或系部负责。微型课程课时可以利用现有的选修课或活动课的课时。管理部门应该着手建立关于微型课程的开发申报、审核立项、评价激励、教学管理等相关制度,保障课程具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和结果水准,使之成为对高职学生的健全发展施加正向影响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4.科学构建课程开发团体。微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关键在于人力资源。高职院校必须着力打造一支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及课程专家构成的微型课程开发团队,使其具有共同的愿景和伙伴式的团队合作文化,具有先进的课程意识和完善的课程开发技能,能够有效沟通与协作,诊断学生的课程需要,挖掘与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合理构建与有效实施微型课程,在共同的行动、及时的反思和反复研究中,不断实现课程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双向提升。

5.加强微型课程理论研究。在我国,微型课程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大多集中于概念辨析和中小学的应用研究,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还很少。高职院校在开发与实施微型课程的实践中,必须加强微型课程的理论研究,对微型课程的概念、特征、原则、途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对微型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从而使高职院校微型课程实践始终沿着一个理性的轨道运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20.

[2]刘良华.成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3-23.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1篇9

【关键词】微课部队环境教育资源MOOC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7-02

ToexploreMicro-lectureconstructionadapttothelearningneedsofthetroops

ZhangGuodong,WangShangqiang,WangYingyingSuYuanyuan

NavalAeronauticalEngineeringInstituteQingdaoBranch,Qingdao266041,China

【Abstract】Forthetroops"fragmented"learningneeds,thispaperdiscussestheconstructionprincipleofmicro-lectureplatformtoadapttoenvironmentalforces,thefunctionoftheplatformsettings,problemsofcoursecontentconstructionmethodsofmicroforces,hascertainreferencevalueandsignificanceinmicro-lectureconstruction.

【Keys】Micro-lecture,troopsenvironmental,Educationresources,MOOC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知识和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院校,人们进入学习型社会。但部队中由于相对封闭,自成体系,当前部队中广大官兵都有着迫切的学习愿望,但因环境限制,与外界接触少,平时训练任务多,工作紧,时间零散,很难集中大段时间来进行再学习。此外目前部队进行再教育的主要方式有选拨人员到院校的中短期培训,远程函授等,但只能惠及少数人,普及性不强;随着部队的网络建设发展,虽然好多部队院校推出了网络课程供大家学习,但这些网络课程的形式基本上是教师课堂授课和书本内容的再现,一堂课时间较长,部队人员很少能长期安排这样大段时间来学习。而这几年“微课”的教学形式为部队的普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一、微课的特点

随着网络发展,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运动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现今热议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秋提出的。戴维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微课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微课一般采用微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视频长度一般在8~15分钟之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知识点或专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2],微课的这些特点,给部队人员的碎片化时间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二、部队学习资源类型分析

通过对部队人员的调查,部队人员所需求的学习信息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通用型资源,这部分知识信息需求与社会上需求基本一致,有的希望能够提升自己学业,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这部分资源可以奉行拿来主义,利用社会上已经建成的微课内容,避免重复建设。像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已经有超过1500个精品教材做成开放课件在网上共享;“网易公开课”、“超星学术视频”等共同指向就是公开的微课课程[3];二是专有型资源,即是部队自身的专有的一些专业知识信息,这部分资源具有保密性,必须对知识信息内容本身就进行保密级别的判定,并且需要部队集中优势力量,自己建设这部分微课资源;三是为基层部队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资源,称之为解决问题型资源,这类资源以微课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针对性、易用性更强,往往是为了部队某种装备类型,特有技术等方面的在工作中遇见的难题。这部分资源需要基层部队、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日积月累的积攒,将平时遇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并进行微课式的分享,加快部队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微课平台建设原则

微课网络教育平台是微课资源应用的基础,部队除了要加强目前已有网络硬件设施,使之更普及化,更实用化,其另外所欠缺的是一个能够体现微课特色教育的软件平台。在微课软件平台建设中,第一,要以为广大部队人员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原则,平台要做到开放性强、交互性好、易于使用。尤其交互性,在部队环境中,很多官兵更想和人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第二,在平台功能上,要功能全面灵活,便于日常建设与管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便于今后功能的扩展和加强,方便有些部队在小范围内的局域网中也可以架设;第三,平台要体现部队特色,针对专有型和问题解决型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施专有资源物理隔离,严格设立的保密等级,采取用户权限认证、IP地址绑定、数据加密传输等多种方式来限专有型资源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第四,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平台和技术,“快、好、省”的完成平台建设,以解决当前的迫切需求,跟上时展的大潮。2012年兴起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全世界引发了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同时也研发了多个MOOC网络教育平台,而“微课”是平台上的主要教学形式。在国内已有很多院校和机构进行了MOOC平台的开发和研究,如“清华教育在线”U-MOOCS平台支持多种类型的课程包括基于视频讲授的步进式课程、基于活动的研究型课程等,多种教与学的模式如基于案例、项目、问题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3],该平台功能强大,支持课程类型多;另外国内还有交大的南洋学院、超星慕课等平台,可以选择其中合适的平台,直接引入军网系统,将通用型微课教育资源架构在现有成熟平台之上。

四、微课内容的建设

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以“微”视频的方式,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要求,适用于正式、非正式学习[5]。所以在对学习资源进行“微课”化之前,需要对广大部队官兵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再以微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要做好微课的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于课程内容精心划分知识点,确保在微时间内讲授一个具有较完整结构的知识,这需要对课程内容理解非常透彻的有经验的教师来划分。其次,是微课的教学设计,在微课教学模式下,部队学习人员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知识的获取,所以要设计以部队学习人员为中心的的表现形式,从其认知角度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如采用部队人员熟悉的环境和事物进行举例讲解,使内容易于理解,融会贯通。第三,是微课的制作,要突破传统授课模式影响,加强自制微课的质量。虽然现在微课大部分以微视频为主,但是可以不局限于微视频,充分利用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例如以动画,游戏等方式来展现,增强微课的交互性、让学习者参与其中,但这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在胡铁生进行的全国微课大赛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如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认为自己微课制作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如镜头切换、后期编辑等[2]。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团队与一线教师配合,合力做出优秀的微课课程。第四,要提供配套的微课辅助资源,包括如习题、作业、拓展阅读等方面的资源,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训练,复习,考试等学习进程。

三、结论

建设适应部队学习需求的微课,充分满足部队广大官兵的教育需求,提高官兵文化素质,是实现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强军的有益手段,本文提出的微课建设观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

[3]王祖源倪忠强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J].物理与工程,2014.24(2):17-19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一、信息技术课应用微课与其他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微型课需要网络和视频播放终端,所以,大多数中小学学科的微型课在硬件条件上只能在课后进行,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基本上每一节课学生都有大量的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的时间,这就在时间和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微课很适合操作技能的学习,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学量的操作技能。

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微课,在大量的操作技能学习中学生的水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参差不齐,而微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也体出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二、不同的信息技术课型对微课有不同的需求

1.选择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种类很多,从教学主要环节上微课可以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2.不同课型对微课的不同需求

信息技术有多种课型,并不是所有的课型在课堂上都需要微课,下面我浅谈一下几种信息技术课型对应用微课的不同要求:

(1)实践性知识的新授课。(2)实践性知识的复习课。(3)作品制作课。

三、信息技术课堂微课制作注意事项

1.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1)微课的配音要清晰,最好在安静的房间录制。

(2)录制时分辨率需要高一些,不能低于720*576的标清分辨率,码率最好达到1Mbps。

(3)视频帧速不低于12帧/秒。

(4)教师在录制操作过程中,动作一定要慢而平稳,一方面是让学生能清晰了解操作过程,另一方面也避免视频画面闪烁。

2.信息技术微课需要字幕

信息技术微课的字幕很重要,说明文字最好有连续性,即学生学习时任意跳转到视频中一个地方,都能看到现在进行的是什么操作。

3.微课的内容和时长问题

课堂上的微课我认为需要短一些,不能超过5分钟,内容要单一,不能把几个知识点放在一个视频中,要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精确定位和寻找。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篇11

【关键词】问题;问题求解;有意义学习;微课程;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15)05―0048―07

引言

作为一种具有多元用途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微课程是目前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诚然,微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但根据微课程“解惑”的显著特点来看,我们认为,聚焦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理应成为微课程设计的重要取向之一,因为这对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发展学习者的问题求解等高阶思维能力乃至终身学习能力都具有现实的价值。

一、问题求解与微课程

问题求解是指问题解决者结合当时的情境,针对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践,从而走出未知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对问题求解的研究中,典型代表是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DavidH.Jonassen),他认为“如果能够找到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的未知模式不仅具有智力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或文化的意义,”并认为问题求解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1]

所谓有意义学习(MeaningLearning)具有五个特性,即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2]主动性表现为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能对学习过程或结果负责;建构性表现为学习者能够阐释和反思学习,并结合原有知识整合观点,而不是知识简单的输入和输出;意图性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真实性表现为学习者的学习处在一个复杂的、情景化的环境当中,所学知识只有通过所依托的环境产生意义;合作性表现为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通过接触多样化的观点和视角,能够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

根据有意义学习的五大特性,结合信息技术新手段,支持有意义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也出现了新的要求,即: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或需求;不仅阐释学习知识,更要引导学习者思考;清晰地阐明目标,并建立目标与学习者之间的意义关联;这种资源必须是在学习者生活或工作大环境中极易获取、方便学习并能随时应用于实践;需要提供学习合作与交流的工具。

微课程作为一种信息化学习资源,属于课程范畴,是以某一知识点为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支撑环境两个方面。微课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微课程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同时强调对学习支持环境的设计;②微课程内容本身是独立的、完整的;③微课程拥有最佳媒体呈现形式,其中视频是微课程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④微课程学习的效果突出。

此外,微课程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即微小性、结构化和实用性。微小性表现在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以微粒化的单元形式呈现,且媒体容量小,便于学习者接收和学习。微小性特征解决了学习者由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固定而影响学习的问题。结构化表现在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持续性理解和思维模式建构。结构化特征解决了随机进入学习过程中容易导致的学习分散和知识零散的问题。实用性表现在微课程内容本身是独立的,它独立存在的价值体现为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兴趣的需要来选择微课程,针对具体问题情境来体现微课程的实用性,从而弥补了传统课程学习效果的滞后性。从上述微课程的概念阐释中可以发现,微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学习者的需求,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将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境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学习支持环境。它满足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这五大特征。可以说,微课程是一种支持有意义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微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结合乔纳森的观点,本研究尝试将问题求解理论应用于指导微课程的设计,构建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以期为教学设计者或教师设计微课程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二、问题求解与微课程设计的映射关系

(一)问题求解的影响因素

影响问题求解的因素很多,其中乔纳森(Jonassen,1997)认为问题求解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方面,即问题本质的把握、问题的表征和问题求解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3]

1.问题:问题作为问题求解中最主要的因素。乔纳森认为不同的问题在本质、呈现或提出方式、组成部分和交互等方面表现也有所不同。[4]他根据问题的特性,把问题分为11大类,并认为每一类的表现都不一样。[5]罗伯逊(S.IanRobertson)根据不同的视角对问题分类进行了整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解决新问题需要的知识、不同的目标类型、定义的明确或不明确、语义的丰富或贫乏、相同结构及决定性步骤。[6]

2.问题的表征:问题求解者要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要构建问题空间,将问题呈现的刺激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建有效地联结。因此,问题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关键性因素。[7]Zhang.J认为问题的表征分为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两种,外部表征(问题的呈现)是指由知觉能直接觉察到的问题情境成分和结构。相同的问题情境用不同的外部表征,如组织结构和呈现形式不一样,则结果都不一样。内部表征则是激活深层认知操作,激活记忆中某种认知机制,经过想象、推理等操作形成对问题的内部表征。[8]认知心理学家特别关注问题表征的研究,纽厄尔和西蒙将形成的问题表征称作问题空间,并认为决定问题空间的信息源有以下几个:任务情境;对状态、操作和限制的推理;背景推理;先前与该问题有关的经验;先前一个相似问题的经验;错误信息;解题步骤;外部记忆;指导语。[9]对于指导语对问题表征的影响,西蒙和海斯(H.A.Simon&Hayes,1976)使用河内塔问题的两种变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他们的被试正如UNDERSTAND(Simon&Hayes开发的计算机程序)预示的一样,受到了给予他们的指导的强烈影响[10]。同时,问题的突出特征是影响表征方式的因素之一。[11]在问题求解中,问题的表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帮助学习者正确地表征问题,能够使他们把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通过对专家和初学者对问题表征过程的研究发现,专家和初学者在对同一文本的陈述性表征中区别不大,但是在对问题的解释和推理上差别很大。

3.个体差异性:学习者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熟悉度、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知与元认知、情感和意动等因素会帮助问题求解。[12]通过熟悉的问题情境,能够回忆并运用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学习者个体经验,帮助问题求解者顺利解决问题。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的网络,对专家和新手问题求解的研究发现,最为突出的差异是专家具有大规模的、丰富的图式。专家的图式中存在与当前问题情境高度相关的知识单元,因此能够快速地构建出有效问题空间。同时,一个优秀的问题求解者应该具有“领域特定的”思维方法。而且,不同学习者个体存在的经验,能够帮助辨别问题的特征。这样一来,经验就能够帮助学习者个体寻找到关键信息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13]问题求解者具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并对问题求解结果具有各自的意识和控制,如独立型问题求解者以及方向明确的问题求解者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情感因素包括对问题的态度、信念和能力。意动因素有目的性、努力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问题的求解,如问题求解者缺乏解决的信心,则不会努力解决问题。

综合以上问题求解的影响因素,微课程的设计应该从问题本身、问题表征和个体差异等角度进行把握。针对问题本身的影响,需要对问题进行设计。问题表征方面主要考虑提供问题表征的支持,即呈现问题的知识或情境。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等,这就需要预先对学习者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并提供促进理解或问题求解的学习资源以及问题求解的效果评价。当然,在微课程学习中并不仅仅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还包括相互协作建构,这就要求有专家或学伴互相提供知识和经验。因此,微课程设计中包含问题、情境、资源、互动和评价五个要素。这些元素之间是动态的、非线性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求解就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因此问题求解过程分为问题表征、算子选择、算子运用和状态评价四个阶段。[14]布朗斯福特与斯特恩(Bransford&Stein,1984)开发了一般问题求解的模式,将问题求解过程分为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和结果评价五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15]在问题识别阶段,影响理解问题的因素有先前定义问题的经验、具体领域知识、聚合思维倾向和理解问题的心境。在问题表征阶段,需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学习者将问题与现有的背景联系起来。在策略选择阶段,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策略。斯滕伯格(R.J.Sternberg)从认知技能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方面把问题解决的活动分为七个阶段,[16]并在其著作《认知心理学》中对七个阶段进行了调整。格拉泽(RobertGlaser)将问题求解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乔纳森(Jonnason)将问题求解归纳为六个阶段,即界定问题、生成问题的解决方案、确定目标并建立可行方案的评价标准、过程规划、执行过程、效果评价。后来美国教育学者鲍勃・伯克维茨(BobBerkowitz)和迈克・艾森堡(MikeEisenberg)提出了网络探究模式Big6,即制定问题、寻找策略、搜索信息、运用信息、综合信息和评价信息。问题求解是非常复杂的,很难用一种线性的方式简单描述。在所有的问题求解过程中,通常认为基克(M.L.Gick)等人提出的“四段式”问题求解模型最能反映问题求解的动态过程,如图2所示。

综合以上对问题求解过程的表述发现,研究者们对问题求解过程的观点虽然并不一致,但也可以看出,问题求解是通过采用方法和工具走出未知状态的一个过程,如表1所示。从整体上来看,问题求解过程一般会经过以下五个阶段,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策略、尝试解答和效果评价。

综合前面的论证,我们已经知道微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有意义学习过程,也是问题求解的过程。因此,通过问题求解的一般过程,可以对微课程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五个环节,即进入微课程、确定学习目标、获取学习任务、微课程内容学习和解决学习问题,如图3所示。学习者首先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并进入微课程,然后从微课程中确定学习目标并获取学习任务,接着进入微课程进行内容学习以获取相对应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最后根据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对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参照问题求解一般过程和微课程学习过程,结合问题、目标、情境、资源、互动和评价等设计要素,建立与微课程设计的映射,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作为微课程设计者所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呈现问题;阐述目标;创设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效果。这些结构要素都要围绕问题要素来展开设计。

三、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模式是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是对问题求解一般过程与微课程设计的映射关系梳理后,再结合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念及ADDIE教学设计模式,从而衍生出的微课程具体教学设计流程。该流程主要包括:学习需求分析、问题设计、目标设计、情境设计、互动设计、资源设计、评价设计等操作环节,如图4所示。其中,根据学习需求分析产生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生成微课程目标,这三个环节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情境设计、互动设计、资源设计和评价设计这四个环节主要围绕问题而展开,属于动态、非线性关系,如图5所示。

(一)学习需求分析

微课程学习活动始终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的来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教材进行分析,从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里面进行选择,包括具体课程内容的疑问或思考,以及思维方法或认知途径的疑问。这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问题能够促进学习者知识、思维及能力的增长与提高。[18]因此,微课程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融合了教材中关键性的知识点,对教材理解起着重要作用;②融合了教材中抽象的、容易混淆的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③融合了学习者自身条件限制下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中,可以不局限于某一章节,根据教学需要对内容进行适当扩展或整合。第二,在网络环境下,微课程的学习者类型多种多样,年龄和背景都参差不齐。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微课程设计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二)问题设计

完成学习需求分析后就产生了微课程的问题。Chuska认为问题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以及能够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19]为了保证问题的有效性,应该在问题设计中严格把关。对于通过教材来设计问题,有学者(胡小勇,2006)从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的认知程度两个维度提出了三种问题设计支架:面向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问题设计支架、面向理工科课程的教学问题设计支架、面向各科课程的教学问题设计支架。[20]对于从学习者自身生活中提炼的问题,要判断问题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微课程设计中具有必要性。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问题由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要素构成。[21]因此,问题的存在条件在于是否具有问题的三要素。同时,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问题应该具有价值;②问题应该对学习者来说是有趣的、相关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③问题的陈述应该清晰、具体和完整。

(三)目标设计

微课程目标是指微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对于微课程目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微课程目标分类。对于支持问题求解的微课程目标来说,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可以参照课程目标的分类标准,同时作为问题求解的一种设计来说,要体现微课程本身具有的微小性特征。前面提到,问题求解的影响因素包括问题、问题表征和个体因素。微课程的目标设计实质就是围绕某一问题,对该问题进行表征的过程。专家型问题求解者与新手型问题求解者最显著的特征差异表现为是否具有丰富的经验,具体体现在问题求解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这些经验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而对于个体因素影响来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支持问题求解的微课程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第二,微课程的目标表述。微课程的目标可以通过ABCD模式和内外结合法进行表述。但是,在对微课程目标进行表述时,需要注意:①微课程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习者;②微课程目标表述的是学习的预期结果;③微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是具体的、可观察的。

(四)情境设计

综合网络资源丰富性和网络学习时间碎片化这两个特征,微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者能够迅速锁定资源,进入学习状态并进行有意义学习。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化教学,认为在一定情境下学习,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建构内容。因此,微课程需要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给学习者提供问题理解和表征的线索,帮助学习者将问题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联系起来,同时促进知识、技能和经验之间的连接,为问题求解提供方向和方法。在这里,情境设计在微课程中主要是从微课程视频内容设计和导学模块设计中体现。在导学模块里,需要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背景及依据,能够帮助学习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学”,即该微课程适用的对象是哪些人?这些人具有的知识水平在哪个程度?“学习什么”,即该微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怎么学”,即学习者怎样利用该微课程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五)资源设计

资源,尤其是有意义组织的资源能够帮助新手问题求解者掌握问题求解的方法和技巧,构建问题求解图式,缩小与专家之间的差距。针对微课程学习者问题求解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微课程设计中需要对资源进行设计。通过微课程的定义可知,视频作为微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在资源设计中主要包括微课程视频资源的设计和相关辅助资源的设计两部分内容。

1.微课程视频资源设计: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问题的求解。视频资源的设计是围绕问题来进行的,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其视频设计内容有所差异。因此,在视频资源设计之前,第一,要对问题进行识别,即要知道问题类型的特点,还要知道不同问题类型所表现出的不同结构、特点和求解过程以及解决时需要运用不同的知识领域和技能,从而为视频内容和过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来设计视频内容,使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掌握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按照教学设计理念,在视频内容设计部分需要考虑视频内容选择、方法和策略选择、媒体选择以及过程设计。微课程视频是问题求解的一个典型的实例,主要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来设计,那么需要考虑围绕问题需要呈现的内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内容呈现的方式。

前面提到,问题类型的识别有助于选择视频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视频内容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常用的媒体包括电视、录音、实物模型、教材等。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特性,选择最合适和有效的媒体需要综合考虑媒体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图6所示。

除此之外,视频的呈现形式也是媒体选择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罗列了五种常用视频呈现形式,如表2所示。

2.相关辅助资源设计:鉴于微课程学习者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以及视频内容本身并不能够提供问题的完整图式,这就需要相关辅助资源的支持。这些相关辅助资源包括视频资源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课件、教案和学习工具等,以及与问题相关的概念模型、相关案例、问题解决策略、元认知策略等。这些资源可以给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经验和策略。能够辅助学习者将呈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联系,激活图式,形成问题求解的方案。

(六)互动设计

互动是学习环境中比较重要的元素。有效的互动既可以帮助问题表征,同时又能够为问题求解提供相应的经验和问题求解新视角。按照活动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环境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22]因此,微课程的互动设计包括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与教师的互动。针对这三个方面,分别提供练习反思模块、生生讨论交流模块以及师生交流模块。

1.练习反思设计:练习反思是检验学习者能否真正解决问题的环节。将学和做紧密地结合起来,更能促进有意义的建构。练习反思模块能够将先前获得的问题图式运用于新问题解决中,促进学习者掌握图式,同时熟练地应用规则。在微课程中,练习的提供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相关性原则:由于微课程提供的是某一知识点的传授或者是某一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提供相类似的练习。这类练习是学习者通过微课程的学习,能够很容易抓住关键信息,将问题陈述映射到已有的图式上。如果练习与微课程内容相差过大,学习者利用已掌握的图式和经验很难解决,则会形成挫败感。

层次性原则: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思路、经验能衍生出各种情境下的问题。微课程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因此,在紧扣主题的情况下,将同一类型问题进行整理,按照从易到难的编排方式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匹配性原则:练习的设置应该与微课程目标相一致。

2.讨论交流设计:活动理论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表现完全是相互作用和依赖的。[23]它要求先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对应的规则和方法。互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支持环境。微课程学习者的初始水平和学习能力不一样,即使提供了视频指导,也需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答疑解惑或者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意见。认知弹性理论认为传达多样化的观点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24]讨论可以将不同学习者的经验聚焦起来,让学习者感知不同的人对问题情境的不同阐释。

(七)评价设计

评价在问题求解过程中起着激励、导向、监督和调节的作用。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包括对问题求解的结果评价,也包括对问题求解过程中经验或收获的总结。微课程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评价标准具有相应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微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练习设置及评价。同时,练习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选取个别典型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练习的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填空、判断、简答和案例分析等。

总之,本文紧扣有意义学习、微课程和问题求解等核心概念,在充分把握问题求解和微课程的映射关系基础上,运用教学设计思维构建了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学习需求分析、问题设计、目标设计、情境设计、互动设计、资源设计、评价设计等基本环节。作为一种理论框架,该模式为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其理论框架有效性和现实价值的可能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确认和循环修正。我们认为,未来的学习趋势主要是融合信息化技术的、自主的有意义学习。面对这种趋势,信息化学习资源必须契合海量的、问题导向的和个性化设计的特点。微课程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产物,不单是课程资源形式上的创新,更是设计思维内核的创新,这种创新必须兼顾人的发展、信息技术、学习心理、教学设计和特点,使微课程成为智慧学习环境的一个有机元素,让学习者浸润其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nassen,D.H.Towardadesigntheoryofproblemsolving[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lelopment,2000(48),63-85.

[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61.

[3][4][12]DavidH.Jonassen.面向问题求解的设计理论(上)[J].钟志贤,谢榕琴译.远程教育杂志,2004,(6):16.

[5]DavidH.Jonassen.面向问题求解的设计理论(下)[J].钟志贤,谢榕琴译.远程教育杂志,2005,(1):33-37.

[6][9][10][11][13]S.IanRobertson.张奇等译.问题解决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13、39、86、277、278.

[7]杨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游戏设计及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8]ZhangJ.Thenatureofexternalrepresentationinproblemsolving[J].CognitiveScience,1997,21(2):179-217.

[14][16][21]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4-15、186-193.

[15]高文.一般的问题解决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9,(6):19-24.

[17]金婧.问题解决学习的技术支持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新华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

[19][20]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5、82-83.

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微课程数学课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32-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实现了从“教到学”教育教学形式的实质性转变。

1微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自2006年起,“微博”的发展速度惊人,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我国在2010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目前不少教育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将微博应用到教育中,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数学课型的分类

关于数学课型的分类,有不同的依据和标准,但无论采用什么标准或依据,都必须满足课型分类的基本要求。其一,涵盖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其二,各种课型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将数学课型分成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复习课和测验讲评课这五种。从教学实施流程看,充分体现了各种课型的个性和风格。

3微课程对数学课型转变的目的

传统的课型教学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受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但自从新课改以来,教育工作者普遍感觉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要想处理好任务与时间的关系,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3.1利用微课程促进数学概念课型的转变,实现先学后教

数学概念是导出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它们相互联系、由简到繁形成学科体系。书本上的概念基本是以给出或推到形式出现的,是静态的,学生长时间学习容易出现疲惫现象,微课程的录制,可以变静态为动态,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挖掘概念背后的隐含和注意点与易混点,有时还能够进一步完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概念。而且提前录制,还能够实现先学后教。

3.2利用微课程促进数学命题课型的转变,帮助理解掌握

表达数学判断的陈述句或用数学符号联结数和表示数的句子的关系统称为数学命题。通过命题教学,使学生学会判断命题的真伪,学会推理论证的方法,从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其中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学生看一遍或听一遍未必能够很好掌握,而且由于高中课程的紧张,教师不可能多次反复,这样势必有部分学生跟不上,导致学生的分化。微课程能够将这个难点进行再次讲解,多次重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现共同发展。

3.3利用微课程促进数学解题课型的转变,带动归纳总结

数学习题可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它可培养人的观察、归纳、类比、直觉、抽象以及寻找论证方法,准确地、简要地表述以及判断、决策等一系列技能和能力,给学生以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为什么我都听懂了,却不会做。其主要原因有二:(1)知识的遗忘;(2)解法缺乏归纳。常规课堂教学,对题型的归纳讲解往往也是一遍即过,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无疑是致命的,他们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却已过去很久。微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归纳细致,反复观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阶段学习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无形中也能带动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4利用微课程促进数学复习课型的转变,实现分层教学

复习课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知识、方法及应用的认识。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复习往往只在某个章节学完,或在期中、期末检测前进行,而且安排的课时并不很多,更多的只是一带而过,不可能细化。所以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是痛苦的。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微课程在录制时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甚至可以录制更多的内容(包括基础、中等、提升、拓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各取所需,实现分层教学。

3.5利用微课程促进数学测验讲评课的转变,实现因材施教

测验讲评课是在测验之后,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的一种课。上好讲评课的关键在于“评”字,对普遍存在的失误和不足,可通过课堂讨论或由教师作重点的评析,以利纠正。但现实是班级学生内部本身就有差异,所以教师的讲解只能是面对大众,对于优秀学生来讲,基本已全部掌握,无需再听,否则会浪费时间。微课程就很好解决这一难题,试卷的讲评可以通过教师对试卷的分析后分类进行讲解录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时间进行必要的观看,一方面能够节省课时;另一方面也能针对不同现状实现个案补偿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

4微课程对数学课型转变的意义

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如此,对于学生而言:(1)“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2)“微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妥善地解决好既满足尖子生求知欲,又促进学困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录制微课程,实现先学后教、分层教学和集体教学,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另外,微课程的开放性及其后续补充与开发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